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緣起

重生之奮鬥在後宮 2緣起 名 3G 網首發

“小姐,該起了。”

穿着花青色褙子,長的慈眉善目的圓臉嬤嬤,嘴裡一邊喚着一邊挽起了牀帳,憐愛的看着蒙着頭整個人蜷縮成一團躲在被子裡的小人。

“小姐,快些起吧,晚了夫人要等你了。”

方嬤嬤又輕輕的將被子往下拉,露出被子下一隻白嫩的像玉雕的小手,小手還死死的扯着被子要繼續往頭上蒙。

拔河了一陣最終小孩子力氣小撐不下去了,伸了個懶腰,睡懶覺不成的林喻喬不甘不願的眯着眼頂着一頭亂髮坐了起來。

旁邊站着的大丫頭赤風趕緊遞上一個溫熱的帕子,青衣嬤嬤輕柔的給林喻喬擦臉。

“爲什麼一定要起這麼早,天還沒亮呢。”被嬤嬤擦完臉,漱口楷牙換衣折騰了一陣,睡意好不容易散了,但是肚子裡還是鼓鼓的充斥着起牀氣,因此林喻喬軟嫩的童音裡帶着委屈。

“哪還有人睡到天亮呢,姐兒這麼愛睡,也不怕笑話。快些罷,晚了夫人催呢。”

哼,煩死人了。一個小孩子不能睡懶覺,還有什麼樂趣。林喻喬悶悶不樂的腹誹着。

穿來之前林喻喬唯一的愛好就是睡懶覺了,如今身在古代竟然連這項樂趣也被剝奪。古代人真的太煩人了,處處都要守禮,還要早起去請安,不管大人小孩,主子還是下人,沒一個人能睡懶覺。

甚至作爲小孩子,連睡到天亮都不行。過慣了現代人的自由日子,再這麼一板一眼的過日子,真是要瘋的感覺。

圓臉的嬤嬤方氏和林喻喬的奶孃劉氏一起給林喻喬編好了頭髮,把幾串玉瓔珞編入發中,在頭頂盤成兩個小圓髻,配上白生生的包子臉,格外可愛。

看都弄好了,方嬤嬤指使着丫鬟藍翎和朱紫收拾好屋子,自己抱起林喻喬,帶着奶孃和大丫鬟赤風和綠霞,一行人一起去侯府夫人李氏所住的正院中請安。

上輩子林喻喬是個普通的白領,無父無母從小長在叔叔家,成年後就獨自住了。每天打兩份工辛苦攢錢,就爲了能早日湊夠首付買個小房子好有個屬於自己的家。

小半輩子辛苦勞累沒捨得吃沒捨得喝,結果好不容易買上房子還沒等裝修好住進去就勞累過度得了一場大病穿過來了,來這裡的第一年還在心疼着自己省吃儉用買下的房子。

林喻喬也算半個胎穿的,醒來時還沒滿月,躺在悠車裡每天吃吃睡睡連個人影都看不清楚。不過這輩子最大的好處,就是有爹有娘有家了,甚至還有哥哥。

而且身邊還有伺候的嬤嬤,兩個奶孃,還有好幾個丫鬟,看樣子是個有家底的,林喻喬就踏實的準備做個古代大小姐,好好享受下生活。

好容易等大些了從身邊伺候的人口中得到些信息又開始急了,竟然發現自己穿越的是前世看過的一本叫《春風斗錦堂》的宅鬥小說裡。

朝代是架空的,叫大秦,這輩子的父親是陳良侯,母親李氏是個繼室。陳良侯府也算挺有家底的,祖上是跟着太-祖從龍有功封的,而且侯府爵位是世襲制,到現在林喻喬她爹林子榮已經是第三代了。

這本小說內容就是宅鬥,主要寫了侯府世子夫人和繼母李氏之間的鬥爭。

李氏錦華在書中可是個大炮灰,典型的不良繼母,成天惦記給繼子林喻琪和世子夫人使絆子,搶奪世子的位置,卻手段低劣,最終被世子夫人打敗。

自己被關進尼姑庵裡不說,生的三個兒子也不得善終。而林喻喬如今就是繼室李錦華最小的女兒。

不過在林喻喬摸清了府裡的信息後又開始奇怪,現在府裡的情況可是和劇情不太相符,只有府裡的人名什麼的能和小說對的上號。

林喻喬可記得小說裡李氏沒有女兒的,就三個兒子。而現在,李氏除了原來小說裡的那三個兒子,還有一個小兒子林喻天和小女兒,也就是她,林喻喬。

除了這些情節對不上,李氏也和書裡寫的很不一樣。讓準備開個金手指力挽狂瀾的林喻喬也沒用武之地。

現在林喻喬穿越到這裡有五年了,飯來張口衣來順手的過着上輩子做夢也沒想過的生活。

雖然每天早晚都要請安什麼的麻煩了一點,但是李氏待她真是特別好。給了她前世期盼了很久的母愛,甚至比前世小時候曾經想象過的母親還好。

“小姐來了啊。夫人剛纔還念着呢。”

方嬤嬤抱着林喻喬走到夫人住的會芳院,還沒進屋門,門簾就撩開了,李氏身邊的大丫鬟翠環迎了上去。

掙扎着避開翠環伸過來抱她的手,從方嬤嬤懷裡下地,林喻喬一溜小跑衝進屋。

“娘。娘。娘。”

疊聲的叫着娘,林喻喬撲進母親的懷裡。

李氏穿着鏤金百蝶穿花大紅綢窄褃襖,正站在正屋裡的紫檀架子插屏前和丫鬟吩咐什麼,聽到林喻喬的叫聲,剛回過頭來就被她撞進懷裡。

抱起人來坐在塌上,笑着拍了她一下,嘴裡笑罵,“我當是誰呢,跟個猴兒一樣。”

“妹妹可不就是猴兒,每次去逛園子都要折騰池子裡的錦鯉,那天我去看了看,父親養的錦鯉都瘦了,一條條沒精打采的。連大哥廊前掛的鸚哥,也快讓妹妹給拔弄的毛都禿嚕了。”

府裡排名行五的少爺,也就是李氏最小的兒子,現年6歲的林喻天看着埋進母親懷裡撒嬌的小妹開始告小狀。

他倆歲數差着不大,一個是小兒子一個是小女兒,偏偏李氏兒子已經有了三個了,第四個就不甚稀罕,雖也疼林喻天,可是就不如唯一的小女兒林喻喬得寵。

“哼,那有什麼。反正父親和大哥都疼我。”轉過身朝那個告狀的小五哥做了個鬼臉,林喻喬舒服的繼續倚在母親懷裡,裝作無視的樣子,讓林喻天氣得小臉通紅。

塌旁邊各擺着兩張椅子,三少爺林喻峰和四少爺林喻寧坐在一邊,挨在一塊正說着話,五少爺林喻天獨自坐在另一邊。

林喻天如今剛搬到前院,跟着林喻峰和林喻寧一起讀書。平時林喻峰和林喻寧對他也是挺照顧的,但是到底年紀差的有點大,林喻天還是總被當小孩,和兩個哥哥有點玩不起來。

現在府裡李氏所生的兒子們,二少爺林喻城14,三少爺林喻峰13,四少爺林喻寧10歲,各自相差沒幾歲。

如今年紀較大的二少爺林喻城和世子林喻琪一起去了書院讀書,剩下的三少爺和四少爺,纔去前院的五少爺,都還在府裡讀書。

“今兒個喬兒起得早,不賴牀了?”

李氏含笑摸着林喻喬的笑臉打趣女兒,又招呼臉上氣鼓鼓的,在吃醋的小兒子也來榻上坐過來。

林喻天小包子,自己也是個小豆丁,還喜歡吃林喻喬的醋,看到林喻喬賴在李氏懷裡和她撒嬌親暱就不太高興,非要找點存在感。

但是沒搬到前院之前天天和林喻喬一起玩,兩個人關係最親近了,一起玩時林喻天還特別喜歡擺出哥哥的樣子。自己也是小小的人兒,總喜歡像大哥哥一樣照顧她,看到她淘氣還要教訓她。

林喻喬第一次有家人,還有哥哥,心裡特別美,也就老喜歡逗林喻天。

“哼。喬兒最乖了,天天早起。”林喻喬穿過來就是小孩子,慢慢長着,加上有了前世從小就羨慕的母親的關懷,性格也越發變得和小孩子一樣,甚至還準備趁着穿越的機會補上自己的童年。

“爲什麼今兒還不去祖母那裡啊,父親呢?”林喻喬左右張望,都沒有發現陳良侯林子榮的影子,好奇的問道。

聽女兒提到侯爺林子榮,李氏眼睛裡閃過一絲冷意,回道,“你大哥哥要回來,一大早你爹就出去接他了。你祖母昨晚上說不舒服要清淨清淨,今兒就讓我們不用去了。”

李氏耐心的解釋完,又吩咐吳嬤嬤他們擺飯,今天早上他們就在她這裡用飯。

“哦。二哥哥不回來麼?”林喻琪繼續問,對於陳良侯大早上飯都不和他們一起吃就去迎接兒子也沒怎麼詫異,如今和書中情節最相符的就侯爺林子榮對林喻琪的疼愛了。

林子榮對李氏生的兒子都很一般,但是對於林喻琪簡直是二十四孝好老爹,兒子要從書院回來,就天不亮趕路親自去書院接人,可見半年沒見兒子是多想念。

要知道林喻琪和林喻城讀書的南麓書院,可是在離京都四十公里的山上,按照古代這個落後的交通,就是快馬加鞭趕路,林子榮也只能在中午過後纔到書院,再接上人說上兩句話,林喻琪最快要回府也是夜裡了。

林喻喬想着如今按照劇情和年紀算,大概這次大哥林喻琪回來就要準備說親了。林喻琪現在已經16了,古代結婚早,這個時候說親也是時候了。

世子夫人就快入門了,林喻喬既興奮又有點害怕,有一種宅鬥即將開始的感覺。

“你爹說你大哥回來時有事,這不年不節的,就不要你二哥回來了,讀書要緊,明年他院試就要下場了。”

聽到二哥林喻城不回來林喻喬嘟起了嘴。

這個二哥也和看過的小說裡寫的也對不上,性格溫厚又對弟妹有耐心,讀書也好,和大哥林喻琪的關係也很不錯。

林喻喬聽身邊的嬤嬤說,二哥林喻城十二歲就過了鄉試,是整個京都百年來最小年紀過鄉試的。並且林喻城兩年前也順利考到南麓書院,未來前程可期。

林喻琪和林喻城就讀的南麓書院屬於京都唯一的知名學府,裡面講課的夫子都是國學大儒,院長秦正聲還是已經退下來的前內閣閣老。一般學子要進去書院讀書很難,得經過三道考試篩選,不過雖然考覈很難,但是外界都傳言能進南麓書院讀書,就差不多已經一隻腳邁入官場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從南麓書院出來的士子遍佈大秦,甚至整個京都一多半的官員都是在南麓書院讀過書的。一般的學生在那裡讀書可以從秀才讀到中進士做官才畢業。

和林喻城辛苦考進去的不同,林喻琪是侯府世子不能下場考試,去那裡讀書是靠着朝廷的“恩詔”,也就是專門發給侯爵世家子弟去書院讀書的名額,像林喻琪這樣未來有爵位的人不用參加科舉,讀到成親後就可以回家了。

現在陳良侯看起來也對林喻城這個兒子挺重視,因爲林喻城給他在外沒少長臉。雖然林喻城一直在山裡讀書不怎麼交際,但是外面很多人都想和他結交,每次年節書院放假回來,林喻城收到的文會拜帖都數不過來。

林喻喬覺得這一世的二哥林喻城比起書裡寫的那個奪位失敗的林喻城簡直高杆了不止十個段位。現在雖然林喻城不是世子,也不是陳良侯最看重的兒子,但是架不住人家優秀會讀書,以後前途光明,給世子林喻琪的壓力不要太大啊。

在書院外人也會對這兄弟兩人有所評較,林喻琪既是哥哥,還是世子,但是讀書一直被弟弟的光環壓着,時日久了越來越累。林喻喬自己覺得林喻琪這次回來準備說親,肯定就是壓力略大撐不住了。畢竟成親以後作爲世子,林喻琪就不用繼續去書院讀書了。

雖然心愛的二哥不回來,不過聽到李氏說給她準備雞油卷和紅豆糯米糕,林喻喬又高興起來了。有美食有娘疼還有前途光明將來可以撐腰的哥哥,這日子過的有滋有味。

林喻喬有種感覺,可能現在的母親李錦華是重生的。不僅劇情對不上,母親李氏還把原書中所有的坑都避開了。

現在的李氏是個非常穩重,又受府裡上下敬重的侯夫人。和陳良侯也感情融洽,對孩子們堅持教育和關愛並重,把幾個哥哥教育的都很好,都知道讀書上進,和小說裡完全都是兩個人。

而且原先小說裡說李氏因爲設計自己的妯娌何慶芳小產,自己又反被何慶芳報仇設計導致兩個月的身孕流產後傷了身體,就再也沒有懷孕。

現在二嬸何慶芳生下的府裡二小姐正合着那個時候,可是李氏又生下了五少爺林喻天,過了兩年還生了女兒,林喻天和二小姐林喻玫還正好在同一年。

早上聽着李氏說夫人張氏身體不舒服,林喻喬想到之前也從身邊丫鬟和嬤嬤談論中聽說二嬸何慶芳鬧出的麻煩,再一聯想就明白張氏肯定是給二嬸氣病了。

何慶芳一直沒有生兒子,只得兩個女兒,而且估計以後也不太可能會有孩子了,張氏就讓二老爺收個姨娘,想着生了兒子抱養在何慶芳身邊。

但是何慶芳就是不同意,把張氏送的人也給攆到外面去了,鬧得二房不得安寧,嘴裡還喊着二老爺斷子絕孫也不能收小的,那些話傳到張氏耳朵裡,氣的老太太直髮抖。

這些都是林喻喬聽身邊的人說的。林喻喬年紀小,身邊伺候的丫鬟嬤嬤都當她不知事,因此中午晚上聊幾句府裡的傳聞也多沒避她,林喻喬也知道府裡不少的信息。

按照上一世看過的書裡的劇情,二嬸何慶芳是有兒子的。書裡寫的何慶芳懷二小姐林喻玫時府裡都傳懷的是個哥兒,老夫人張氏也很期待。

何慶芳是張氏堂妹的女兒,也算沾親帶故,沒嫁來侯府前就得張氏喜歡。

等到入門後,雖然是小兒媳,但是何慶芳嘴甜又討張氏喜歡,張氏就對她頗多關照。在陳良侯原配過世李氏還沒嫁進侯府時,就是何慶芳幫張氏管的家。

李氏嫁過去後,何慶芳一直就看不上她,處處要和李氏作對。原因書中這一部分沒有詳寫,但是林喻喬猜可能是李氏嫁入侯府就開始管家,二夫人何慶芳就在沒有幫忙管家的理由,只能退居二線。

並且何慶芳也明白,他們作爲二房不能繼承家業,等到張氏去後,就要從侯府分出去,這偌大的富貴就要跟她無關了。

雖然二老爺也官位不低,但是隻靠俸祿過活,每年三節五禮還需要交際,這一部分錢也不能從公中出,因此二房銀錢上並不富裕。

而何慶芳又是個好講排場的,要不是他們日常還領着府裡份例,日子肯定要過起來大打折扣。

甚至李氏掌家後還把她之前安排的管事也都找機會撤的七七八八,在府裡再也沒有影響力了,也撈不到油水,這估計更讓何慶芳討厭李氏。

雖然李氏是侯夫人,但是繼室,何慶芳卻有張氏做靠山,二老爺林子安也是個性情醇厚的,對她又好,因此何慶芳簡直是府裡一霸,李氏也不能耐她如何。

但是何慶芳雖然在府裡算是第一得意人,唯一的不足就是子嗣艱難,沒有兒子。

生下大女兒好些年沒開懷,等到第二次懷孕時何慶芳極爲高興。因着第二個孩子有的頗有些艱難,且都說是兒子,所以何慶芳懷着孩子的時候越發得意不知收斂。

對於二房份例挑三揀四,在孕期逃了很多便宜不說,也沒少擠兌李氏,給她使絆子,還把李氏原先安排的大廚房管事嬤嬤給換走了。

李氏又不能明着得罪有老夫人偏心的何慶芳,就暗地裡下了手。

趁着天冷,李氏買通在二房伺候的小廝夜裡去何慶芳院子裡偷偷澆了水,熱水裡摻着一層油,薄薄的覆蓋在青石板上,到了早上一點也看不出來結了冰。

何慶芳本來孩子懷的就不算穩,早上請安時在院子裡滑了一跤,孩子小產了。但是孩子月份小,也沒怎麼傷着身子,養了兩年又接着懷了一個哥兒。

李氏前世沒什麼心計,因此這局做的既粗糙,破綻也多。而何慶芳查出是李氏乾的氣紅了眼一心想要報復,她本身又是個不管不顧能豁得出去的性子,正巧李氏也被診出懷孕,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設計讓陳良侯的一個姨娘推了李氏一把,大冷天狠狠跌在亭子的臺階上,自此李氏反而傷了身體,再也不能懷了。

現在府裡的情況和書裡已經相差甚遠,何慶芳磕磕絆絆的懷着二小姐林喻玫也沒得意到最後,都說是哥兒結果難產生下來是個姐兒,何慶芳傷心的產後出血,月子也沒坐好,林喻玫都六歲了也沒再懷上。

這些情況都和原著情節都對不上,現在的李氏自己和兒子發展的都不錯,日子也過得風生水起。

在正屋裡用屏風隔開的偏廳中吃完了飯,林喻喬又和李氏撒了一下嬌,看着有管事嬤嬤來找李氏處理家事,就沒再打擾,乖乖和哥哥們一起出去了。

林喻喬年紀還小,雖然李氏也讓人給她開了蒙,每天教她寫幾個字,讀一會兒百家姓和千家詩,但是她到底是女孩子,所以經常偷懶,學習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李氏也沒非拘了她學。

反正按照侯府的規矩,女孩子到了八歲就會正經請女師傅來家裡教,並且侯府女孩兒到了年紀還會請宮裡的供奉嬤嬤專門教導,也不怕她心玩野了。

林喻喬可以盡情的玩,但是幾個哥哥就不這麼好命了。一出正院,林喻峰和林喻寧就兩人一左一右扯着不太情願去讀書滿臉沉重的林喻天一起去前邊。

李氏對林喻城他們兄弟讀書管的比較嚴,雖然陳良侯對他們的學業不是特別關心,但是李氏總會經常使人找先生問問情況,也經常查看他們的習字作業。

字寫得不好,先生反饋的表現不樂觀,還會抽手板。李氏對身邊伺候的小廝書童也控制的很嚴,三不五時的敲打。平日裡也殷殷勸導,逮着機會就督促他們用功。

不得不說,在古代要想不做個紈絝子弟,真正讓人看得起,就得讀書,做官。像賈寶玉那種的,不學無術連學都不好好上,經常閒在家裡跟丫頭廝混,或者出門玩樂,純粹就是被賈母寵壞了。

像那樣的人,在古代重視名聲的地方出門都沒什麼底氣,外人說起來也不尊重。在古代封建世家子弟裡,更是讓人看不起。

尤其是像林喻城幾個,本身既不能繼承爵位,又和世子林喻琪不是同母的,以後能不能繼續沾着侯府的光還兩說。自己不立起來,沒有能力博前程,一輩子就要看林喻琪的臉色過日子。

84第3章 .22第3章 表姨第5章 妥協84第3章 .2285第48章 教女第44章 改革第26章 回門第20章 端倪第6章 處罰第26章 回門第10章 番外第32章 表白第10章 番外第10章 番外第54章 讖言第20章 端倪第17章 內因第3章 .22第3章 .22第3章 .22第3章 .22第12章 啓發第69章第3章 .22發84第19章 緩衝87第42章 真兇第3章 .228983第72章第49章 兄弟第35章 患病77第27章 去搶第43章 餓了第45章 恐懼第44章 改革第3章 .22第1章 楔子第3章 .22第49章 兄弟78第39章 了斷第3章 .22第20章 端倪第19章 緩衝第3章 .22第52章 甜言第17章 內因第44章 改革第69章第52章 甜言第17章 內因第20章 端倪79第6章 處罰88第54章 讖言第44章 改革第69章第32章 表白第18章 外放第23章 洞房86第32章 表白第49章 兄弟第3章 .22發第33章 獲救89第3章 .2289第49章 兄弟第52章 甜言78第40章 執子第51章 上進第10章 番外第47章 摔跤第42章 真兇89第3章 .22第3章 .22第70章第9章 收服第3章 .22第72章第49章 兄弟第51章 上進第23章 洞房第55章 審問第3章 .22第51章 上進79第3章 .22
84第3章 .22第3章 表姨第5章 妥協84第3章 .2285第48章 教女第44章 改革第26章 回門第20章 端倪第6章 處罰第26章 回門第10章 番外第32章 表白第10章 番外第10章 番外第54章 讖言第20章 端倪第17章 內因第3章 .22第3章 .22第3章 .22第3章 .22第12章 啓發第69章第3章 .22發84第19章 緩衝87第42章 真兇第3章 .228983第72章第49章 兄弟第35章 患病77第27章 去搶第43章 餓了第45章 恐懼第44章 改革第3章 .22第1章 楔子第3章 .22第49章 兄弟78第39章 了斷第3章 .22第20章 端倪第19章 緩衝第3章 .22第52章 甜言第17章 內因第44章 改革第69章第52章 甜言第17章 內因第20章 端倪79第6章 處罰88第54章 讖言第44章 改革第69章第32章 表白第18章 外放第23章 洞房86第32章 表白第49章 兄弟第3章 .22發第33章 獲救89第3章 .2289第49章 兄弟第52章 甜言78第40章 執子第51章 上進第10章 番外第47章 摔跤第42章 真兇89第3章 .22第3章 .22第70章第9章 收服第3章 .22第72章第49章 兄弟第51章 上進第23章 洞房第55章 審問第3章 .22第51章 上進79第3章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