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化解了西班牙使者拉蒙的外交攻勢後,我心裡輕鬆了不少。老實說,他要是真的來跟大明搗亂倒還真不知道如何解決?鄭芝龍的人馬能否一心去剿滅是個問題,大明的水師還是弱了點!好在這個時代,明朝沒有跟西方國家在軍事設備上相差太大,他們還沒有侵略大明的膽。不然真是難以對付!
“皇上,微臣以爲紅毛不過是西洋外番,他們要是在大明鬧事,可以讓大明水師驅逐。至萬曆年間起,這些西來的番一直在南海疆域鬧事,甚至擄掠我大明民。皇上不可不防!”兵部左侍郎陳奇瑜出班起奏道。
其他大臣聽了也點頭稱是。
“皇上,這些紅毛人居心叵測,不如將他們趕出大明海域是正理。這樣可保我大明百姓安全,也可使滅了這些番的覬覦之心。”工部尚書曹珖也附議道。
我擺了一下手,朝中大臣們都停下來聽我說:“這些朕也明白,紅毛人從萬里之外到大明來,是爲得通商,賺取白銀。剛來見駕的西班牙人你們都看到了,朕要是回絕他,說不定便給大明帶來一些麻煩。大明在南海的水師能夠擺得上臺面的也只有福建水師跟鄭芝龍的隊伍。但如今我大明民的船隊有的開往倭國,有的去臺灣,有的到蘇魯(菲律賓)。西班牙人給朕逼急了,四處騷擾我大明船隊反而不美。特別是每年從安南那邊運來的大米是重中之重,萬萬不能有什麼閃失。所以現在沒有必要跟他們翻臉,他們不過是些跳蚤,而遼東的滿洲是吃人的狼。好了,這個不說了,那個拉蒙要是真能給大明弄來好的火炮,朕又怎麼會捨不得那點銀。現在看看關於秋稅的事情,大家還有什麼奏摺要議?”
戶部尚書程國祥出班啓奏道:“啓奏皇上,據李原吉上報,今年安南大肆整飭軍備,要南下圍剿阮氏,調用了大批米糧。李原吉恐今年海外運糧不夠,是以早先回報。”
原先安南歷史上的南北朝是莫黎兩家爭權,至天啓四年把莫氏徹底削弱。不過安南的朝政已經生了變化,安南國主雖然是黎維祺,但軍政方面自萬曆年間起都是由鄭氏家族掌握。一直鎮守順化的阮淦之阮潢對鄭氏把持朝政大爲不滿。便以順化—廣南爲基地,對抗鄭氏,越史稱“廣南國”。現如今莫氏衰弱,安南國消除了北面的威脅,又從與明朝的貿易中得到了不少的軍備物資(大明換下來的火繩槍)。鄭氏便想着要把南方的阮氏給消滅掉。
在我記憶中好像安南分裂是沒有能夠統一的,他們這樣打下去,對大明輸入米糧卻是不利,還好有一個暹羅國頂着。
“其他方面呢?”
“啓稟皇上,陝西巡撫楊鶴上奏說,皇上送來的作物在陝西已經大面積耕種,今年有望豐收。”
“好,朕等這天很久了。陝西每年花去數十萬的賑災糧,只要他們能夠自足,那便是大明之福啊。”對於國內,我委實害怕我的大明重蹈歷史的覆轍,只要陝西不亂,我心裡便安定點。我接着問道:“戶部尚書,今年朝廷財政收入如何啊?”
程國祥馬上回奏道:“回皇上,因爲去年軍戶改製爲民,今年萬歲又減了四省的賦稅,恐怕仍舊需要萬歲補貼一點。”
“那補貼一點是多少啊?!”
我登基的四年,他們戶部大臣現在倒給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一旦錢不夠了,就來打我的秋風,彷佛皇宮內庫的錢用不完似的,實際上每年的補貼已經使得內庫裡只還有兩千萬五百萬兩的白銀。
“因爲現在秋稅還沒有收上來,不過據微臣跟各位大人商議結果,應該在兩百到兩百五十萬的差額。”
“那你們又商議讓朕來補這個漏洞嗎?你們有沒有計算過朕這四年補貼了多少銀兩出來!朕這幾年根本就沒有從國庫拿銀,朕從哪找這麼多的銀給你們用!不要動不動就向朕伸手!”
程國祥沒有想到皇上這麼幹淨利落的就拒絕了他的提案,可要是沒有銀很多預定的事情就辦不到。
“皇上……”
“你不用再說了,你們戶部除了調配大明各處用度,也要懂得替朕節省着花,你們先籌劃着,不夠了再說。”
“是,是,是。”程國祥只好退回班列。
朝堂寂靜一陣後,孫承宗出來啓奏。“皇上,通州一心學院第一批生員將要肄業,皇上兼着正院使,是否要前往主持典禮?”
“真是歲月如梭,朕還記得跟大臣們去主持開學,轉眼一下便是肄業了。朕前幾日思慮過了,這第一批學員既然是朕的門生,就到各省的衛所任個六品參軍吧,兵部建立檔案,兩年考覈一次。”
兵部右侍郎丁啓睿出來應旨。
“肄業典禮朕就不去了,就由梅之煥跟傅宗龍主持吧。朕希望這些學員們到地方去,能夠把朝廷的旨意貫徹到下邊。內等下把朕的意思給一心學院,其餘的事情讓他們看着辦吧。”
我說完,劉鴻訓出來應旨。
“沒有什麼事情就退朝吧,大家商議這麼久也累了。”
衆大臣聽我一說,都一齊跪下:“臣等恭送皇上!”
待散了朝,諸大臣都一齊退了出文華殿,剛到殿外,戶部尚書程國祥便拉住錢龍錫道:
“錢大人,這戶部的帳您是明白的,皇上一回絕,下官也沒辦法從哪搞這麼多銀來啊?”
錢龍錫苦笑了一下道:“老夫也是清楚,但這幾年皇上拿出來的銀都過兩千萬,這在本朝可是沒有過的事情啊。皇上若是執意回絕,咱們做臣的都沒有辦法。我看你就先把眼下的應付過去,到時候我再和輔大人想辦法。”
程國祥見內大臣答應跟皇上回旋這件事,連忙打恭稱謝。旁邊的韓鑛忽然道:“程大人,這各處用錢的事情很多都是皇上允諾的,就是下邊那些衛所也是不容拖欠。去年皇上改制,自都司以下都降了一級,偌再拖欠銀,下邊的人鬧起事來反而麻煩。就算將士們沒有怨言,朝廷的體面可就沒了。再說,那些御史們可都盯着呢!”
程國祥正要答話,旁邊的張惟賢呵呵一笑道:“幾位大人不必擔心這件事情。”
衆人都齊聲問道:“張大人有何妙策?”
張惟賢搖搖頭:“這不足之處,就是把我張家賣了也湊不齊。不過皇上還是會出這個銀的,在下可以給各位作個保證。本官明日便上奏摺給皇上。”
在朝廷中論官階是以張惟賢高,他是正一品的太少保,而且又是懿安皇后的堂伯。皇上沒有登基之前,與他的關係就非同一般,由他去向皇上討銀機會也大一些。
戶部的大臣們連忙稱謝,當下衆人又客氣一回散去。禮部左侍郎溫體仁跟在張惟賢后邊一起出去,他看沒人便道:
“大人何必管戶部的閒事,這問皇上要銀可是難啃的骨頭。”
張惟賢故作高深的笑道:“你說皇上登基的時候一千萬眼都沒有眨一下便拿了出來,爲何皇上偏偏這個時候連兩百萬都不願意拿出來?”
溫體仁思慮了下道:“難道皇上沒錢了?那樣大人還要去跟皇上問銀?”
“皇上內庫還有多少錢外臣們都不清楚,不過老夫猜想,應該用了過半了。皇上便是因爲這銀花得太,難免有些心疼。所以回絕了戶部尚書。皇上每年都要改制,提出的章法頒佈,但這些都是要花錢的,這一點皇上也明白。你沒有聽到皇上說嗎?等不夠了再說!”
“那皇上就是願意出銀了!”
張惟賢感嘆道:“是啊,現在這個時候不出銀要是惹出什麼事情是難以收拾。皇上不過想着讓下邊的臣省着點花,不要老指望着內庫撥銀。”
“大人高見。”
“算不上吧,至少朝中不少大臣都明白皇上的意思,你看輔劉大人在朝堂都沒有說話,說不定就是他們跟皇上合演的一齣戲罷了。”
溫體仁沒有想到竟是這樣,不知如何接口。正在那找話題時,張惟賢又開口了:
“那些紅毛番怎麼找到鴻臚寺去的?”
“下官也不清楚,以前都是跑到禮部來的,這回倒是給他們找對門了。”
“恩,算了,這也不是什麼事情。”
兩人就這樣亦步亦趨的出了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