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報紙

經過明刊幾個月的討論,即使是既得利益者的讀書人對於官紳一體納糧的反對聲也沒有這麼大了,因爲明刊不是單純討論官紳不納糧的缺漏,而是進一步宣揚讀書人所應有的道德品格,而不是爲了些許面子讓朝廷財政存在這麼大的漏洞。這種又捧又推的輿論導向讓讀書人裡頭髮生了分裂,後續的爭吵跟討論逐步演變成了各地的學子的交鋒,銘心堂的主編們反而作壁上觀了。能夠有人分擔壓力,這是他們樂於看到的。

當然,朝廷也不是一味的要壓低官紳階層,畢竟國家是要靠他們來執政的!新一期的明刊發表了賀逢聖的署名文章,提出了限制免稅田地的折中辦法,既可以保證朝廷的新政,同時也可以維護官紳們的等級地位。文中更是大力呼籲讀書人不要爲了些許的利益而背棄儒家的道義,重申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等等的品格。

這篇文章一出就引起巨大的反響,特別是官場上的官員們,賀逢聖何許人?!沒有皇上的默許,明刊能發表這樣的文章嗎?!機靈的官員已經開始起草官紳一體納糧的奏摺,每一次改革何嘗就不是一個機會呢?從前頭的經驗來看,皇上改革是不會退縮的,那些阻擾的官員往往是閒置到一邊,而皇上用開的改革官員卻是一升再升,所以此次賦稅改革,不知多少人都在望着,至於損害的那點利益,真等做了官,又何必再去在意那點點田稅!

賀逢聖的文章前半段改變了官場的導向,後一段卻是引起了許多保守讀書人的共鳴,特別是恪守儒家傳統的舊派讀書人。右侍郎劉宗周親自撰文《道德論》發表在明刊上,劉宗周已是當時大儒,他的倡議自然引起了更多人的附和。只是批判的觀點逐漸發生轉移,某些有心人則是將話題放到了德才之辯的老問題,有的則是抨擊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去經商這種有辱斯文的行爲。

這些話題的辯論不單單是在明刊上,私下間也越來越多的討論。賀逢聖有點心虛的站在下角,皇上正拿着一些銘心堂收到的投稿。這些投稿並不是不好,而是明刊章幅有限,有很多稿子都登不上去。雖然賀逢聖跟幾個主編都草草看過一遍,但還是怕哪個想博名聲的狂人發些悖論之言惹惱了皇上,所以賀逢聖眼巴巴的看着皇上的神色,直到皇上將稿子放在書案上,他心裡才鬆了口氣。

“皇上,這些討論已經超出了明刊收錄的範圍,所以就沒有刊登,所以”

我搖搖頭道:“這些也代表了不少人的心聲,讓他們多講講道德修養也不是什麼壞事,朕雖然唯纔是舉,但也不是不注重品格!”

“那”

我敲了下那堆稿子道:“這些裡頭挑些好的出來,該發表的就發表,不然劉老夫子又要找朕的麻煩了!”

劉宗周爲人較爲保守,所以對於我的新政持保留意見。我也不爲難他,所以讓他去管住禮部的科舉這一塊,他這樣的人對着溫體仁最好了。這些年劉宗周專心治學,倒是在朝野名聲大振,在讀書人中很有人望。而他在科舉這件事上也相當持正,基本沒有因爲進士的名單發生爭論。

賀逢聖拿着一堆稿子走了,方正華才輕步走了進來。

“皇上,這是王公公發來的密函!”

“哦!”我瞧了一眼打着密摺戳印的密函,順手接了過來。王承恩這些年都在大明各地奔波,他負責的地方情報收集倒是相當盡心。一般的情報自然無需親自交到我手上,王承恩特別遞上來的,要麼緊急重大,要麼就是我特別囑咐過的。

我拆開看了一眼,不由眼睛一亮!想

不到啊,想不到我將密函放到了一邊,沉吟了一下道:“收回去吧!”

方正華有些疑惑道:“皇上,這是王公公特意傳來,只怕”

我笑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有人想模仿我們的明刊而已。用不了多久,朝廷自然會有人上奏的,到時候再議!”

方正華不由驚道:“模仿明刊?豈非大逆不道?!”

我望着大驚小怪的方正華道:“沒這麼嚴重吧,不過是一些人辦了份報紙!”

方正華見皇上這麼說,他自然不好接話,何況內侍也不能幹政!

對於其它報紙的出現,我倒沒有覺得什麼意外。因爲就算是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明末也出現了一份自辦的報紙,就是復社在金陵大會後復社自行刊印的金陵刊。現在被我影響得大有改變,第一份報紙出自銘心堂。既然南方有人要辦報紙,就讓他們去辦好了!

我雖然開通,但是下頭的官員卻對此相當的警惕。不僅是南京禮部的錢兼益,就是陳文一也私下發來了一封密奏。南京突然出現的報紙是一個叫做雲間社辦的《論事文刊》,主編喚作烏雲道人卻是沒有甚名聲,想來都是另起的筆名。起初文刊只是登一些詩詞歌賦,如《燕子箋》等,其詞媚而不豔,頗具雅緻,因而在士林中引起關注!這原本也沒有什麼,即使是一個學社聚會也會弄出一個刊文來,只是發行量的大小不一樣而已。

這個雲間社不僅是弄些詩詞,還搞了一個崑曲班,一些好的詞調就發表在文刊上。也不知這烏雲道人從何處調教了幾位當家名伶,唱功模樣都是一等一的好。崑曲班不僅在金陵演出,周圍的州府也常有人邀他們前去,這文刊也就隨之流傳。

如果是這樣,陳文一他們倒沒有那麼緊張,不知從何時起,論事文刊開始接受讀書人的投稿,而投稿的內容五花八門,有的已經開始隱射朝政。出現這種苗頭後,南京的官員都覺得不可等閒視之,所以上奏朝廷。

“微臣以爲還是封了最是穩妥!”閣臣李標如是說道。

次輔李長庚也道:“若是任由民間發行文刊,必然擾亂民心,微臣亦覺得封了才無隱患!”

輔臣已經有兩個發表了意見,其他都還沒有說話,看樣子也是默認他二人的意思。確實,在王朝專制的年代,報紙這玩意是不想它興起,開民智的後果最終是封建王朝的結束,王朝統治在某種程度而言就是愚民統治。對於我而言,結束王朝就結束好了,要麼共和,要麼君主立憲,這是歷史前進的方向,犯不着一個家族長期統治大明,不僅大明危險,這個世界也會危險!當然這個不是我要考慮的,我要做的就是將資本主義的萌芽呵護起來,讓他們在大明的土地生根發芽。

“堵不如疏,朕覺得民間辦報也沒有什麼不好!”

我這個說法讓所有閣臣都吃了一驚,他們越發有點跟不上思路了,沉默了好一會錢龍錫才道:“皇上,此時才只一家文刊報紙,若以後多了,則容易讓人誤信,又易發留言,於地方不好治理,民心亦亂!請皇上三思!”

我點點頭道:“朕知道你們擔心什麼,但你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論事文刊屬於一個學社辦的,跟明刊完全不同,明刊靠的是朝廷人馬發行到地方,而論事文刊卻能獨自發行,有人願意出錢去買,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老百姓生活太過單調,每日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看個廟會都高興得不知怎的。有了報紙至少不會消息閉塞,知道大明各地的訊息,就是聊天也多個話題!所以朕決定,這民間辦報

就不封了!”

內閣幾個大臣全部有點發蒙,皇上雖然說了洋洋灑灑的理由,可問題是,皇上說的老百姓是些什麼人,大明的農民有幾個認識字嗎?再說皇上提的理由,當初辦明刊的時候也是有同樣的理由,有了明刊還需要其它的做什麼!他們不懂,但皇上已經定了調,他們也不好再說了。

看着他們遲疑的臉色,我笑着道:“你們別這麼緊張,朕也不是說不管,朕允許地方辦報紙,但是報紙的內容肯定是要經過審覈,朕發文禮部擬定《大明出版條例》,凡民間報刊都需經過地方審覈才能發行,否則視爲違法。”

“這樣你們覺得怎樣?”

李標追道:“那審覈之人該如何確定?”

“朕看就發行範圍來確定吧,由各州府的提學負責審覈!提學本就是督辦學風的,在縣裡發行就由教諭審覈,一府發行則由府裡的提學審覈,以此往上類推。其實各位大臣你們也不用過慮,即使出現了一份文刊報紙,也不是說就會遍地都是。即使是明刊,你們自己說,如果明刊拿去賣,有多少人會去買,又要賣什麼價格才能持平成本!”

“這個”

大臣裡頭錢龍錫長期主管戶部,自然對錢銀之事瞭解清楚。讀書人雖然不通經濟商務,但皇上言語甚是淺白,知道這辦刊物也好,做買賣也好,都是要有利才能驅動人去辦。明刊的發行是夠大,但是送往各地的成本更加大。再說報紙也不是人手一份,往往買一份就可以幾十人看,幾個大臣實在想不到有什麼利益好賺取。想到這,衆大臣心裡就沒有這麼在意這件事了。

“朕看這出版條例的事情就交給王應雄去辦吧,把朕的意思跟他交代清楚,以他狀元之纔不用多說也能辦下來!”

“是!”

大臣們很快退了下去,對於這論事文刊能夠辦多久,我心裡也沒有底子。因爲即使如現代人的我可以引進廣告的概念,但大明這個時代的商務並不是很發達,還屬於小打小鬧的商品經濟,人家賣的東西就是在附近,吆喝一聲就知道了,還需要做什麼廣告。再者就是報紙的發行面狹窄,能夠看到看懂的人不多。報紙的春天只怕還要過一些時日再會來!

強烈推薦:

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256章 封賞第259章 獨角戲第296章 下一步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2章 是夢非夢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1章 年前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32章 沒事瞎轉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66章 苦等第136章 網開一面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1章 夜看明書第68章 京察(上)第198章 屠戮(下)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42章 勸說(下)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289章 官商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71章 變數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22章 驚秫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48章 率兵攔截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59章 歸來辭去第44章 進犯朝鮮第90章 說服第63章 各自息兵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261章 駐兵第25章 驛館閒談第171章 聽案(上)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48章 糖衣炮彈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93章 破城(上)第38章 堅守待援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239章 整頓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50章 會兵城下第97章 二審定案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35章 成效第57章 退兵(下)第182章 比試第211章 戰意第80章 喜事第97章 二審定案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44章 皇子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237章 組建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221章 升空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94章 決不簡單第67章 不進則退第222章 驚秫第83章 揚州風波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90章 收與不收?!第26章 算計
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256章 封賞第259章 獨角戲第296章 下一步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2章 是夢非夢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1章 年前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32章 沒事瞎轉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66章 苦等第136章 網開一面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1章 夜看明書第68章 京察(上)第198章 屠戮(下)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42章 勸說(下)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289章 官商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71章 變數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22章 驚秫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48章 率兵攔截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59章 歸來辭去第44章 進犯朝鮮第90章 說服第63章 各自息兵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261章 駐兵第25章 驛館閒談第171章 聽案(上)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48章 糖衣炮彈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93章 破城(上)第38章 堅守待援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239章 整頓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50章 會兵城下第97章 二審定案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35章 成效第57章 退兵(下)第182章 比試第211章 戰意第80章 喜事第97章 二審定案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44章 皇子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237章 組建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221章 升空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94章 決不簡單第67章 不進則退第222章 驚秫第83章 揚州風波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90章 收與不收?!第26章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