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

對於是否繼續建造戰列艦的爭論,航空派的人直接拿出了這一次海空大戰的例子,說此戰中航空母艦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並取代了戰列艦成爲艦隊核心,這從航空母艦一舉擊沉天城號、長‘門’號就已經足以證明。

而戰列艦派的人毫不示弱的,同樣是拿不久前的海空大戰舉例,稱如果沒有戰列艦編隊的苦戰攔截了‘日’`本主力艦隊長達七八個小時,恐怕那些脆皮的航空母艦早就‘日’`本的高速主力編隊給擊沉了,而航空母艦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戰績,那完全是有着戰列艦編隊的掩護,這就和在戰列艦的掩護下,由巡洋艦、驅逐艦等發動雷擊作戰取得巨大戰果是同一個‘性’質,但是巡洋艦和驅逐艦能夠取代戰列艦成爲艦隊核心嗎?顯然不能。因此航母母艦的作用雖然巨大,但依舊艦隊中的一份子,是作爲戰列艦的輔助艦而存在。

實際上,航空派沒有否定戰列艦的作用,戰列艦派也沒有否定航空母艦的作用,他們爭論的焦點是誰纔是艦隊核心!

海軍內部航空派和戰列艦派的人對是否值得繼續建造耗資龐大的戰列艦爭論‘日’久不下,以至於儘管艦政司方面已經制定了好幾種後續戰列艦的設計方案,但是依舊無法做出決斷。畢竟海軍裡軍費就那麼多,而不管造戰列艦還是航空母艦,都是耗資龐大,這錢拿來造戰列艦的話,就沒錢造航空母艦了,所以航空派的人是不願意見到繼續建造新一代的戰列艦的,而戰列派的人也是鑑定的認爲戰列艦依舊是海軍核心主力,堅持要繼續建造戰列艦,海軍高層的爭論導致海軍內部遲遲無法做出決斷,目前就只能是繼續爭論着。

而陳敬雲呢,心裡頭自然是不太願意繼續耗費巨資建設戰列艦的,因爲戰列艦在三十年代以前建的話,還能夠成爲海軍主力併發揮巨大的作用,但是三十年代後戰列艦的作用急劇下降,而等多五六年之後用處就更小了,而再過個十年,基本上就只能淪爲艦隊的防空艦使用了,投入和收穫完全不成正比。

現在要建戰列艦的話,設計估計得一年,施工時間最少也得三四年,建成後雖然服役了,但是真正要發揮出完整的戰鬥力至少也得訓練試航一年左右,所以等新一代戰列艦能夠投入作戰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是1937年左右的事情了,而那時候戰列艦的作用已經急劇下降了。

如其耗費巨資造戰列艦,還不如把資金轉移到航空母艦、重巡甚至輕巡等輔助艦上面去呢,如此‘性’價比纔是最高的。

不過陳敬雲的意見並不會輕易的表‘露’出來,如果海軍內部的航空派能夠壓制戰列艦派的人的話,他陳敬雲也就沒有必要主動說自己不贊同造戰列艦了,畢竟海軍內部的戰列艦派的力量還非常龐大,陳敬雲也沒有必要主動惹他們反感,身爲上位者的他是儘量做到一視同仁,輕易支持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

讓他們自己去鬥就行了,陳敬雲沒必要赤膊上陣。

不過哪怕不興建新一代的戰列艦,憑藉中國目前的四艘戰列艦和四艘航空母艦以及在建的兩艘航空母艦,這規模也足夠龐大了,加上衆多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等輔助艦,中國海軍的規模總噸位上雖然還是全球第四的規模,但是有六艘艦隊航空母艦在,中國海軍的總體戰力並不比前面三家的美國、英國、‘日’`本差多少。

如此龐大規模下,自然也就沒有太過急迫的需求擴大艦隊規模。

除了現有規模已經龐大外,和海軍的軍費也關。中國的海軍可不像‘日’`本海軍那樣能夠獲得主要的軍費,中國海軍每年能夠獲得的軍費一直都是遠遠少於陸軍,這每年的海軍軍費有限的情況下,海軍也不可能大規模的擴張艦隊規模。

中‘日’兩國海軍的這些情況結合起來,就使得了兩國海軍在戰爭中實際上並沒有超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主要限制,當然了一些次要方面的東西還是有的,比如中國在華武號沉沒後,已經啓動了新一代重巡計劃,雖然說這會連設計初稿都沒有定下,但是根據海軍方面給出的設計要求,實際上新一代重巡已經不能說是重巡了,各方面都是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海軍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要求在正常‘交’戰距離上能夠防護各國重巡普遍裝備的八寸艦炮;第二,要求能夠在火力上勝過世廣級重巡的3*3九‘門’八寸50倍艦炮的水平,換句說就是要求勝過幾乎所有的條約型重巡的火力。第三,要求能夠長時間伴隨航空母艦編隊作戰,爲航空母艦提供防空能力。第四,要求航速達到三十三節以上,航程達到八千海里以上。第五,保證‘性’能的前提下,造價必須儘可能低,最好是壓低到三千萬元以下。

要達到前面四點的設計要求,噸位超過世廣級幾乎是肯定的,具體是一萬八千噸還是兩萬噸甚至是更高就得看具體的設計方案了。

實話說,前面四點都不算太困難,具體下來無非是要求‘性’能超過世廣級重巡而已,中國海軍艦政司裡隨便一個設計師都能夠拿出相應的作品來,但是第五點要求卻不是那麼簡單,海軍提出的設計要求明確規定了不能超過三千萬華元的造價,而沒有相應的造價,那麼就很難設計出來合格的戰艦。

目前中國在建的其他數種軍艦的造價可都是比較高的。比如那兩艘在建的航空母艦,也就是嵩山級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爲兩點五萬噸,採取了中國已經服役的前面兩級的航母的優點,同時也改進了一些缺陷後1號艦泰山號已於1927年開始動工,不過建造工作一直比較緩慢,戰爭爆發的時候,兩艦也沒能完工下水。去年戰爭爆發後,中國的各大造船廠裡對在建的軍艦加班加點,試圖儘管完工並服役,而承建一號艦泰山號的江南造船廠由於也承擔了大量海軍受損軍艦的修復,所以導致一號艦的建造工作略微延後,讓1928年1月才動工的二號艦嵩山號率先完工並下水,現在正在進行緊張的舾裝測試工作。而按照先下水的首艦作爲級名的慣例,所以這一級航母的級別名被稱之爲嵩山級。

嵩山級的造價爲五千六百萬華元,這個價格可不便宜,要知道中國的舜帝級戰列艦的造價也不過七千八百萬而已,而中國現役的衡山級航空母艦的造價只有四千多萬。

造軍艦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有多少錢就能造多好的船,取巧的可能‘性’並不大,現在海軍要求新式重巡把造價壓到三千萬以下,而且還提出了那麼高的‘性’能要求,這讓海軍的艦政司裡的設計人員很爲難,因爲高速戰艦的價格可是非常貴的,當初爲了讓世廣級重巡能夠跑三十四節,後期可是追加了不少的經費,前後加起來的話世廣級重巡的‘花’費差不多有兩千八百萬左右。而海軍目前在建的兩艘萬噸級條約重巡的造價也是在兩千萬三百萬左右。

現在海軍是隻想用三千萬以下的價格,來建造一款‘性’能完全超越世廣級重巡的大型巡洋艦,以至於設計的難度急劇增加。

和造價的控制比起來,其他的設計要求就不足一提了。

這也不是海軍摳‘門’,而是海軍錢也不多,只能拿出來這麼點來建造新一代的均衡‘性’重巡。

這款目前連初始設計方案都沒有的軍艦已經是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要求,如果噸位繼續擴大,主炮口徑也擴大的話,那麼就會讓中國主力艦隊的總噸位超過華盛頓條約限制水平。

不過這些小事也影響不了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大局,畢竟大家現在都眼盯着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噸位,對於這些輔助艦雖然也有限制,但是隻是次要的限制。

現在中國要想和‘日’`本重新簽訂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話,那麼最好就是回到華盛頓海軍條約中去,不過和上一次戰爭結束後重新回到華盛頓海軍條約時一樣,這一次的條約肯定也是需要進行變動的。

而這個變動也極有可能是中‘日’之間的爭奪,如果說中國想要繼續擴大噸位的話,那麼‘日’`本肯定不幹。繼續保持目前噸位比例的話,中國方面肯定也是不滿意的。

所以在中‘日’兩國達成協議之前,各國重返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談判桌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而對於‘日’`本來說,現在中國新勝,而且工業和經濟能力都超過了‘日’`本,中國如果真要大規模繼續擴大海軍規模的話,‘日’`本也是被迫得跟上,而這對於‘日’`本來說是極爲不利的,所以有機會的話,幣原喜重朗是想要和中國達成一個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的。

然而不管是商貿互惠還是海軍限制,這些都只是和談中的條件之一而已,中國方面是把這兩部分的內容和朝鮮方面綁定在了一起,換句話說如果朝鮮問題無法解決的話,那麼兩國別說進行商貿互惠或者軍備限制了,甚至都有可能一直把戰爭狀態進行下去,大勢擴軍直到其中一方撐不住爲止。

而作爲一個理智的外‘交’家,幣原喜重朗很清楚‘日’`本和中國存在着差距,如果中‘日’兩國的戰爭繼續僵持下去,那麼先堅持不住的肯定會是‘日’`本。

第一天的會談面對顧維鈞提出的和談方案,幣原喜重朗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並且把‘日’`本的和談方案也轉‘交’給了中國談判代表團,顧維鈞當場看過了條款後,面‘露’微笑道:“我代表本國拒絕這一方案!”

就和幣原喜重朗絲毫都沒有考慮就拒絕顧維鈞的方案一樣,顧維鈞同樣是沒有考慮就拒絕了幣原喜重朗的方案,因爲大家的一開始提出的方案實際上都有些苛刻。

中國提出的方案想要佔據朝鮮,甚至還想要利用中‘日’商貿互惠進入‘日’`本的市場,此外還有個小要求,那就是要求‘日’`本爲被俘‘日’軍支付食宿費用,金額不大但是這年頭的外‘交’談判一涉及到金錢的話,那基本就和賠款掛上了等鉤,雖然金額雖少,但是政治影響太大,這一點上‘日’本人甚至比朝鮮問題還要強硬,大有一種寧願放棄那好幾萬的俘虜也不願意出哪怕一‘毛’錢的賠款。

而‘日’`本提出的方案同樣也比較簡單,第一條就是要求中國方面無條件的退出朝鮮並釋放‘日’軍俘虜,而第二點就是和中方提出的商貿互惠條約類似,那就是要求中國降低針對‘日’`本的高額關稅,作爲回報‘日’`本也會降低針對中國商貿的高額關稅。

其他的一些細節方面各有不同,但那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朝鮮!至於‘日’軍俘虜贖金的問題,就連提出談判方案的顧維鈞也沒抱什麼指望,這純粹就是一個談判的籌碼而已,隨時都可以放棄。

但是朝鮮卻是不能放棄的。

中國不可能放棄朝鮮,而‘日’`本同樣也不能放棄朝鮮,這種時候誰要是敢放棄了朝鮮,立即就會被他們國內的民衆當成賣國賊,並嚴重損害國家利益。

於是乎談判就這麼僵持了下來,不過僵持了兩天後,雙方很有默契的避開朝鮮不談,而是討論起商貿互惠和海軍軍備限制這些內容來。

而爲了讓朝鮮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陳敬雲也是先不管上海談判了,準備先把朝鮮問題徹底給確定下來。

“把那個李承晚叫過來吧!”陳敬雲站在自己的辦公室內,目光盯着牆上的大幅世界地區,此時視線是落在朝鮮上面,然後慢慢轉移到‘日’`本,美國,歐洲。看着世界地圖上的各國,他幾乎已經可以想象的出來不久的將來這地圖上的絕大部分國家都會捲入一場不可避免的世界大戰會是一場什麼樣的場景。對於華夏復興而言,國內統一隻是一個起點,兩次中‘日’戰爭和‘插’手俄國內戰也只是前期安排,真正的崛起時機,那是下一場的世界大戰!

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在這場大戰中爲中國取得先機,分裂俄國,佔據朝鮮,甚至打算和‘日’`本建立商貿互惠都是爲了讓中國能夠在下一場的世界大戰中取得優勢地位。

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4章 軍校演講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760章 xb10項目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003章 兄弟(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352章 蔡凝(三)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891章 趙臨東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33章 籌餉處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35章 h1直升機第87章 洪府娶親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59章 生和死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
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4章 軍校演講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760章 xb10項目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003章 兄弟(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352章 蔡凝(三)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891章 趙臨東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33章 籌餉處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35章 h1直升機第87章 洪府娶親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59章 生和死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