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湖北動亂

和南方諸多起義省份一樣,湖北方面也是有着巨大的內部矛盾,而且這個矛盾幾乎是不可調和的。武昌起義時,當時的共進會成員帶領着新軍士兵發動起義後,爲了拉攏湖北境內的新軍士兵,同時爲了保證起義能夠持續下去,所以當時並沒有選擇沒有什麼名望的革命黨人當都督,而是用槍逼着黎元洪這個新軍高級將領當了都督。

起先黎元洪自然是不願意當這個造反都督的,革命黨人縱然逼着他當了湖北軍政府都督,但是他是置身事外,什麼事情都不管,但是後來隨着形勢慢慢變化,共和大局慢慢確定下來後,他的心思也就起了變化,開始積極參與湖北軍政府的事務,後來的南北和談中更是積極發聲,一舉把自己塑造成爲革命先鋒,而憑着這個政治資本他成功的當選了副總統。

而在湖北內部,他也是開始整合屬於自己的力量,爲了能夠掌控軍權,南北和談後他把湖北在辛亥革命時期編練的八個參差不齊的鎮重新整編,美曰其名是響應中央政府的裁軍主張,把八個鎮縮編爲五個鎮,過了幾個月後湖北效仿其他省份以及北洋軍進行鎮改師,黎元洪又將五個鎮重新整合,最後編成了三個滿編師,基本上是把原來胡亂招的老弱都給剔除了出去不說,還把一些大批革命黨軍官給壓制了下來,提拔了大批效忠於他的軍官。

這一個過程歷盡了民國元年的大半年時間,黎元洪雖然做的巧妙並沒有太多公開的反對革命黨的行爲,但是這個過程中依舊和革命黨人發生了激烈的矛盾,尤其是張振武和方維更是對黎元洪不滿,多次揚言要把黎元洪趕出湖北軍政府,以便還湖北軍政府一個徹底的革命環境。

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矛盾慢慢加劇,八九月份的時候黎元洪曾經和袁世凱小小的密謀了下,準備讓這兩人北上,然後借袁世凱的手來殺掉他們。但是這兩人並沒有乖乖北上,所以讓這一計劃並未成型,而這兩個月來革命黨人在這兩人的帶動下已經多次公開和黎元洪發生對抗,而且孫文和黃興等人也多次公開發表言論支持張振武和方維。

黎元洪最後實在不打算忍下去了,通過一番準備後動用憲兵和警察抓捕了大批的革命黨人,其中抓捕張振武和方維的時候,由於這兩人反抗而被直接擊斃。事實上,這就是黎元洪的一次清洗行爲,抓捕的不但有這兩人,還包括了大批的革命黨人,本來清洗這種事如果做的隱秘些的話即便被人罵幾句只要能夠控制局勢的話也沒什麼,但偏偏黎元洪沒控制住局勢,這事讓報界給捅了出去,鬧的沸沸揚揚之際,湖北的革命黨人自然不甘心坐等被抓,要知道他們手中也是掌控了不少軍隊的,所以一聲高呼之下,湖北陸軍三個師當中都有部隊參與了兵亂,直接殺進了黎元洪的都督府,迫使黎元洪逃離。

緊接着,黎元洪就是指揮着效忠於自己的部隊開始鎮壓革命黨的人部隊,這一場兵亂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效果,甚至有那麼兩天裡報紙上天天說着湖北的事情,有些支持革命黨人的報紙甚至聲稱這‘二次革命’,反而是把蘇南地區的國民軍於北洋軍之間的戰事給忽略了。不過也是,國民軍和北洋軍打仗的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蘇南局勢都已經緊張了一兩個月了,人們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報紙鋪天蓋地的報道着湖北那邊的局勢,國內各軍閥也是紛紛對湖北局勢表示了關注,首先是相鄰的湖南最先做出反應,譚延闓說湖南對湖北的局勢很關注,並且勸說黎元洪和革命黨人雙方要保持克制,已經到達安徽的黃興發表言論,稱湖北之動亂乃是國內之禍,極力要求雙方停止動亂,並且稱如果長時間無法平息並亂的話,安徽方面將會派出軍隊前往湖北。

這些人的言論如果還可以無視的話,那麼剛到達上海的蔡鍔的話就有很多人關注了,蔡鍔先是狠狠的批判了黎元洪抓捕革命黨人的行爲,稱之傷害了全國人的心,然而卻更加猛烈的批判湖北的革命黨人不顧國家大統的局面,擅自發動戰爭已經損害了整個華夏民族的利益,說如果隨便什麼人都不滿就帶着軍隊發動兵亂的話,中國何時才能真正統一,現今中國需要的不是戰爭,而是需要各方準照法理來解決各種問題,任何人發動內戰都是他蔡鍔所不希望看到的。

這番話明裡是說湖北的黎元洪呢,但是有心人對比一下就知道在影射陳敬雲。雖然沒有明確說,但是已經透露出來蔡鍔對陳敬雲的舉動是相當不滿了。

對於蔡鍔的言論,陳敬雲聽罷後只是一笑而過了,對這個人雖然還沒有見過,但是通過對他的多次言論來看,陳敬雲對他多少也有些瞭解了,這個人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中國能夠和平統一,他自己也不貪權,雲南都督一職說辭職就辭職,這種舉動放眼整個中國,除了他沒有別人能夠做出來了。

如果說南方各個軍閥都有他這麼高尚的話,那麼中國和平統一不是夢想,強國富民的道路也會越來越通暢。

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和他一樣高尚的,他蔡鍔能夠放棄權利,可其他人就辦不到了。

這樣的一個人是值得敬佩的,值得讚揚的,值得恭維的,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歷史上最後面對國內分裂的局面只能吐血而亡,倘若當年他不是反對孫文而是和孫文聯合起來支持二次革命的話,也許他的結局,中國的結局就會很不一樣。

十一月三號早上,一路上走的很慢的陳敬雲專列終於慢騰騰的抵達上海市區,而在陳敬雲的專列抵達之前,警衛師的兩個團昨天就已經進入了上海市區,並且已經從原來的第四師部分部隊手中接過了上海的防務,並且在鐵路沿線派駐了部隊,防止陳敬雲的專列遭遇襲擊。陳敬雲的專列之所以走了那麼久,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爲了給警衛師提前進入上海留出一定時間來,總不能在警衛師還沒有抵達上海的時候,他的專列就已經到達上海了。

上海南站此時是人山人海,多達數千的民衆聚集在這裡等候着陳敬雲的專列到來,試圖親眼目睹這個中國最有權勢之一的年輕軍閥。在普通民衆的印象中,對陳敬雲的印象只是報紙上很模糊的黑白照片,基於現代的攝影以及印刷技術,甚至他們都分辨不出來陳敬雲到達長什麼樣,而更多的印象則是來自於報紙上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

現在的國人們對陳敬雲的認知多數只是集中在表面上,比如知道他很年輕,出身於富豪世家,有着留學日`本的經歷,辛亥前是福建新軍中的高級軍官。而辛亥後這個人就幾乎傳奇版的崛起,只用了幾個月時間就徹底掌控福建,然後短短一年內就手握閩浙兩省。而對於更具體一些的情況則是一無所知的。

等候在這裡的除了一些好奇的人們外,還有大批的記者們,這些記者基本都是經過了篩選的,也只有閩浙兩省內的幾家報紙的記者才能靠近陳敬雲進行採訪之類的,並且除了少數幾個特許的攝影師外,禁制任何人拍照,這個同樣是爲了安全起見。陳敬雲可不想鎂光燈閃起的時候不知道從那個角落裡射出一顆子彈來。

除了這些人外,還有上海市政府的一大批高級官員們,國民軍進駐上海後爲了輿論影響以及上海本地的穩定,並沒有撤換原有的上海市政府,而是保留了上海市政府,準備等局勢穩定了以後再做變動,當然了,大體上不改變,但是財政卻是和陳敬雲控制的其他地區一樣,國民軍籌餉處第一時間就派出了稅務官員抵達上海接管上海財政系統,並着手進行上海的稅制改革。

官員外還有大批的國民軍軍官,這些多數是第四師原本留駐上海的軍官以及警衛師先前抵達的軍團們,軍官之外,還有大批大批穿着綠色軍裝的國民軍警衛師士兵。

另外,還有一大批軍政要員,士紳富商,德高望重的一些人以及部分社會名流,其中還包括了幾個名揚上海灘的交際花。

這些人林林總總加起來好幾千,幾乎把上海南站給擠了個水泄不通,不過在衆多國民軍的持槍維護下,場面還算保持了平靜,並沒有發生什麼踩踏傷人之類的事情。

負責現場,維護秩序的是警衛師副師長俞若飛,他在昨天就已經連夜帶着部隊抵達上海,隨後指揮部隊接管火車站附近的防務,清理上海南站附近地區的髒亂差局面,總不能讓陳敬雲來到上海後下車一看遍地污水滿街乞丐不是。

這些工作都得俞若飛一一來做,絲毫不輕鬆。

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54章 戰損(二)第454章 狐狸精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09章 衝鋒(一)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369章 十九號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2章 陳府景象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4章 花巷所聞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623章 財團壟斷
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54章 戰損(二)第454章 狐狸精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09章 衝鋒(一)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369章 十九號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2章 陳府景象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4章 花巷所聞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623章 財團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