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

這年頭,飛機還是一件很新鮮的事物,普通中國人多數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一玩意,就算聽說過但是也絕對沒見過的,所以一時間根本就沒人認得出來,反而是引來了不少人看熱鬧,有人說是鐵鳥,有人說是風箏,有人說是妖怪。不過大多數人看不出來這是什麼東西,但是北洋軍裡有見識的人也不再少數,很快一個看過航空飛行表演的中校就是大喊了出來:“這是飛機,這是飛機!”

他在大喊的時候,也有幾個軍官用着望遠鏡去看這架飛機,而當他們看到飛機上的紅底五色星時大爲驚慌,這個紅底五色星可不是陌生玩意,而是國人所熟知的國社黨黨徽。南北和談時,對國旗進行了爭論,當時孫文等人主張用青天白日旗,而共進會的人主張用十八星旗,而北洋那邊的則是希望沿用北洋水師以及陸軍的軍旗,也就是五色旗。

爭來爭去,這五色旗就變成了國旗,十八星旗裡再加一個星變成了十九星旗作爲陸軍旗,然後青天白日旗作爲了海軍旗。而國民軍自從起事之後就一直選用之前的五色旗爲軍旗,這也不是福建一省的特例,而是江蘇,浙江,安徽等省的起義新軍的共同選擇。南北和談後,國民軍雖然也用十九星旗作爲陸軍旗,不過同時爲了以示區別就在十九星旗的左上角弄上一個五色星。後來國社黨也是根據國民軍的軍旗,直接截取了國民軍陸軍旗的左上角,也就是紅底五色星部分爲黨旗,並用紅底五色星爲國社黨的黨徽。

甚至後來弄得北洋那邊設計國徽的時候都遇到了麻煩,因爲北洋那邊弄的國徽本來就是五色星,但是國社黨那邊弄出來一個紅底五色星黨徽出來就讓北洋那邊有些尷尬了。不過他還真不好說去,因爲這個五色旗之前又不是北洋一家在家,之前全國新軍都在用,甚至起義的時候福建,浙江,安徽,江蘇等省的部分起義新軍多數也是用的五色旗。而福建的國民軍之前更是把五色旗當軍旗的,說起後來者,原先用龍旗的北洋軍纔是後來者呢。

不過北洋政府那邊尷尬歸尷尬,但是後來還是用了五色星爲國徽。所以這遠遠看過去國民軍和北洋軍的微章和軍旗都差不多,但是走進或者用望遠鏡看了還是能夠分辨出來的。

國民軍的軍旗出現在上空的飛機之上,那麼就說明着,那個飛機不是私人的玩具,不是別人放出來的風箏,更不是什麼妖怪之類的,而是國民軍的軍用飛機。

儘管他們心中所有驚慌,但是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對付天上的飛機,也不知道天上的飛機慢慢晃悠着到底要幹嘛,少數幾個精明一些的人立馬想起了用步槍射擊,有了第一個後就有第二個,當飛機上的飛行員看見下面一羣人正在朝着天空開槍時,雖然知道現在的飛行高度是下面的步槍打不到的,不過爲了安全起見他還是很快的爬升,然後晃悠悠的返回江陰去了。

這飛機光臨北洋軍頭上的事給北洋軍帶來了一些八卦笑談外並沒有太多的意外,不過當這架偵察機返回江陰航空基地後,立馬向上級報告了北洋軍在長江架設浮橋的事,情報很快就送到了薩鎮冰的桌面上來。

薩鎮冰沒有任何遲疑,立馬率領停留在鎮江南部江面的艦艇起航,等到了中午時分他們發現江面上果然有一條浮橋,張勳的部隊正從浮橋上渡江呢,這種情況下,薩鎮冰可就不客氣了直接下令炮擊。

這一場炮擊下來,張勳的第八師就倒了黴,正在渡江的部隊不用說肯定完蛋了,就連岸邊的部隊都遭到了炮擊,甚至連接應的曹錕第三師的部隊都遭受了不小的損傷。

這麼一番折騰後,張勳發現自己不但渡江沒有成功,反而憑空折損了近千人,遭此打擊下,張勳咬了咬牙,在北岸留下一個團預防不測後,他自己親自率領主力往西邊南京去了。

張勳一走,曹錕那邊也就懶得接應張勳所部了,讓曹錕省了不少功夫,不過當天連續兩次團級別的進攻都被國民軍所打退的時候,曹錕終於是有點無計可施的感覺了。

“前幾天還打的好好的呢,怎麼沒兩天功夫就變了!”曹錕有些鬱悶,鬱悶之餘他也只能是放下一舉突破敵軍陣地的想法,而是琢磨着是不是該用其他方法來取得突破。

要知道現在曹錕的壓力也很大,他從南京出發進攻鎮江開始,現在已經有四五天時間了,雖然說前面兩天打的還算可以,前後加起來也應該打死打傷國民軍兩三千人,另外還擊潰了一個江蘇第三師,但是現在的他依舊被阻擋在鎮江之外。繼續這麼拖下去的話,恐怕北京的老頭子就該生氣了。

曹錕趕到壓力的時候,第五師靳雲鵬也不好過。他比曹錕要倒黴一些,雖然他在二十三號那天順利的拿下了南京,但是後來在溧水方向的時候卻是遭遇了國民軍第一師和第七師的聯合阻擊。

北洋軍第五師的戰鬥力雖然不弱,但是馬成和林肇民手下的兩個師也不弱,加上國民軍的第一師早就在溧水挖好了工事等着北洋軍來進攻了,第一天進攻的時候,就讓靳雲鵬的第五師就是損失了數百人之多。

出師不利之際,偏偏靳雲鵬又倒黴的很,後方炮兵團往前線移動的時候,被國民軍的航空部隊偵查到了,然後馬成果斷的派出了偵查騎兵營進行快速迂迴突襲,雖然只有三百多人的騎兵,而對方的北洋軍第五炮兵團也有着一個營的步兵護送,但是在行軍的過程中被這三百多騎兵突襲的情況下,第五炮兵團損失慘重,被國民軍的偵查騎兵營破壞了足足將近十門的火炮,在北洋軍的騎兵部隊緊急趕來增援後纔算是保住了剩下的火炮。這一場意料之外的突襲讓北洋軍第五師損失了不少的火炮力量,以至於讓第五師在後續的作戰中所得到的火炮支援略有不足。

後續在溧水和國民軍第二師以及第七師對持的時候,靳雲鵬感受到了兵力上的劣勢,不斷的收縮部隊以避免讓國民軍各部突破消滅。

當國民軍和北洋軍在鎮江以及溧水打的熱熱鬧鬧的時候,蔡鍔也在十一月一號抵達上海,並且一到達上海後就是邀請陳敬雲前往上海和他會談,同時還請孫文也去上海。

收到蔡鍔的邀請後,陳敬雲考慮了一番,而後道:“既然都來上海了,總得見一見纔是!”

陳敬雲之所以去,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爲上海的華界就掌控在國民軍手中,現在的上海已經算是國民軍的地盤了,要是自己連在自己的地盤上都不敢去見蔡鍔,這傳了出去國人還不得笑掉大牙啊,上下國民軍十餘萬將士怎麼看待自己。

陳敬雲既然決定去了,那麼下面的相關人員就是快速行動起來,林成坤親自率領警衛師一個團爲陳敬雲進行護送,然後軍事調查局的陳彩也在上海地區展開大規模的行動,逮捕消滅一些國民軍的反對勢力,以確保陳敬雲前往上海時的安全。

陳敬雲要去上海和蔡鍔見面,這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衆多報紙上推測着此事的前因後果,並且預測可能發生的變化,有些人猜測有蔡鍔來勸陳敬雲息兵的話,那麼這一場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個月的蘇南戰事會停止,甚至有人認爲這是新一輪的南北和談。

不過這些人的想法還太早了些,國民軍和北洋軍之間的戰爭可以說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並不是雙方的領導人腦袋發熱,更是陳敬雲或者袁世凱可以按照個人意願就能夠開始或者結束戰爭的,這已經是涉及到兩個軍事集團的利益爭端,再沒有分出勝負或者到達一個臨界點之前,他們不太可能結束掉戰爭。

比如按照現在的狀況,國民軍是想要守住鎮江,並拿下南京,然後依靠長江來完成其戰略防守的整體戰略,而北洋軍呢,是想要拿下鎮江,並且在蘇南地區牢牢的插下這南京和鎮江這兩個釘子,爲日後北洋軍大舉南下取得基礎。

所以說在沒有出現重大變故之前,雙方之間的戰爭之前不會因爲孫文的調停而結束,同樣不會因爲蔡鍔的調停而結束。

十一月二號,陳敬雲在杭州乘坐專列奔赴上海,同行的除了他的個人衛隊外還有一個團的警衛師以及衆多的國民軍高級將領。

而就在這一天,湖北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黎元洪把湖北軍政府的軍務部副部長張振武以及將校團的團長方維抓捕,抓捕過程中兩人持槍反抗被下令擊斃,這事黎元洪要是做的隱秘和巧妙一些的話根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關鍵的是這事很快就被報界給捅了出去,外界很快指責黎元洪殺害革命元勳。隨後,已經被黎元洪整編爲三個師的湖北軍隊在部分原共進會軍官的帶動下發動兵亂,亂兵攻入了黎元洪的都督府,黎元洪帶着衛隊逃離都督府後指揮效忠於他的部隊開始鎮壓兵亂。

就這樣,當江蘇那邊鬧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湖北又亂了,而且這個亂並不是外界引起的,而是湖北軍政府的內部矛盾所導致。

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5章 光復餉第314章 D5系列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21章 陸小曼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34章 上海事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
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5章 光復餉第314章 D5系列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21章 陸小曼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34章 上海事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