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權衡

人類的本性是自私和貪婪,趙昺忘了這句話是誰所言,他是有保留的贊同,因爲事務總是有正反兩面的,在世界上可以同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例子卻是比比皆是,俯首可拾。而宋朝沒有出現殺功臣的現象,他以爲趙匡胤做到了同富貴,卻給自己開創的國家服下一劑慢行毒藥,遺禍於後世子孫。

杯酒釋兵權一直被歷史上傳爲美談,在和衆將的宴會上,趙匡胤告訴當初擁戴他稱帝的各位將領:人生在世有如白駒過隙,只是短暫的瞬間。貪求富貴的人其實不過是想積累財富,多多享樂,不讓後世子孫陷入貧困。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爲子孫立永遠不可動的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

是的,就是在這場宴會上,趙匡胤完成了奪取開國功臣兵權的大舉,這也讓他可以不用像之前的劉邦及之後的朱元璋一樣,稱帝之後便大殺功臣。同時,他讓“釋去兵權,去追求財富,多多享樂”也成爲終宋一朝軍人們所遵循的一大潛規則,其子孫們秉承的家法。

也許當初趙匡胤的話僅僅是爲了剝奪開國功臣的兵權而說,但他所建立的宋朝卻首先從軍事制度上,剝離武將們的各項權力,同時又重文輕武,爲武將、軍人們遵循這一原則開創了“釋去兵權”的先決條件,他們只需做到“去追求財富,多多享樂”,於是宋朝軍隊經商成風,他們不一定戰場上的敢於捨命的勇士,但卻是商場裡一直萬金的老財。就連著名的岳家軍,都不但做了房產、酒店生意,還開了當鋪、賭場。

而不殺士大夫又爲士人備下了護身符。不殺士大夫。趙匡胤死前留下誓碑遺訓,碑立在太廟殿的密室裡,規定此後新皇帝登基,都要進密室誦讀碑文。這碑文是他留下的後世皇帝必須遵守的三條祖訓,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

爲什麼說這條最重要?因爲這就相當於給了天下所有文人一道免死金牌,並且是終身有效的,這可比朱元璋的丹書鐵券管用多了!宋朝以此開創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但另一方面也讓天下人都有了力爭讀書入仕的動力,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宋朝皇帝趙恆說的,這句話今天成爲勵志名言,但是當初卻真的是宋朝讀書人的真實寫照,文官集團也走向了追求財富與享樂的道路!

所以我們看到,宋朝是文化、科技、經濟都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是最富有的一朝,但卻不能打仗,同時三百餘年間,也沒有如漢唐、明清一樣亂臣賊子篡權奪位的現象,他們只貪財!但是趙昺現在看到的景象,卻更爲惡劣,可以說自己屁股下面並非是寶座,而是一個火藥桶。

來的這個時代後,趙昺雖然不愛學習經史,但是在諸多師傅們的教導下還是有所收穫的,他發現在秦朝以前,尤其是春秋戰國以前的分封制社會,社會階層等級森嚴,但是社會秩序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改朝換代的時候反而少,下層起義造反的也比較少。

因爲那時候,一個人一出生,就決定了他的命運和未來。你是奴隸,你很可能一輩子就是奴隸,最多變成平民之身,但很不容易變成貴族,更不可能成爲諸侯、天子。同樣的,你是貴族,你就算家道破落了,你也是貴族,不太可能變成奴隸,似乎與現代社會的‘阿三哥’相似,種姓制度決定了你的地位,世世代代也難以改變,只能安其所業,根本沒有造反的心思。

而秦之前時候的天子、諸侯、卿大夫們,他們手中的權力只是多少的問題,是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並沒有說哪個人的權力特別大。周天子固然有大的權威,但是,諸侯們也有自己的封地和權威,卿大夫們也有自己的封地和權威。這都有一定的定數。而且那時候人們被這種分封制的思想所統治着,爲了提高自己階層的等級而造反的比較少。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封建王朝時期的政府。自從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自從項羽指着秦始皇的攆駕說“彼可取而代之”的時候,造反就可以選擇了。因爲只要造反成功了,這個人就簡直貴不可言。所以,必然有“大志向”,想當皇帝的人。甚至到唐玄宗的時候,本來已經太平很久了,但是因爲把兵權都交給了安祿山,其發現有當皇帝的機會了,所以立馬造反。只不過他沒有成功而已,要是成功了,唐王朝也是個短命王朝。

現下,蒙古人雖然已經被擊退到江北,但是江南在他們十年的統治下,人們的思想業已發生了變化。過去的蒙古無論是朝廷的宣傳,還是人們的感受其不過都是蠻夷之輩,可是號稱天朝大國的大宋仍然不是敵手,還是被其滅國。足可見只要擁有足夠的實力自己也能建立國家,身披龍袍登上皇位,天下財物盡入己手。

當然趙昺不是胡亂猜測,朝廷避難瓊州時,江南的起義此起彼伏,雖然都是打着恢復宋室的旗號,可一旦攻下幾座城池,有所規模後,無不立刻黃袍加身稱王稱帝,早把大宋拋到腦後。而士人們迫於壓力,在無望之下也紛紛步武人們的後塵,接受元廷的徵辟,成爲維護敵國的馬前卒,改弦易轍去掙至元鈔去了。而這一切表明不僅僅是趙匡胤傳下祖制的破產,也表明過去的思想體系完全崩壞。

陳宜中謀反同時也給趙昺提了個醒兒,覬覦皇位的不僅是那些武人,還有士人們。從刑部傳回的審訊陳宜中一夥兒的審訊記錄所載,陳宜中對於行刺自己抵死不認,稱是手下所爲,其完全不知情。而所謂的軍師蔡睿熬不過大刑招認他們刺殺自己卻是早有預謀的,且供詞更是觸目驚心。

陳宜中一夥人潛回國後生活日益窘迫,其既要設法維持生活,又要躲避蒙元方面的迫害,於是想着聯絡昔日的同僚希望能有所改善,甚至接受徵辟降元。但是就在他們剛剛和留夢炎取得聯繫後,瓊州行朝毫無徵兆的突然發起復國之戰,短短數月便以銳不可當之勢席捲整個江南。

形勢的變化讓陳宜中以爲做生不如做熟,還是歸朝的好,畢竟自己當初還是有着擁立之功的,但是尚未行動小皇帝下旨鎮壓大宋叛臣,與蒙元相互勾結的不法士紳及擔任僞官,不戰而降的舊官,一時間處處血雨腥風,將其又給嚇住了。轉而在一羣舊部的蠱惑下,以爲只有罷黜小皇帝,再立新君,才能重回朝廷,於是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展開了一系列行動。

但是蔡睿想的更遠,他們捧出陳宜中欲藉助其名聲和勢力東山再起,將小皇帝除掉後,挾制太后以其爲平章國事掌握政權,重立一個軟弱無能者爲帝。他想的很好,陳宜中上位必然要重用他們這些有功之臣,他們便以清君側爲由將朝中舊臣清除,之後再以陳宜中謀逆行刺先帝爲由將其拉下馬。如此以蔡睿爲首的一夥人便可掌控朝廷,最後再逼‘庸帝’禪位,改立國號,效仿石敬瑭與蒙元和議,在江南稱帝。

趙昺看後還是很吃驚的,當然不是因爲他們的手段,而是他們的想法。一幫喪家之犬般落魄士人都蠢蠢欲動的想當皇帝,且還拉攏了諸多的擁護者。這表明當初趙匡胤制定的國策已經被士人們打破了,他們不僅要共治之權,還想要這把寶座。想想當年的韓信忍得住胯下之辱卻忍不住權勢之誘,要造反當皇帝。結果在劉邦死的前一年,被呂后騙至宮中,讓幾個宮女用綢緞活活將他絞殺。

人性就是這麼複雜,想法總是隨着局勢的變化而變化。過去在瓊州,屁股大的地方,一切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加上條件所限,即便有些歪心思也得藏起來。但是現在到了江南,就有點兒天高皇帝遠的意思了,就會有人不免會想起老趙的國策,放肆的撈錢去了,甚至會生出不臣之心。而秦林鋒就是例子,雖然殺了其能震懾一時,怕也難以管住一輩子。

而趙昺十分清楚,若是自己縱容朝中文武肆意撈錢,那也用不了幾年,這支自己苦心訓練出來的新軍也會重走老路,再無戰鬥力。進而導致朝政糜爛,官員腐化,很快完蛋;可若是嚴加約束,禁止官員經商、撈錢,很可能會引起不滿,威脅到自己的統治,甚至自身安全。

“陛下,江尚書傳書,請陛下示下!”趙昺正想着如何才能擺脫一朝而終的方法時,蔡若水進來稟告道。

“他私自傳書給朕,不怕太后怪罪嗎?”趙昺笑笑道。

“陛下說笑了,江尚書曾上奏章請示太后,但上面只批了三個字——問皇帝,於是江尚書又原封不動的送到陛下這裡了!”蔡若水笑着道。

“呵呵,太后這是讓朕退而不休啊!”趙昺笑着拿過奏章仔細看過,上面果然有太后的御批。江璆的奏章所說是說各軍在大規模擴軍後,新兵已經快要結訓,但是基層軍官嚴重缺乏,而新軍訓練旅的學兵還未結業,難以足額補充。另外就是兵部派駐各軍的文職人員,也嚴重不足,難以開展工作。

“若水,你即刻擬旨給倪亮,命其遵從兵部命令,從護軍每旅抽調千名統領以下軍官和軍士,交由兵部分派各軍;令下旨給禮部徐尚書、吏部陳尚書,命他們從國子監行將分派的太學生中選拔一批通曉軍務者交給兵部,補入各軍充任各軍虞侯。”趙昺看罷令蔡若水擬旨道。

“陛下,護軍各旅一下子調走如此多的軍官,只怕會影響軍心和戰鬥力吧?”蔡若水聽了有些吃驚的道

“不會,護軍中集全軍精英,又接受過新式條令、條例的訓練,還上過戰場。即便是普通士兵也皆是以一當十的精銳,他們到各軍充當隊正皆可勝任,分配到各軍都能升職。而我們護軍之中立有戰功者甚多,卻因爲沒有官額,只能充任軍士,甚至普通士兵,空出來的名額正可由他們填補,豈不是兩全其美之事。”趙昺擺擺手道,“至於缺編的兵額,可以從新訓營中選拔,護軍骨幹尚在,用不了多時的訓練便能恢復戰力!”

“陛下說的不錯,可着實有些可惜啊!”蔡若水雖然贊成小皇帝的說法,但仍然有些心疼地道。他又何嘗不知,陛下爲護軍操了多少心,初時護軍只有一個營,其親自挑選軍官組織訓練,一步步的擴充到如今的地步,可以說各旅都頭以上的軍官他都能叫出名字,如今爲了他們的前途又都調離,想必小皇帝也不好受。

“護軍再能戰,也只有五萬人,不可能守住這江南,更難以擊敗蒙元,收復中原的。但是將他們作爲種子分配到各軍,那麼就可以帶出一支支同樣擁有護軍戰鬥力的軍隊,又何愁不能華夏一統呢!”趙昺言道。

“陛下所言正是,全軍若是皆如御前護軍般嚴整、忠於陛下,那便可高枕無憂了!”蔡若水笑着道。

“這話不可再言,如今各軍哪一支不是我大宋的之軍,又怎能分出親疏!”趙昺皺皺眉道,但他也知其所言正中自己的心思。要知道護軍是他最後的依靠,不僅肩負着守護都城,隨其征戰的任務外,還有鎮壓反叛的作用。所以御前護軍除了戰鬥力強大外,也是最爲忠誠自己的,將他們分配到各軍之中擔任各級軍官,便能牽制他們的主官,關鍵時刻充當自己的耳目,從而在一定時期內保證各軍對自己的忠誠……

第674章 取而代之第185章 忠心不變第065章 賭第059章 順勢而爲第1071章 不如意第354章 危在旦夕第266章 不退第690章 悶聲發展第220章 心結第1371章 如何相制第177章 善政第1035章 該砍了你第413章 對決(五)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353章 大捷第547章 垂拱而治第155章 調整第1212章 撥開雲霧第1088章 事關國本第1039章 似是死局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708章 搶渡第835章 遠圖大理第331章 絕不第1247章 再加點兒第1361章 京中有事第1283章 明確告知第744章 算是贏了第1423章 口是心非第635章 養成計劃第808章 不知咋想的第474章 來了第044章 濫好人第863章 情歸何處第1009章 臭事第706章 動手第175章 變通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1062章 心癢難耐第081章 軟肋第551章 往深裡看第402章 淚滿襟第218章 良師第733章 逼其就範第765章 徵鄂州第1042章 大兵壓境第931章 以攻代守第913章 順其自然第701章 好消息第074章 大義之名第1478章 潛移默化第935章 傷腦筋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1000章 共同體第053章 棄子求生第1039章 似是死局第798章 黑死他第1061章 闖灘(三)第029章 飲福第273章 相互試探第735章 狡兔三窟第112章 師徒鬥(二)第1082章 不足爲懼第077章 說客第1099章 戰略眼光第669章 辯第470章 感同身受第415章 算計了誰第935章 傷腦筋第1038章 一定要快第163章 曾淵子第678章 舉一反三第1111章 預判第330章 不屈第762章 真難第1056章 沉痛第402章 淚滿襟第890章 利益至上第1326章 三辭三留第059章 順勢而爲第346章 東海島之役(一)第1455章 諸事速決第1103章 夾城失守第359章 態度第877章 有點兒亂第1476章 取捨皆難第1395章 順勢借勢第293章 作秀有風險(一)第117章 大發了第1052章 原來如此第011章 天助第1236章 徐州失陷第510章 好人難欺第687章 心塞第899章 另有它意第520章 冒煙兒第1034章 困獸猶鬥第593章 猜不透第1371章 如何相制第768章 接敵
第674章 取而代之第185章 忠心不變第065章 賭第059章 順勢而爲第1071章 不如意第354章 危在旦夕第266章 不退第690章 悶聲發展第220章 心結第1371章 如何相制第177章 善政第1035章 該砍了你第413章 對決(五)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353章 大捷第547章 垂拱而治第155章 調整第1212章 撥開雲霧第1088章 事關國本第1039章 似是死局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708章 搶渡第835章 遠圖大理第331章 絕不第1247章 再加點兒第1361章 京中有事第1283章 明確告知第744章 算是贏了第1423章 口是心非第635章 養成計劃第808章 不知咋想的第474章 來了第044章 濫好人第863章 情歸何處第1009章 臭事第706章 動手第175章 變通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1062章 心癢難耐第081章 軟肋第551章 往深裡看第402章 淚滿襟第218章 良師第733章 逼其就範第765章 徵鄂州第1042章 大兵壓境第931章 以攻代守第913章 順其自然第701章 好消息第074章 大義之名第1478章 潛移默化第935章 傷腦筋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1000章 共同體第053章 棄子求生第1039章 似是死局第798章 黑死他第1061章 闖灘(三)第029章 飲福第273章 相互試探第735章 狡兔三窟第112章 師徒鬥(二)第1082章 不足爲懼第077章 說客第1099章 戰略眼光第669章 辯第470章 感同身受第415章 算計了誰第935章 傷腦筋第1038章 一定要快第163章 曾淵子第678章 舉一反三第1111章 預判第330章 不屈第762章 真難第1056章 沉痛第402章 淚滿襟第890章 利益至上第1326章 三辭三留第059章 順勢而爲第346章 東海島之役(一)第1455章 諸事速決第1103章 夾城失守第359章 態度第877章 有點兒亂第1476章 取捨皆難第1395章 順勢借勢第293章 作秀有風險(一)第117章 大發了第1052章 原來如此第011章 天助第1236章 徐州失陷第510章 好人難欺第687章 心塞第899章 另有它意第520章 冒煙兒第1034章 困獸猶鬥第593章 猜不透第1371章 如何相制第768章 接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