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36章 【陰謀算計】

朱棣想着徐達爲人正直仗義、外鈍內明,自然不會責罰於權宜從事的柳升,因而差異相問。

那青年軍士咧着嘴搖了搖頭,又長長嘆息了一聲,儼然一副說書人的模樣,這才解說起後話來:“若是有徐大帥在,柳大哥自然不會受到責罰,這是明眼人都看得清的事兒。哎,可怪只怪柳大哥黴星照命,徐大帥中軍一敗便被當今萬歲召回了應天,這燕山的戰事全部交給了李文忠副帥。當時徐大帥的中軍也被逐個分割,柳大哥兩千親兵也被分了出去,自己被調到了北平任都指揮同知”,說着又指了指陳珪:“便是現在這位陳將軍的官職了。”

陳珪不禁吃驚,不想跟前這位勇武的醜八怪竟然會是自己的前任,愣愣許久,口風卻已是變了,問道:“那柳大哥又因何被降了職呢?”

“哎”,那青年軍士重重地嘆了口氣:“那是洪武六年的秋天,正值那永平衛千戶郭亮過壽,便請了北平的司官去永平赴宴,其中自然有北平衛北平都指揮使陳亨,他們本就是一丘之貉,哼哼!”

朱棣不想此事居然又與那北平都指揮使陳亨有關,也是一愣:想想此人真可謂神奸巨惡了,竟然處處可聽得此人名頭,此人也是處處耍弄權術、爲非作歹,真欲除之而後快。不禁皺眉:“哦?!只是一個宴席罷了,莫不成裡面有什麼陰謀?是鴻門宴?”

“嗨,大人說哪裡話?”青年軍士一擺手冷笑道:“那郭亮與柳大哥有嫌隙,又怎會請柳大哥?”

“那是如何?”

“哼哼,這北平的防衛以北平都指揮使陳亨爲首,陳亨若去了赴宴,那這防衛大事自然便落到了柳大哥身上。諸位可能不知:彼時李文忠李大帥正在燕山追擊元兵,爲防後院着火,李大帥早已命令北平守軍不得他的帥令,萬不能出城門一步的。哎,不想那陳亨走了的第二天夜裡,一隊十餘人的殘兵忽然來到北平城下,來報說是李大帥的親兵,說李大帥在白登中了元朝太尉不花的陷阱,幾近全軍覆沒,他們拼死殺出重圍來北平求救的。”

“哦?”朱棣與陳珪對望了一眼,不禁都有些不置可否。戰場上虛虛實實,實在不易把握。這十餘人若是元兵僞裝,那北平如果出兵救援,元兵必然乘虛而入佔了北平。可若是這些殘兵是真,那主帥危急,便該立刻救援纔是。這一正一反,截然不同的結果,如何把握如何權衡,委實太難了。

青年軍士默然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哀嘆了一聲繼續道:“當時柳大哥也舉棋不定,原想着拍幾隊哨兵前去偵查一番不遲。可又想到李大帥要奇襲白登是極機密之事,也就是這一兩日的事,北平也是前日方得到的訊息,外人是萬難知曉的,更何況是白登的元兵?故而柳大哥再無猶豫,料定這些人是李大帥的親兵,便連夜點齊兵馬出城救援。”

聽至此,朱棣也忍不住凝眉沉思,一對眸子閃着金亮的光芒,忽然冷冷道:“哼哼,怕此中有詐吧?!”

陳珪也正沉吟,詫異問道:“不知殿......何以見得呢?”陳珪原想稱呼朱棣爲殿下,因想着朱棣未曾言明身份,自己也萬萬是不能表露的,便硬生生將殿下的下字嚥了回去。

朱棣淡淡一笑:“這有何難解的?若你是主帥,你被圍困,要派軍突圍求援,會只派一些兵士?既然兵士都能突圍出來,何以不見勇士裨將?”

“哦”,陳珪恍然,佩服地看了看朱棣:“主帥被圍困之時,命全繫於突圍之人,故而必會選擇忠勇無匹的將佐前去求援,而不會只派兵士。”

朱棣點了點頭,沉吟道:“而且在被圍困之時,也決不會,也不能只派一支精兵突圍的。多派幾隻精兵既能分散敵軍注意,易於突圍,也不至於一支精兵被圍殲則救援之事便盡毀於一旦。”

青年將士愣愣地看着這二人,呆了一呆,苦笑道:“哎,若是當時二位將軍在的話,柳大哥也就不至中了別人圈套了。”

“這真是元兵的計策?”陳珪問道。

年輕軍士卻搖了搖頭,冷冷一笑道:“哼,圈套是圈套,卻不是元兵的,而是那永平衛郭亮和陳亨設的!”

“什麼?”衆人都吃了一驚。

青年軍士盯着衆人,黯然地點了點:“這自始至終都是陳亨和郭亮擺好的圈套,只等柳大哥帶着軍隊一出城,便被埋伏好的陳亨和郭亮逮了個正着,他們不由分說便將柳大哥綁了起來,還誣陷柳大哥圖謀造反,哼哼,真真心腸歹毒。”

朱棣暗暗想着整個事情原委,這陳亨與郭亮的計謀不可謂不周密,也不可謂不歹毒,眼中閃過一絲殺意,旋即卻隱了過去,淡淡道:“那柳將軍便是因此從正二品降成了一名百戶護衛?”

青年軍士點了點頭,繼續道:“那陳亨、鄭亮二人誣衊柳大哥造反,原是想置他於死地的,此事報到李大帥那裡,虧得李大帥與徐元帥交情甚篤,念及柳大哥原先的功勞,便沒有以謀反罪來上報朝廷,只治了個違反軍紀。”

朱棣點了點頭,暗贊李文忠處置得也算巧妙,原想着事情至此便算是終了了,可覷着那青年軍士,神情見竟似含珠待吐,方知還有下文。

果不其然,青年軍士舔了舔說得有些乾澀的嘴脣,接着道:“柳大哥自此便被降至百戶護衛,衆弟雖然兄心中憤懣,可想着畢竟人是沒事了,況且把柄又拽在人家手裡,因而也無話可說。只不想那陳亨郭亮陰毒得與禽獸無異,竟定是要將柳大哥置於死地方纔罷了!”

“哦?莫非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陳珪身爲北平都指揮同知,乃是陳亨手下的第一副將,雖不恥其爲人,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日日勤謹辦事、小心應對,竟深得陳亨的信賴。此時聽着陳亨的陳年惡事,也想多知曉些,有備無患,故而相問。

青年將士越發憤恨,咬了咬牙唾了一口唾沫,抹着嘴角的唾沫星子悻悻道:“哼,這是自然,隻手段太見不得人罷了。那郭亮以爲將柳大哥調到他永平衛的麾下便可以將他隨意擺致死,哼,可不想柳大哥一身武藝、兼之硬氣仗義,在軍中頗有威望,幾次下手都因有人通風報信給躲了過去。因想着如此長久下去,總有不慎踩空的時候,便由幾名軍士偷偷往外給柳大哥幾個交好的將官報了信兒。幾次周折,總算將柳大哥調出了永平,來到了昌平。雖說在昌平仍舊只是個百戶護衛,可畢竟是自己的兄弟,睡覺也可以踏實一些了!”

二卷6章 【燕王請罪】三卷7章 【風月秦淮】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二卷39章 【滑稽千戶】第六章 【丞相當朝】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第三章 【笑算姻緣】三卷8章 【飄雪居內】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二卷14章 【扶危救困】第八章 【中都鳳陽】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四卷28章 【計議離京】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三卷7章 【風月秦淮】四卷38章 【燒鵝傳說】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四卷48章 【收攏民心】三卷35章 【忠心耿耿】五卷13章 【臨水樓內】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五卷18章 【王官待客】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五卷20章 【夤夜陛見】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三卷41章 【鬥謀用詐】第八章 【中都鳳陽】第八章 【中都鳳陽】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三卷42章 【鬼話連篇】三卷6章 【叔侄相見】三卷18章 【監察御史】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二卷27章 【巧言設謀】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二卷19章 【天德將臺】三卷25章 【功敗垂成】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二卷45章 【再襲朝陽】二卷31章 【繞道昌平】三卷53章 【太子搶功】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52章 【私邸被破】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五卷24章 【大變在即】五卷31章 【太子人選】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50章 【託付王子】四卷30章 【太廟遴選】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五卷21章 【坦誠相見】第三章 【笑算姻緣】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三卷30章 【步步爲營】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二卷3章 【單刀赴會】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五卷23章 【北平得信】
二卷6章 【燕王請罪】三卷7章 【風月秦淮】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二卷39章 【滑稽千戶】第六章 【丞相當朝】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第三章 【笑算姻緣】三卷8章 【飄雪居內】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二卷14章 【扶危救困】第八章 【中都鳳陽】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四卷28章 【計議離京】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三卷7章 【風月秦淮】四卷38章 【燒鵝傳說】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四卷48章 【收攏民心】三卷35章 【忠心耿耿】五卷13章 【臨水樓內】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五卷18章 【王官待客】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五卷20章 【夤夜陛見】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三卷41章 【鬥謀用詐】第八章 【中都鳳陽】第八章 【中都鳳陽】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三卷42章 【鬼話連篇】三卷6章 【叔侄相見】三卷18章 【監察御史】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二卷27章 【巧言設謀】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二卷19章 【天德將臺】三卷25章 【功敗垂成】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二卷45章 【再襲朝陽】二卷31章 【繞道昌平】三卷53章 【太子搶功】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52章 【私邸被破】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五卷24章 【大變在即】五卷31章 【太子人選】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50章 【託付王子】四卷30章 【太廟遴選】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五卷21章 【坦誠相見】第三章 【笑算姻緣】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三卷30章 【步步爲營】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二卷3章 【單刀赴會】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五卷23章 【北平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