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錦州城內

事實上,袁崇煥的想法並不是多慮。因爲出戰的事,錦州城內的祖大弼已經跟趙率教鬧過一次了。女真人的前鋒剛到大淩河城的時候,得到消息的祖大弼就披甲上馬,準備帶着一萬關寧鐵騎跟他大哥里應外合衝殺一陣,但給趙率教喝止了!待大淩河被圍,祖大壽出兵擾敵的時候,祖大弼又按捺不住要出兵。他趁着趙率教在總兵府,自己偷偷率着關寧鐵騎離營,轉而想從東門殺出。但是到了城門口,卻給守門的軍法校尉帶人攔住。前方受阻,祖大弼跨着戰馬越衆而出,瞪着雙豹眼,大聲喝道:

“快點打開城門,老子要去殺韃子!”

領頭的軍法校尉站在馬前,沒有絲毫畏懼。因爲這幾年來,無論是孫承宗,還是袁崇煥主持遼東,最重視的便是軍法。軍法校尉們在軍隊中地位超然,自然不會憑祖大弼三兩句話就開城門,他上前道:

“趙總兵有令,沒有令牌任何人不得擅開城門!”

祖大弼哼了一聲道:“這是你們錦州總兵官的將令,老子是寧遠鎮的副總兵,不受他趙率教的節制。不要廢話,老子要帶郎兒們去大淩河。快開城門!”

祖大弼說完,後邊的關寧鐵騎都嗬嗬齊聲應和。軍法校尉看到他們人多勢大,祖大弼又是遼東出了名的莽將,心裡也有點發虛。雖然東門有不少錦州的守城人馬,但是平日裡軍法校尉們太過囂張,巴不得看看他們出醜,各個都是站在城牆上看熱鬧。

軍法校尉也知道此時指望不上自己這邊的人幫忙,對着祖大弼這樣的人,來硬的恐怕討不到什麼好處。他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將祖大弼給拖住,等到趙總兵來就行了!想到這,他開口道:

“祖副總兵,你別忘了,這次駐守大淩河,袁督師調換兩鎮人馬,大淩河城裡還有我們錦州鎮的人!既然是調防,錦州城內的關寧鐵騎也就暫時歸屬錦州鎮。將軍要走,需得有趙總兵的首肯!只要有令牌,小的親自爲你打開大門!”

祖大弼本就是私自拔營,哪跟他糾纏這麼多,大淩河外邊開戰,打得如何都還不知曉,去得晚了那還有什麼用。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祖大壽是他大哥,他怎麼也不能坐看祖大壽被女真兵圍在孤城。

“老子沒時間跟你羅嗦!你不開門,來人,我們自己開,有什麼事老子一人擔着!”

祖大弼身後的參將祖大樂忙出來道:“二哥,這樣不好吧!咱們還是去跟趙總兵說一聲!”

祖大弼根本毫不在意道:“四弟,就數你膽小,咱們是關寧鐵騎,怕什麼!郎兒們,去開城門!”

關寧鐵騎是遼東最精銳的人馬,對於趙率教領着的步兵自然是看不起,能跟他們相提並論的也只有滿桂率領的騎兵而已。這次因爲是一般的調防,大淩河城不能由騎兵駐守,袁崇煥就將趙率教下邊的步兵跟祖大壽的騎兵互調了一部分。然後將祖寬、祖澤潤的騎兵調回寧遠,裴國珍(吳三桂的姨夫,接任吳襄的職位)領着人馬駐守大淩河。實際上而言,除了祖家的親兵,大淩河城裡邊大部分是純步兵,祖大壽只是作爲一個節制的總兵官鎮守。

袁崇煥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爲大淩河需要個獨當一面的將領,而守城方面,步兵強於騎兵,再笨的將領也不會讓騎兵下馬去守城牆的。且騎兵機動性強,有了什麼變故也能馳援。祖大弼認爲現在祖大壽手下都是步兵,如何打得過女真人,是以要率騎兵前去支援。

祖大樂素來沒有什麼主見,雖知這是違軍法的事,也只好由得他們去。祖大弼手下的親兵們見自己主將發話立馬聽令,有的去去開城門,有的上城樓放吊橋。軍法校尉們自然不能讓他們亂來,各個都是丘八爺作慣了,很快就從推攘變成了全武行。祖大弼沒有想到會變成這樣,他趕着時間出城,連連喝罵道:

“媽的,你們這些小子沒吃飯嘛?!他們都解決不掉還去殺什麼韃子!再上幾個人,快點打開城門!”

祖大弼的親兵又要上前,突然後邊一聲大吼:“都給我住手!”

衆人紛紛回頭一看,只見趙率教滿面怒容的走了過來,後邊跟着一大羣將領。

“你們這是在幹什麼,誰叫你們開城門的?!下來!”趙率教指着城牆上的士兵喝道。

原本還在扭打的士兵看到主帥,連忙停下來。祖大弼的親兵也停了手,紛紛走回本隊列中。趙率教掃了眼鼻青臉腫的軍法校尉們,哼了一聲道:

“你們就是這樣執行軍法的?”

當頭的軍法校尉戰戰兢兢的回話道:“稟將軍大人,祖副總兵要帶人出城門,小的攔也攔不住。那些親兵要放吊橋,小的跟弟兄們不給,所以打了起來。”

趙率教回過頭來,看着肇事的作俑者祖大弼,聲音嚴峻的問道:“祖將軍,可有此事?”

祖大弼雖然平日沒將什麼人看在眼裡,但現在人家的地盤,自己的官階又比人低,怎麼也得作個樣子。他拱拱手道:“我得到探馬回報,說大淩河正在開戰,我大哥在那,我這作兄弟的總要去支援。趙總兵,你快讓你的人打開城門。”

趙率教瞬時沉下臉,厲聲道:“你現在已歸本將節制,沒有本將的允許,誰也不能出戰!”

“你!”

祖大弼沒有想到趙率教說翻臉就翻臉,他還沒有想着怎麼回頂,趙率教又下令道:“軍前鬥毆,按法本應斬首,但此乃用兵之時,本將就饒你們不死!來人,給我將方纔鬥毆的所有人杖打二十軍棍。”

“誰敢?!”祖大弼見趙率教要動自己的親兵,忙大聲喝道。

趙率教手一揮,東門的將士把祖大弼跟親兵們全部圍住,後邊的關寧鐵騎見陣勢不對,開始向前騷動,錦州城內的士兵也全圍了上來,牆垛上的士兵站起了身,大有一聲令下就要開槍射人的架勢。

趙率教盯着祖大弼,鐵青着臉道:“本將是錦州最高官階的將領,你祖大弼調防到本將麾下,想要抗命嘛?”

祖大弼看了看眼前的情勢,知道自己一旦下令火拼,這一萬人馬的關寧鐵騎必是在城內給包餃子了,如果在野外..哼哼!現在要是乖乖聽令,那在衆多將士前,向他趙率教低頭,以後祖家在遼東哪還有臉面!

趙率教雖惱祖大弼無視軍令,但現在不是鬧矛盾的時候。誰知道這瘋子發起性來會怎樣,自己總不能將這一萬價格昂貴的騎兵給滅了吧!沒等祖大弼說話,他又接着道:“你若安分回營,違抗上司,私自出兵,縱兵行兇,這些本將還可忍了!你要是在錦州城鬧事,本將就把你們剿了,數萬人看着,本將再去袁督師那稟報!拿皇上的關寧鐵騎來內鬥,皇上知道後,你祖家也要受牽連。哼哼,莫怪本將沒有提醒你!來人,將鬥毆的人拿下!”

趙率教後邊的話果然很奏效,祖大樂忙上前道:“二哥,還是算了吧!鬧僵了,對誰都不好!”

祖大弼雖然魯莽,但也知道輕重。自己理虧在前,要是在前線自相殘殺,估計不用等皇上,袁督師就不會放過自己。祖大弼只好眼睜睜看着親兵給捉去打板子,沒了主將硬挺,那些親兵哪敢反抗。

一會後,遠處就傳來的慘叫聲,祖大弼聽着大失面子。他哼了一聲,道:

“那我就問總兵官大人了,以往女真人來攻,就近堡壘無不派兵援助。現在大淩河有兵來攻,爲什麼大人就不去援救!”

趙率教見祖大弼沒有亂來,心中鬆了口大氣。對於祖大弼這無禮的詰問,他也沒有放在心上,只是應答道:“祖大壽總兵率了三萬人馬在大淩河城,以祖將軍的能力,女真人哪有攻破的道理。若真到了不支的情況,本將必親率人馬增援!”

“說得好聽!”祖大弼大不以爲然。“現在趁他們人困馬乏的時候衝殺一陣,也折了女真人的銳氣!象你這般龜縮在城內的辦法,什麼時候才平得了遼東!我們關寧鐵騎可是敢出去迎戰的!”

雖然趙率教知道祖大弼這是在挽回剛纔的顏面,但仍舊給激得血氣翻涌。自己自從跟了袁督師後,有哪次打戰怕過死的!他指着周圍的將士高聲道:

“不單是你們關寧鐵騎纔敢戰,也不是你們祖家的人才不怕死。我這裡三萬錦州鎮的士兵都是從死人堆熬過來的,當年廣寧一戰,難道就你祖大弼在城外嘛?!我趙某帶的兵雖是兩條腿,但也敢跟女真人的四條腿硬拼。以城爲守,火器傷敵,這是袁督師的方略。本將再說一次,沒有本將的命令,誰也不得出戰!”

“是!”周圍的將士回想起當年在廣寧失利的時候,四萬步兵在野外對抗女真人的慘烈情景,頓時熱血沸騰。

祖大弼當時也在城牆上看得清清楚楚,趙率教連連負傷,身中兩箭都沒退,這實在是無可反駁!祖大弼覺得自己討了個老大的沒趣,手一揮,歪歪嘴高叫道:

“還在這作什麼,回營!”

一場亂哄哄的鬧劇隨着關寧鐵騎的回營而收場,趙率教雖然有些鬱悶,但也無可奈何!

不過令趙率教欣喜的是,沒有多久,袁督師派人送來鈞令,命其暫時統領錦州一線的全部人馬,違軍令者,斬!有了這份委任,趙率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指揮包括在鬆、杏、塔山的左輔,朱梅等總兵。城內的祖大弼也老實了許多,沒有在商議軍情的時候鬧出事端來。

大淩河那邊,祖大壽時不時派些許兵勇前去擾敵,大的攻城戰仍舊沒有發動。不過據探馬回報,女真人已經在大淩河城外挖了四條大溝渠,竟是要圍困住祖大壽他們!這跟以往女真人的作戰方式有所不同,無論是努爾哈赤時期,還是皇太極登位後,凡遇到城池的,女真人無不利用各種攻城器械強攻。現在他們卻圍而不攻,女真人目的何在?!趙率教想不明白。

就在他還沒有弄清敵人意圖的時候,女真人的兵鋒已經抵達到了錦州附近。這日派出的斥候回來稟報,有一支千餘人的韃子騎兵正往錦州方向行進。

“確認只有一千人馬嘛?”

趙率教坐在主帥的位置上問道,下邊兩旁坐着各兵營的總兵、副將、參將們。

斥候回道:“稟將軍,小的未曾發現三裡內有後續的韃子兵馬。”

趙率教明白,斥候打探女真人的行蹤最是艱難。因爲女真人是騎兵,斥候就不能靠得太近。只能遠遠觀望,一兩裡遠的時候便要撤退回報,否則以韃子高超的騎術,斥候往往趕不回來。

“下去吧!”

“是!”斥候應了一聲便退了下去!

趙率教這纔對帳內的將官們道:“離錦州十里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韃子的千人隊?在座各位覺得如何處置?”

帳內的將領除了祖大弼他們,其他都是跟趙率教在廣寧城打過戰的。上次祖大弼說他們龜縮在城內,心中老大不爽。現在自然不能讓他們騎兵看扁了,各個將領都衆口一詞請戰!

“趙總兵,咱們打!”

“就是,才一千人馬,踩都踩死他們!”

“對,折折女真韃子的銳氣!”

衆將領七嘴八舌,趙率教心中也頗爲意動。不過即使要出戰,也決不可能派自己的步兵陣去。步兵守城還可以,去野外追趕騎兵那就太荒唐了。他掃了眼祖大弼,只見關寧鐵騎的將領們一句話不說,只是坐在那看着。

祖大弼臉上卻是一副得意的樣子,顯然他也知道趙率教要借用他們了。哈哈,關寧鐵騎一樣可以出城,而且是他趙率教請着出城。這一萬人馬圍殲一千女真韃子那還不是小菜一碟,只要出了城,老子往東‘追敵’,走不上三十里,老子就不回來了!

趙率教面對自己手下這個驕兵悍將,雖然不知道他心裡打的什麼算盤,但也不能這樣遂了他的心思。趙率教計較了番,心中有了主意。

“祖副總兵怎麼看?” шшш⊕ttka n⊕c o

祖大弼因爲想到了一個極好的主意,所以心情大好,竟是打着哈哈道:“自然一切聽趙大人的!要打戰,咱們遼東鐵騎還未曾怕過,不說一千就是一萬照樣提刀上馬迎敵!”

趙率教也呵呵一笑道:“那就是了,女真前鋒才一千人馬,本將欲迎頭痛擊。嗯,關寧鐵騎戰力驚人,就派三千出戰,由祖參將領着,勿墜了我遼東軍的威風!韃子若要逃走,不可追擊太遠,恐中敵人伏擊!”

趙率教說的是祖參將,而不是他這個祖副總兵,祖大弼不由一愣,想不到趙率教最後派自己的弟弟出戰,而且只給了三千人馬!以他弟弟的性格,還能跑了嘛?!自己把話說滿了,當然不能再說敵人厲害,要派一萬鐵騎去才行。祖大弼只有鬱悶的坐在那,祖大樂見二哥沒有出聲反對,便起身道:

“末將遵令!”

東門的吊橋很快放下,三千鐵騎軍飛似的往東北方向包抄。前來作前鋒打探的是正藍旗的固山額真覺羅塞勒,兩軍接近後,但他並未象以往一樣發起衝鋒,而是拐到了關寧騎兵的側邊。射了一輪箭後,稍一接觸,便下令且戰且退。祖大樂聽從將令,追了幾裡便返回錦州城。

雖然彼此互有殺傷,但是鐵騎出動三千,韃子才只有一千人馬,最後沒有佔到便宜,這讓祖大弼大沒面子。

其後,女真人的騎兵仍時不時出現在錦州附近,趙率教也不理會,只有離得近了,纔派祖大樂去趕一陣。一連過了六七日,韃子的大軍都沒有抵達錦州。而在大淩河那邊,女真人則大規模建營,由八旗分四個方向圍困。看來女真人是打算用圍城的辦法,迫使祖大壽投降!

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1章 夜看明書第55章 回程第321章 應允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17章 接連交錯第38章 堅守待援第297章 報紙第88章 公主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55章 壓力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54章 險勝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92章 結盟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55章 回程第301章 意第42章 獨斷專行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54章 到京第91章 南國方略第55章 壓力第202章 算計(上)第235章 成效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247章 反攻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65章 演戲第87章 鼎立局勢第239章 整頓第88章 等待歸來第251章 會師第167章 圍城第261章 駐兵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262章 軍數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65章 演戲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53章 血戰遵化第74章 青樓才女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38章 朕是校長第67章 不進則退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79章 朝議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37章 組建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76章 風雨欲來第28章 海戰第90章 說服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70章 京察(下)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38章 悉心運作第259章 獨角戲第179章 提議第300章 轉變第318章 雙管第74章 噩耗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177章 朕不許你死第24章 高手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136章 網開一面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271章 指婚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35章 攻城初戰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261章 駐兵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8章 海戰第49章 買賣第175章 遇見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257章 團聚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
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1章 夜看明書第55章 回程第321章 應允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17章 接連交錯第38章 堅守待援第297章 報紙第88章 公主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55章 壓力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54章 險勝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92章 結盟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55章 回程第301章 意第42章 獨斷專行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54章 到京第91章 南國方略第55章 壓力第202章 算計(上)第235章 成效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247章 反攻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65章 演戲第87章 鼎立局勢第239章 整頓第88章 等待歸來第251章 會師第167章 圍城第261章 駐兵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262章 軍數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65章 演戲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53章 血戰遵化第74章 青樓才女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38章 朕是校長第67章 不進則退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79章 朝議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37章 組建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76章 風雨欲來第28章 海戰第90章 說服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70章 京察(下)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38章 悉心運作第259章 獨角戲第179章 提議第300章 轉變第318章 雙管第74章 噩耗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177章 朕不許你死第24章 高手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136章 網開一面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271章 指婚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35章 攻城初戰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261章 駐兵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8章 海戰第49章 買賣第175章 遇見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257章 團聚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