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軍級機構

當陳敬雲考慮着法磊爵士的和談倡議時,袁世凱也是見到了朱爾典,經過一番客套話後,朱爾典謹慎的表示出了願意充當雙方的調停人,並且也從私人的角度上不看好北洋軍繼續和國民軍在蘇南地區繼續打下去。因爲這對北洋軍自身而言沒有半點好處,而且也暗示善後大借款的談判進展順利,建議北洋軍放緩統一的進程,等待善後大借款到位後再進行相關的軍事行動。

朱爾典的話袁世凱也是明白的,他自己更加明白北洋軍已經沒有太大的力氣繼續打下去,北洋軍現在需要時間,在北洋軍完全全方面的準備之前,任何武力統一中國的軍事行動都是不現實的。但是袁世凱卻還有着其他諸多顧慮,比如這繼續拖延下去後國民軍會不會進一步壯大力量,到時候北洋軍大舉南下之際會不會遇上更大的麻煩。而且這貿然的和談會不會造成國內軍閥的跟風行爲,中央政府的權威下降後南方軍閥會不會聯合起來反客爲主,另外和談的話會不會造成北洋體系的分裂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

不過既然朱爾典親自向袁世凱提出了和談倡議,而且北洋軍在蘇南前線也面臨着實際困難,這和談嘛,也不是不可以談一談,當然了各種條件之類的那就要另外說了。

所以袁世凱沒有給朱爾典一個明確答覆,而是口頭上自己會考慮考慮,同時他又和段祺瑞以及周學熙,趙秉鈞等人詳細的商議了目前的態勢,隨後更是和徐世昌這個老朋友也交換了看法,而這些人雖然也都顧慮重重,但是話裡面都透露出一個意思,那就是北洋軍現在需要時間。

“眼看着就要到年關了,到時候就要舉行第一次國會大選,要重新選舉總統。聽聞孫文和宋教仁已經準備要奪取國會的控制權,到時候試圖重新選舉總統。”楊度也是說出了北洋軍所面臨的另外一個威脅。

北洋軍現在除了面對南方那些多軍閥的軍隊障礙外,國會也是一個大麻煩。根據臨時約法開國會之後就要重新選舉正式總統,雖然袁世凱對總統之位是志在必得,但是誰也保不準事情會不會出現變故,如果北洋軍繼續和國民軍打下去,陳敬雲說不準就會聯合孫文的那些革命黨,到時候國會選舉出現變故的話麻煩就大了。

要是袁世凱失去了總統之物,北洋失去了組織內閣的權力,也就沒有了中央的名義,這對北洋體系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損失。

面對着如此多的困難和威脅,袁世凱咬了咬牙,當即就是命令下面幾個人拿出一個具體的和談方案來,談不談的成不管,但是總得先談着。

當法磊爵士對陳敬雲說,北方政府有意向和談的時候,陳敬雲也是召集了手下的幾個高層進行了和談的詳細討論,最後也是拿出了相關的和談方案。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袁世凱還是陳敬雲,都沒有主動向外界宣揚和談這事,相反還進行了保密,現在外人還不知道國民軍已經着手和北洋軍和談,還以爲雙方正在揚州打生打死呢。

雙方的具體和談方案還沒有拿出來,但是爲了表示和談的誠意,雙方已經在揚州那邊停止了大規模的戰爭行爲,但是小規模的戰爭還是在繼續。

任何和談都是有着分歧的,北洋軍方面還沒有拿出具體方案來,但是已經提出了前提條件,那就是揚州的國民軍部隊必須渡江難返。而國民軍方面自然是不願意失去的揚州這個江北的橋頭堡的。事實上,國民軍的第四師主力已經完成了準備,部隊已經陸續渡江中,準備接替警衛師駐防揚州呢。

警衛師在前期作戰中,可謂是損失慘重,現在全師不過剩下六千餘人,急需進行休整補充恢復戰鬥力,而揚州方面陷入僵持後,馮國璋準照和談倡議,也沒有繼續抽南京抽調部分對王汝賢的第七師和第二旅進行增援,如此情況下,也就讓國民經濟得到了難得的機會把警衛師撤出來。其實相對的,根據雙方的和談前提條件,雙方都不能對揚州前線進行增兵,這也是第四師上去後警衛師就的撤下來。

雙方的秘密和談正在緩和進行着,揚州戰事慢慢平淡下來告一段落。這個時候,雙方都在利用着這個機會進行兵力調整,比如國民軍派遣第四師接替警衛師防守揚州,而馮國璋也把休整並補充了兵員武器之後的第五師一旅組成一個混成旅前往揚州,接替已經作戰多日同樣損失慘重的王汝賢第七師。歷盡多日攻堅戰的第七師雖然重武器裝備損失不大,但是人員損失慘重,也是急需要進行休整補充。

雙方這些小規模的兵力調整都在英國派遣的觀察人員下進行,甚至爲了保證和談期間雙方爆發大規模戰事,英國駐上海的中國艦隊派出了兩艘軍艦到達南京附近,用以表示存在。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雙方的和談進展卻是不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雙方儘管都不想打,但是也不想大規模的和談而造成內部的騷亂,這樣一來儘管和談一天一天進行着,但是雙方提出的和談條件都是天方夜談,根本就說不到實際問題上。

比如北洋提出要求,國民軍必須撤出蘇南地區這一點,國民軍就是絕對無法接受的的,更加不用說後面還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比如國民軍控制下的各省財政必須上交中央,國民軍由中央政府進行整編。這根本就不是有條件的和談,而是要直接肢解國民軍了,如果真答應的話,國民軍直接解散還來的乾脆一些。

北洋方面提出的條件荒唐,國民軍提出的條件也不簡單,首先是要求北洋軍把南京北岸交給國民軍管理,北洋軍必須撤回徐州,同時承認國民軍對閩浙江蘇三省的控制,要求中央政府任命陳敬云爲東南宣撫使,全方位掌管閩浙江蘇三省的軍政大權。這個根本和獨立沒什麼區別了,袁世凱腦袋來是一團漿糊都不會答應。甚至最開始的時候要求北洋軍政府罷免馮國璋,稱馮國璋這個反動軍閥破壞了國內和平,是人民公敵,這個條件被馮國璋得知後差點把桌子給掀翻了,而北洋的和談代表楊度更是當場就立場,號稱國民軍要戰爭那麼北洋就給它戰爭。

這種荒唐條件自然是隻能說一次的,第二天和談的時候國民軍的和談代表國民軍參謀部總務司司長郭恆思也就不說,然後圍繞着北洋軍撤出江北和陳敬雲要當東南宣撫使這點來。不過不管是國民軍的條件還是北洋軍的條件都脫離現實,按照這情況根本就沒法和談成功。

對於和談進展緩慢,陳敬雲不急,袁世凱也不急,反正只要事實上雙方不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就可以了,至於所謂的和談那就慢慢拖着唄。

所以在雙方秘密和談的時候,陳敬雲依舊在上海處理了正常的公務,不過由於蘇南地區的戰事已經大體上結束,國民軍的司令部也不能一直設立在上海,畢竟上海租界林立,外國人衆多,可不是一個稱爲政治中心的好地方,陳敬雲已經考慮着是不是該回福州了,福州那邊的大本營已經多時沒有回去,俗話說的好,久則生變,雖然福州里的鄭祖蔭和林文英那些人陳敬雲不怎麼擔心,但是必要的防備還是要的,離開太久也不好。

當然了,這目前還只是一個想法而已,現在國民軍在蘇南地區大軍雲集,陳敬雲可不放心隨便把這些大軍放着不管。

而隨着國民軍總兵力的進一步擴大,陳敬雲覺得已經有必要設立軍一級的指揮部了,總不能以後哪裡發生一場大規模戰爭然後自己就得帶着整個司令部奔赴戰區不是。

不過對於設立軍級別的機構陳敬雲一直都是極爲謹慎的,以前國民軍一共也不過五六個師,一個軍配屬兩三個師的話那麼軍長所控制的力量就太大,一個搞不好就會被反噬,而且當時也沒有合適的軍長之類的人選。但是現在國民軍下面已經足足有十個正規野戰師和一個警衛師,加上各省的重要地區還有相當數量的地方守備團,這總兵力已經十幾萬了,再繼續保持司令部直接指揮各師做站的話就有些不太方便了。

事實上,在廣州戰事和南京戰事當中,陳敬雲已經嘗試着用下面人負責一方,而且負責人還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是沈綱。雖然沒有實際上的名義,只有一個臨時指揮官的頭銜,但是實際上已經是相當於軍級別的指揮機構了,現在,也是該提出場面來了。

對於設立軍級別的指揮機構,陳敬雲和以往做重大軍事決定一樣,並沒有和下面的個將令是商量之類的,而是自己悶頭考慮了許久後才召開了軍事會議。

由於陳敬雲親自發話,加上前線戰事已停,所以基本在外的各師主官都到了上海,就連廣州的第三師師長和福州的第五師師長、第八師和第九師,金華第六師的主官都到達了上海蔘加這一次的全體高級軍事會議。

十二月二十號,陳敬雲親自支持的這次軍事會議中,巨大的會議中坐滿了將官,這裡頭最次的也是一個少將,包括了國民軍各師的師長、在蘇南地區的各師副師長也是到達,另外還有國民軍司令部部的諸多將官,包括各司司長,就連被閒賦的陳衛華都是參加了這一次的會議。

會議一開始,參謀次長袁方介紹國民軍的目前態勢,尤其是蘇南地區的態勢,而這些內容自然是無法讓下面的諸多將軍們滿意的,陳敬雲這麼大規模的召集衆將來參加會議,絕不是爲了介紹局勢那麼簡單,事實上他們或多或少也聽到了風聲,得知陳敬雲要對蘇南戰事進行一個總結,何爲總結,不外乎就是升值懲罰而已,所以他們或多或少也都在猜測着誰會得到晉升。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是隱約聽到了一些傳聞,說陳敬雲已經打算成立軍級別的機構,而這一次的會議正是爲了這件事的。

既然成立軍級別的指揮機構,那麼接下來的軍長人選就是個大事了,國民軍部隊就這麼多,按照最少的兩個師一個軍的編制,頂多也就四到五個軍的數額。而在座麼多將軍,誰不眼巴巴的盯着這幾個位置啊!

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75章 演講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1002章 兄弟(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3章 羅漓心思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053章 戰損(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
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75章 演講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1002章 兄弟(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3章 羅漓心思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053章 戰損(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