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回京任職

袁崇煥從瀋陽一路回京師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特別是對遼東軍而言,他們都認爲自己的督師到了朝廷任職兵部尚書,那麼他們以後肯定可以受到更多的照顧。因此但凡袁崇煥路過,他們無不熱情招待,熱情接送。這讓袁崇煥多少有點無奈,明眼人都知道自己要坐穩兵部尚書就不能打上遼東軍的烙印,但自己這些屬下都是武人出身,哪想得到這麼多。最後他也只能默許了,因爲特意去不許屬下歡迎的話,更顯得他矯作了!

七月中旬,袁崇煥抵達京師正式就任兵部尚書。到京的第一天,我在平臺上召見了他!彼此都比較熟悉了,我也沒有跟他客套什麼,詢問了遼東的近況。袁崇煥作了詳細的彙報,關於錦州跟寧遠單獨設立衛所我也沒有什麼意見,反正遼東纔剛剛平定,留多點人馬也好安人心。對於袁崇煥在遼東做的事情我還是滿意的,四個月就將衛所佈置好了。

“衛所都還是按照郡縣分佈,微臣不敢居功!”

“嗯,說起來遼東的那份郡縣分佈圖還是范文程留給朕的,也算是他最後幡然醒悟爲大明盡的一點力!”

關於范文程,袁崇煥是知道的。其實對於他們這種背叛大明的漢人,皇上法外開恩已經是很仁慈了,按照刑罰大逆論處的話,基本都是株連九族!但皇上並沒有這麼做,而且連未成年的直系後代都放過了。在袁崇煥看來這判處實在太輕了,不過他只是兵部尚書,刑部都尚未異議,他自然不好提什麼!皇上說的,他沒有接話,反而提另外一件事道:

“皇上,微臣還有一件事要奏稟,因爲原來的皮島駐兵已經撤銷,鎮江總兵何可綱將人馬安置在鴨綠江北岸州縣,如今那邊事了,何可綱尚未有新的任職,所以……”

“武官任命本是你們兵部的職責,是不是因爲朕上次在遼東安排了趙率教他們,而沒有安排何可綱,所以你就認爲朕對他有意見,特地來試朕的口風?”

“微臣不敢!”

“那你且說說你想怎麼安排?”

“何可綱此人勇雖不及大壽,治軍不及率教,但其人廉勇善撫士卒,且忠心耿耿,之前他鎮守皮島屢敗屢戰,皆因對手是八旗實力最強的兩白旗,以其之能微臣以爲獨領一軍是可以的!所以,微臣覺得讓其鎮守山海關合適!”

“山海關?”

袁崇煥將自己心中所想的說了出來,但見皇上沉吟,陡然想到這個安排未必就好!現在薊遼是張春的治下,自己插一個何可綱進去,難保皇上以爲自己任用私人!只好再接了一句道:“皇上覺得不合適嘛?那微臣再行想過!”

我搖搖頭道:“你的心思朕明白,山海關是京師的北鑰大門,應該派一個忠心的人去駐守,但是現在正是用人之計,犯不着將他放在山海關!”

袁崇煥聽皇上這麼說心中一喜,知道皇上對遼東軍並無偏見,皇上不讓何可綱鎮守山海關,自然是有了主意,他便順着皇上的話道:

“那皇上的意思是……?”

“朕看就讓他到滿桂那裡作副手吧!”

副手?!袁崇煥對於這個稱呼有點摸不着頭腦,勉強算是明白其中代表的意思。

“呵呵,他算是朕派出去第一個參謀將軍!滿桂作戰勇猛,但是計謀就差了許多,給他添一個副手,這樣朕也安心些!”

參謀將軍這個官職袁崇煥也是聽到沒有多久,這個稱呼聽起來不錯,但品級就跨了從四品到從二品,參將以上的武官都可以配參謀將軍,那按照何可綱的級別,至少都是正三品的武官。袁崇煥覺得這也算是對自己屬下有個交待了!

何可綱的事情得到解決,袁崇煥又提了下郭廣的問題。

我沉吟了一下,道:“將他調到五軍督府的參謀司去,參謀司雖然建了起來,但只有鹿善繼一個人在,這郭廣去那裡幫手也合適!”

“是!”得到皇上這樣的回答,袁崇煥有點不解了。他原本還以爲皇上會將郭廣放到祖大壽身邊去作參謀將軍,現在想來皇上對何可綱的任命不單純是這麼簡單,祖大壽何嘗不是武將,爲什麼偏偏要給滿桂先安上呢!此時的袁崇煥身居高官,經過幾個月的磨合已經明瞭當中的規則。滿桂即使再忠心,說白了他還是蒙古人,而滿桂要作的事情正是對付蒙古人,皇上有意讓忠心的何可綱到滿桂身邊去,其心思不言自明!不過這點他是不會說出來,因爲他問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

“微臣匆匆回京,不知近期兵部所忙要務還請皇上吩咐!”

“呵呵,看來袁愛卿很盡責啊,還沒有到兵部大堂履任就向朕要任務了!不過朕歡喜得很,這就叫做效率嘛!效率就是辦事不拖沓!”

袁崇煥在一邊點頭,平臺召見沒有乾清宮召見那麼正式,君臣雙方就像在舉行一個談話會一樣,可以說得隨意些。

“好了,說下你們兵部近期的任務吧,其實也沒有什麼,主要是參謀將軍的考覈,因爲這個不是武舉,所以沒有安排在兵部,也沒有放在一心學院!不要以爲朕不知道,下頭地方上的將軍太多都是卒伍出身,除了自己的名字估計斗大的字都不認得一籮筐。”

“微臣以後會加強將領到一心學院進修的時間!”

“好,看來你是知道朕的心思!其實嘛,這參謀司跟一心學院有些重合,不同的是,一心學院教的是初階部分,參謀司則是讓這些參謀將軍重新回爐一遍,這樣也堵住別人的嘴巴,說朕隨意授職!當然了,參謀司以後的作用就不限制於這裡,而是要真正養一批幫大明參謀的人!大到大明對於鄰國的策略,進軍的勝敗,小到包括作戰方式,武器裝備等等都可以參謀進來,他們還要實地考察驗證,寫出可行的條陳奏摺供給朕參考,所以這參謀也不是那麼好做的。”

袁崇煥是兵部的人,自然聽得出這個辦法的好壞,兵部很多事都是由兵部的人提議,但兵部大多都任有實職,不能到處走動,很多建議都算是紙上談兵。現在單獨設有一個參謀司,則可以分擔掉兵部的這部分壓力。他忙撫掌讚道:“皇上此舉甚好!”

術業有專攻,這個是我定下來的規矩,不單是參謀司,整個樞密府也是一個智囊團。以後大明兵事上的事情不再由科舉出來的書生再去掌管。要做將領都需到一心學院畢業纔夠有資格,這是我最終想要看到的結果。

“這參謀司的事你有空可以跟孫承宗談談,當然了,參謀司的事你也不用太花心思,還有一個鹿善繼在主持!只是等那些評定結果出來,你們兵部負責安排人員而已!”

“是!”

我喝了口茶,看着巍峨的建極殿,對袁崇煥笑道:“你也喝口茶,就當跟朕閒聊,你任兵部尚書已經幾個月了,說說有什麼想法沒?”

要說想法那肯定是有的,袁崇煥在三月的時候就接到了任命的聖旨,七月才履任,在這四個月中袁崇煥自然想了很多。在他還沒有上任的時間內,朝廷的兵部仍舊正常運行,這說明什麼?!說明兵部沒有他這個尚書,日常事務有了兩個侍郎仍舊可以運轉。孫閣老跟傅宗龍在忙駐兵改制的事情,基本上他上任後也插不上手。作爲新上任的兵部尚書,他當然不能無爲而治,所以他想來想去,提出了自己上任的看法。

“微臣覺得之前傅大人在任的時候已經做的很好了,微臣也沒瞧出有多大改進的地方。微臣能做的只能是拾遺補缺!”

“呵呵,這可不是謙虛的時候,該說的你就說!”

“是!”袁崇煥自己也笑了一下道:“微臣覺得如今兵部的情報探查要差了一些,之前遼東屢次作戰都靠皇上指點消息,微臣在任上做好兵部職方司的細作安排,使得大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個想法不錯!”

“謝皇上誇獎!”

我點點頭道:“不過朕還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做!”

“請皇上吩咐!”

“北方一直是大明的後患,朕希望你能夠穩住朵顏部,讓斡赤倫幾年內都不反叛大明!”

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97章 屠戮(中)第314章 提審第242章 勸說(下)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303章 手段(下)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43章 寧靜遼東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72章 冷處理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5章 兩方責難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202章 算計(上)第36章 角逐第256章 封賞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165章 演戲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38章 朕是校長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174章 判決第238章 條件第45章 計中之計第78章 河南之變第71章 兩位巡撫第308章 猶豫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35章 攻城初戰第9章 新任御史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65章 唯一合格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62章 醞釀第71章 變數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0章 陝西流民第65章 預謀南巡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166章 苦等第145章 圍困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93章 發明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90章 說服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1章 年前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1章 夜看明書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196章 屠戮(上)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250章 反覆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10章 北國恩怨
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97章 屠戮(中)第314章 提審第242章 勸說(下)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303章 手段(下)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43章 寧靜遼東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72章 冷處理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5章 兩方責難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202章 算計(上)第36章 角逐第256章 封賞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165章 演戲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38章 朕是校長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174章 判決第238章 條件第45章 計中之計第78章 河南之變第71章 兩位巡撫第308章 猶豫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35章 攻城初戰第9章 新任御史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65章 唯一合格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62章 醞釀第71章 變數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0章 陝西流民第65章 預謀南巡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166章 苦等第145章 圍困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93章 發明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90章 說服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1章 年前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1章 夜看明書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196章 屠戮(上)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250章 反覆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10章 北國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