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吐血

寧婉本就是聰明的人,嫁到盧家後她也曾悄悄打聽一二,便大致曉得了盧家當年的往事。此時便向吳糧商說:“如此看來周指揮使的妹妹當年可能與公公先珠胎暗結,然後又誤傳婆婆再嫁之消息讓公公停妻再娶。想來吳二爺應該抓到了把柄,便去威脅周指揮使。其實若不是我婆婆不爭,而鐵石又願意要公公的襲職,我們就是不用那些把柄,告到官府也一樣能贏,所以我纔不肯聽吳二爺給我講那秘密。”

吳糧商聽了卻苦笑一聲,“你說的這些不必說我兒子,就是我早就知道了,甚至知道的還要更多。”

“當年你公公派人到老宅接你婆婆之前,早有人搶先過來。給你婆婆的堂伯堂叔塞了錢,讓他們先把你婆婆送到吳嬸家裡,將老宅鎖了門,出面向來人說你婆婆改嫁了。這事吳家的人多半都清楚,就是你婆婆也影影綽綽地知道些。”

寧婉先前只當是周家派人到老宅,又趕上婆婆正好有事出門便問也沒問地回去謊報了消息,現在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便對吳家的人恨得咬牙切齒,“虧我嫁過去時還曾用心招待過他們,真是一羣狼心狗肺的東西!”

罵的正是吳糧商的叔伯,但他如今也不辯駁,只道:“如今他們早過世了,夫人也犯不上再生氣。再者他們的子孫並沒有一個有出息的,也算是報應吧。”卻又告訴寧婉,“就是周家那邊,我們雖然不能將詳細的情形查到,但是我兒子卻找到了當年給周老夫人接產的接生婆,據接生婆說生下來的是一個滿月的孩子,因是周指揮使家小家,她記得很分明,卻一直不敢說出來。”

畢竟是公公私德有虧的事,寧婉聽了倒不好說什麼,只是反問:“既然吳叔都知道了,卻怎麼又來問我?”

“這雖然也算是秘密,但我兒子說的絕不是這樁事。”吳糧商就說:“這件事翻出來,當年的人證物證早就都沒了,就算審出來,也不能將周指揮使怎麼樣。他怎麼會因此恨成了那樣,一有機會就將我兒子殺了呢?”

“也有道理,”但是寧婉卻又想到,“吳二爺自京城回來後插手了安平衛的軍需,是不是生意上與周指揮使有了紛爭,因此兩事合在一處,周指揮使才起了殺心。”

“我兒子雖然不好,但是我卻知道他的性子,只要是想做的事,出手一向特別闊綽,絕不會在銀錢上虧待周指揮使的,何況他也曾向我說過軍需上得的利大半都給了指揮使府上,周指揮使沒有道理要殺他。”

寧婉可是與吳二打過交道的人,覺得他的爲人處事實在令人不舒服,當初他與自家搶生意時,自己也是恨他恨得牙癢癢的,而寧清和劉五郎就常說想一刀殺了他。只是這話她卻不好向吳二爺的親爹說,畢竟每個當爹孃的,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那麼壞。於是就搖頭道:“我再不知道別的了,還請吳叔再打聽打聽別人,或者另有其它事也未必可知。”

吳糧商自得了消息已經奔波了一個月,因此已經認定吳二的死因與盧家的舊事有關,又問寧婉,“你可聽了你們家或者周家有個私生子嗎?”

“周家的事我不知道,但是盧家只這麼幾個人,倒從沒聽過誰家有私生子。”便是盧鐵城,至多也勉強算得上奸生子,與私生子相差遠着呢。寧婉只當吳糧商爲了白髮人送黑髮人已經悲傷得不大正常,就又再勸,“吳叔給兒子討回公道的心我自然明白,但是隻憑周指揮使無故殺人便可以告他,不必非要鑽牛角尖了。”

“周家勢力雄厚,現在出了殺州官的事還沒有被關押起來,我們一介商人的命又算什麼?我一定要找到周家的把柄,讓他給我兒子賠命!再者我兒子這幾年生意做得好,留下十萬兩銀子,他沒有命花,我要將這些銀子全部用在他身上,定要查個水落石出!”便又起身拱手道:“既然盧夫人不知道,我還想求盧夫人一事,幫我引見引見盧老指揮僉事,我想當面問問他當年的事。”

寧婉吃了一驚,無怪安平衛人稱吳二爺,吳二竟在短短几年掙了這麼多銀子!但是,也正如他爹的話,銀子掙來了也沒有命花,又有什麼用?眼看着吳糧商眼睛裡冒出瘋狂的光芒,寧婉趕緊擺手,“我公公守城時受了幾處箭傷,如今正在靜養,大夫說一百天之內不能挪動,也不能着急生氣,現在閉門謝客呢。”

吳糧商就說:“我只問問過去的事,並不會驚動老大人養病。”

如今家裡人在公公面前非但不敢胡亂議論外面的事,就連婆婆、周老夫人、盧鐵城等等的名字都一句不提的,就是爲了讓他平心靜氣地養傷。現在寧婉哪裡會讓他去打擾公公,就堅決道:“眼下無論如何也是不行的,若是幾個月後公公無恙了,我倒可以幫吳叔在他老人家面前問一句,如果公公想見,我再幫你們引見。”

吳糧商就道:“我再給你們捐兩千石糧食!”

“這並不是捐多少東西的事,”寧婉還是回絕,“便是先前那一千石糧食我也不要,畢竟捐助要出於本心。將來吳叔心境好了,那時我們再說捐助的事。”說着送了客。晚上與鐵石說起,寧婉只揀了幾句,又道:“據吳叔說,周指揮使家勢雄厚,恐怕這一次未必能怎麼樣。

正好鐵石亦有消息要告訴她,“吳叔說的並不錯,京城裡的公文到了,周指揮使果真只免去指揮史一職,並沒有其餘處置;被殺的知州於夷人南下時不能協助指揮使守城,致使西城牆倒塌,死不足惜,是否有通夷之情令大理寺另審;至於吳二之死,也因擾亂軍需,罪證確鑿,不與追究。”

“竟是這樣的結果。”寧婉嘀咕了一句,就問:“孫指揮僉事呢?”

“他被革除了世襲軍職,降爲軍戶。”鐵石又笑着說:“媳婦,你如今是從三品副指揮使夫人了,誥命封號隨即就賞下。”

以鐵石斬哈爾朗、保住安平虎臺兩城的戰功,升爲三品指揮使都沒有什麼,寧婉便了悟道:“恐怕皇上覺得一下子將你升四級到指揮使不大好,因此就在安平衛設了副指揮使,然後又賞我一個誥命來平衡一下。”

錢石就笑了,“瞧你說的,好像朝廷任命也像做生意一般討價還價。”

“雖然不好這樣說,但道理就是一樣的!”寧婉其實並不懂得朝廷大事,但是她覺得萬事一理,“要麼過去安平衛沒有副指揮使,如今竟設了呢?正好既能讓你管着安平衛,又些餘地,將來再立新功時就好升你爲指揮使了!”

鐵石聽了也點頭,“果真有道理。”但他卻很高興,“原本就想爲你請封誥命的,現在朝廷提前替我們想到了,也是體貼。”

“沒準兒是洛大哥的主意呢,如今我們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了。”

鐵石贊同,“不錯,不錯。”

對於盧鐵石連升了三級,自然有許多人豔羨不已,甚至暗懷嫉妒,但多半的人還是服氣的,也是開心的。一時前來慶祝的人往來不絕,又有人鬧着要她擺酒請客,寧婉便一一拒了,“如今安平衛佈防尚有許多未完之事,鐵石一直忙得很;再者公公正養傷,家裡也經不起喧鬧,待以後有機會定然會請大家。”只在外面小小地請了一同做事的幾位夫人們一個東道。

對於朝廷的旨意,大家自當遵從,但親近的人在一處總會悄悄地議論一番,幾位武將夫人便都說:“知州白死了,知州夫人也灰溜溜地離開了遼東,自州判夫人以下,那些文官夫人的氣焰都下去了。她們只當朝廷重文官輕武官,卻沒有想到戰亂起時還是要靠武官的!守城時,文官們非但不協助武官,反而添亂,死了也是白死!沒有給他們扣上通夷的罪名已經是便宜他們了!”

周指揮使殺知州之事,朝廷的確是偏武官了,但大家都道:“朝廷若是不如此,如何能撫慰我們邊城武官?守城時還要與文官爭鬥,仗能打贏嗎?”

“道理便是這樣的,平日裡文官爭強好勝也就罷了,到了戰時依舊要鬧,絕對是自找死路。”

路少夫人就又評論道:“不過這一次的事,還要歸於周指揮使在京城有大靠山,因此纔能有如此的結果。”

大家也贊同,“周家的靠山果然厲害,安平衛最後定爲未破城,因此周指揮使只得了個守城不力的罪責,連襲職都保了下來。如今他韜光養晦幾年,或是復出,或是讓長子襲職,還能謀到三品指揮使之位,不比孫家,竟降爲軍戶了。”

說到最後,大家還是都來恭喜寧婉,“如今你們大人不只是連升了三級,聲名也傳到了各處,朝廷已經驗過哈爾朗的人頭,正傳首九邊呢。”先前大家相處,盧夫人只是五品官夫人,如今立即成了從三品官夫人,而且誥封也到了邊城,反壓過大家。

寧婉就笑,“還不是要靠大家的襄助!”

鐵石如今正式接了安平衛,身份又是不同,便是寧婉與這些夫人們做的事情也順利起來,總有眼光好見識高的商家,主動地捐了銀兩物品,將士們得到撫慰士氣大振。又因城內平穩,安平衛一掃先前的頹然之氣,商家重新開了業,學堂裡又傳出了讀書聲,就是茶樓酒肆人也漸漸多了。

過十五的時候,鐵石力排衆議依舊如常開城門辦燈節,又與夫人在安平衛最大的酒樓宴請賓客,然後帶頭賞燈,只見城內到處火樹銀花,頗有了些先前的熱鬧繁華。

兩人半夜裡回了家,見公公的屋子裡還亮着燈,便過去看看,見只公公一人沉着臉坐在桌邊,桌上放着筆墨紙硯,筆尖上猶滴着墨,寫好的字紙卻已經不在。寧婉上前行了禮笑問:“大夫說要公公靜養的,怎麼又寫字?”

鐵石也說:“爹有什麼事只管吩咐我做就是。”

公公便擡眼瞧瞧他們,一擺手道:“沒什麼,都是些小事。”

寧婉再一摸桌上的茶,早已經冷了,便出來叫熱水,卻見西院裡竟一個人都沒有,心裡便有些氣,她出門前明明吩咐家裡要留人陪着公公的。

正這時,費姨娘一臉笑容地自角門裡進了院子,見了寧婉趕緊收了笑意,上前問:“夫人可有什麼吩咐?”

寧婉就問:“你去了哪裡?怎麼公公眼前連個人都沒有?茶也是涼的?”

費姨娘就說:“今天輪到我服侍老爺,因此他們看燈我便沒有去,我又見院子裡的丫頭婆子們個個坐不住,巴不得出去玩就放了她們的假。原本我一直在老爺身邊的,剛巧有個同鄉來看我,便在角門處說了幾句話,正也要回來煮茶呢。”

寧婉見她說得還算合情理,便道:“那便趕緊煮了茶給公公送過去,再者公公畢竟受了傷,身邊總是要留個人才好。”

費姨娘再三答應了,煮了茶送上。他們又坐了一會,見公公不大開口,只當他累了,便告退出來。

寧婉與鐵石回屋裡才換下大衣裳,便有人來將門敲得咣咣響。鐵石三步兩步上前開了門,就見寶璐站在門前,渾身顫抖,面孔雪白雪白的,牙齒格格地響,勉強說:“娘和我回來就見爹倒在炕上,吐了好多血!”

第331章 失蹤第262章 俗氣第308章 失貞第53章 大雨第70章 親熱第39章 野豬第217章 選擇第187章 後悔第158章 說辭第289章 佛粥第92章 秧歌第162章 不回第252章 有福第352章 名門第102章 斷事第240章 硬撐第143章 實情第270章 石炭第229章 剿匪第342章 假畫第80章 口風第251章 家常第177章 開臉心意第141章 學話第265章 默契第315章 不通第319章 完工第340章 發呆第120章 傳揚第115章 包子第65章 嫉恨第271章 知趣第176章 得罪榆錢殺雞第307章 守城第88章 肉乾第110章 姨娘第33章 買驢第348章 離京誰知第251章 家常第224章 寧靜第36章 桿秤第315章 不通第203章 悲凉第315章 不通第309章 好玩第255章 心意第267章 商婦第256章 爲難第142章 作坊第233章 分別第302章 慈愛骨傷第258章 大哭第194章 火候第283章 破綻第175章 平靜第79章 刨花第149章 卜九第138章 好命第138章 好命第229章 剿匪第312章 援兵第226章 威脅炒豆往事第307章 守城第48章 伐木第61章 認出第258章 大哭第221章 死心第60章 買布第350章 豪爽第290章 黑水第329章 精明第65章 嫉恨第163章 設計第160章 羨慕第67章 顯擺第35章 銅鎖第231章 行事第339章 私藏第124章 黑心第285章 失落第251章 家常第219章 很久第57章 和解第177章 開臉第61章 認出第108章 畫謎誰知第28章 盡力第276章 人品第123章 喜事第231章 行事第139章 分店第238章 見解
第331章 失蹤第262章 俗氣第308章 失貞第53章 大雨第70章 親熱第39章 野豬第217章 選擇第187章 後悔第158章 說辭第289章 佛粥第92章 秧歌第162章 不回第252章 有福第352章 名門第102章 斷事第240章 硬撐第143章 實情第270章 石炭第229章 剿匪第342章 假畫第80章 口風第251章 家常第177章 開臉心意第141章 學話第265章 默契第315章 不通第319章 完工第340章 發呆第120章 傳揚第115章 包子第65章 嫉恨第271章 知趣第176章 得罪榆錢殺雞第307章 守城第88章 肉乾第110章 姨娘第33章 買驢第348章 離京誰知第251章 家常第224章 寧靜第36章 桿秤第315章 不通第203章 悲凉第315章 不通第309章 好玩第255章 心意第267章 商婦第256章 爲難第142章 作坊第233章 分別第302章 慈愛骨傷第258章 大哭第194章 火候第283章 破綻第175章 平靜第79章 刨花第149章 卜九第138章 好命第138章 好命第229章 剿匪第312章 援兵第226章 威脅炒豆往事第307章 守城第48章 伐木第61章 認出第258章 大哭第221章 死心第60章 買布第350章 豪爽第290章 黑水第329章 精明第65章 嫉恨第163章 設計第160章 羨慕第67章 顯擺第35章 銅鎖第231章 行事第339章 私藏第124章 黑心第285章 失落第251章 家常第219章 很久第57章 和解第177章 開臉第61章 認出第108章 畫謎誰知第28章 盡力第276章 人品第123章 喜事第231章 行事第139章 分店第238章 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