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嫮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則秀雅,穉朱顏只。姱修滂浩,麗以佳只。曾頰倚耳,曲眉規只。滂心綽態,姣麗施只。小腰秀頸,若鮮卑只。

原鎮軍將軍沈如蘭獨女的乳名就叫阿嫮。

乾元二年,沈如蘭畏戰不前,乾元帝降爲遊擊將軍,而後沈如蘭仗着自己扶助乾元帝坐穩太子位有功,曾口出怨望,更有酒後說出:“當年沒有我獻計,哪有今日。”

三年前,趙騰舉發,沈如蘭同齊王私下有幾回接觸。齊王是先帝愛子劉煦,外有賢王之名,內有名爲貴妃,實則執掌後宮權柄的萬貴妃爲助若不是乾元帝遇刺,種種證據都指向了劉煦,太子之爭,誰勝誰敗還難說得很。

所以一聽着沈如蘭同齊王有交往,乾元帝頓時大怒,指了護國公李源爲主,趙騰爲副,往沈如蘭府上查問此事。

李源同沈如蘭同爲武將,功勞實在是差不多的,李源覺着沈如蘭狂妄,沈如蘭覺着李源是靠着女兒纔有了今日,自然彼此瞧不太順眼。再有那趙騰,是沈如蘭在自己的軍隊近衛裡發現的,也是靠着他才一步步升了上來,如今不獨叫趙騰出賣,更讓他做了訊問自己的副使,沈如蘭哪裡受得住這個,本就怒火攻心,再與李源幾句言語衝突,當時就lun起了案几向李源趙騰擲去。

李源與趙騰是領了聖旨的天使,沈如蘭這一擲,闖下大禍。乾元帝當即下旨將沈如蘭撤職下獄查辦,令刑部尚書、御史大夫、大理寺卿三司會審。時經三月,刑部尚書、御史大夫、大理寺卿聯合具名上奏,查沈如蘭有大不敬罪、大逆罪、僭越罪、狂悖罪,貪弊罪等凡四十八條,直言其偏衷多忌,驕奢無禮,挾功凌主,罪在不赦。乾元帝以沈如蘭曾有功與社稷,留中不發。

三日後,御史方成大上書,指乾元二年時,沈如蘭非畏戰不前,更有通敵之嫌。乾元帝再令徹查,而後在沈如蘭府中,搜出書證兩封,指沈如蘭故意延誤戰機,是收受夷狄金帛財物若干,故意拖延。

至此,沈如蘭以叛國罪論斬,奪其祖母,生母,妻子三代誥命,家產籍沒,三族男丁十五歲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發配邊疆,女眷則沒入教坊,旨意下的當日,女眷們都吊死了,便是三四歲的女童,也叫她們的母親祖母親手捂死。

獨有沈如蘭獨女阿嫮以罪臣女的身份沒入掖庭。

乾元帝爲皇子時,與沈如蘭以平輩論交,常出入沈府,沈如蘭只得一個女兒,愛如性命一般,等閒不肯拘束她,當時阿嫮年紀又極小,故此沈如蘭同乾元帝見面時,倒也不避諱阿嫮。而後乾元帝做了太子,又常以太子妃喜歡阿嫮爲由,將阿嫮召進東宮,屢加恩撫,以籠絡沈如蘭。

當時乾元帝在永興帝的威壓下,東宮中,除了太子妃李媛之外,其餘良娣,承徽等都謹言慎行,無事時人影也不見一個,故此倒是沒人見過阿嫮,就是瞟見阿嫮進太子妃的怡和殿,也不過遠遠一瞥,所以無論是高貴妃還是陳淑妃,見着玉娘時,都沒覺得她同當年的阿嫮像。

獨有李皇后,當年領了乾元帝的意志,籠絡阿嫮,等阿嫮沒入宮掖,也是她領了乾元帝的旨意去見阿嫮。這後宮中,也只有李皇后一個知道,乾元帝曾想將阿嫮納入後宮。

不曾想,阿嫮的性子,在沈如蘭活着時,剛烈跋扈,便是一朝家破,也不改脾性,寧折不彎,竟是對李皇后說:“我沈家滿門百餘條性命都死在他的旨意下,他就不怕睡着了我給他一刀嗎?”李皇后將此話原封不動地傳給了乾元帝,乾元帝想了兩日,終於賜下毒酒,阿嫮飲鴆而亡,年十五。

自阿嫮死後,這兩三年中,乾元帝也是後悔的,當時怎麼就和阿嫮治這個氣,明知她年紀太小,性子太烈,還要威逼,以至於好好的一個人,就此香消玉殞。若是緩緩圖之,未必沒有希望。

所以這會乾元帝在陳淑妃的承明殿中驀然見着與阿嫮彷彿的謝采女,其心中震驚自是難以言表,便是他爲帝七年,乾綱獨斷,一時也不知道心頭翻騰的是喜是懼,竟是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徑直向玉娘走了過去。

陳淑妃哪裡知道其中糾葛,只以爲乾元帝對謝采女有意,竟是自作聰明地站了起來,對殿中執役的宮娥采女們遞出個眼色,都悄悄退了出去。

玉娘看着乾元帝走過來,向後退了幾步,復又屈膝跪下:“聖上。”

乾元帝看着玉娘跪下,這纔回過神來,又走回座前,卻是坐不下去:“方纔說,你是哪裡人?”玉娘瞟了眼乾元帝擊打着案几的手指,緩聲道:“奴婢東安州陽谷縣人氏。”

乾元帝側頭又看了玉娘眼,見她膚如凝脂,長眉連娟,微睇綿藐,彷彿重生,抑或故人。“起來。”乾元帝折回身,又走到玉娘身前,向玉娘遞出手。

玉娘怔怔看着乾元帝伸在眼前的手掌,修長而潔白,連骨節也不甚分明。

乾元帝看不得她遲疑,彎下腰去一把握住玉孃的手腕,將她從地上拉了起來,拖到眼前。玉娘身量頗高,站在乾元帝跟前,兩個的眼睛正好對上:“朕再問你。你是哪裡人氏?”

玉孃的眼中慢慢聚起了淚水:“奴婢東安州陽古城人氏。”隨着氏字出口,一滴淚水在她的睫毛上顫了顫,終於落了下來。

隨着淚水落下,乾元帝也鬆了握着玉孃的手,不是阿嫮,阿嫮那麼桀驁的性子,怎麼肯當面落淚,可是,真是像極了,尤其是這眉眼。

“你今兒差事當得不錯,朕賞你。”乾元帝頓了頓,回頭道:“昌盛。”

昌盛在乾元帝失態時早躲在了殿門外,這回聽着乾元帝叫他,連滾帶爬地奔了進來:“奴婢在。”

乾元帝指着玉娘道:“采女謝氏,溫和婉順,朕心慰之,着晉七品御女。”

沒侍寢過的采女多有賜給皇子,諸王的爲妃爲妾的,所以雖有品級,算不得皇帝的正式嬪御,御女纔是大殷朝後宮中最末一級的妃嬪。雖是最末一級,可她這一封也是開了永興、乾元兩朝後宮妃嬪宮娥未侍寢就得晉封的先例,以後怕就是衆矢之的。若是以慣例說,謝御女是在陳淑妃的承明殿中得晉的,就該依着陳淑妃住,可陳淑妃爲人和緩,未必能護得住她。

乾元帝到底不捨得,略想了想:“以後你就依着你們皇后殿下住吧。”

“謝御女,還不謝恩哪!”到底玉娘未侍寢就得晉封,而乾元帝叫她跟着皇后去住,顯然也是護着她的意思,只怕前程不可限量。所以昌盛看玉娘呆呆地站着,也不敢疾言厲色,只笑嘻嘻地催促。

“奴婢謝聖上隆恩。”“謝御女該改口了。”陳淑妃看得大勢底定,雖玉娘叫乾元帝送去了皇后身邊,可瞧乾元帝見着謝采女之後的神情舉止,非同尋常,這回又超格晉封,若是沒意外,日後能和高貴妃爭短長的,只怕就是這個謝御女了。而謝御女出身微寒,再得寵,在朝中也無助力,倒是不足爲患,所以忙出來湊個趣兒。

乾元帝又是如願又是失望地看着玉娘怯生生嬌滴滴地改了口:“妾謝氏謝陛下隆恩。”若是阿嫮,,阿嫮會怎麼做?

玉娘由昌盛送到李皇后處時,李皇后驚得連手上的茶盞也險些翻了,把玉娘盯了幾眼,這才嘆息道:“我早該想着的了。”就指玉娘住在凌蕙隔壁的東次間。

李皇后到底是知道些乾元帝心意的,只吩咐下去,依着寶林品階給玉娘鋪陳。黃女官雖在李皇后身邊服侍了三四年,到底不知道從前那段過往,還以爲李皇后玩兒的是捧殺一手,倒是十分賣力。

黃女官領着宮娥太監們給玉娘鋪陳,這一鬧就驚動了凌蕙。從前朱德音得寵時,凌蕙尚能冷靜自持,這會玉娘無寵而封,凌蕙性子便是再冷淡些,也生了羞惱,到身在椒房殿,心有畏懼,不敢生事,奈何心中委屈,就躲在房中悄悄哭了場,這纔好些。

李皇后這裡爲着玉娘鋪張,高貴妃那裡也得了消息,頓時氣個仰倒,待要尋玉娘麻煩,偏玉娘又由乾元帝交在了李皇后手上,這一手明擺着乾元帝是提防她去的,高貴妃更是恨得將宮中擺設着的瓷器砸了個遍兒,又對聞訊趕來的朱德音笑道:“我只以爲你是個有本事的,還能叫聖上封你個麗字,可你瞧瞧人家謝御女,不過見一面兒,說幾句話,就得了你一樣的品級,若是承了寵,那品級只有往上升的,到時再見面,就朱御女你該給人家行禮了。”

幾句話,說得朱德音臉上一片紅/漲,珠淚滾滾而下,辯道:“當日我在掖庭時就覺得她狐媚,慣會裝可憐哄人,如今看來,果然就個妖精,也不知道使了什麼手段,就迷惑住了聖上。”

高貴妃不過譏刺朱德音幾句,好叫她對玉娘生出憤慨敵對之心,不想朱德音竟是愚蠢至此,口出妄言,虧得是在昭陽殿中,還不至於傳到乾元帝耳中,也不由得後悔起來,就把臉沉了:“住口!我看你昏聵了,聖上也是你說得的?再要我聽着你說這樣的話,不需旁人,我自捆了你送與殿下處置!”

朱德音叫高貴妃罵得臉色如雪,含淚拔了發上的簪子,跪地謝罪。高貴妃哪裡理她,拂袖而去。

高貴妃李皇后都以爲,乾元帝今夜必然是要駕臨椒房殿,臨幸新封的謝御女的,不想乾元帝今夜竟是獨宿在溫室殿,又召了掖庭令陳奉去說話。 君臣兩個屏退了左右,直說了一個時辰,陳奉才從溫室殿出去,身上的夾襖後心已叫汗水浸透了。

作者有話要說:  乾元帝對阿嫮的感情比較複雜。喜歡肯定是喜歡的,因爲沒得到就失去的關係,所以不斷強化。

乾元四年,阿嫮十五歲。乾元七年,玉娘十五歲。

第166章 幼年第171章 斷案第395章 超度第403章第325章 再見第260章 體貼第190章 慈父第120章 議定第356章 驚夢第272章 不安第248章 聽勸第325章 再見第281章 畏懼出頭第320章 忐忑第333章 投子第63章 訓斥第202章 陷阱第54章 高氏第387章 強忍第341章 擬名第386章 冤魂第67章 擡舉病了病了傻子第243章 毒辣第210章 宸妃誤傷第308章 皇子第177章 下絆不平第306章 不如第275章 刑罰第277章 動作第172章 索命第251章 冊後第316章 委屈第82章 刺激第65章 心思病了第344章 爭吵第414章 洗冤 ...離間第133章 端倪第218章 提點第341章 擬名第97章 搜宮第388章 求生第108章 公主第215章 謀局第203章 逼迫第97章 搜宮第393章 鳴冤第258章 可憐第268章 算計第188章 母子第115章 打壓第362章 垂簾第401章 悲喜第174章 雙情第191章 病發阿嫮第214章 巫蠱奉承第184章 血泊第356章 驚夢第371章 舊故第394章 不像第406章 辯冤對賬第225章 知道第107章 綠竹第382章 驚魂第57章 空餉第161章 慈母第342章 算計阿嫮第124章 寶康第160章 過失第345章 斷案第222章 冤枉第106章 解禁第177章 下絆第62章 挑釁第370章 封晨驚嚇第306章 不如第323章 抽薪第163章 漁利第81章 流言第115章 打壓第144章 趙氏出首第401章 悲喜不諧第371章 舊故不平第296章 殷勤第74章 設局
第166章 幼年第171章 斷案第395章 超度第403章第325章 再見第260章 體貼第190章 慈父第120章 議定第356章 驚夢第272章 不安第248章 聽勸第325章 再見第281章 畏懼出頭第320章 忐忑第333章 投子第63章 訓斥第202章 陷阱第54章 高氏第387章 強忍第341章 擬名第386章 冤魂第67章 擡舉病了病了傻子第243章 毒辣第210章 宸妃誤傷第308章 皇子第177章 下絆不平第306章 不如第275章 刑罰第277章 動作第172章 索命第251章 冊後第316章 委屈第82章 刺激第65章 心思病了第344章 爭吵第414章 洗冤 ...離間第133章 端倪第218章 提點第341章 擬名第97章 搜宮第388章 求生第108章 公主第215章 謀局第203章 逼迫第97章 搜宮第393章 鳴冤第258章 可憐第268章 算計第188章 母子第115章 打壓第362章 垂簾第401章 悲喜第174章 雙情第191章 病發阿嫮第214章 巫蠱奉承第184章 血泊第356章 驚夢第371章 舊故第394章 不像第406章 辯冤對賬第225章 知道第107章 綠竹第382章 驚魂第57章 空餉第161章 慈母第342章 算計阿嫮第124章 寶康第160章 過失第345章 斷案第222章 冤枉第106章 解禁第177章 下絆第62章 挑釁第370章 封晨驚嚇第306章 不如第323章 抽薪第163章 漁利第81章 流言第115章 打壓第144章 趙氏出首第401章 悲喜不諧第371章 舊故不平第296章 殷勤第74章 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