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驚秫

孫傳庭還在陪皇上說話的時候,孫承宗正帶着幾個提督調兵遣將緊張的應對韃子的進攻。缺口久攻不下,讓怒火攻心的豪格不惜一切代價的命手下騎兵衝鋒。拼殺已經白熱化,不消一盞茶的功夫,就有上千的軍士死去。此時陣地滿目滄痍,溝壕被填平了,戰車被衝散了,火炮也因爲過度的發射而無法使用。陣前的京軍紛紛拿起長槍大刀,用血肉之軀堵住韃子的突破,四處躺滿了屍體已經分不清敵我。

雙方調兵的號角聲不時響起,都督孫承宗又一次從西南兩牆頭上調下兵力來支援缺口。雖然神樞軍跟神策軍還可以勉強擋住韃子攻城,但兩邊牆頭的形勢也不比缺口好,兵力減少後,韃子的超強機動讓京軍疲於奔命的撲殺。就算是自詡強壯的李自成也撐在地上喘粗氣,他也不記得殺了多少韃子,連腰刀都已經砍出道道缺口。

閻應元跟李巖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早沒了之前的那份儒雅,他們都已經拔出了佩劍親自上陣。牆頭的大炮早就因彈藥斷絕,被橫放在了石梯口堵攔韃子。他們這三佐人馬遇到強悍的鑲白旗打得異常艱苦,韃子被消滅了一批又一批,但他們還是勇不畏死的衝上城頭。

“媽的,韃子真的是不要命了!”

打退了一波韃子後,藉着喘氣的功夫,李自成靠近李巖說會話。李巖這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沒了火器,之前韃子可是差點就上了城頭。爲了應付石梯攻上來的韃子,閻應元跟李巖什麼法子都試過了。他們曾把火油倒下石梯,但韃子卻持着盾牌等火油燒完了才進攻。火炮石頭悉數用來封住石梯口,但韃子弓箭犀利,在弓箭手的掩護下,韃子能很迅速的翻越障礙衝上來。

對於李自成的話,李巖很是認同道:“嗯,沒有想到韃子進攻這麼瘋狂,看來我們準備不足,要是多些震天雷,韃子也猖狂不起來。”

身旁的閻應元苦笑道:“若是在大明的地方跟韃子較量,咱們何需怕他們。在自己的地方有的是火器,有的是百姓支持。我方纔還想着讓那些投降過來的漢丁幫着守城,但也就想想算了,這些人給韃子統治了這麼年,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臨陣反戈。”

閻應元無疑說中了京軍最大的弱項,他們是長途襲擊,根本就不可能帶太多的物資。經歷過幾次大戰,震天雷都已經給消耗得差不多了,相信就算是火器最多的神機軍也沒什麼存量。

李自成很不以爲然道:“那些人不用也罷,當年我們在遵化遇到韃子,沒有震天雷還不是一樣就上了。拼命,韃子會拼命我們就不會了!”

閻應元跟李巖對視了一眼沒有說話。

拼命,也只有拼命了!他們這個牆頭防禦屬於戰略要位,遭到了兩紅旗跟鑲白旗的雙重夾擊,鏖戰了幾個時辰,人馬已經損失過半。韃子仍舊不停的猛攻,他們這些人能否活下去是個未知之數。李自成卻生出幾分豪氣道:

“就算死也要拖幾個韃子墊底,十八年之後爺們又是條好漢!”

李巖受李自成的感染,不自覺站起身道:“二哥說的是,韃子跟我們傷亡相當,就算贏了我們,他們也必定亡國,這事有賺不賠,今日就痛痛快快的殺一場,就算馬革裹屍也對得起列祖列宗!”

“小心暗箭!”穩重的閻應元趕忙拉下李巖,他也知道險境重重,再說其他的話都是虛的,便沉聲道:“今日反正是有進無退了,大家兄弟一場,黃泉路上也有伴!”

三兄弟正說着話,負責觀敵的兵士高喊道:

“韃子又上來了!”

他三人齊齊往牆外看去,密密麻麻的韃子從外牆跟石梯攀巖而上,又是一場惡戰將要開始。三人彼此望了眼,竟是一切都在不言中,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指揮應戰了

與手下將領們的想法不同的是,孫承宗並沒有跟韃子死戰到底的決心。隨着一隊隊士兵的消磨掉,孫承宗感到了莫大的壓力。現在京軍的防線過長,韃子的機動進攻讓京軍兵力無法佔到優勢。

不如撤到內宮再防禦吧!

孫承宗的腦海裡閃過這個念頭,如果捨棄一部分京軍,那麼大約還可以剩下兩三萬人,內宮防禦要狹小得多,在那抵禦韃子將會有效得多。事實上,孫承宗手上還有五千火槍兵是生力軍,是讓他們放下火槍拿起刀來抵住韃子,還是撤到內宮再做防禦呢?!

今日血拼到這個程度,雙方都靠着意志在拼人命,孫承宗雖然想着撤退防禦,但一時間哪有辦法讓京軍撤下來。韃子還在調兵遣將的來攻,一旦突破陣地就難以想象。好在京軍是皇上一手建起來的親軍,即使打得如此慘烈也不沒有潰逃。

難道要硬生生頂過今天再作收縮防禦?!

可能不能頂過去呢?!孫承宗的心裡有點懸,大戰膠着了這麼久,雙方都死傷慘重,火器已經損耗得差不多了,韃子的弓箭跟騎兵突破卻給京軍帶來巨大傷亡。要近戰對付騎兵只能是依靠長槍兵,但弓箭手卻是長槍兵的剋星。京軍的火槍兵已經沒了之前的陣型,甚至很多地方都無法進行三段擊了,而火槍的狙擊效果卻不如韃子的弓箭!

太陽已經漸漸偏西,雙方鏖戰了幾個時辰,陣地上倒下了數萬的屍體!

“都督,要不要讓火槍兵上?!”在後方觀戰的劉之倫顯得焦躁不安了,因爲韃子幾乎洞穿了防線在跟京軍做陣地廝殺,一個地方被突破了,數十京軍只能拼命頂上,用血肉之軀拖住騎兵的衝刺。

聽了劉之倫的請求,孫承宗有些猶豫,五千火槍兵是他手上最後的生力軍,一旦上去就只能跟韃子死磕了!而這樣硬拼兵力的結果如何,誰也難以預料!孫承宗肩負着皇上的安全,自然要多思慮幾分!

可時間不等人,缺口中心遭到韃子一波又一波的衝擊,拖着豬尾巴的韃子有的已經突破了防線。看着手下將士不斷消耗的劉之倫又是低呼了一聲道:

“都督大人!”

孫承宗雙眉緊皺,動了下乾涸的嘴脣,最後艱難的下令道:“去吧,把神機營的火槍兵全部調上去,還有再從兩邊牆頭各調一千人下來!”

劉之倫愣了下,現在牆頭的情勢也不大好,還要從中抽兵?!不過他看到都督堅毅的神情,話到了嘴邊又收了回去。

“是,屬下這就讓人傳令!”

五千火槍兵迅速的放下手中的火槍,拿起了刀槍這些冷兵器。他們迅速的支援薄弱的地方,將衝進來的韃子絞殺在裡頭。生力軍的加入一時間讓京軍扭轉了局勢,只是這優勢沒有維持多久,隨着韃子下一波的進攻,戰線又陷入了陣地戰!

“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啊?”

正拿着望遠鏡觀察防線情況的孫承宗聞言,發現來人居然是皇上,他驚得沒有行禮而是上前道:“皇上,您怎麼來這了,這兒危險啊!”

我笑着道:“這兒跟內宮一樣,這兒要是危險了,朕在那也危險得很!”

“這”孫承宗爲了保證皇上的安全當然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他已經想好了,一旦無力守衛防線後,大部分士兵將退縮回內宮,皇上還有五千精銳侍衛,那麼韃子也絲毫佔不到便宜,至於自己則將擔負斷後。只是這個安排這個時候怎麼好跟皇上說,他瞧着外頭全部站滿了侍衛,一時間欲言又止!

我拍了下孫承宗的肩膀道:“好了,朕來這是來看你們怎麼殺敵的,看吧,很快韃子就要潰退了!”

孫承宗聞言一愣,看着後頭陪隨皇上的孫傳庭似乎也全無擔憂,皇上如此有勝算,孫承宗幡然想起一件物事來。

難道是

孫承宗不顧年老飛得跑出帳外,擡頭往天上望去,發現天空中飄着朵朵巨大的熱氣球,上頭繪製的大明國號清晰可見,孫承宗激動得道:

“皇上,這就是天兵啊!”

我點頭笑着道:“恩,研製出來後很多年都沒有使用,孫愛卿都差不多忘記了!這次就看它們如何發威吧!”

幾十個巨大的熱氣球慢慢的飄向西城門,將上空遮得嚴實。下面正在忘我廝殺的雙方突然發現頭頂上飄着的大傢伙,頓時全部愣住了。潛意識中,會飛的人只有神靈,但是他們現在居然看到有人在空中飛,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有的人甚至當場就跪下來膜拜。

偌大的戰場頓時安靜了下來,過了一會,京軍卻爆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聲!

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72章 南轅北轍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207章 接應第79章 朝議第282章 問題(下)第271章 指婚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230章 皇太極第38章 堅守待援第49章 王京大火第265章 分工第198章 屠戮(下)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79章 朝議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59章 朵喀一戰第321章 應允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313章 觀望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313章 觀望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98章 愈演愈烈第315章 鐵案第67章 不進則退第134章 中央銀行第84章 釘子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11章 應對計策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72章 南轅北轍第34章 秀兒進宮第99章 難以兼顧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269章 情由第254章 到京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276章 爭奪(下)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52章 親征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20章 戰前風雲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25章 驛館閒談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94章 調動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300章 轉變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314章 提審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173章 聽案(下)第68章 京察(上)第60章 收穫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50章 迂迴策略第256章 封賞第319章 待命第253章 迴鑾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41章 會戰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207章 接應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55章 壓力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297章 報紙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6章 另設太學第21章 勇者爲勝第281章 問題(上)
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72章 南轅北轍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207章 接應第79章 朝議第282章 問題(下)第271章 指婚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230章 皇太極第38章 堅守待援第49章 王京大火第265章 分工第198章 屠戮(下)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79章 朝議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59章 朵喀一戰第321章 應允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313章 觀望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313章 觀望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98章 愈演愈烈第315章 鐵案第67章 不進則退第134章 中央銀行第84章 釘子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11章 應對計策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72章 南轅北轍第34章 秀兒進宮第99章 難以兼顧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269章 情由第254章 到京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276章 爭奪(下)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52章 親征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20章 戰前風雲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25章 驛館閒談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94章 調動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300章 轉變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314章 提審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173章 聽案(下)第68章 京察(上)第60章 收穫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50章 迂迴策略第256章 封賞第319章 待命第253章 迴鑾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41章 會戰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207章 接應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55章 壓力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297章 報紙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6章 另設太學第21章 勇者爲勝第281章 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