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天山號上

天山號航空母艦,是中國海軍首次嘗試建造大型裝甲航空母艦,一開始的預期設計噸位爲標準排水量四萬五千噸,而後期具體設計和建造中,由於海軍的航空母艦戰略以及技術的進步等原因,以至於天山號施工期間多次在總體設計上變更細節設計,不但讓工期延長了不少,同時也導致天山號航空母艦的標準排水量從四萬五千噸增加到了四萬七千噸,預計作戰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六萬噸,讓天山號事實上成爲了中國海軍現役最大的一艘軍艦,同時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所建造最大的一艘軍艦。

在天山號下水服役之前,世界最大軍艦的名頭是1940年十月服役的曰`本大和級高速戰列艦,標註排水量達到了四萬五千噸,一舉超過了德國在1940年8月份剛服役卑斯麥級戰列艦四萬一千七百噸的標準排水量成爲世界最大戰艦,而這個機率目前依舊得以保持,大和級戰列艦目前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

但是最大軍艦的這個頭銜很快卻是被中國的天山號航空母艦所奪走,高達四萬七千噸的標準排水量超過了大和級戰列艦兩千多噸。

讓天山號航空母艦的設計發生多次更變並導致重量超過預期的原因是多方面,而歸根到底來說是技術的進步導致海軍的航空母艦戰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對海軍航空母艦戰術產生最大變化的還是航空技術的發展。

航空母艦,艦載機,這是一對相互配合的作戰團隊,航空母艦存在的原因實際上只有一個,那就是搭載艦載機,它自身只是一個起飛降落的平臺,如果沒有艦載機那麼它將不具備任何戰鬥力,因爲具體的作戰,不管是攻擊還是防禦都是由艦載機進行。所以具體到航空母艦的設計中,圍繞的核心也就只有兩點:如何才能夠搭載更多的艦載機,如何才能夠讓所搭載的艦載機發揮最大的戰鬥力。

這個問題是中國海軍發展航空力量二十多年來一直所考慮的問題,根據這一要素,中國海軍航空兵的作戰模式以及具體戰術也不是一層不變,而是進行持續改變的,比如二十年代末期開始批量進入海軍服役的俯衝轟炸機就是徹底改變了航空母艦的作戰服方式,奠定航空母艦在中國海軍中作戰核心的地位。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航空技術的發展和航空母艦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任何的航空技術革命都可能給航空母艦的作戰模式以及設計帶去極大的變化。

而在天山號航空母艦建造期間,中國的航空技術或者說世界上的航空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37年-1940年之間,短短三年間各國的航空技術可以說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也不爲過,各種先進戰鬥機不斷涌現,幾乎短短兩三年內各國都是進入了全金屬單翼`飛機的年代,飛機的重量,尤其是艦載機轟炸機的重量提升的非常快。

實際上從一戰時期開始,各國的軍用飛機就不斷朝着大型化、重型化發展,以中國海軍的戰鬥力系列爲例子,1931年左右才大規模服役的艦載型F3戰鬥機的最大起飛重量不過兩噸,但是1936大規模服役的F4艦載型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三點五噸,而海軍去年才服役的最新式風冷式艦載戰鬥機F8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五點三噸,而海軍中已經進行首飛並還在試驗中的新一代艦載俯衝轟炸機的空重就是達到了六噸多,更不要說最大起飛重量了。

艦載機的重量和體形都在增大,對於空軍或者海軍岸基航空兵來說影響還不算大外,但是對於海軍艦載航空兵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問題了,艦載機重量和體積增加了,那就代表着需要更高的起飛速度,更長的起飛距離,需要更大的空間來容納這些艦載機以保證艦載機的數量。

其中提高的起飛速度和起飛距離對於現今的螺旋槳時代戰鬥機來說問題還不算大,通過加大發動機的功足以解決這些問題,但是體積的加大就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了,尤其是中國海軍的B10俯衝轟炸機服役的時候,比B6俯衝轟炸機大的體積讓當時的海軍航空兵費勁了心思安排各種搭載安排,甚至最後不惜犧牲了B10轟炸機的機翼強度,把機翼的摺疊長度加大。

即便如此,當海軍的各種艦載機體積相繼加大後,不可避免的導致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數量出現了下降,在F4戰鬥機和B10俯衝轟炸機剛服役的那會,中國海軍各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數量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兩艘三十年代初服役的嵩山級航空母艦還好,還能夠保持在七十多架,但是二十年代初期服役的那四艘舊式航空母艦的載機數量竟然連六十架都達不到,直到後來通過對摺疊機翼技術進行大改進,把後續的F4以及B10等艦載機的摺疊機翼都加大了摺疊角度,然後摸索試驗各種放置、安排飛機位置等經驗,最後才把嵩山級航空母艦的載機數量提升到八十二架的數量,而四艘老舊一些的航空母艦也是提升到了七十二架,但是對比以前依舊有所下降。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固然是因爲艦載機的體積變大,解決載機量的問題最好就是限制艦載機的體積,但是海軍方面也試圖尋找其他辦法來增加載機量,比如加大在甲板停放飛機的數量等,而加大甲板停放飛機的數量又會涉及到航空母艦甲板運作這一重大課題。

說起航空母艦的作戰要素中,拋開艦載機姓能和航空母艦姓能這些不提,對戰鬥力影響最大的實際上是飛行甲板調度,航空母艦上的甲板就那麼一點,不向陸地上那樣有着廣闊的空間可以使用,所以航空母艦上的甲板每一寸空間都是極爲重要的,這一片小小的空間裡要提供飛機的起飛,還有降落等等,而一艘航空母艦的甲板調度是否流暢,就體現了一艘航空母艦的訓練水平和戰鬥力。

由於艦載機的體積和重量都極大的增加,以至於讓中國的六艘老式航空母艦和兩艘輕型航空母艦都是陷入了一種極爲尷尬的狀態,因爲艦載機的體積和重量肯定是越來越大的,而這八艘航空母艦受限於設計年代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力不從心。

這如果是放在和平時期,實際上也不是問題,因爲這八艘航空母艦中的兩艘艦齡已經是超過了二十年,兩艘已經是十六年,實際上服役了這些久之後就差不多退居二線了,但是現在可是世界大戰期間,這些航空母艦哪怕再老舊那也是艦隊航空母艦,依舊是海軍的核心戰力。

要知道這加起來八艘航空母艦別看不如新服役的天山級航空母艦和青山級航空母艦那麼光鮮,但依舊是毫無爭議的中國航空母艦主力。

爲了最大程度上的發揮這八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海軍內部的艦政司航空處提出了多個解決方案,包括改動升降機位置,增加升降機數量,擴大甲板面積,而這個時候陳敬雲也是非常恰當的出現,最後提出了利用斜角甲板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作業的概念。

而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是得到了艦政司韓通林少將的追捧,並且立即提出了多種改裝計劃,預計把現有的航空母艦的甲板進行改裝,把直通甲板改裝爲斜角甲板。

不過這種概念雖然很有創意,但是海軍內部卻是有些猶豫不決,他們雖然也發現了斜角甲板的好處,但是他們同時也發現這樣導致航空母艦的重心發生偏移,配平後又會導致航速降低,甲板面積的加大同時也就代表着中彈面積的加大。而最重要的是,要把直通甲板航空改裝爲斜角甲板航空母艦並不是張口就能辦成的事情,這可是個大工程,不但需要耗費海軍衆多的軍費,同時還會需要大量的改裝時間,而二戰爆發後是世界局勢那麼緊張,海軍的每一艘航空母艦都是寶貴的,那裡能夠騰出空來到船臺上改裝一年半載啊。

再說了,現在雖然說航空技術發展的很快,但目前來說,這些直通航空母艦的載機量雖然降低了一些,但是海軍也還可以接受,之所以要改裝斜角甲板,那是建立在未來的艦載機重量還會更大,體積還會更大,起飛速度還會更高的情況下、簡單說斜角甲板對於現階段海軍來說,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不是必須的,海軍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保持每一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以隨時準備參戰。

所以海軍方面對現有航空母艦的改裝直接否決了,這種否定是連陳敬雲都無法左右的,海軍有着海軍的戰略,既然關時傑等人一致認爲對現有航空母艦進行大規模改裝將會對中國的海軍戰略安全造成重大挑戰的時候,陳敬雲也是不得不聽從他們的意見。

但是無法對現有的航空母艦進行改裝,不代表着不能對在建中的航空母艦進行設計的修改,海軍方面是否謹慎的提出對青山級航空母艦的四號艦進行斜角甲板的設計。海軍的態度無疑是保守的,在關時傑和陳紹寬等人看來,如果斜角甲板能夠大獲成功,那麼後續的航空母艦計劃就能夠直接加入斜角甲板的設計,但是如果沒有艦政司的那羣人說的那麼好用,那麼只建一艘的話也不會對海軍的軍備擴張造成太大的影響,到時候再改回來就是了。

而海軍的保守態度讓陳敬雲極爲不滿,身爲一個後來人,他可是非常清楚後世裡的航空母艦是什麼模樣的,而他更清楚海軍方面所擔心的未來艦載機速度會更大,重量以及體積會更大的事情非常快就會到來,這不但是說螺旋槳時代的艦載機,而是說噴氣時代的艦載機。1939年的2月份,中國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試驗機CZ-16X就已經進行了首飛,成爲了世界上第一款噴氣式飛機,比德國的HE178早了足足一年。而這架試驗機首飛的當天,陳敬雲親自給滁州飛機公司的噴氣式飛機研發團寫信讚揚他們對中國航空技術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從那一天起,陳敬雲就知道不用多久,中國的天空上將會飛翔着噴氣式飛機。

爲了迎接噴氣式時代的來臨,海軍方面是必須提前做好準備的,陳敬雲可不希望到時候空軍都是用噴氣式戰鬥機了,而海軍因爲航空母艦的設計限制以及其他技術限制而無法使用噴氣式艦載機。

於是乎直接批了個手令給海軍那邊,敦促海軍艦政司、海軍兵器總監要重視新式技術的進步,在新式海軍航空作戰平臺的設計上要高度重視未來可能出行的變化。

“航空母艦是鎮國利器,服役年限以數十年計,當年我們改裝泰山號航空母艦的時候,是否會想到現在的飛機會變得如此快速,這數十年的變化足以顛覆我們一貫以來的認知。而海軍對航空母艦的具體設計上,我希望是有具備未來的戰略目光,而不是侷限在目前的狀態下,而現在的這種保守態度如何讓我們和列國爭奪未來的制海權?”對於海軍在航空母艦設計建造上的保守,當年陳敬雲就是毫不客氣的對關時傑進行批評。

雖然滿口都沒有髒話,陳敬雲說話更是連語氣都沒有提升一二,但是話中的責備含義卻是誰都知道的。

說中國海軍保守,實際上也只有陳敬雲纔會說這種話了。在世界海軍眼中,中國海軍是一支激進無比的海軍,各種新東西層出不窮,它們第一個首先主張將航空母艦作爲海軍核心使用,第一個提出了超視距打擊概念,第一個提出了斜角甲板概念,第一個大規模裝備雷達,第一個提出了電子戰概念。

而這些概念大多數都是其他海軍很難認同的,尤其是航空母艦作爲核心,實際上到目前爲止各國海軍中也就曰`本已經是認同了這一點,而美國和英國乃至德國都認爲航空母艦具備重要作用,但是海戰勝負的決定姓因素還是戰列艦,認爲航空母艦的作用依舊是掩護主力艦隊進行決戰,進行防空作戰,搔擾削弱敵人,最後爲戰列艦的決戰創造有利條件。

第二次中曰戰爭之後,沒有人認爲航空母艦不再重要,現在人們爭論的焦點是:到底是戰列艦第一,還是航空母艦第一。

受到中國海軍中航空母艦的發展,各國海軍也是加速了航空母艦的發展,但是他們發展航空母艦不是說他們認識到了航母是未來的海戰核心,而是因爲平衡因素,也就是說:敵人有的,我們也該有,如果這玩意好的大家一起玩,如果這玩意差了那就大家一起完蛋。歷史上二十年代末期各國被中國騙而大建航空戰艦也是這種心態所影響,只不過當時人們都以爲中國要造航空戰艦了,但是沒想到別人造了中國卻是沒造,等進入三十年代後各國都發現了航空戰艦純粹就是一坑貨,然後都是停止了相關的發展計劃。

連接提出了各種新式戰術理念的中國海軍,不管是誰都不會說中國海軍是一支保守海軍,關時傑這個中國海軍航空派的大佬更是被各國海軍將領認爲是中國海軍中最爲激進的將領的,說他是瘋子的也不少。

但就是樣的一支海軍竟然還被陳敬雲指責態度保守,這讓關時傑也是有些無語了。

陳敬雲也知道自己也不好直接拿話來壓他,所以道:“你應該知道空軍現在正在研發一款新式戰機吧,用的是噴氣式發動機!”

關時傑不解道:“這事我知道,但據我所知研發進度不是很順利,空軍目前的重心還是放在了液冷發動機上!”

陳敬雲道:“空軍的動力司已經向我彙報過,他們在噴氣式發動機上的研發已經取得了突破姓進步,最大推力已經達到了三百五十公斤,搭配的噴氣式戰鬥機目前已經完成了試飛工作!”

關時傑身爲中國海軍的絕對核心高層,是知道中國有着噴氣式飛機的研發的,也是知道這種噴氣式飛機的速度非常高,但是他認爲噴氣式飛機的研發還會持續非常長的一段時間,畢竟噴氣式飛機的難點實際上只有一個,那就是噴氣式發動機的研發,而噴氣式發動機的研發所需要的技術難度比螺旋槳發動機要大的多。

現在聽到說空軍已經對噴氣式發動機研發取得了突破姓的成功,讓關時傑也是不得不重新審視新式航空母艦的設計和發展了。

基於這一因素,海軍加大了對斜角甲板的推廣工作,同時也是根據陳敬雲所提出的蒸汽彈射器進行了研發。

天山號航空母艦的設計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了多次變更,最後還是決定了中途修改爲斜角甲板的設計,並率先完工並服役,成爲中國第一艘斜角甲板航空母艦。

天山號航空母艦設計和施工的曲折所代表的是中國海軍對未來海戰模式的不斷探索,同時也是首創了衆多的新式設計,不但有着斜角甲板這種大改變,其他的細節設計更多,比如水下防護,比如飛行甲板的裝甲化,比如全新設計的消防管損設施,比如首次大規模採用防火塗料等等。

而這些新式的細節上的設計也是成熟運用到了青山級航空母艦的衆多後續艦建造上。

不過對於斜角甲板,儘管有着陳敬雲的壓力,但是海軍內部還是有着極大的分歧,這也就導致了中國同時建設斜角甲板航空母艦和直通甲板航空母艦,兩艘天山級航空母艦是斜角甲板,青山級航空母艦的四號艦、六號艦、七號艦也是採用斜角甲板航空母艦,而其他的青山級航空母艦則是繼續採用直通甲板的設計。

這主要是爲了較少斜角甲板所帶來的技術風險,說出的理由連陳敬雲也不能不認同,斜角甲板比直通甲板好,是建立在未來艦載機高速化和大型化以及重型化的基礎上的,而關時傑更是認爲這是建立在噴氣式艦載機大量服役的前提下的。

但是海軍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用上噴氣式艦載機,而在目前的情況下,採用保守的直通甲板運用大量的螺旋槳飛機也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中國海軍的戰鬥力。

簡單來說一個是未來的設計方向,一個是現在的成熟運用方向。

天山號航空母艦經過這樣的曲折,多次的設計變更也就讓天山號航空母艦的標準排水量從之前的四萬五千噸增加到了四萬七千噸。

上海吳淞海軍基地,陳敬雲在一大羣軍政要員的擁鏃中登上了這艘中國海軍最大,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軍艦。

“這是我們中國海軍的驕傲,這是我們華夏民族的驕傲!”陳敬雲毫不吝惜自己的讚賞,作爲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作爲一個做夢都想着爭霸全球建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霸業的讀才者陳敬雲,他比海軍將領對天山號的服役更加興奮。

兩艘天山級大型裝甲航空母艦和衆多的青山級航空母艦的相繼建造服役,所代表的是中國海軍的徹底崛起,所代表的是陳敬雲心中的霸業王圖。

爲什麼歷史上那麼多的統治者都好大喜功,是因爲這種建功立業的感覺實在太好,以至於讓他們一次次無視民衆的死活不斷向外發起戰爭。

陳敬雲也是其中的一員,參加世界大戰對於陳敬雲來說是實現心中宏圖霸業的必須過程,而對於中國來說實際上並不算什麼好事,甚至還可能是禍害,萬一中國要是戰敗了呢,那麼中國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就算是勝利了,那麼勝利也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幾乎可以預料的那怕是世界局勢一直都按照陳敬雲所預料的情況發展,那怕是再一帆風順,但是數以百萬計軍人的傷亡都是無法避免的。

將來這些華夏兒女也許是爲了華夏復興的理想,也許是因爲全民徵兵令,也許僅僅是爲了家人生活的更好,但是不管因爲什麼原因使得他們走上了戰場,當他們犧牲在戰場後,他們的父母接到陣亡通知書的時候,父母流下眼淚將使得他們所作的一切都變的毫無意義。

當陳敬雲豪情無比的站在天山號上,用着誇張的語言和手勢對天山號所屬艦載機聯隊的飛行員們進行着空洞而毫無意義的講話時,他非常清楚:這些興奮的臉色漲紅的年輕人絕大部分都會死去!

但他絲毫都不在意!

第87章 洪府娶親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10章 密議(二)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87章 上海亂第37章 擁袁通電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187章 上海亂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3章 所謂漂亮第454章 狐狸精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59章 生和死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75章 演講第941章 終戰令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51章 胡陳之爭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353章 王麒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3章 所謂漂亮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431章 任人唯親
第87章 洪府娶親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10章 密議(二)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87章 上海亂第37章 擁袁通電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187章 上海亂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3章 所謂漂亮第454章 狐狸精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59章 生和死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75章 演講第941章 終戰令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51章 胡陳之爭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353章 王麒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3章 所謂漂亮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431章 任人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