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獻計

作者有話要說:  景晟與景寧兩個趕至椒房殿時,就聽着殿內有些兒聲音,仔細聽去卻是母后在說話,說的是:“你是哪個?我如何在這裡?”而後又是景琰哭道:“娘,我是阿琰呀。您細細瞧瞧呀。”可母后又說:“你是哪家的女孩子?哭甚呢,我又不認得你。”聲調兒也不高,可直叫人聽着就生出懼怕來,景晟景寧兩個腳下不由就慢了。

景寧心上跳得如擂鼓一般,輕聲與景晟道:“聖上,您快拿個主意。”景晟臉上須也不好看,睜眼看着殿內,過得一會方與身後的如意道:“宣道錄司僧錄司兩位主事立時來椒房殿。”

如意領着景晟旨意,,因事涉太后,如意如何敢遲緩,躬身退了三步之後立時跑動起來,也是他年輕體健,不過瞬間已出了椒房殿。

聽得景晟說話聲音,景琰把帕子捂了眼迎了出來,見着景晟就哭道:“元哥兒,你瞧瞧娘去,娘素來喜歡你,許還能認得你。”說在這裡傷心無限,眼淚落得更急些。景晟抿了抿嘴兒,邁步進得內殿,就看着母后散發寢衣地蜷縮在牀內,臉上帶些驚恐模樣。景晟也險些落下淚來,忍了淚向着牀前挪動幾步又道:“娘,元哥兒呀,莫不是您連元哥兒也不認得了?”一行說着一行探手要去拉阿嫮的手。

不想阿嫮竟是往後退了退,卻是叱道:“你這孩子,生得倒是聰明面孔可怎麼胡亂叫娘呢?!我哪裡是你娘,我是,我是。”阿嫮連說了兩個我是,又做出副想不起自家是誰的形容來,也哭道:“我是哪個呢,如何我一點子也想不起了。”阿嫮這一哭,莫說是景晟景琰景寧兄弟姊妹三個捱不住,陪了一同灑淚,便是椒房殿內服侍的宮人們也齊齊跪了哭泣。

景寧也知道,在母后心上並未將景琰看得太重,可景晟不同,母后偏愛景晟,有些眼力界兒的都能看明白,這也難怪,到底一個是公主,一個卻嫡出皇子,可連着景晟也不認得了,哪能不慌,只是不肯死心,非要自家一試,是以一面兒哭一面兒往牀前爬去,又道:“娘呀,您仔細瞧瞧,我是阿寧啊。阿寧落草就沒了生母,如今連您也不要阿寧,叫阿寧可怎麼活呢?”

景寧起先哭訴是爲着想使阿嫮想起從前的事來,可說到後頭想及自家身世,倒是真情流露,幾乎是泣不成聲。不想景寧這番連着旁人也聽得動容的話,阿嫮依舊是個不動聲色地模樣,反遞過帕子來,做個同情的模樣道:“你是孤兒麼?好生可憐,只是你認錯人啦。”看得這樣,景晟三人哪裡還有話說,只望着僧錄司道錄司兩個主事過來好問一問母后到底撞克着什麼。

不想僧錄司道錄司兩個主事奉召前來,在殿中四周一轉,一個唸唸有詞,一個掐指而算,都搖了頭。景晟看着兩人搖頭,頓時大怒,指着兩人道:“爾等領着朝廷俸祿,統領天下尼僧道人,這丁點兒小事也辦不成嗎?要你們何用!”

道錄司主事急道:“非是貧道無用,實在那魂魄厲害,他的怨氣迷了太后五竅,使太后目不能識人、耳不能聞聲、心不能主思,故而太后眼中瞧見的不是聖上、不是趙王殿下,不是越國長公主殿下。若是他纏着的人不是太后娘娘,貧道自有手段叫他魂飛魄散,無如太后在他手上,貧道不敢妄動。”這話分明是說若是強令他收了沈如蘭的冤魂,指不定太后就要跟着一起去了,還不待景晟開口,景琰與景寧兩個已是同聲共氣道:“不可!”

僧錄司主事也道:“若是冤魂自家願去西天,貧僧自能替他超度,使他超脫輪迴,不墮落苦海。無如他一口怨氣不消,長久盤桓人間,使眼耳鼻舌身意都被怨恨矇蔽,不教他消了這口氣,他若是發起狂來,太后娘娘還要吃苦哩。”

景晟聽在這裡,抖了脣回頭看向內殿,卻見自家母后依舊躲在牀內,便是有宮人端了茶與她吃也叫她一掌打翻了,他本就是個有孝心的,看得母后這般模樣,再叫景寧與景琰兩個在身邊一求,也就心軟,與景琰道:“四姐, 你好生看着娘,我與五哥去去就回。”說了搶先往殿外行去。

到得椒房殿外,景晟便將腳步停下,咬了牙與景寧道:“宣羅士信,朕要親自問一問高、宋二人。”口上說着腳下更不停留,景寧只得與跟上的如意道:”好生服侍聖上。”自家去宣羅士信不提。

又說宋朗與高鴻兩個在刑部大堂上替沈如蘭鳴了冤,之後依舊如前兩日一般還押在大牢內,依舊不許家人探望,兩個只得苦捱,一面想新帝即是個孝順的,爲着他母后也要感激他們一二,許就饒了他們不死;一轉念又想,若真要揭破此事,先帝臉上須不好看哩,新帝未必喜歡,是以幾乎好說是如坐鍼氈,不過半日已彷彿過得一世一般。

二人正坐立難安時,忽聽得大牢沉重的鐵門隆隆作響往兩邊移去地,風從打開的牢門處捲了進來,將兩壁的火把卷得搖曳欲熄。高鴻離着大門近些,聽着響動,立時撲在門前查看,卻見獄吏挑了氣死風燈走在前頭,身後跟了四個手扶鋼刀的侍衛,再後是個樣貌粗豪的男子,卻是大理寺卿羅士信。羅士信走在側前方,做個引導的模樣,他身後卻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身着皇子常服,身量尚未長成,叫羅士信與那幾名侍衛一比,更顯得單柔。高鴻卻也認得,正是趙王劉景寧。

看得是劉景寧,高鴻心上先是一沉,不由離得欄杆遠了一步,不想趙王卻是走上兩步,藉着燈籠透出的光將他上下敲了敲,見他未受大刑,這才放心,慢慢地點了點頭,臉上透了些笑容:“羅大人,高鴻到底是王兄的母舅,孤欲與他說幾句,你可方便?”

羅士信貌如壯漢一般,心思卻是細膩,知道趙王雖是閒王,卻也是在太后身邊長大的,與聖上情分頗好,這回又是領着聖上旨意過來,必是有要緊事與高鴻交代,自然答應,使獄卒將門打開,自家先與高鴻道:“殿下與你說話,你仔細着。”說了方請景寧入內。

景寧進得牢房,四下一看,見牢房裡擱了一張木板牀,上頭倒還鋪了被褥,便往牀邊走去,竟是在牀上坐下,方與高鴻笑道:“這裡還有凳子,你過來坐着,我們說幾句。”

見着景寧,高鴻心上先有不詳之感,待得景寧親自走進牢房,又在牀上坐了,神態瞧着頗爲平和,心上也略略鎮定了些,方走在景寧對面,告了個罪也就坐了,

景寧輕聲嘆息道:“孤知道你如今心上有怨,固然你犯了國法,大哥也太薄情了些,一點子情分也不念。”高鴻聽這句,自以爲景寧是來挑唆他與景淳不和的,雖他也覺景淳無情,可聽着景寧這話,到底禁不住要爲景淳辯解幾句,道是:“到底我身犯國法,晉王殿下也不能枉法。”說話時無意間一擡頭,正看在景寧臉上,見他雙眼微紅。連着脣鼻也有些腫,彷彿狠哭過一回的模樣,心上忽然一動,到了脣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反道:“殿下臉帶哀傷。”

景寧聽着高鴻這句,先是一怔,臉上慢慢地紅了起來,輕咳了聲方道:“你在堂上言道你遇着沈如蘭鬼魂喊冤,實情如何,你且說來。”

聽着景寧這話,高鴻心上鹿撞一般:莫不是那宋朗並不是爲着活命胡言亂語,卻是真叫他遇上了沈如蘭的冤魂,且那冤魂已纏主了太后?是以聖上方使趙王來問話。怪道哭成這樣哩,太后與趙王來說,與親孃也不差什麼了。趙王來問我而不是宋朗,想必是瞧在我是景淳母舅的份上,要送我一個功勞,即如此,說不得要小心些說話。

高鴻定了定神,故意做個回想的模樣,停了回方道:“那日高鴻下得大牢,滿心惶恐,也不能寐,直熬到三更天才迷迷糊糊盹着,不想才一閤眼,不知哪裡就吹了陣風來。殿下不知道,這大牢中重門重鎖,是一絲風也不透的。這一陣寒風自然叫高鴻驚醒,張眼看時,卻見沈如蘭立在這裡。”高鴻說着,將手虛虛一擡,就點着牢房大門處,“恍惚看去,倒是舊時模樣。”

說在這裡,高鴻停了口將景寧覷了眼,見他聽得認真,方繼道:“他與我寒暄幾句,又笑說:‘李源老匹夫也有今日,當日他怕我奪他功勞,用通敵信來害我,如今自家也家破身死,實在是天理昭昭。只是我依舊身負通敵罪名,在地獄中也要受人白眼,如何甘心。’他原是從前的容貌,說得這句,那頭忽然掉了下來,我嚇得大叫出聲。不想身周竟是沒一個人聽着,我焉能不怕,頓時大叫起來。可憑我如何叫嚷,牢中獄卒、囚犯彷彿都聽不到一般,不曾驚動一人。”

景寧聽這番長篇大論哪能不急,趁着高鴻的話告一段落,忙道:“他作甚纏着母后不放?他到底要我們怎麼着,才肯放過母后?”高鴻擡眼將景寧瞧了眼:“沈如蘭道是,從前因有先帝在,帝王紫薇之氣護佑,故而他近不得椒房殿。如今先帝駕崩,椒房殿中都是陰人,他自能來去自如,要如何,倒是未明說哩。”景寧聽在這裡,將臉埋在掌中,停得會方擡起頭與羅士信道:“你去取套乾淨衣裳來,我要帶了他面聖。”

景寧與高鴻說話時並未叫羅士信迴避,是以羅士信聽得明白,看着景寧先出來,忙將他拉在一邊,壓低了聲音道:“殿下,羅士信有一語。”景寧看了眼羅士信,將頭點了點,羅士信便道:“士信以爲,即是李源陷害,李源就是罪魁禍首,聖上不過是叫奸人矇蔽了。如今聖上仙遊,自是知道了前因後果,自覺愧對賢良,故而託夢與太后,要替沈如蘭平冤。有此一語,世人自然只有稱讚聖上賢明的。”

也實在是羅士信此人會得奉迎,知道依着如今這情景,沈如蘭一案若是翻了,先帝至少也是個信用奸佞,屈殺良將。若是不替沈如蘭雪冤,太后出了甚事,聖上日後少不得遷怒。旁人還罷了,自家這個聽得詳細的人,先就躲不掉。是以片刻之間竟就叫他想出這個主意來,假託先帝託夢,如此一來也好勉強搪塞,便是有人不信,總也有人肯信哩,實在是現如今最好的法子了。

只是羅士信也知道景晟脾性,其敏感之處更勝先帝當年,只是因着年紀還小,還不大顯。若是自家將這個主意送與新帝,他日新帝長成,必定容不得他,沈如蘭便是先例。倒不如把這個人情送與趙王,趙王秉性溫柔退讓,是皇室中難得的真正還有幾分人心的,自家兄弟出的主意,聖上多半兒不會生出芥蒂來。便是聖上因此與趙王有了齟齬,趙王到底是是太后養子,待得太后甦醒,自然護得住他,不會有甚大礙。

景寧聽了羅士信的話,細細想了想也就點頭應允,又笑道:“你這主意甚好,待回見着聖上,你親自稟告。”羅士信忙道:“此計殿下說來方好,不然聖上問起殿下爲何耽擱了這些時候,殿下如何說呢?”景寧聽着羅士信這話,臉上的笑容果然淡了淡,過得片刻點頭道:“孤知道了,必不會說你。羅大人只管放心。”

景寧這話一說,直叫羅士信滿臉通紅,這時高鴻也換了衣裳來,另一側牢房的宋朗也一般換了甚乾淨衣裳,依舊枷鎖腳鏈銬了,由景寧帶了進宮面聖。

==================================

依舊是防盜,

景淳婚前,玉娘是全盤交與高貴妃的,自是得着高貴妃母子們感激,景寧卻是她撫養長大的,說不得操心一二。是以玉孃親自與景寧解說一番,說得幾句略有口乾,景寧已奉上茶來,玉娘接過喝了半盞,順手擱在一旁,又問景寧道:“你府中長史、典軍關係到你身家性命哩,若是有個二心,你就有許多麻煩,是以自家仔細挑選了信得過的,報上名來,我與你父皇說去。倒是內侍宮人還罷了,總是內府局送了來的,只消我還沒死,總沒人敢與你搗鬼。”

景寧聽玉娘說出那個“死”字,已是跪倒在地,雙手按在玉娘膝上,仰頭看着玉娘,懇求道:“娘,您慎言,這樣不吉利的話萬萬不要再說。您便是不爲着您自家,也要爲我們幾個孩子想一想,沒了您,我們幾個可怎麼辦呢。”唯恐玉娘不將他看重,又把景琰景晟比出來,苦苦相勸。

玉娘自決定進宮,早就不將生死放在心上,是以隨口就說了那話,不想景寧倒是急起來,臉上都白了,倒不似作假,再叫他往膝上一搭,拿烏黑的眼睛一看,彷彿就是景寧纔到她身邊那些日子。那時景寧還極小,想是怕她再將他送回廣明殿去,所以粘人得很,時常抱了她的腿,張了溼漉漉的大眼與自家說話,恍惚就是如今這樣。想起這些,玉娘心上不禁一軟,探手在景寧頭上摸了摸:“傻孩子,哪個能不死呢。罷了,我日後不說便是。”

景寧聽着玉娘答應,這才起身,也不坐回去,只說博士佈置了功課,躬身告退,待得出了椒房殿,帶了貼身的內侍匆匆往廣明殿趕,走了不久便擡手將眼角的淚痕抹去。

宮中諸皇子公主,景寧最是與衆不同,旁的皇子公主自有母妃,更別說景琰與景晟,中宮嫡出,驕傲尊貴過與諸兄長姐姐。唯獨他,雖說是中宮養子,可這一個養字,一個親字,便是差之千里,更別說景寧幼時吃過些苦頭,更是敏感些兒,早覺出雖說自家父皇除着母后的椒房殿,哪個嬪妃那裡也不去,未央宮中皇后說話遠比乾元帝說話有用些,便是這樣母后依舊不太歡喜。只是這樣的想頭,他也不敢與人說去,只悄悄地在一旁看,看着便是景琰景晟兩個將玉娘圍着,玉孃的歡喜也少。

今日也是,說着他的王府呢,忽然就冒了個死字出來,直嚇得景寧魂飛魄散,苦苦勸了,方叫玉娘改了口,可景寧到底年少,心上依舊過不去,唯恐在椒房殿哭出來,只得匆匆告退,一泡眼淚忍到殿外,到底還是落了下來。

玉娘哪裡知道看着溫柔靦腆,學習上平平的景寧發覺了她的異常,每日裡往宣政殿、溫室殿與乾元帝、景晟兩個送些茶點,看回他父子二人批閱奏章之餘依舊聽着內府局、宗正寺、禮部關於趙王府的佈置,趙王趙王妃的禮服冠帽籌備等,日子倒也平穩。

御醫董明河曾與乾元帝道,乾元帝這病症到得冬日,受寒氣逼迫,會得加重些,倒是應證了乾元帝自家感受,是以對董明河更信任些,將自家身子都交託在了董明河手上。說來董明河彷彿真是個仁心仁術的,自他獨立爲乾元帝調理身子,幾乎是住在了御醫署,每日三回診脈,藥方子兩三日就要換一回,又親自熬藥,不許小太監們沾手。

御醫署那些御醫太醫們看着董明河後來者居上,能得着乾元帝這樣信任倚重,不免呷醋,私下議論,都說董明河媚上,不想叫董明河聽着了。

若是那些有名的良醫們,看着御醫署中人嫉妒他,看在共事份上說不得忍下這口氣去。不想這董明河是才從吳江鄉來的,哪裡懂這些相處之道竟是叫他當面啐了回來,道是:“你們也配做醫生嗎?你們先生沒教你們嗎?病家情況,自身變化結合了天地五行,可說是瞬息萬變,是以藥方要因時制宜,萬不能一方到底,你們做的是甚?!這還罷了,你們哪個學醫時不是從煎藥學起?這火候裡也有講究,莫非你們忘了嗎?我真是爲你們先生羞愧!哈!哈!哈!”三聲“哈”直叫御醫署衆人連頭也擡不起來。

這樣的事,自是有人傳了與乾元帝知道,乾元帝好笑之餘,倒是對董明河更多幾分倚重。

景淳婚前,玉娘是全盤交與高貴妃的,自是得着高貴妃母子們感激,景寧卻是她撫養長大的,說不得操心一二。是以玉孃親自與景寧解說一番,說得幾句略有口乾,景寧已奉上茶來,玉娘接過喝了半盞,順手擱在一旁,又問景寧道:“你府中長史、典軍關係到你身家性命哩,若是有個二心,你就有許多麻煩,是以自家仔細挑選了信得過的,報上名來,我與你父皇說去。倒是內侍宮人還罷了,總是內府局送了來的,只消我還沒死,總沒人敢與你搗鬼。”

景寧聽玉娘說出那個“死”字,已是跪倒在地,雙手按在玉娘膝上,仰頭看着玉娘,懇求道:“娘,您慎言,這樣不吉利的話萬萬不要再說。您便是不爲着您自家,也要爲我們幾個孩子想一想,沒了您,我們幾個可怎麼辦呢。”唯恐玉娘不將他看重,又把景琰景晟比出來,苦苦相勸。

玉娘自決定進宮,早就不將生死放在心上,是以隨口就說了那話,不想景寧倒是急起來,臉上都白了,倒不似作假,再叫他往膝上一搭,拿烏黑的眼睛一看,彷彿就是景寧纔到她身邊那些日子。那時景寧還極小,想是怕她再將他送回廣明殿去,所以粘人得很,時常抱了她的腿,張了溼漉漉的大眼與自家說話,恍惚就是如今這樣。想起這些,玉娘心上不禁一軟,探手在景寧頭上摸了摸:“傻孩子,哪個能不死呢。罷了,我日後不說便是。”

景寧聽着玉娘答應,這才起身,也不坐回去,只說博士佈置了功課,躬身告退,待得出了椒房殿,帶了貼身的內侍匆匆往廣明殿趕,走了不久便擡手將眼角的淚痕抹去。

宮中諸皇子公主,景寧最是與衆不同,旁的皇子公主自有母妃,更別說景琰與景晟,中宮嫡出,驕傲尊貴過與諸兄長姐姐。唯獨他,雖說是中宮養子,可這一個養字,一個親字,便是差之千里,更別說景寧幼時吃過些苦頭,更是敏感些兒,早覺出雖說自家父皇除着母后的椒房殿,哪個嬪妃那裡也不去,未央宮中皇后說話遠比乾元帝說話有用些,便是這樣母后依舊不太歡喜。只是這樣的想頭,他也不敢與人說去,只悄悄地在一旁看,看着便是景琰景晟兩個將玉娘圍着,玉孃的歡喜也少。

今日也是,說着他的王府呢,忽然就冒了個死字出來,直嚇得景寧魂飛魄散,苦苦勸了,方叫玉娘改了口,可景寧到底年少,心上依舊過不去,唯恐在椒房殿哭出來,只得匆匆告退,一泡眼淚忍到殿外,到底還是落了下來。

玉娘哪裡知道看着溫柔靦腆,學習上平平的景寧發覺了她的異常,每日裡往宣政殿、溫室殿與乾元帝、景晟兩個送些茶點,看回他父子二人批閱奏章之餘依舊聽着內府局、宗正寺、禮部關於趙王府的佈置,趙王趙王妃的禮服冠帽籌備等,日子倒也平穩。

御醫董明河曾與乾元帝道,乾元帝這病症到得冬日,受寒氣逼迫,會得加重些,倒是應證了乾元帝自家感受,是以對董明河更信任些,將自家身子都交託在了董明河手上。說來董明河彷彿真是個仁心仁術的,自他獨立爲乾元帝調理身子,幾乎是住在了御醫署,每日三回診脈,藥方子兩三日就要換一回,又親自熬藥,不許小太監們沾手。

御醫署那些御醫太醫們看着董明河後來者居上,能得着乾元帝這樣信任倚重,不免呷醋,私下議論,都說董明河媚上,不想叫董明河聽着了。

若是那些有名的良醫們,看着御醫署中人嫉妒他,看在共事份上說不得忍下這口氣去。不想這董明河是才從吳江鄉來的,哪裡懂這些相處之道竟是叫他當面啐了回來,道是:“你們也配做醫生嗎?你們先生沒教你們嗎?病家情況,自身變化結合了天地五行,可說是瞬息萬變,是以藥方要因時制宜,萬不能一方到底,你們做的是甚?!這還罷了,你們哪個學醫時不是從煎藥學起?這火候裡也有講究,莫非你們忘了嗎?我真是爲你們先生羞愧!哈!哈!哈!”三聲“哈”直叫御醫署衆人連頭也擡不起來。

這樣的事,自是有人傳了與乾元帝知道,乾元帝好笑之餘,倒是對董明河更多幾分倚重。倒是內侍宮人還罷了,總是內府局送了來的,只消我還沒死,總沒人敢與你搗鬼。”

第80章 出洞第337章 心冷第79章 引蛇不諧第335章 佳兒第109章 以爲第402章 疑竇第225章 知道第192章 痘症第305章 痛哭第71章 亂局第171章 斷案第87章 喜歡第392章 既定第59章 阿花第265章 其妙第330章 活捉第239章 惡意借刀第215章 謀局第293章 召見盤算第122章 發動第241章 前例第234章 不喜第153章 有情第172章 索命第336章 夭折第289章 秘密第280章驚馬第195章 陰森誤傷第350章 有變第140章 宮宴第249章 無情第369章 放妾第219章 要挾第162章 挑釁第399章 自傷各懷第176章 自薦第321章 驚覺第134章 計謀第342章 算計第365章 孝子第326章 索賄第339章 早慧第334章 下場第405章 自告第138章 偶然第115章 打壓第130章 引子性情第409章 掌摑第206章 查情第308章 皇子第232章 求婚第259章 勸說第282章 肯定第247章 可怖第383章 糾結性情第158章 突變第390章 威逼第359章 道破第63章 訓斥委屈第215章 謀局回府第229章 出言第88章 破局第72章 新人第338章 實情第390章 威逼第290章 原來第99章 斷絲第338章 實情第394章 不像第376章 會面第194章 求情第250章 拜見第79章 引蛇往事第79章 引蛇第297章 靈慧告狀第307章 預備冰水第325章 再見第98章 取捨第372章 試探第165章 悲喜第134章 計謀第332章 百般阿嫮第389章 招供第353章 猜忌第176章 自薦第109章 以爲第288章 鐵證
第80章 出洞第337章 心冷第79章 引蛇不諧第335章 佳兒第109章 以爲第402章 疑竇第225章 知道第192章 痘症第305章 痛哭第71章 亂局第171章 斷案第87章 喜歡第392章 既定第59章 阿花第265章 其妙第330章 活捉第239章 惡意借刀第215章 謀局第293章 召見盤算第122章 發動第241章 前例第234章 不喜第153章 有情第172章 索命第336章 夭折第289章 秘密第280章驚馬第195章 陰森誤傷第350章 有變第140章 宮宴第249章 無情第369章 放妾第219章 要挾第162章 挑釁第399章 自傷各懷第176章 自薦第321章 驚覺第134章 計謀第342章 算計第365章 孝子第326章 索賄第339章 早慧第334章 下場第405章 自告第138章 偶然第115章 打壓第130章 引子性情第409章 掌摑第206章 查情第308章 皇子第232章 求婚第259章 勸說第282章 肯定第247章 可怖第383章 糾結性情第158章 突變第390章 威逼第359章 道破第63章 訓斥委屈第215章 謀局回府第229章 出言第88章 破局第72章 新人第338章 實情第390章 威逼第290章 原來第99章 斷絲第338章 實情第394章 不像第376章 會面第194章 求情第250章 拜見第79章 引蛇往事第79章 引蛇第297章 靈慧告狀第307章 預備冰水第325章 再見第98章 取捨第372章 試探第165章 悲喜第134章 計謀第332章 百般阿嫮第389章 招供第353章 猜忌第176章 自薦第109章 以爲第288章 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