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沈綱之見

得知第一師第13團被圍後,陳敬雲心中有種很奇怪的感覺,那是一種緊張,那是一種惶恐,那是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自從福州起事後陳敬雲一直都是算得上順風水順,雖然內外都有着各種各樣的問題麻煩,但是都有驚無險的一一走過來了,結婚後他也總算在這個世界找到了歸屬感,讓自己不再像是在玩戰略遊戲那般,生活似乎充實了起來。南北和談順利,袁世凱也接二連三拉攏着自己,國民軍一年不到就膨脹到了五萬餘衆,不但控制了福建而且還控制了大半個浙江以及廣東的東部地區,如此良好的戰略態勢讓陳敬雲大有一種天下捨我其誰的豪情,甚至認爲南京孫文、北京袁慰亭也不過爾爾,至於其他大小軍閥更是不值一提。

但是今天聽到第13團被圍,而通過戰例分析後陳敬雲才知道,自己寄予厚望,甚至一度認爲能夠和北洋軍隊相對抗的國民軍竟然連個朱瑞都打不過。而且這支部隊還一直都是自己的嫡系部隊第一師,裝備更是全軍最好的。

如果說因爲兵力劣勢倒是第一師無法進攻需要增援的話,那麼在防守的情況下竟然連三天都支撐不了,僅僅第三天內就被人家包圍了一個團,這讓陳敬雲很生氣!

第一師身爲陳敬雲的嫡系部隊,基層軍官和裝備等都是優先保障的,福州軍校前兩批正式班畢業生中,就給第一師分配去了半數之多,而且基本上第一師的所有基層軍官都進過福州軍銜速成班,但就軍官素質而言,第一師絕對是國民軍之冠。而其他裝備不用多言,除了迫擊炮因爲產量不及外,其他各種裝備都是滿編,甚至連其他師都缺乏的手槍第一師也是全部滿編,每個月也優先調度了充足的彈藥用以囤積和訓練之用。

而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竟然在開戰三天內就讓浙軍包圍了一個團。而對面的浙軍雖然人數多了三倍,但是他連槍支都沒有統一,火炮更是和第一師無法比較。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第一師之慘敗呢?

陳敬雲想來想去只找到一點,那就是前線指揮官之無能也!

陳敬雲不是聖人,暫時還沒有把什麼壞事都往自己身上攬的偉大情操,也不是惡人,所以不會把過錯怪罪到普通士兵和基層軍官身上,那麼剩下來能怪的人只有朱瑞和袁方了。

其實陳敬雲想的也沒有錯,國民軍的高級軍官當中,師團級別的軍官合格的屈指可數。國民軍五個主力師的師長中,袁方、李繼民、馬成、陳奎、林成坤這五個人當中,只有林成坤一人是出身於保定軍校,其他的都是從舊軍中逐漸爬上來的,其中的陳奎以前更只是陳敬雲的一個親兵而已,說起忠誠陳敬雲大體上是能相信他們的,但是說起他們的指揮才能陳敬雲是沒有太多的信心的,所以陳敬雲給他們都陪了幾個副師長、參謀長中基本都是科班出身的人,比如陸軍中學,保定軍校等。而一些團級別指揮官中,也都是類似的情況。如果說這些將領能夠陪着國民軍爭戰天下打幾十年的話,說不準裡面也能出現些許將帥之才,可是現在國民軍成軍不過大半年,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同時,師團級別的高級軍官們都是短時間內就從一個連長,營長之類的爬上了師團級別的高位。

也就是說:這些人沒有足夠的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吸取經驗

陳敬雲想到這裡,似乎發現自己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可是他轉念一想,就算事實如此又如何呢?難道他陳敬雲還能找出來更多的高級將領來嗎?

陳敬雲手指繼續敲擊着桌面,同時腦海裡一個個盤算起可用的將帥之纔來!這年頭,要判斷一個將領是否合格也挺簡單的,看學歷就行了,至於那些所謂的不識字的將軍多數存在於小說中,現實裡是極少數的。這是因爲中國現在處以新舊交替之際,新式陸軍的作戰方式和以前完全不同,巡防營的那些舊軍官們大多是不懂得步炮協同,更加不知道重機槍的交叉封鎖,更不知道用氣球給炮兵校準這些戰術的。

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一個高級將領是無法指揮現代軍隊的。也許陸士、保定軍校出身的人不可能全都是將帥之才,但是不是軍校出身的人就更不可能了。

而陳敬雲板着指頭算,自己手底下的人才庫裡頭,算是這個這個半吊子,陸士出身的有五個包括王麟、林肇民、作戰司司長沈綱,戰略司副司長樑訓勤,自己。其中王麟是不願意領兵,只當了個高等顧問,林肇民已經被自己啓用,沈綱也正在栽培當中,樑訓勤雖然學的是炮科,但是此人來投不過一月,還處於觀察期。至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出身的多一些但也不多,基本上能用的也都用了,林成坤、陳衛華就是其中之一。剩下的一些陸軍中學堂出身的多一些,莊大福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這些人素質參差不齊,素質也只能算一般,至於那些陸軍小學和舊軍出身的就不提了。

如此想了一圈之後,陳敬雲依舊發現自己無法解決高級軍官極度缺乏的現狀。就算大局不能改變,但是細微的調整還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這個心思的陳敬雲當天就下令調整了十餘個團營一級別的高級軍官,把一批明顯不能勝任只剩下忠誠的軍官調到不太重要的部門任職,然後把一批軍校出身的軍官充實了下去。當然了,爲了穩定軍心他並沒有調換浙江方面的將領,雖然那邊的戰局讓陳敬雲有些擔心,但是還沒有到達不可收拾的地步,而臨陣換將也是兵家大忌,陳敬雲再糊塗也沒糊塗到這種地步。

當然了,如果第一師真的遭遇大敗,13團救不出來的話,陳敬雲少不得要撤換一大批將領,其中袁方肯定在內。

陳敬雲憂心的時候,袁方也不好過,自從13團被圍後,袁方比誰都急,他是又不是笨人當然還清楚知道自己這次要是把13團給丟了的話,陳敬雲就算不要他的命,那肯定也是會把自己一擼到底,再無翻身之可能。

二十號上午,他立即組織了師屬工兵營、輜重營等輔助部隊爲特遣支隊,配合12團殘部於寶閣山邊緣地帶重新穩住了防線,並與下午發動了一次小規模的反擊。但是因爲士氣低下,特遣支隊的戰鬥力低下加之彈藥緊缺而無法成行。

由於來浙江的警衛第一團配屬了一個炮營以及其他相關輔助兵種,同時加強了機槍迫擊炮,所以攜帶了衆多的重武器裝備,導致行軍速度過慢,一行人三千五百多人傍晚時分纔到達12團側面,同時因爲行軍疲勞加上又是夜幕來臨,所以俞若飛和幾個警衛師的幾個將領商量過後並沒有立即投入反攻,反而是就地休整,同時和第一師的師部取得了聯繫。

得知俞若飛等人到來後,袁方親自到達了警衛師第一團駐地見俞若飛。

“俞兄,你可總算是來了!”袁方此時看起來竟然是比以前蒼老了些許,身上的軍官禮服雖然還在,但是已經依稀可見折紋。

“第一師的兄弟辛苦了,袁兄也辛苦了!”俞若飛走過去和袁方握手,幽暗的燈光下依稀可見袁方的神情疲憊無比。

“俞兄,你知道貴部什麼時候能投入反攻?”袁方沒有多餘客套的話,他現在實在是沒有什麼心思客套,所以開口問的就是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俞若飛不答反問:“不知道現在戰況如何了,我們剛從紹興那邊達到,現在各部還在調整當中,炮兵營那邊的炮也還沒有到。”

袁方道:“現在我的12團已經在寶閣山南部地區重新組織了防線,也就是在你們左邊五里左右,初步已經探明寶閣山之浙軍是第六旅有三個團的番號,總數將近六千人。”

說着的同時,他已經走向了軍事地圖上向俞若飛解釋道:“寶閣山以東的牛角山地區也有敵軍,人數暫時無法得知,但是初步估計爲三千人左右。寶閣山以西是我第11團的防線,雖然我已命令他們增援而來,但是依舊敵軍之糾纏,他們的進軍速度緩慢,短時間內無法到達!”

“13團的情況呢?”俞若飛一看局勢地圖,發現這局勢對第一師而言真的很不利,第一師的三個團都是各自爲戰,完全無法形成統一的配合作戰。

袁方道:“截止今日早上八點他們的正面有敵軍第四旅、第五旅近萬人正在猛攻當中,側後有敵軍寶閣山和牛角山阻攔,所以無法有效突圍,我已經徐鏡清就地堅守等候援軍!但是13團的彈藥被圍之前已經多有短缺,如此激烈的作戰下,他們的彈藥不可能支持兩天以上!”

原本13團的彈藥就已經緊缺了,如果沒有被圍的話第一師自然是能隨時運送上去,但是現在……

聽到情況竟然這麼嚴重,俞若飛也是心中暗驚。在這之前他還以爲13團縱然被圍,但是憑着火力優勢應該能堅守數天,從而等候援軍來救。

但是現在袁方竟然說13團的彈藥原本就不多,戰鬥情況下竟然連兩天支撐不了?

而現在已經過去一個白天了,也就是說,等個到明天晚上這個時候,也許13團就沒有彈藥可用了,到時候13團還能守住?怎麼能守住?

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835章 h1直升機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5章 光復餉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586章 毒氣彈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003章 兄弟(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1053章 戰損(一)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3章 收攏軍心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59章 生和死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23章 收攏軍心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210章 衝鋒(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040章 秋熱第31章 財政困境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
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835章 h1直升機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5章 光復餉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586章 毒氣彈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003章 兄弟(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1053章 戰損(一)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3章 收攏軍心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59章 生和死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23章 收攏軍心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210章 衝鋒(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040章 秋熱第31章 財政困境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