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

七月十九號,中方部隊展開對卡欽拉斯科的反攻,三個步兵師對蘇軍的四萬餘人展開了進攻,而於此同時林勇非的第一裝甲團繼續進行機動防守,在第一騎兵師的配合下先後擊潰了前來攻佔塔佩克的蘇軍兩個步兵師。蘇軍遲遲無法奪回塔佩克後,卡拉欽斯克內的蘇軍面臨中方部隊的進攻彈藥消耗加大,很快就是變得彈盡糧絕。

卡拉欽斯克內的蘇軍爲了避免被包圍殲滅,於七月二十七號主動放棄卡拉欽斯克向西北方向撤退,中國部隊的裝甲團和騎兵部隊都部署在遠東鐵路的南部,在北部地區沒有機動兵力,所以讓蘇軍成功撤離。

不過中俄聯軍的目的也不是包圍殲滅這一支深入己方腹地的蘇軍,而是要把卡拉欽斯克給奪回來,打通到鄂木斯克的補給線。蘇軍主動撤退也就代表着中方拿下了卡拉欽斯克,到鄂木斯克的補給線也是被重新打通。

得到了補給以及中方部隊的增援後,俄羅斯國防軍迅速展開了反攻,當中國的第二裝甲團也抵達後,兩個裝甲團以及第一騎兵師以及第四騎兵師組成了快速機動部隊,穿插到了蘇軍背後切斷了蘇軍補給線,重演了不久前蘇軍攻佔卡拉欽斯克的一幕,隨後蘇軍反應很快,迅速的從前線抽調主力反攻,但是俄羅斯國防軍和中國陸軍在正面上的主力也是加強了進攻,並且九月份正面擊垮蘇軍,迫使蘇軍進行戰略大後退,中俄聯軍開始向烏拉爾山脈進軍。

中俄聯軍正在和蘇軍激戰的時候,持續了多年的歐洲戰爭也總算是快看不到結束的曙光了,1919年的八月份和九月份,英法美三國再一次彙集了數百萬的兵力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而德國雖然在1917年的10月就和蘇俄簽訂了停戰條約並獲取了波蘭和烏克蘭等大批領土和資源,來自佔領區的資源雖然極大緩解了德國的資源緊張但是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德國在西線的劣勢,尤其是面對英法美三國聯合起來的龐大工而已生產能力的時候更是倍感壓力。

此次的秋季會戰中,德國不可避免的戰敗,連帶奧匈帝國的軍隊在內,這一次戰役中德奧聯軍損失高達上百萬人。

受前線大敗的影響,加上奧匈國內本來就因爲生活物資短缺以及民族分裂主義影響嚴重,於是乎奧匈緊隨1917年的俄國也是爆發了革命,協約國軍隊也是迅速抓住了機會從意大利的南線進行大規模反攻,並迅速滲入到奧匈帝國腹地同時威脅到了德國腹地。

奧匈帝國到了10月份的時候已經是全面崩潰,這個時候哪怕是德國人再高傲也是不得不承認,這場戰爭他們已經是輸定了。

1919年11月,德國的部分主和派將領在柏林爆發兵變,逮捕了德皇和大批主戰派將領,而前線的衆多德軍高級將領們也是知道繼續打下去也是贏不了的,還不如換取一個體面的投降呢,於是乎德國的主和派迅速掌控了權力後和協約國進行和談。

戰爭爆發的時候很突然,結束的時候也很突然,當年開始戰爭的時候只是短短的一個月內就全面打了起來,而結束戰爭的時候兩個月前雙方還在進行大戰,並且還是戰略僵持的局面,但是短短兩個月內就因爲奧匈帝國的崩潰以及德國的內部兵變而結束了。

當德國投降的消息傳到了中國國內,並沒有給中國的民衆們帶來太大的情緒波動,因爲中國雖然說對德宣戰了,但是實際上除了派出將數以百萬計的勞工外,並沒有直接派兵參戰,而中國現在正在進行的戰爭則是在俄國裡頭。

儘管中國沒有派兵參戰,但是身爲協約國的一員,毫無疑問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於是乎爲了解決德國投降而召開的巴黎和會中國乃是參與國之一.

“這次去巴黎雖然說不可能獲得太多什麼東西,但是一定要把我國的地位給爭出來!”陳敬雲如此交代着準備前往巴黎參加和會的外交部總長伍廷芳。

伍廷芳雖然年紀大了陳敬雲很多,但是依舊保持恭敬:“總統放心,這一次我絕不會落了我國聲威的!”

巴黎和會,實際上就是協約國對德國和奧匈等國的一個分贓大會,而中國因爲沒有派兵到歐洲所以也不可能獲得什麼太多的利益,頂多就是爭取一些戰爭賠款,至於青島問題早就被陳敬雲收回來了,青島現在就是中國的領土,陳敬雲可不會傻到再一次把青島拿出來和列強們討論青島該不該給回中國的問題。

實際上,日`本對巴黎和會的重視要遠遠高於中國對巴黎和會的重視,因爲到目前爲止,各國都還沒有承認日`本對德屬新幾內亞(德屬新幾內亞行政區包括新幾內亞島東北部的威廉皇帝領地以及周邊德屬島嶼)的合法佔領,這一次日`本參加巴黎和會就是希望能夠獲得各國的承認,甚至爲此日`本駐華公使都是面見了陳敬雲,希望中國能夠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德屬新幾內亞的要求。

陳敬雲這幾年爲了讓日`本把注意力轉到南洋去,可是暗地裡幫了日`本海軍不少忙,而這一陳敬雲也是打算在幫日`本海軍一把,只有讓日`本把新幾內亞給佔了下來,才能進一步的推進日本的南下政策。

巴黎和會還在進行中的時候,中俄聯軍在鄂木斯克取得了勝利,中俄聯軍迅速推進,而英法也是派遣了干涉軍進入黑海並登陸蘇俄南部,美國人更是給鄧尼金送去了足以武裝幾十萬人武器裝備。蘇俄這個時候看上去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不過這兩年的內戰也是讓蘇軍打出了經驗後,雖然四線作戰但是蘇軍依舊先後擊敗了鄧尼金和布瓊尼的部隊,哪怕是隨後波蘭第二共和國也在協約國的支持下出兵蘇俄,依舊沒能讓蘇俄給倒下來,並且是擊退了已經進入到伏爾加河流域的高爾察克所部。

不得不說蘇軍在1920年的表現搶眼無比,不但先後擊敗了鄧尼金和布瓊尼這兩支各有十幾萬兵力的叛軍,隨後又是擋住了高爾察克所部的進攻,在東線面臨着波蘭七十幾萬大軍的進攻下,還能集結兵力反攻高爾察克的俄羅斯國防軍,併成功的把高爾察克的四十幾萬大軍逼回到了鄂木斯克,當時俄羅斯國防軍如果不是依靠着鄂木斯克裡衆多的防禦工事以及高達二十萬中國軍隊的幫忙,根本就擋不住蘇軍的反攻。

而也是在1920年,中國的第二次總統選舉正式舉行,這一次的總統選舉沒有太大懸念,陳敬雲得到連任。政務院的安華林由於身體原因,在連續兩次中風住院後,陳敬雲並沒有讓他再擔任政務院院長一職,同時爲了更好的掌控政府,陳敬雲選擇了相對弱勢的唐紹儀爲新一任的政務院院長,由此開啓唐紹儀內閣時代。

唐紹儀擔任政務院院長後,政府所實行的各項政策基本都是延續鄭祖蔭和安華林內閣時代的政策,比如工商業發展和土地改革這可是基本國策,陳敬雲可不會因爲換了個政務院院長就改變這些國策的。

“這賠款有點少啊!英法美等國都是拿幾十億的,而我們纔拿了一億華元的賠款!”新任的唐紹儀心情很不錯,這剛上任呢,巴黎和會就談完了,而中國雖然沒有取得什麼其他利益,但是依舊獲得了來自德國一億華元的戰爭賠款,本來還和日`本一樣得到了兩艘德國戰列艦的分配名額,結果德國人自沉上了癮了,在遠東艦隊自沉了一次,現在公海艦隊又玩了一次自沉,讓中國海軍以及其他各國的海軍將領大大的罵娘,不過船沉了都沉了罵也沒有辦法,只能是把原本準備給德國人留下的老舊船隻也拿出來頂數了,因此中國獲得了一艘前無畏戰列艦的補償,但是現在都是1920年了,這些前無畏戰列艦早在一戰早期就已經淪爲海防艦的角色了,現在就算拖回國內也是沒什麼用處,於是乎中國和日`本海軍都差不多,直接把這些老舊不堪用的前無畏戰列艦當場就當成廢鐵賣掉了。

這賠款雖然少,但是對於這幾十年來一直都是割地賠款的中國來說卻是一個振奮國民士氣的大好消息,這也讓剛上任的唐紹儀撈到了不少的政績好處。

1921年,蘇軍在西線擊敗波蘭的七十幾萬大軍,並迫使波蘭和它簽訂停戰條約,隨即抽調兵力到東線意圖徹底擊潰俄羅斯國防軍,不過鄂木斯克這地方早已經成爲了堡壘,構築了大量類似歐洲西線一樣的戰壕體系,蘇軍雖然連續擊敗了鄧尼金和布瓊尼等俄國其他叛軍勢力,但是這些部隊的殘餘也是逃到了鄂木斯克,此外受限於蘇俄在國內實行的各種政策,迫使大量俄國人向遠東地區逃亡,加上1920年越過烏拉爾山脈後,俄羅斯臨時政府的總理克倫斯基也不是什麼善人,直接命令部隊強迫大量的當地民衆向東方轉移,這些手段讓鄂木斯克以東的俄羅斯臨時政府掌控的人口數量短時間內超過了一千萬人,人口數量的增加就代表着兵力的增加。而基於遠東鐵路的重要性,蘇軍在沒有完成機械化之前根本就無法脫離鐵路繞過鄂木斯克繼續向東進攻,如果蘇軍真的這麼做的話,那麼中俄聯軍不會介意派出機動部隊掐斷他們的補給線然後吞掉他們。

於是蘇軍圍繞着鄂木斯克進行一系列進攻後也沒能取得突破,加上俄國多年的戰爭使得不管是蘇俄還是俄國都需要時間來恢復,加上蘇俄內部爆發了清洗,一大批將領被叛國或者反革命等罪名被槍決,於是乎雙方很有默契的相互停下了大規模的戰鬥,轉入了囤積實力階段,這期間雙方又是繞圍着鄂木斯克修築了大量的永久性防禦工事,就使得鄂木斯克徹底成爲一個戰略對持區域。

對於陳敬雲來說,只要俄羅斯國防軍不敗那就可以了,他也沒有指望甚至都不支持俄羅斯國防軍反攻蘇軍,就這麼僵持下去對於中國來說就是可以接受的結局,實際上中國雖然這幾年大規模擴軍,但是也沒有能力說完全擊敗蘇軍,受限於國內的現實問題以及日`本的威脅,中國始終在國內保持了高達一百二十餘萬的軍隊,在俄國的只有三十萬人左右而已,而中日兩國的矛盾在歐洲戰爭結束後更是進一步加劇,經濟上的矛盾衝突先不說,單單是中國從美國訂購的那兩艘戰列艦回國就是讓中國和日`本的關係處於了最緊張的局面,因此中國的軍力主要還是放在國內,尤其是東北和沿海各經濟重省用以防備日`本。

中國的第二期海軍擴張計劃中,不但在國內自造兩艘重巡和兩艘航母以及多艘巡洋艦以及驅逐艦,而且還向美國訂購了兩艘裝備最新式十六寸五十倍艦炮的戰列艦,而這兩艘戰列艦的訂購幾乎從一開始就是成爲了中日兩國矛盾的激發點,這兩年裡日`本雖然用了多種辦法迫使中國放棄這兩艘戰列艦,但是陳敬雲不爲所動。不得已之下日`本也是加大了八八艦隊的計劃,加速了加賀級戰列艦的建造之餘,也是動工了伊勢級戰列艦,甚至提出了裝備十九寸艦炮的13號戰艦計劃。作爲對應美國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以及列克辛頓級戰列巡洋艦也是陸續開工建造。

到了1921年的時候,中國的這兩艘戰列艦終於建成回國,爲了讓這兩艘戰列艦能夠順利回國,中國幾乎是派出了包括華太號重巡和黃山號航空母艦等新銳戰艦前往中太平洋接應,考慮到回國途中無法獲得補給,中國甚至都專門抽調了高速油輪和高速貨船隨同艦隊出發爲艦隊提供補給。除了中國海軍自身的力量外,美國也是以演習的名義派出了艦隊隨同這兩艘中國戰列艦前往亞洲。

雖然日`本海軍內部有着不少把這兩艘中國戰列艦在回國途中就擊沉的提議,但是考慮到諸多現實問題,日`本海軍還是強行忍下了這個誘人的想法。

當1921年8月炎帝號戰列艦和黃帝號戰列艦在一羣中國海軍新銳戰艦的護送下成功抵達上海的時候,上海碼頭彙集了高達數萬人的歡迎人羣。受此刺激的日`本增加海軍軍費不說,同時也是讓正在談判當中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蒙上了一層陰影!

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760章 xb10項目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478章 97號陣地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96章 爆發(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865章 慘烈(二)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864章 慘烈(一)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83章 軍制改革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207章 空襲(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章 林家有女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597章 爆發(二)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
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760章 xb10項目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478章 97號陣地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96章 爆發(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865章 慘烈(二)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864章 慘烈(一)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83章 軍制改革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207章 空襲(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章 林家有女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597章 爆發(二)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