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動盪始現

這顆充滿傳奇色彩的夜明珠一現身,很快就在江湖上傳開,並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有人以重金求得,但是轉眼人頭落地;而得手者往往還未捂熱乎就又以易手,化作一縷冤魂;更有江湖巨盜捲入其中,發生多次火拼。反正不知道輾轉了多少人之手,又有多少人爲此喪命。

最後有一江南大商以三百萬貫鉅款購得,其不知是怕招禍,還是爲人所迫,便將夜明珠獻給了太子真金。而真金爲人比較謹慎,召集僚屬考證了,經過多番論證後,他們以爲無論從做工,還是附帶的飾物及其有關的記載可以認定是始皇陵中的故物。

得到確認後,真金不敢自留即刻送入宮中,忽必烈見後愛不釋手,聽聞有關傳說後更是視若珍寶,將夜明珠懸於寢帳當中,日日沐浴於珠光之下。至此趙昺的計劃纔算初步完成,其中曲折既有他設計的,也有意外出現的,不過總算沒有白費心思,且幾經轉賣他還發了筆橫財。

經過三年的等待,趙昺期望的結果終於出現了。根據探子送回的圖像,他分析忽必烈在經過長時間的放射性輻射後,不僅得了輻射病,很可能還長了腫瘤,否則不會急劇消瘦。而以當前的醫療手段,儘管其坐擁天下也難以迴天了,由此他判定忽必烈命不久矣!

根據探子們的進一步報告,忽必烈儘管已經病重,但是依然在二月前往蒙古舊地中都避暑,趙昺分析其一時養病,希望故鄉的水土能讓自己恢復健康;另外一點可能也想遠離朝廷中的紛爭,能獲得暫時的安寧。其如此趙昺也很理解,在忽必烈的晚年,他的個人生活也遭遇了一連串的挫折和不幸,若是自己攤上了也會煩惱不已。

南必在察必去世後成爲忽必烈的正妻。她是察必的一個遠房親戚。可能是察必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惡化後,親自選定她做自己的繼任者。南必與察必皇后同是出生於蒙古貴族弘吉剌氏族系,其父弘吉剌仙童是元代名臣濟寧郡王納陳萬戶的孫子。

至元二十年,正值青春年華的南必被元世祖忽必烈立爲皇后,接替了其曾姑母察必正宮娘娘的職位,而其已是六十八歲高齡,。據說南必算得上是賢惠厚德、知書達禮之人,遺憾的是其曾姑母察必皇后太賢明瞭,她和這樣賢德的皇后比較起來,各方面仍顯得略遜一籌。而她們都是侍奉同一個君主,孰高孰低自然是很好區分的。

南必正是青春旺盛期,年歲已高的忽必烈難免力不從心的冷落了其。而老而風流的忽必烈經常找藉口外出避暑遊幸上都開平府,他絕不帶南必皇后隨行,原來上都內舊有妃嬪大多都未跟隨朝廷南遷。就這樣,南必皇后在不冷不熱中伴隨忽必烈度苦春秋,生下的皇子鐵蔑赤不久也夭折了。爲了打發時光,南必總想找點事幹,便時時利用皇后的威權干預朝政,對朝中的大臣指手劃腳,橫施指令。

由於元朝對後宮的限制不太嚴密,忽必烈自感年邁,對後宮干政之勢亦未予以制止。因此,對南必皇后參與朝政的做法聽之任之,使得朝臣誤認爲是皇帝支持皇后這樣做的。以致發展到後來,南必常以皇帝春秋已高應多保重龍體爲由,阻擋大臣面見皇帝奏事。朝廷內外皆有微詞,無奈大臣們不能直接和皇帝對話,誰也無良策解決,在政治上已很有影響力,引起了太子真金的不滿,常常向其抱怨。

另外老百姓命沒了,不算大事,但府庫空了,皇帝很頭痛。想當年漢武帝令衛青、霍去病絕大漠,封狼居胥的壯舉,卻讓漢朝百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百姓生命損失慘重,府庫爲之一空。蒙元連年征戰損耗同樣巨大,而擅於理財的首相阿哈瑪被殺後一直未能找到一個斂財的能手頂替,現在桑格爲其舉薦了一位理財能手盧世榮,卻又遭到羣臣的反對,讓忽必烈憤怒又無奈……

阿合馬專政期間,世榮以賄賂進用,爲江西榷茶運使,後以罪廢。阿合馬死後,元廷之臣諱言財利事,均不能符合世祖的財政需求。於是,總制院使桑哥“薦盧世榮有才術,謂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中國的官僚,從來不乏搜刮有術之輩。主意很快就有了,無外乎還是那三大法寶,第一,鐵鹽官營,第二,榷酒酤,第三,收算緡錢。

不過盧世榮做的更絕,其所言的“理財”諸法,主要是進一步加大官營(如酒、鐵、海外貿易)或官商合營,而官取其利之大部。改革鈔法,重新實施括銅鑄至元鈔,及制綾券,與鈔參行。限制海外貿易,推行官本船。建立常平倉,穩定物價。這些措施有不少確是“裁抑權勢侵利”,欲奪之歸於政府,但不可否認同時也有過分征斂之處。

在趙昺看來,盧世榮的經濟計劃卻更像是歷代專賣之法與王安石的變法的大雜燴,多數政策都是炒冷飯,並沒有多少創新。且其政策的基礎是理財,而不是生財。也就是說實際上社會並沒有創造出更多的剩餘價值,其不過是將本應由皇室貴族及商賈所得的資產強行收歸國庫,創造出虛假的增長。而這種飲鴆止渴的財政政策對國家損害是極大的。

這當然不是趙昺妄言,而是有歷史教訓的。漢武帝數次征討匈奴,四代人攢的家底讓劉徹一下子就給糟蹋光了,爲了支撐龐大的軍費不得不進行經濟改革,以獲取更多的金錢完成自己的偉業。漢武帝之前,鐵鹽包括鑄錢,都可以私營。民間可以煮鹽、打鐵買賣農具甚至兵器,當然如果得到官府特許,還可以開採銅礦,開爐鑄錢。

現在,這些個掙大錢的事業,都被官家包了。鹽的質次價高,反正你也得買,不買沒鹽吃。至於鐵器,也是如此,反正你得用,想用就只有官家一個渠道,買回來的傢伙不好使,只好將就。這樣一來,國家資本主義告成,錢都直接給刮到官家的府庫去了。

酒業原本也是打算國家經營的,但酒這東西,不像鹽鐵,百姓缺了不行,如果官營酒業造的酒,質量太差,會沒有人買的,沒法強迫消費。所以,只能放給民間經營,但是,國家強徵酒租,這就是酒榷。這一項,又是一宗收入。

原本,國家對於商業活動,是徵稅的。但是,這樣的稅,無論怎樣提高,此時都不能讓皇帝滿意了。於是開徵算緡錢。所謂的緡,就是串錢的絲制繩子,一串一千千,二十緡一算,也就是二十千,兩萬。算緡,是針對不動產的,多少房子,多少馬匹,多少車輛徵一算,政府規定好,讓百姓自己去繳納。

當然,百姓不傻,誰會主動繳納呢?但官府有招兒。它規定如果誰不繳納,或者少報少交,其他人可以向官府告發,告了以後,官府就可以把這家的全部財產沒收,分給告發者一半。當時執掌刑律的廷尉是杜周,著名的酷吏,他派人下郡縣,專辦算緡之事。

於是告緡者遍天下,中產之家,沒有漏網的。告人的,得來的不義之財,轉眼也被人告。一時間,單告緡一項,朝廷得民財數以億計,沒入的奴婢以千萬數,田產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頃。告緡,即告發人們匿財不報,一時間成了比鐵鹽官營還要生財的羅掘之道。

然而,百姓就是那些百姓,財產就是那些財產,羅掘一空,以後也就沒了。所以,這樣的財政措施,只能是竭澤而漁。水乾,開始有大量的魚,而後,魚也就沒了。於民爭利,搶奪民財,利也就沒了。所以,武帝末期之後,漢朝進入了好長一段的衰落期,直到漢宣帝時,改弦易轍,才稍稍恢復元氣。

因此趙昺對於盧世榮的推出的經濟改革並不看好,想當年王安石變法是在神宗皇帝的強力支持下推行的,但是仍然阻力重重,導致朝政不斷,幾度換相。雖一度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可神宗一死便無果而終,卻引發了持續十數年的黨爭,經濟難以復甦,全仗蔡京搜刮有術才勉力維持,導致國家腐敗,民不聊生,可以說是令宋走向衰亡的起點。

盧世榮雖然也得到了忽必烈的支持,聲稱“疾足之犬,狐不愛焉,主人豈不愛之”。囑他“飲食起居間可自爲防”。可謂是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趙昺仍不看好,因爲其錯估了形勢,且其的“理財”措施有許多因觸犯了富豪勢要的利益,根本行不通,何況他又是漢人,在等級地位上比起色目人阿合馬又低了一等,使其處於比王安石更不利的地位。

所以趙昺對盧世榮並不看好,忽必烈的統治基礎正是這些達官貴人和皇室宗族,關鍵時刻必定會站在他們一邊,反而會將其推出去當替罪羊;另外當下蒙元太子真金已經參與朝政,而他對盧世榮十分厭惡,必定會從中作梗,且其對忽必烈實施的政策多有微詞,其夾在中間必定是父子相爭的犧牲品。

政治鬥爭往往伴隨着腥風血雨,結果往往是一批人倒下,另一批人隨之登上朝堂。這種鬥爭就像現代的‘化療’一樣不分良惡,將一切全部撲殺。同樣政治清洗是以站隊爲標準的,凡是反對自己的不分良善,即使是當世奇才也會全部被打倒;反之只要支持自己的,哪怕是庸才、惡棍都能得到提拔,登上高位。

而這種結果對於國家的損害極大,不僅政策的頻繁變動會造成社會動盪,人才的流矢,也會使國家大傷元氣,往往需要多年的整頓纔可修復。這也是趙昺不敢以激烈的方式進行體制改革的原因之一,可對於蒙元他倒是樂於看到,甚至十分期待看到忽必烈死後,真金能否順利繼承大統並控制朝政……

大家都知道歷朝歷代皇子對皇位的爭奪都是極爲殘酷的,而趙昺也清楚蒙元政權統治中國有近百年的歷史,其中皇帝的即位大多是依靠武力奪取的,雖然是皇族內部紛爭,卻非常的慘烈,不足百年的歷史中,竟然出現了十多位皇帝,其中原因就是皇帝們多死於對皇位的爭奪之中。

而這種爭奪卻是源自成吉思汗臨死前留下的傳位設計隱患,其對蒙古傳位的方式作出了改變。照蒙古習俗,按幼子繼承父業,而年長諸子則分析外出,自謀生計。可其指導思想是:蒙古帝國一定要有能力的人做大汗!但是他絕沒有想到,正是他這種強悍想法導致了元朝百年曆史中所有皇帝的更換,都循武力流血鬥爭之途。

蒙古人傳位基本遵循兄死弟繼,叔死侄承的傳統,大汗生前會指定一位繼承人,但是這位繼承若想登基還需要但是要經過蒙古貴族們參加的“忽裡臺”大會選舉確認的,否則是難以名正言順的繼位,而這也是各方勢力的角鬥場,往往是伴隨着血雨腥風。

自忽必烈戰勝阿里不哥獲得蒙古的統治權以後,就有姚樞、張雄飛等漢臣紛紛建議“建儲副以重祚”、“早建儲貳”,即採用中原王朝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來確保汗位繼承。忽必烈最終採納了漢臣的建議,於至元十年二月下詔立嫡長子真金爲皇太子;三月十三日,派遣伯顏持節授玉冊金寶,舉行冊封儀式。

忽必烈以這種方式自然打破了蒙古傳位的舊制,必然引起黃金家族其他成員的不滿,這等於剝奪了他們繼承汗位的希望,雖然在忽必烈的強勢壓制下敢怒不敢言,可其死後誰又說的清呢?而真金被立爲儲君,此刻也早已參與朝政,父子兩人的看法並非完全一致,而在趙昺的印象中好像真金並沒有登上汗位就早於忽必烈死了……

第1456章 比較樂觀第1328章 討個說法第023章 困局第103章 誰比誰差第259章 助力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1369章 念念不忘第1040章 能否可用第031章 從便溺抓起第515章 不能不死第288章 忙第110章 蒙吧第661章 辦報第1351章 末將可以第392章 覺察第1106章 心思第1361章 京中有事第1069章 信任與否第540章 有種還來第498章 坐地還錢第1417章 亂在根源第1118章 判明方向第148章 情非得已第546章 情非所願第624章 不退第839章 理性面對第1436章 善惡有報第1027章 心血來潮第492章 喜憂交加第333章 無奈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第612章 各有鬼胎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012章 風雨夜(一)第1407章 近鄉情怯第326章 打草驚蛇第296章 不妥第473章 慌了第127章 方略第1021章 自有主意第1052章 臨危不亂第729章 對攻第345章 瓊州有變第085章 事成第993章 哄我呢第418章 死個明白第120章 奈何第894章 長學問了第1329章 我有話講第087章 升官發財第1225章 輕重緩急第1142章 弊端橫生第1214章 喜憂參半第891章 玩過了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1022章 猝不及防第1406章 發展基調第1413章 宮中獸吼第265章 陷陣第1385章 有些意思第747章 攻略第711章 扎硬寨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1319章 雷霆雨露第626章 掙扎第1019章 不可能第361章 苦無良將第1045章 防守反擊第556章 逆流而上第1365章 所問非答第363章 擔心第588章 堡壘行宮第1189章 達成共識第1479章 另有目的第506章 不地道第873章 交易第419章 福兮禍兮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113章 師徒鬥(三)第126章 發現第1440章 隨即而至第634章 操心第494章 融合第079章 要官第235章 稚子論兵第434章 經撫房第295章 國失棟樑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319章 登基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1451章 亂象已生第1040章 能否可用第964章 生死之間第1411章 奇恥大辱第251章 兩連撞第538章 假仁假義第342章 吃肉就來第363章 擔心第013章 風雨夜(二)
第1456章 比較樂觀第1328章 討個說法第023章 困局第103章 誰比誰差第259章 助力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1369章 念念不忘第1040章 能否可用第031章 從便溺抓起第515章 不能不死第288章 忙第110章 蒙吧第661章 辦報第1351章 末將可以第392章 覺察第1106章 心思第1361章 京中有事第1069章 信任與否第540章 有種還來第498章 坐地還錢第1417章 亂在根源第1118章 判明方向第148章 情非得已第546章 情非所願第624章 不退第839章 理性面對第1436章 善惡有報第1027章 心血來潮第492章 喜憂交加第333章 無奈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第612章 各有鬼胎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012章 風雨夜(一)第1407章 近鄉情怯第326章 打草驚蛇第296章 不妥第473章 慌了第127章 方略第1021章 自有主意第1052章 臨危不亂第729章 對攻第345章 瓊州有變第085章 事成第993章 哄我呢第418章 死個明白第120章 奈何第894章 長學問了第1329章 我有話講第087章 升官發財第1225章 輕重緩急第1142章 弊端橫生第1214章 喜憂參半第891章 玩過了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1022章 猝不及防第1406章 發展基調第1413章 宮中獸吼第265章 陷陣第1385章 有些意思第747章 攻略第711章 扎硬寨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1319章 雷霆雨露第626章 掙扎第1019章 不可能第361章 苦無良將第1045章 防守反擊第556章 逆流而上第1365章 所問非答第363章 擔心第588章 堡壘行宮第1189章 達成共識第1479章 另有目的第506章 不地道第873章 交易第419章 福兮禍兮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113章 師徒鬥(三)第126章 發現第1440章 隨即而至第634章 操心第494章 融合第079章 要官第235章 稚子論兵第434章 經撫房第295章 國失棟樑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319章 登基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1451章 亂象已生第1040章 能否可用第964章 生死之間第1411章 奇恥大辱第251章 兩連撞第538章 假仁假義第342章 吃肉就來第363章 擔心第013章 風雨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