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度失利

一輪炮轟後,戰場恢復了安靜。集結在城牆附近的明軍從各掩體裡出來;城內的郎中帶着壯婦收治受傷的人員跟屍體;壯丁們在將領的帶領下將土方運往東門,填補損壞的地方。因爲都是堅守邊城的老卒,各司人馬都井然有序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滿副武裝的祖大壽帶着親兵來到了東門城樓,他巡視了城牆上的情況後,緊繃着臉望向城外。

按劍侍立在祖大壽身後的祖澤溥指着城牆的損壞處,一臉笑意道:“總兵大人,看來女真人的火力不過如此,這樣的程度單憑火炮,只怕他們這輩子也別想攻進來。”

吳三桂也道:“嗯,這一次跟上次廣寧之戰比起來,女真人的火力卻是疏稀了很多。”

祖大壽卻沒有聽進他們的言語,而是指着外邊的女真騎兵道:“這不是奇怪的地方,更奇怪的是女真人的騎兵卻沒有配合他們的火炮進攻,其它各城門的韃子也是在我們的火炮射程之外。難道這是他們進攻的前奏嘛?!不過既然他們炮轟東門,那韃子主攻的方向上應該在東門,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大舉進攻了!澤溥!”

祖澤溥上前一步道:“末將在!”

“去各城門抽調兩千人馬到內城外聽用,隨時補充到東門!”

“是!”

“三桂!”

“末將在!”

“你帶領本部人馬駐守東城門右邊,決不許女真人登上城牆。”

“是!”

祖澤溥跟吳三桂得令後,馬上就去準備了了。祖大壽轉身下了城樓,走到最後一級,他回頭對着身後的張存仁道:

“派出去的人都有消息嘛?”

張存仁神色一黯,道:“屬下先後從四面派出了十幾批,但都沒有”

祖大壽已經明白他的意思,沉默着點點頭,好半會才道:“記下名字,戰後再撫卹!”

“是!”

祖大壽頓了頓,長噓了口氣道:“這件事不用說出去,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我回府休息一會,晚上再來替你。”

“是!”

因爲不知道女真人何時進攻,所以明軍需要輪流休息,防止敵人的疲勞戰術。祖大壽跨着大步回府了,張存仁作爲副將,肩負起守城的責任。

果然沒有多久,如祖大壽所料,女真人又發起了進攻。炮聲遽然而起,直接轟在了東門附近。遠處擊起了戰鼓,號角一聲緊似一聲,數千女真韃子手持盾牌,列陣往大凌城挺進。這一次女真人出動的是精銳鐵甲軍,努爾哈赤時代專門用於攻城的重步兵,由於防護極爲嚴密,普通的箭羽更本就無法傷到他們。進入明軍射程後,鐵甲軍開始幾十人爲一隊,前邊手持盾牌掩護,後邊的士兵則剷除明軍設下的陷阱,填平溝渠。面對這麼嚴密的防護,城牆上的明軍也無可奈何。

“把將軍炮放平射擊!”吳三桂見女真鐵甲軍不斷的推進,斷然下令道。

“是!”

炮手們很快降低了炮耳,但射出的炮彈無法有效的轟擊到鐵甲軍。鐵甲軍以分散的陣型前進,又有盾牌遮擋,彈片的殺傷力給降到了最低。

“準備震天雷!”吳三桂冷靜的發令,目光卻一直盯着城外的鐵甲軍。他要等到韃子們到了城下一百步左右方能投彈。

“就憑這幾千人想攻下東門,妄想!”吳三桂心中冷笑着,雖然他很年輕,但是經過數場大戰後,他積累了相當的守城經驗。鐵甲軍雖然厲害,但是到了城下便有對付他的辦法。

鐵甲軍越來越近,城下的據馬、尖樁已經給清出了一條道路。鐵甲軍後邊一匹快馬飛馳上了遠處的一個小山丘,山丘上站着兩白旗的牛錄都統們。馬上邊的將領滾鞍下來,上前一步跪稟道:

“稟報貝勒爺,鐵甲軍馬上就要靠近城下!”

被兩白旗親兵護在中央的多爾袞騎着馬立在山頭上,目光卻一直盯着前方的大淩河城,阿濟格跟多鐸都一言不發的站在他身後。聽到回報,多爾袞手一揮,極爲冷靜道:

“喀爾塔喇,帶一隊弓箭手掩護鐵甲軍!”

“是!”

話剛落音,立刻有一個將領出來領命去了。

阿濟格終於忍不住出聲道:“多爾袞,爲什麼只派這麼點人馬去攻城?給我五甲喇的兵力,我去打破城門!”

多鐸卻是望着北面的汗帳大營,一臉怨恨道:“皇太極就想着我們兩白旗去打頭陣,光靠我們這點人怎麼打得下來?!”

多爾袞心中只有苦笑,雖然他向皇太極獻策,但是皇太極仍舊老實不客氣的將攻城的重任教給了他們兩白旗。美名其曰:兩白旗是最精銳人馬,也是人數最多的兩旗。多爾袞有什麼辦法呢,只好抗起這份苦差。

無論如何,樣子總是要做一下的!

多爾袞嘆了口氣,回身道:“薩哈布圖可在?”

“奴才在!”

多爾袞咬咬牙,過了一會纔出聲道:“給你三千人馬,架起雲梯,推撞木攻城!”

薩哈布圖還未應聲,諸將中突然一人越位出來,大聲道:“貝勒爺,難道我們這甲喇不夠勇猛嘛?爲什麼不讓我去?”

說話的是準塔,他是努爾哈赤的開國功臣扈爾漢的第四子,同時他也是兩白旗中的悍將。他父親死後,他世襲了牛錄一職,因爲作戰勇猛,被提拔做了甲喇額真。其後到了多爾袞手上更是極受重用,另外撥了三牛錄給他壯力,作爲攻城的前鋒。兩白旗的攻堅戰都是他衝在最前邊,這一次攻城居然沒有他的份,他自然不滿了!

多爾袞卻沒有理會他,對薩哈布圖道:“你帶人馬去吧,注意防護!”

“是!”薩哈布圖應了一聲,拿了令旗領着三千攻城人馬往大淩河衝去。

這個時候多爾袞纔回頭看着準塔,準塔雖然是勇不懼死的猛將,但是給多爾袞盯着,不由得心中一緊。在八旗中,兩白旗實際上是多爾袞作主,他們的軍令也是最嚴的,賞得重,罰得也重,雅塔哪有不畏服。

但多爾袞並沒有責罵雅塔,而是又轉回頭看着大淩河城的方向,流露出不忍的神色道:“雅塔,你是兩白旗最勇猛的巴魯圖,但靠着你一個甲喇的士兵,攻得破東門嘛?!”

“呃奴才攻不破!”雅塔雖然自詡勇猛無雙,但是大話是不管亂說的。明人在城內駐紮了三萬人馬,不要說他這一甲喇,就是兩白旗一起攻,那也未必攻得下。

“既然光靠我們攻不下,那爲什麼要在那犧牲我們兩白旗的勇士?”多鐸醒悟過來,向多爾袞提出了疑問。

“對阿,多爾袞,這是爲什麼?!”阿濟格也問道。

面對兩人的追問,多爾袞又是露出了一絲苦笑!

女真韃子真的大舉攻城了!

“投射!”吳三桂見到韃子進入射程後,狠狠的下令道。

訓練有素的士兵們紛紛點燃震天雷,然後往城下拋擲。爆炸聲彼此起伏,時不時傳來城下敵人的慘叫聲。但是更多的韃子已經衝到了城下,架起雲梯開始往上攻。

“注意”吳三桂還沒有開口說完,就已經有幾個新徵的士兵探出頭,給女真韃子的弓箭手一下子射倒。

“不要露出到牆頭,媽的,平常是怎麼教你們的!”吳三桂狠狠的喝罵道,“快點報告韃子進攻方位。”

“這邊第六,第七樁有韃子上來。”

“第十五,十八有韃子!”

“二十,二十五”

“三十一,四十。”

這是袁崇煥他們守寧遠的時候發明的辦法。女真人有火炮輔助後,外城的設防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在城牆攻防戰中,火炮無法近距離傷敵,火槍由上往下發射,命中率極低。但是女真人箭術極爲厲害,韃子弓箭手往往將牆頭封鎖住,只要明軍露出頭來,便有給射中的危險。爲此,在守寧遠城的時候,他們就在城牆上打孔,然後用下邊鑿空的木櫃伸出牆頭,士兵可以在櫃子裡邊投擲震天雷,而無需擔心弓箭手的狙射。因爲城牆上無法處處打孔,同時也會用來查看敵人進攻的情況,以女牆樁爲數,只要知道城下敵人在哪裡進攻,然後往下投震天雷就可以了。

“找到樁數,準備投彈,快點!”

“是!”

很快,一顆顆震天雷扔了下去,城下的女真韃子給炸得人仰馬翻,但他們仍舊勇不畏死得往上衝。終於有幾路死士衝上了城頭,但他們馬上面對着數倍的明軍,很快給砍了下去。後邊的韃子又繼續衝了上來,雙方在城牆頭展開白刃戰,打得喊殺震天。

吳三桂指揮着士卒,將攻上的韃子團團圍住斬殺。女真的攻勢雖然勇猛,但都給明軍壓制住,始終無法站穩城頭一角。韃子如潮水一般衝了上來,又涌了下去,彼此在牆頭消耗將士的生命。

轟轟!

女真韃子的火炮再次響起,直接轟在了東門附近。明軍立刻施以火炮對着壓制,但這一次韃子的火炮發射比上一輪要猛烈了許多,竟是數十個地方一齊開炮。幾十顆炮彈飛來,聲勢嚇人,有一枚更是落在了牆頭,將女牆轟跨一角,死傷數十名士兵,牆頭上一片狼藉。

女真韃子見大炮立功,立刻嗬嗬呼聲震天,遠處的主營敲起戰鼓,攻城的死士們趁機架起雲梯便往上涌入。吳三桂的兵有許多都是經過廣寧之戰後補充進來的,雖然平日訓練嚴格,但畢竟沒有經過炮火實戰,給韃子炮火一轟後,頓時給擊蒙了。

“把缺口堵住!”

吳三桂不知道是惱怒自己的士兵不夠勇猛,還是暗恨女真韃子太過善戰,敵人不過三千攻城人馬,數千弓箭手跟鐵甲軍,卻能攻上城頭,這讓他答應祖大壽的誓言變成泡影。比起東門城樓左邊的防禦,自己這邊差多了。吳三桂不由得拔出了劍,準備親自到缺口殺敵。

“打得怎麼樣?”一個聲音把吳三桂給喚住,他忙回頭一看,卻是副將張存仁。只見他帶着親兵上了城樓,打量着東門的情勢。

“回張大人,末將慚愧,給韃子打了個缺口出來,末將這就帶人去堵上!”

“不用這麼緊張,韃子還沒拼命,就其他三門未有戰報,單憑這點人馬休想攻得進來。堵缺口的事,下邊的人會做的!”

“是!”

張存仁一直是祖大壽的副手,祖家的後輩們對這位張叔父也極爲尊重。吳三桂看着張存仁鎮定的樣子,心中暗罵自己沉不住氣。當然他也知道,張存仁不讓他去缺口,也是有維護他的意思。

果然,在一些把總,哨官的帶領下,城樓下預備的士兵開始往城頭替補,用長矛將遠少於他們的韃子一個個的戳死,再從缺口推下去。壯丁擡來了長型的木板將缺口封回去,使得女真弓箭手無法射箭進來。預備梯隊的補充使得牆頭的防守更加堅固,女真人已無攻上來的希望,每個牆樁上都有數柄長矛等着,只要韃子一露身,瞬時便是三槍六洞掉下城去。

再一次被明軍趕下,攻城的韃子頓時士氣低落,身上帶傷的薩哈布圖再怎麼揮刀督戰,始終也攻不破。

“太可惜了!”阿濟格看到缺口被堵上,忍不住叫嚷道。

雅塔也是抓緊了刀把,手背上條條青筋暴漲。方纔對於女真人而言確實是一個極好機會,當然,這必須是數旗一起進攻的情況下,否則即使上了城牆頭,也無法對付數倍的明軍。

多爾袞看着從城上不斷落下的士兵,搖搖頭下令道:“退兵!”

很快,退兵的號角響起。

站在城樓上的張存仁跟吳三桂心中都有些輕鬆,總算敵人第一次的進攻被打退了,而且是自己損失極少的情況,但是城下卻留下了數百具女真人的屍體。

“韃子這就退了?!”一個沉穩的聲音在後頭問道。

張存仁跟吳三桂回頭一看,卻是祖大壽帶着祖家的子弟上來觀敵了。原本祖大壽回府後沒有多久,女真人就進攻了。但是出於夜戰的考慮,他選擇了信任張存仁他們。一直到女真人以猛烈的炮火進攻後,他才坐不住。

祖大壽視察了下城牆的損壞情況後,道:“韃子攻上來了?嗯,果然是努爾哈赤的親軍,人數不多,卻是戰力驚人。”

吳三桂上前兩步跪下道:“三桂有負大人重託,請大人處置!”

“起來吧!被炮彈擊垮女牆也非你的過錯,如果轟到左邊也是如此!”

防禦左邊城牆的裴國珍也出來道:“祖將軍說得沒錯,三桂,起來吧!”

“是!”

一旁的張存仁卻指着退去的韃子,對祖大壽道:“大人,女真人這一次進攻委實有些古怪,卻只派了大約三千來人攻城。”

祖大壽點點頭,露出深思的神色,這確實不合女真人的做法。女真人一向在清除障礙後,就會派出全旗兵力猛攻。這一次雖派出了精銳的鑲白旗人馬,但數量上卻太過少了。

“難道是試探嘛?!”

大淩河諸將心中,似乎只有這樣的一個答案!

接下來兩天,東門的兩白旗沒有再次進攻,但是其他各旗卻是極爲活躍,時不時擊鼓吶喊,騎馬來回馳騁,作出一副就要進攻的架勢,但最後還是沒有進攻!

“這是疲軍的戰術嘛?!”祖澤溥想來想去,小聲發言道。

吳三桂他們也有點摸不着頭腦,難道韃子想圍到他們彈盡糧絕後投降?!

“不好!”祖大壽一拍大腿站起來道。

“大人,出了什麼事?”

祖大壽一臉憂色道:“據我猜測,韃子們的目標不是我們,而是趙率教的人馬!”

“什麼?!”

“韃子前兩日進攻是爲了讓三十里外的錦州知道我們大淩河被攻了,如果先前大炮聲轟鳴,其後兩日卻是喊殺陣陣,如果是我聽到,也會認爲城池危在旦夕,說不定已經是給轟開了城牆的一角,正在外城展開白刃戰。”

衆人想了一想都點頭稱是,錦州的人聽到這幾天的動靜確實會這般認爲。祖大壽又繼續道:“兩城之間護援本屬應份!趙率教知道大淩河有危難,必然會率兵前來救援,就算他不來,只怕大弼也會來,如此可就中了韃子們的圈套。”

“圍城打援?”

“正是!”

“那我們趕快送信到錦州!”祖澤遠連忙道。

祖大壽搖搖頭沒有出聲,在旁的張存仁苦笑道:“韃子既然早有計劃,就不會給我們這個機會,我跟大人早試過,一個信使都突圍不出去。”

祖大壽也道:“此刻即使是飛鳥只怕也出不去了!”

祖澤溥一臉沮喪道:“現在大概只能燒香拜佛保佑他們不要出兵了!”

祖大壽是跟趙率教一起打過寧遠大捷的,上一回趙率教即使沒有親自率隊救援,但是也派了手下來。這一次祖大壽只有苦笑!

彷佛是爲了印證祖大壽他們的猜測,就在第二天,錦州的救援人馬出現在了祖大壽他們的視野,主旗幟上隱約書着個大大的趙字。不到一會,西面的女真兩紅旗便包抄了上去。援軍那一邊旗幟晃動,喊殺陣陣,甚至還能聽到火槍的發射聲,看來雙方已經接戰了。

“大人,末將願意去接應!”祖澤溥出列道。

“等一等,現在敵情不明!”祖大壽在西門城樓上望着遠方。

西面地平線那邊灰濛濛一片,也不知多少人馬。但是從韃子的反應來看,戰況極爲激烈。

嘟嘟~

韃子主營再一次吹起了號角,這是韃子第三次調兵了,連原先在東門的兩白旗也給調了上去。除去守衛汗王大帳的兩黃旗,其他六旗的兵力都圍了上去。但是雙方殺聲震天,韃子騎兵來回調動,似乎仍舊無法攻破援軍的方陣。

趙率教孤投一擲的來救援了嘛?!”祖大壽心中不禁打起鼓來。

“大人,趙大人率主力來了嘛?還是袁督師也出兵了?”張存仁也看出了不尋常的地方。

“趁此機會前後夾擊,或許可建奇功!”西門的守將高見看到自己主帥來了,忍不住說道。

“大人!”

“將軍!”

勝利有時候就是在乎於那一點!城樓上所有人都看着祖大壽,等他拿主意。趙率教的部下自然希望祖大壽派兵夾擊,大淩河城內其他的人馬要麼想接應,要麼想出城夾擊立功,都是一副熱切請戰的面孔。

祖大壽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道:“好,出城接應趙大人!”

“是!”

“這次由我親率抽調出來的六千人馬前後夾擊韃子!”祖大壽按住了刀柄,一臉的堅毅。他跟趙率教屢屢經過幾次大戰,彼此相互救援,這一次他不能不去。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是,現在韃子的火炮還在後方,如果給韃子調動火炮轟炸明軍,則趙率教他們就難以抵擋,方陣一破,便只有給騎兵斬殺的份!他必須搶先行動!

“大人,你是主帥,怎麼可以犯險,還是我去!”

“父親,還是孩兒去!”

“好了,衆將聽令。我出城後,所有兵馬歸張大人指揮,注意韃子動向。如果兩黃旗夾擊我部,你們就奮勇攻打皇太極的汗營。韃子退了就回城堅守!”祖大壽又下達了一個命令!

“將軍大人小心!”衆人知他心意已決,只得應了。

祖大壽哈哈笑道:“怕什麼,老子跟韃子打了一輩子戰,打不下來也能夠將趙率教那老小子接應回來。好了,開啓城門,兒郎們,隨老子殺韃子去

第56章 退兵(上)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320章 説客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132章 兼職說客第22章 餘塵未了第95章 事發突然第74章 青樓才女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271章 指婚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72章 熱鬧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79章 提議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256章 封賞第81章 行路難第202章 算計(上)第55章 壓力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3章 遼東局勢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47章 通州之行第175章 遇見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261章 駐兵第271章 指婚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43章 協議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273章 反應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57章 心事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256章 封賞第306章 問案第82章 殺懲第203章 算計(下)第289章 官商第81章 行路難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162章 運糧第69章 京察(中)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244章 誓約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70章 京察(下)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96章 屠戮(上)第6章 再回宮中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24章 高手第257章 團聚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1章 年前第168章 鬥法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49章 買賣第41章 遼西大雪第50章 迂迴策略第73章 無終而止第44章 皇子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3章 巡視三營(中)
第56章 退兵(上)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320章 説客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132章 兼職說客第22章 餘塵未了第95章 事發突然第74章 青樓才女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271章 指婚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72章 熱鬧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79章 提議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256章 封賞第81章 行路難第202章 算計(上)第55章 壓力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3章 遼東局勢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47章 通州之行第175章 遇見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261章 駐兵第271章 指婚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43章 協議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273章 反應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57章 心事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256章 封賞第306章 問案第82章 殺懲第203章 算計(下)第289章 官商第81章 行路難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162章 運糧第69章 京察(中)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244章 誓約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70章 京察(下)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96章 屠戮(上)第6章 再回宮中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24章 高手第257章 團聚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1章 年前第168章 鬥法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49章 買賣第41章 遼西大雪第50章 迂迴策略第73章 無終而止第44章 皇子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3章 巡視三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