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驚魂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

洋蔥頭Aya 扔的一顆地雷。

翠樓本就悲悲慼慼,叫佩瓊這些話一說,哪裡還忍得住淚,在佩瓊懷中痛哭一場。齊瑱素日雖有些兒專斷,可待翠樓到底有幾分真心,不然也不能與月娘合離不說,這些年也不娶正室,一面是無有合心意之人,一面也是唯恐再娶了個如月娘一般的悍婦來,叫翠樓母子們吃着委屈。是以看翠樓哭得這般可憐,便把剛硬的心腸也軟上幾分,忍氣吞聲地勸道:“哭甚?!哭得可憐聖上就能準你狀了?若真要爲父申冤,總要計較周全纔是道理。你若能復得舊姓,孩子們也好過些。”

叫齊瑱這番話一講,翠樓抽抽噎噎地擡頭拿淚眼看着齊瑱道:“老爺,您可是答應我去了?”齊瑱冷笑道:“我若是不答應你去,你可肯罷休,還不哭個沒完沒了,倒叫孩子們以爲我對不住你。罷了,總是你父親真是有冤枉,你我做人女兒女婿的,替他出個這個頭也是應該。”

佩瓊在一旁聽着齊瑱與翠樓的說話,又是辛酸又是喜歡,喜歡的是,翠樓前半生倒是命運多舛,可看着齊瑱模樣,她後半世也算得人。只可憐了阿嫮,兢兢業業半生,縱能盡復沈氏榮華,卻與她再無半分干係,也是太可憐了些,是以悄悄側過臉去落了些眼淚。

又說齊瑱素知翠樓爲人,也不好說全無盤算心機,可她那些主意,用在後院尚且不夠哩,哪能做這樣的事。而佩瓊即肯千里迢迢地來尋親,又攛掇了翠樓出頭,手上必然有憑證,是以便與翠樓道:“你即唆使了翠樓出頭,還蠍蠍螯螯地掖着藏着做甚?有甚憑據有甚主意,都拿出來罷。”

齊瑱這話出口,佩瓊臉上就露出一絲笑容來,與齊瑱道:“你只管放心,我即來尋她,絕不會叫她受委屈的。”阿嫮辛苦這些年,連着父母身世姓名也捨棄了,怎麼肯叫事不諧。只知道自家若是不說些實情來,齊瑱再不能放心的,是以壓低了聲音,將玉娘說與她的一些兒消息告訴了齊瑱與翠樓,只聽得這夫婦二人俱有些兒色變。

翠樓自是爲着“自家”的委屈,而齊瑱心上卻是雀躍,若佩瓊所言屬實,沈家洗冤有日。沈家冤屈若能昭雪,翠樓也好有個出身,是以也不再遲疑,便與佩瓊又商議了回。

待得計較定了,齊瑱方攜翠樓回房,因知翠樓爲人,齊瑱又將要害處細細與翠樓分析了回,又教了她些說話應對,看得翠樓領悟了,方握了翠樓的手道:“若能爲岳父洗清冤枉自是最好,若是不能,保住自己要緊,你還有孩兒們呢。”

不說翠樓這裡隨佩瓊進京,只說京中玉娘收着佩瓊攜翠樓進京的消息,也開始動作。

高鴻與徐氏夫婦兩個,因着高貴妃失勢,也收斂起鋒芒,無事再不肯進宮求見,且徐氏自以爲自家在玉娘將將得勢的時候得罪過她,唯恐太后記着舊怨,待得乾元帝駕崩,高貴妃成了高貴太妃,自更是忍耐。便是在外面走動時遇着承恩公府的幾位,徐氏也十分退讓,只冀望不要惹着玉娘不喜歡。雖有高貴太妃勸過她,道玉娘不是這等樑窄之人,可徐氏到底與玉娘接觸甚少,忽然接着太后懿旨宣她覲見,哪能不怕,心上跳得極快,立時示意丫鬟與來宣旨的內侍塞了個厚厚的紅封,內侍將紅封一捏,只覺厚厚一疊,臉上就笑了出來。

徐氏覷着內侍神色,心上略略一鬆,小心賠笑道:“公公可知太后宣妾是爲着什麼事麼?”內侍便笑道:“太后娘娘瞧着神色舒緩。”這話兒說得十分精妙,雖是絲毫消息也未漏,卻也叫徐氏安了心:太后若要尋她晦氣,便是成竹在胸,多少總有些兒得意或是嗔怒之意方是計較,再不能是個舒緩神色。

是以徐氏倒也篤定下來,復又謝過內侍,又喚了兒媳來吩咐幾句,使她好生看家,便隨內侍進了宮,一路進來看着從前住着乾元帝諸妃嬪的各殿都空了下來,唯有些內侍宮人駐守,竟透出幾分空寂來。尤其到了太后暫住的椒房殿前,雖依舊是錦繡輝煌,可其淒涼之感尤甚,一時倒也有所悟:先帝在時與太后何等恩愛,可說是六宮虛設,獨守着她一個。如今先帝正當盛年忽然去了,拋得太后一人,可不要傷心哩。倒是貴太妃,待得晉王三年孝滿,還能請恩旨奉她出宮頤養,不用瞧這舊日景色傷懷,倒還好些。

徐氏正感嘆玉娘樂極生悲,從此雖是至尊至貴,卻是寂寥一生之際,就看引着她進宮的內侍已停下腳步,彎下了腰,口稱:“秀雲姑姑。”聽着秀雲兩字,莫說是徐氏了,便是晉王妃徐清也是不敢託大的,因此忙笑道:“怎麼勞動秀雲姑姑來接了?隨意喚個宮人也就是了。”徐氏臉上雖在笑,可因內侍那句“太后神色舒緩”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秀雲雖不是椒房殿的掌事女官,可比珊瑚還得太后信任些,能叫她出來,必是甚要緊事哩。

徐氏隨秀雲進得椒房殿側殿,看玉娘正憑几而坐,青衣白裙,愈發顯得發黑而面白,從前的一雙媚眼竟是帶了些厲色,心上頓時縮緊,進在殿中已然屈身跪倒,叩首道:“妾歸德將軍高鴻之妻徐氏,叩見太后娘娘,娘娘萬壽安康。”

玉娘將徐氏瞥一眼,微一擡下頜:“平身,賜坐。”徐氏細辯玉娘聲氣,不分喜怒,心上更是不安,謝恩之後便爬起身來,在玉娘下手的錦凳上斜斜坐了,連着頭也不敢擡,兩耳卻是警惕地聽着玉娘說話。

因聽玉娘先道:“我聽着高氏說,你孫兒徐直也進了國子監,學業如何?”徐氏聽玉娘問起自家孫兒,臉上禁不住露出一絲笑容來,連着答話的聲音也揚高了些:“多謝娘娘惦着,阿真唸書還過得去哩,如今倒能做時論了。”玉娘笑道:“我聽着你還要與他說親哩?十五還是十六?”徐氏不意玉娘知道得這樣清楚,忙答道:“十六了。”玉娘點頭道:“十六,也算不上早哩。”

聽着玉娘這番家常說話,徐氏漸漸放了心,因笑回道:“是他爺爺說孩子讀書有些兒天賦,不瞞您說,這孩子如今房裡伺候的也都是小廝哩,不敢擱丫頭,怕叫勾引壞了。”玉娘又閒閒道:“原來如此,也就是你們家沒未成年的男丁了?”這話即毫無來由,又甚爲不詳,直叫徐氏禁不住擡起頭看了玉娘眼,不想玉娘也正看過來,蒼白瘦削的臉上竟是現出一抹笑容來,直嚇得徐氏險些兒坐不住。

玉娘看得徐氏有所警覺,方對左右一看,侍立在殿中的宮人內侍們魚貫而出,只餘下秀雲一個。

看得這幅情景徐氏哪裡還敢坐,立時立起身來,疾步來在殿中跪了,叩首道是:“妾有罪,萬祈娘娘恕罪。”

玉娘因與徐氏笑道:“你有甚罪?如何我不知道?”徐氏額角沁出冷汗來,心上各種念頭紛紛,彷彿有個甚要緊的念頭從她心上一閃而過,只是摸不着頭緒。不待徐氏定下神再想一想,就看玉娘已使秀雲遞下個烏漆盤來,盤上薄薄一張紙,上頭用小楷寫了些字。

徐氏嫁與高鴻前因家中貧困,是個不識字的睜眼瞎,待得嫁了高鴻,起先也不過是尋常夫婦,可自高貴妃做得乾元帝寵妃之後,來高家奉承的人越來越多,徐氏若再是個睜眼瞎,給高貴妃丟臉不說,更要誤事兒,是以倒也學起認字來,如今看尋常信件無礙。只這會子眼前這一片紙上的字,彷彿如一隻只黑色螻蟻一般滿紙亂怕,徐氏竟是一個也認不得。

玉娘因看徐氏不出聲,又道:“高夫人,若是看不清,只管將紙片兒拿起來。”因有了玉娘這話,秀雲便將漆盤又往徐氏面前遞了遞,徐氏無奈,只得抖了手將那片紙拿起,不待手離開漆盤,紙片又墜落下來。徐氏滿臉是汗地與玉娘叩首道:“娘娘,娘娘,這是有人誣告哩!妾等,妾的丈夫一心奉公,鐵面無私,是以得罪了人,這才叫人誣告了去,娘娘明見啊!”

玉娘將手一揮,秀雲捧了漆盤退在一旁,又道是:“我若是記着不差,你丈夫是歸德將軍,不過是個虛銜,手上不過三千來號人,是以我倒是想聽聽歸德將軍是怎麼樣個鐵面無私。”

原是玉娘遞來的紙上,清楚明白地寫着高鴻何年何月吃了多少空餉,筆筆清楚,這二十餘年下來,莫說是歸德將軍這官職了,性命也未必保得住哩,徐氏哪能不怕,急急辯解道:”娘娘,您看這一筆筆的,從乾元三年就有哩,哪有人那般早就生下心來,筆筆記錄在案,卻不舉發的,他是爲甚哩?若是從前,貴太妃得着先帝喜歡,他怕索告不遂反傷了性命也就罷了。可後頭貴太妃失了勢,他爲甚不出首?可見其中有詐哩。“

徐氏辯得那番,只恐玉娘不肯信,雙眼中眼淚滾滾而下,忽然聽着玉娘道:“這話也有理。”徐氏纔要鬆一口氣,忽然又聽玉娘道:“那這些呢?”徐氏聽見這話心上跳得擂鼓一般,想要擡起頭來,無如頭顱重如千斤一般,竟是紋絲不動。

徐氏這裡不動,秀雲又移步過來,遞了一片紙在徐氏眼前,徐氏看得一眼,竟是直直地跳起身來,面色青白地看着玉娘,口脣翕動了回,身子一軟,向後便倒,竟是暈了過去。原是秀雲遞來的紙上寫了高鴻與那宋侍郎倒賣鹽引的數目。若只是吃個空餉,有高貴太妃與晉王景淳求情,高鴻多半兒是個削職,無有性命之憂。可這倒賣鹽引的罪名若是坐實了,高鴻的性命保不住不說,一家子老小都要受牽累,是以徐氏哪能不怕。原是,高鴻當年送了翠樓與謝顯榮,馮氏來告訴了玉娘。玉娘因不知高鴻所圖,便通知了陳奉,使人將高鴻看住,先是摸出了高鴻常在卿卿這個半掩門處與戶部的宋侍郎見面,而後偵知,卿卿雖號稱是半掩門,實情上卻是高鴻的外室,高鴻拿她這裡做個幌子與宋侍郎見面兒,商議倒賣鹽引事。

倒賣鹽引的罪名一旦坐實了,高鴻與宋侍郎固然活不了,高貴妃與她一雙兒子也要受牽累,是以玉娘便使人繼續盯着,又潛入高府與宋侍郎府,將些憑證偷樑換柱地盜了出來,足足盯了十來年。直至高貴妃徹底失勢,老老實實地窩了起來,玉娘方將人撤回,只是那些證據依舊捏在手上,今日驟然發難,只與徐氏看了冰山一角,已將她嚇暈過去。

徐氏暈了一回,便叫玉娘使秀雲拿了冷水來潑醒,才一醒來,徐氏便五體投地地匍在地上哀泣道:“罪人之夫從前糊塗,叫那宋朗哄了去,這才做了犯法的勾當。後頭知道自家錯了,已然收手,再沒有做了,請娘娘明鑑啊。娘娘千不念萬不念,只念着貴太妃伺候娘娘謹慎,留臣下一條性命罷。”

玉娘向徐氏微微傾過身去,慢條斯理地道:“我是皇后,高氏伺奉我是應該的,談甚情分?徐氏,你僭越了。”徐氏叫玉娘這話說得身子抖如篩糠,待要辯解幾句,只覺牙關叩響,竟是話也說不出來。

玉娘看着徐氏面青脣白,魂不附體的模樣,繼又道:“你夫有罪,罪及自家也就罷了,倒是可惜了你那孫兒與他的後人,有這麼個祖父,曾祖父,功名無望哩。”卻是以大殷朝規矩,凡是良民,無論士農工商,皆可科舉,只是五代之內不得有犯罪之人。若是高鴻罪名坐實,不獨徐直此生不能入仕,便是他的兒子,孫兒也不能科舉了,到了這時,徐氏方知玉娘爲甚有閒心與她說徐直哩,原來是爲着引起她的舐犢之情。

第302章 議定第283章 乞兒承歡第87章 喜歡第405章 自告第151章 真相第360章 有罪第202章 陷阱第250章 拜見第117章 真情委屈第271章 請罪第309章 悲喜第392章 既定第101章 不孝第246章 誤會第198章 趕回示警第279章 虛禮第156章 斷結第324章 情根第372章 試探第170章 傳問摧花第261章 形色第113章 事發第381章 波折第293章 召見第141章 有悔第277章 動作第186章 疑惑第212章 張氏往事第194章 求情第366章 側目第83章 喜訊第302章 議定第三百七十二章第318章 各種第291章 招認第312章 安置第274章 疑問病了第301章 起意第91章 探視第53章 對峙第280章驚馬第120章 議定第238章 自解爲難第308章 皇子第164章 種因第62章 挑釁第87章 喜歡第198章 趕回第151章 真相第109章 以爲第159章 查問第161章 慈母第176章 自薦阿嫮第145章 事故第391章 獻計第361章 夢醒第332章 百般誤傷第342章 算計毆傷第250章 拜見第366章 側目第105章 混沌第391章 獻計第334章 下場第63章 訓斥第62章 挑釁第238章 自解第359章 道破第257章 君言第290章 原來奉承第301章 起意第310章 偏心第96章 鎖宮第104章 混水第308章 皇子第325章 再見第235章 傳言第210章 宸妃第315章 應景第84章 婕妤第173章 意外第402章 疑竇第355章 往事第283章 乞兒第55章 陷阱第111章 許諾第186章 疑惑第132章 遇見第320章 忐忑第303章 和離
第302章 議定第283章 乞兒承歡第87章 喜歡第405章 自告第151章 真相第360章 有罪第202章 陷阱第250章 拜見第117章 真情委屈第271章 請罪第309章 悲喜第392章 既定第101章 不孝第246章 誤會第198章 趕回示警第279章 虛禮第156章 斷結第324章 情根第372章 試探第170章 傳問摧花第261章 形色第113章 事發第381章 波折第293章 召見第141章 有悔第277章 動作第186章 疑惑第212章 張氏往事第194章 求情第366章 側目第83章 喜訊第302章 議定第三百七十二章第318章 各種第291章 招認第312章 安置第274章 疑問病了第301章 起意第91章 探視第53章 對峙第280章驚馬第120章 議定第238章 自解爲難第308章 皇子第164章 種因第62章 挑釁第87章 喜歡第198章 趕回第151章 真相第109章 以爲第159章 查問第161章 慈母第176章 自薦阿嫮第145章 事故第391章 獻計第361章 夢醒第332章 百般誤傷第342章 算計毆傷第250章 拜見第366章 側目第105章 混沌第391章 獻計第334章 下場第63章 訓斥第62章 挑釁第238章 自解第359章 道破第257章 君言第290章 原來奉承第301章 起意第310章 偏心第96章 鎖宮第104章 混水第308章 皇子第325章 再見第235章 傳言第210章 宸妃第315章 應景第84章 婕妤第173章 意外第402章 疑竇第355章 往事第283章 乞兒第55章 陷阱第111章 許諾第186章 疑惑第132章 遇見第320章 忐忑第303章 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