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二審定案

應天知府冷泉澹在堂上的出色表現得到了衆人的一致認同,只用了一個早上的時間便將案情分析得有條有理。特別是最後傷痕的出現讓黃宗羲啞口無言,最終也讓案情真相大白。旁聽的百姓過後都紛紛傳說,直把冷泉澹當作斷案如風的包龍圖,黃宗羲殺人案也成了南京城內最爲轟動的事件,街頭巷尾無一不在討論着。

被押入牢房的黃宗羲雖然不明白自己方國安爲什麼要說謊,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冤枉的。既然從天香閣這邊拿不到有利的證據,黃宗羲便想到了章濤國。他之所以去揚州便是因爲章濤國找人來報信說有私鹽,只要找到章濤國證明自己沒有撒謊,那麼畏罪潛逃這個說法就說不過去,自己便還有勝訴的希望。想明白這點,黃宗羲便讓牢頭傳話給冷知府,讓他通傳自己的證人。

牢頭當然不敢阻攔,把黃宗羲寫的自辯狀交給知府大人。冷泉澹答允了黃宗羲所列要求,貼出通告延期再審。直到三天後,一切準備妥當應天府再次開堂審案。因爲之前案件已經審理出了眉目,冷泉澹主持二次過堂主要的是給黃宗羲自辯,讓他無話可說的認罪,所以冷泉澹直接進入了主題。

驚木堂一拍,冷泉澹接着上次審理道:“黃宗羲,事到如今你是否認罪?!”

“下官是冤枉的!”有了反擊策略的黃宗羲並沒有慌亂。

“你有何證據?!”

“回稟各位大人,之前知府大人推理下官驚惶而逃,但事實上下官是接到淮安分司同知章濤國的報信前去揚州稽查私鹽。一連幾天下官都在忙碌稽查私鹽的事情直到被衙差傳喚,如果下官是要逃匿怎麼一直在揚州不走?”

面對黃宗羲的反問,冷泉澹慢條斯理的反駁道:“可本官聽衙差回報說當時你正要離開揚州!”

“因爲鹽務上從出了點問題,我正要去淮安分司,這一點轉運使大人可以作證!”

“但這都是你一面之辭,你亦可以稽查私鹽爲藉口逃逸!”

衆人也點頭稱是,畢竟到了揚州什麼都是黃宗羲說的算。面對聽審官員們的置疑,黃宗羲搬出他最後的底牌,道:“我的僕人黃安接到章同知派來的家丁通知,黃安纔到天香閣稟報於我,你們不採信黃安的證詞,但章同知還可以作證。”

冷知府冷然笑道:“看來你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人命關天,好,本官給你機會。來人,請章大人上堂!”

經過這麼多天章濤國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進了大堂也沒敢跟黃宗羲說話,而是向衆位大人都行了一禮道:“淮安分司轉運同知章濤國見過各位大人!”

冷泉澹跟章濤國平級,他向章濤國拱拱手道:“這次請章大人前來是爲了求證一件事情,黃宗羲說你曾在九月二十日派了個家丁向他稟報,說是有淮安有人要販運大量私鹽。此事可是有的?”

“九月二十?私鹽?”章濤國有些摸不着頭腦道:“回稟各位大人,淮安分司自從經黃大人來整頓之後,各家鹽商都不敢做違法之事。下官一連這幾天都在安排明年領取鹽引的事務,並無派人給黃大人報信!”

“什麼?!你沒有派人報信?”黃宗羲愕然道。

章濤國拱手道:“黃大人,下官真沒有派過人報信。”

“一個家丁,你派來的是個家丁啊,你好好想想!”黃宗羲有些抓狂了。

章濤國猶豫了會道:“家丁?!黃大人,下官也很想幫您,可下官真的沒有派家丁出去!下官真的沒有,就是派人,下官也不會派個家丁的!”

“怎麼會這樣?!”聽到這個回答,黃宗羲頓時被打擊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黃宗羲,你還有何話說?”冷泉澹早前就試探過章濤國了,所以他根本就不擔心再出什麼枝節。

“這裡邊一定有問題!”黃宗羲緊皺眉頭,思緒着哪裡出了差錯。

“還是請章大人先下去休息。”

冷泉澹也不理會黃宗羲無力的自辯,待章濤國走了之後將驚木堂一拍,對黃宗羲道:“哼,現在事情已經明瞭,黃宗羲你還不認罪嘛?”

“可我所言句句屬實!”

“黃宗羲你再頑抗也沒有用的,黃安是你的家丁,他說什麼都有偏向你的可能。老實跟你說吧,現在從案情分析來看,即使章濤國能夠證明派了家丁給你報信,但也不能排除你殺人的嫌疑。如今有殺人動機的,有作案時間的,身上還有傷痕的都只有你一個人,你不認罪也罷,本官只是負責審查案情而已,至於如何處理皇上必有聖見!”

“”冷泉澹說了什麼,黃宗羲根本就沒有聽進去,因爲他想到了事情還有一個可能。如果章濤國說的是真話,那麼騙自己的就只有黃安了。可黃安從小就跟自己長大,他會陷害自己嘛?!難道有人買通了他?!不,自己跟他情同兄弟,他不會陷害自己的!

黃宗羲最後的辯駁都沒有起到作用,案情的審理到了這個階段就已經算是結束了。沒有人再理會呆若木雞的黃宗羲,冷泉澹一揮手,衙差就將黃宗羲押回了大牢。接着他審查了下師爺記錄的案情,然後再向幾位聽審的大人道:

“根據下官的審察,案情已接近水落石出,請各位大人過目!”

每個聽審的官員看過之後都簽下自己的名字,不管案情結果怎樣,這兩次審案都是中規中矩。記錄最後傳到了錢象坤的手裡,他看了一遍後對同僚道:

“本官不理刑案,若最終由老夫來上書恐有所越權,還是給陳大人向皇上言明此事得好!”

他旁邊的沈縝接話道:“這件事關係重大,我看還是由錢大人上書,我等幾個聽審官在後頭聯名,這樣也不至於上書的奏摺重複。”

“說得也是!”其它官員都附和道。

錢象坤見衆人稱是,也就點頭應了。他對黃宗羲本有惜才之意才肯將孫女許配給他,誰知黃宗羲居然不識好歹當面退親。現在他犯了殺人之罪,錢象坤不落井下石已是好的了。只是二丫頭要是知道了這件事,怎麼應付過去呢?!唉,錢象坤想到這也無心呆在應天府衙,打算回兵部寫完奏摺再說。

南京御史袁弘勳出聲道:“錢大人,下官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錢象坤聞言道:“你是御史,有什麼不可說的!”

“下官剛從黃宗羲的辯詞上看出點東西,所以下官身爲御史還是覺得理清楚點好。那黃宗羲在天香閣殺人落荒而逃,從方國安那裡拐得馬匹,但是他並未直接出城,而是去了某位大人的宅子。供詞上說他是請那位大人一起去查私鹽,可衆位大人想想,查私鹽跟刑部有什麼關係呢?相反,殺人之罪倒跟刑部扯得上關係。”

袁鴻勳雖然沒有說出口,但矛頭卻直指陳文一,在座的人中只有陳文一是刑部的官員,而且他還管着議罪銀的事。陳文一本不想開口的,沒想到事情居然引到了他身上,他不得不辨白:

“黃大人那天是來了下官的府上,他跟下官是說要去稽查私鹽並請我襄助。下官還曾派人通知水軍嚴查過往漕船,防止私鹽通過了南京。”

袁鴻勳冷笑道:“呵呵,各位都知道所謂稽查私鹽不過是黃宗羲逃跑的一個藉口罷了。根據下官的推測,黃宗羲殺人之後,慌亂下找到了某個精通刑律的人幫忙問計,可殺人畢竟是死罪,在毫無辦法之下黃宗羲才決定逃之夭夭。雖然逃跑罪加一等,可人總是不肯閉目待死。”

袁鴻勳的話讓其它官員跟百姓都議論紛紛,雖然是猜測,但也不是沒有道理。一下子間,連陳文一也不知道如何反駁。

“你所言不過是你的猜測而已,再者黃大人並未定罪,也不能以此來判定其他官員的罪名。”出來說話的是戶部尚書沈縝。

袁鴻勳不以爲意,繼續道:“既然是猜測,那下官再說點有證據的事情吧。從黃宗羲身上搜出銀票兩千兩,試問一個清廉如水的官員爲何會在身上帶這麼多銀子去稽查私鹽?!黃宗羲說這個銀子是揚州知府李邦華借給他的,那麼下官就不得不問問了,李知府借兩千銀子給黃宗羲作什麼?如果象黃宗羲說的,是借銀子爲白玉蘭贖身,那麼兩千跟兩萬相差多少呢?!這顯然又是黃宗羲的一個藉口!這兩千兩實際上是黃宗羲潛逃的路資盤纏。黃宗羲去揚州就是爲了借錢跑路,而在應天府衙役去捉拿黃宗羲的時候,黃宗羲跟轉運使何楷大人正在碼頭準備啓航,誰能說得清黃宗羲是去稽查私鹽還是藉着船隻北逃!這些可並非是下官胡亂猜測,而是都有人證物證的。”

袁鴻勳這一下不僅把陳文一咬下來,而且還把李邦華,何楷都扯了進去。

“陰謀!絕對是一個陰謀!”陳文一想到這,意識到事情不單單是一個殺人案這麼簡單了。最初初的時候,陳文一還以爲是某個鹽商想陷害掉黃宗羲,現在才知道他們胃口大得很。陳文一他們顯然都是連在一起的,黃宗羲被騙查私鹽到白玉蘭被殺,這一切早被人算計到了。他們不但是要搞定黃宗羲的鹽政,而是想將他們這一羣人都拔起來。若是黃宗羲當時也去了李原吉那,估計李原吉的水師也要揹負一個協助案犯逃亡的罪名。

作爲主持人得錢象坤自然知道這件事擴大之後會怎樣,可袁鴻勳說的也有道理,如果查證屬實,那麼陳文一,李邦華,何楷等人都是要削去官職流放的。這四個人都是皇上親手提拔上來的,現在一鍋子端了恐怕皇上那邊過不去。但錢象坤畢竟在宦海中沉浮了幾十年,他略一想便有了主意,道:

“正如陳大人所說,如今黃宗羲的案子都還未定,先駢枝其它的還爲時過早。不如將一切都寫入奏摺,待皇上聖斷!”

“可”袁鴻勳還待說。

“就這麼辦吧!袁御史如果還有其它事情也可以自行上奏摺!”錢象坤總結了一句,其他官員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經過袁鴻勳這麼一鬧,錢象坤也覺得這個案件不簡單。上了轎子後,他也沒了寫奏摺的心思,微微一皺眉便對外頭道:

“錢三,不去堂部了,回府!”

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88章 借用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28章 海戰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197章 屠戮(中)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25章 廷訓第207章 接應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55章 壓力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159章 再接再勵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九十六章第41章 會戰第28章 海戰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62章 醞釀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162章 運糧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179章 提議第317章 坐等第60章 收穫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54章 險勝第298章 應勢(上)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9章 安南之行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61章 駐兵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7章 突生橫變第284章 較勁第197章 屠戮(中)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282章 問題(下)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28章 海戰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40章 北伐第7章 新皇登基第35章 攻城初戰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26章 調動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46章 遠征第82章 殺懲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95章 平沈戰前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54章 被逼出城第309章 請旨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245章 詳情第1章 謀而後動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47章 通州之行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4章 出宮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1章 年前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10章 陝西流民第74章 噩耗第80章 喜事第297章 報紙第211章 戰意第54章 被逼出城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81章 行路難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89章 遣使第311章 亂子第82章 殺懲第243章 協議第166章 苦等第1章 夜看明書第216章 強行攔截
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88章 借用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28章 海戰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197章 屠戮(中)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25章 廷訓第207章 接應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55章 壓力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159章 再接再勵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九十六章第41章 會戰第28章 海戰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62章 醞釀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162章 運糧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179章 提議第317章 坐等第60章 收穫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54章 險勝第298章 應勢(上)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9章 安南之行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61章 駐兵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7章 突生橫變第284章 較勁第197章 屠戮(中)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282章 問題(下)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28章 海戰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40章 北伐第7章 新皇登基第35章 攻城初戰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26章 調動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46章 遠征第82章 殺懲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95章 平沈戰前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54章 被逼出城第309章 請旨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245章 詳情第1章 謀而後動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47章 通州之行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4章 出宮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1章 年前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10章 陝西流民第74章 噩耗第80章 喜事第297章 報紙第211章 戰意第54章 被逼出城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81章 行路難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89章 遣使第311章 亂子第82章 殺懲第243章 協議第166章 苦等第1章 夜看明書第216章 強行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