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茶鄉武夷

武夷縣不僅是以武夷山聞名,而且山上所產的茶葉曾列爲貢茶,與南邊的安

溪同爲福建兩個有名的產茶之鄉。如今海禁大開,與外番之國貿易頻繁,茶葉是其

中牟利的大宗,每年收起的茶葉大部分都經海商販賣出去,同時帶回來大量的海外

蕃物,武夷縣比之以前不知繁華了多少,這些年東一棟西一棟的簇新院落都冒了出

來,一溜的青磚大宅,不過若說體面,武夷縣中最體面的還是去年才蓋起來的鄭家

大宅子。鄭家是誰,鄭家是武夷縣中最大的種茶大戶,縣中十之七八的茶葉都是他

家的。十里八鄉的人都種着他家的茶地,他家蓋的宅子能不是最氣派,最體面的!

此時已過十五好些時日了,其它地方都開始忙農活了,但武夷採茶要到三

月,大夥兒都還歇在屋裡頭。鄭家大宅從春節到現在都熱鬧的很,一直有本地鄉坤

人來人往拜訪的,不過這些外客都是管家理着,鄭明身爲主人家卻是正眼不瞧,帶

着幾兄弟在打馬吊牌。十幾個從昊越買來的美脾在旁伺候着,屋裡頭燒着無煙炭火

孵融融的。鄭明坐在上首,隔壁坐着個新娶的小妾正幫他裝着煙鍋。現在大明抽菸

草的人越來越多,拍是能抽到來自南洋菸草的可就不多了,這上好的南洋菸草可是

要十兩銀子一斤,有錢還不一定有地方買得到。

“嘿,和了!”鄭明拿張牌後瞧了一眼,一拍桌子攤開牌大笑道。

“哎呀,大哥真是好手氣!”三兄弟無奈的推了牌,麻利的從口袋裡會鈔。

鄭明接過小妾遞過來的煙槍,深吸了一口後吐出個菸圈,呵呵笑道:“玩這

個啊不算什麼運氣,靠的還是腦子!

“那是,那是!

鄭明把煙槍往旁邊一放,砌着牌道:“你們也別玩虛的,別說我不知道,咱們

都是親兄弟,還用得着玩這個假玩意。我跟你們說,這次我回南安祭祖,就打這馬

吊便輸了上萬兩銀子。你們這點手法我還能不清楚。我說了,咱們是親兄弟,不玩

這虛的,大家就是樂呵樂呵,啊!

鄭明說完,幾兄弟臉都紅了。他們三個倒是親兄弟,跟着鄭明卻是共一個太爺

的,跟着南安鄭家幾個大佬差不多出了五服,算是親戚也算不上親戚了。鄭明倒是

跟那邊親一些,他們也是託鄭明的緣故纔到這邊來主事的,自然平日就對他奉承着

點。方纔打牌,坐鄭明上家的老二明顯放水。哥幾個汕汕道:

“大哥說得是!

鄭明笑着道:“你們的心意我都明白,這回我去南安,三爺跟我交了底!

“哦,那三爺怎麼說?”幾人來了精神。

鄭明透着神秘,即使這自個的廳上也壓低了聲音道:“說我們去年辦得不

差,這兒還是咱們管着。鄰縣的茶莊也可以納入咱鄭家門戶。我跟三爺說了,到時

候你們哥兒到那邊去主事!”~

“哎呀,多謝大哥提攜啊!

聽着吹捧,鄭明甚是得意道:“呵呵福建就是我們鄭家的天下嘛,鄭家的幾

位大爺身居高位,這些事情還不是交給我們姓鄭的人去辦。你看看,咱們沒有功名

在身,但是這縣裡頭的官老爺們見到咱們幾個兄弟,哪個不是客客氣氣的!三爺說

了,只要咱們差事辦得好,指不定啊就封蔭做官了,你看三爺他們那房的人,哪個

不是1掛着官兒!

聽到可以做官,三兄弟更是熱心了:“大哥,你說的是真的?”

“那自然”鄭明正好說話,突然管家院院張張的跑了進來,話都吐不出

一句完整的。

“什麼事情啊?”鄭明被打斷說話,心裡有點不高興了,皺眉道:“外頭那些

鄉坤還要勞煩到爺們嗎?!你自己打發他們不就行了!

“大老爺,哎呀說的不是這個事情,小的接到縣衙裡頭傳來消息,說是有人在

查我們茶園交易過戶的文書!

“文書?”鄭明愣了下,接着斤應汁來,一拍桌子道:“居然有人敢查我們

鄭家的事?!那餘老兒有這膽子?!他不想做官了?!怎麼回事說個清楚!

管家擦了擦額頭的汗道:“小的聽縣衙裡頭的林主簿傳過來的話,說是前幾

日縣裡頭來了個上官,指名要查這幾年茶園過戶的文書。林主簿覺得事情是奔着咱

們鄭家來的,所以叫了個人過來提個醒!

“嘿,還真有不怕死的官!”旁邊的老二發飄了,剛剛鄭明的那句話讓老二覺

得身份倍增,已經有了主事人的感覺。老三也幫腔道:

“就是,敢得罪我們鄭家,他也別想做官了,是不是書建路新來的御史,初來

咋到就這麼不開眼啊!給他點顏色嚐嚐,讓他知道我們鄭家的厲害!

管篆一錘手掌道:“這個小的聽他們說來的還真是個御史!

“哼,不過是個御史而已,那院張什麼!”老三老四笑了起來。這兩年他們在

武夷縣站穩了腳跟,就是知府大人對他們客氣三分,對於一個七品的御史他們還真

不放在眼裡,他們的大老爺是誰,可是堂堂福建總兵,即使巡撫大人到了也福給幾

分面子,弄倒他一個御史還不容易!

管家也賠笑道:“三爺,四爺說得是!

鄭明卻是拿着馬吊牌敲了敲檯面,慢慢的將這事品過味來了,面色一沉道:

“那老餘頭是知道我們鄭家的厲害,也知道我們哥幾個的來歷,他一個新來的御史

憑啥敢這麼橫,莫非給人當槍使喚了?這御史什麼來路去打探清楚,看看他要玩什

麼把戲!

“是,是!小的這就派人去!”管家轉身出去打探了。

二月二龍擡頭的時候,黃宗羲就到了武夷縣,因爲面對的是鄭家,他可不會

再搞什麼微服查幸之類的,護!儀仗一個也沒少。一到縣城就讓黃安拿了江南巡按

的牌子去縣衙,那武夷縣令餘致遠見到是新任的江南巡按,也不知道什麼事情趕忙

迎駕。但他沒想到,新任的巡按居然是奔着鄭家來的。

餘致遠一下子就愣住了,不過他只考慮了片刻立即有了十意_他不管新任巡

按什麼來頭,也不管鄭家多勢大,他就打定主意在旁看熱鬧,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他們愛鬥就鬥去!所以上憲大人要春文書就查文書,他讓下面的官吏好生配合

至於縣衙的人搞些誦風報信的小動作,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餘志遠之所以這麼

做,是因爲官府政令通達,又有明刊輔助,黃宗羲的底細他還是隱約知道些,那是

皇上跟前的紅人啊!另外一邊呢是權傾福建的鄭家,鄭家已經有四個總兵,封蔭爲

官的子弟更多,整個福建沿岸無不仰鄭家的鼻息。他餘志遠小小的縣令哪個都得罪

不起,乾脆就什麼都不管,完全不理會,他們要怎麼做就怎麼做,愛怎麼鬥就由着

他們怎(1c)麼鬥!

沒有多久,他又聽下頭的刑曹的司吏說巡按大人要了當年米家的失火案的卷

宗,也追問了米家下人誣告案等等細節。這些事情他也是照例聽聽就是了,接着他

又聽到巡按大人要去米家開棺驗屍。這倒讓餘志遠心中一動,當年審這個案子的時

候,他並不是沒有懷疑,拍是具衙中的件作一口咬定是窒息而死的,而府尊大人似

乎也透着語氣不要深挖下去,他纔不得不匆忙結案。如今巡按大人重走這條路,不

知道會是怎樣的結果。

很快,餘志遠就得到了結果,不過這個結果對他而言算不上好事。因爲開棺

驗屍的結果居然是屍身上都有骨折跡象,換而言之,這些人在失火之前已經身上受

傷,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爲什麼當年米家大火,那麼多人卻沒有一個人能跑得出來。

不用人說也知道竟是事先被人打傷在屋中然後再縱火。

在知道消息的這一刻,餘志遠真不知道該恨還是該感激那個老件作。那老件

作去年結完米家的案子就告老還鄉了,餘志遠現在想找個人來罵都找不到。他轉而

又想,黃宗羲最多也是考評他辦案無能,要是去年的時候自己查出這個結果來反而

不妙,真若捲進去了,自己現在恐怕都不在這個位置上了。

餘致遠收到消息,鄭家大宅也同時收到了消息,關於黃宗羲在武夷縣的一舉

一動自然有人源源不斷的傳到鄭府。聽到說黃宗羲重新做屍檢的時候,幾兄弟都坐

不住了。

“大哥,你說怎麼辦纔好?!

“是啊,現在可是露餡了!

“大哥,要不找人做了他!

鄭明一直沒吭聲,聽着他們三兄弟恥噪,皺着眉頭一拍桌子斥道:“胡說八

道,那姓黃的什麼人,看看他帶的護!,你們還敢去縣衙殺人不成!

“那大哥,我們該怎麼做?”

鄭明想了好一會,這纔將三兄弟喚到跟前來,低聲囑咐道:“你們只需

這般這般就好了,將消息傳出去,傳的越遠愈好,越多人知道越好!

三兄弟都面露喜色道:“好,小弟們這就去辦,嘿嘿,這回那姓黃的只怕吃

不了兜着走!

第235章 成效第70章 京察(下)第73章 無終而止第174章 判決第63章 殺伐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162章 運糧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70章 傷兵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03章 一箭雙鵰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74章 噩耗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28章 海戰第251章 會師第148章 都是聰明人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54章 險勝第157章 交鋒第39章 東巡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314章 提審第68章 京察(上)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4章 出宮第271章 指婚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63章 困擾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75章 逼迫第25章 驛館閒談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321章 應允第313章 觀望第81章 行路難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62章 醞釀第40章 北伐第13章 遼東局勢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73章 聽案(下)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45章 募捐第198章 屠戮(下)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0章 官商不法第25章 廷訓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301章 意第80章 喜事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44章 皇子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42章 勸說(下)第20章 戰前風雲第42章 南退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304章 復職第179章 提議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40章 北伐第273章 反應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91章 見識第161章 遷移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265章 分工第76章 風雨欲來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148章 都是聰明人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211章 戰意第13章 遼東局勢
第235章 成效第70章 京察(下)第73章 無終而止第174章 判決第63章 殺伐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162章 運糧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70章 傷兵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03章 一箭雙鵰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74章 噩耗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28章 海戰第251章 會師第148章 都是聰明人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54章 險勝第157章 交鋒第39章 東巡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314章 提審第68章 京察(上)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4章 出宮第271章 指婚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63章 困擾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75章 逼迫第25章 驛館閒談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321章 應允第313章 觀望第81章 行路難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62章 醞釀第40章 北伐第13章 遼東局勢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73章 聽案(下)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45章 募捐第198章 屠戮(下)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0章 官商不法第25章 廷訓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301章 意第80章 喜事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44章 皇子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42章 勸說(下)第20章 戰前風雲第42章 南退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304章 復職第179章 提議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40章 北伐第273章 反應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91章 見識第161章 遷移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265章 分工第76章 風雨欲來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148章 都是聰明人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211章 戰意第13章 遼東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