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大名府的快馬

在來大名府之前,李綱就已經無數次聽說過蘇瑜這個年輕人,無論是從最初杭州之亂時,在長生觀前刻下紅名長生碑,還是後來橫空出世入主市舶司,甚至眼下的河北京東等地的災荒。

人都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又說盛名之下無虛士,李綱來到了大名府並微服私訪之後,便聽到越來越多關於蘇瑜的種種事蹟。

從賑濟方案到流民安置,從災區清理到災後重建,從大局調控到深入民間,整個河北東路幾乎都遍佈了蘇牧的足跡,他在用自己的智慧,向老百姓展現美好的未來,他在用自己的雙腳,踩踏出老百姓的生存之路,他在用自己的雙手,築起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家園,他在用自己的雙肩,扛起河北傾塌下來的天!

直到今日,在元城縣的城門口,走過一州十縣的李綱,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蘇瑜。

蘇瑜只是中等的身材,並不算高挑,但稍顯瘦弱,儒雅蹁躚的風度使得他看起來比實際要高許多,如果說蘇牧是那風雨中不倒的蒼松,那麼蘇瑜便是那頑石間不屈的寒竹。

他想看看傳說中智謀過人,老成持重的蘇瑜,會用這樣巧妙的法子,或者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讓這些老百姓俯首帖耳,納頭便拜,而後讓老百姓心甘情願讓開道路,甚至主動幫他搬運石灰。

但所有的這些他都沒有看到,他看到了一個最笨的蘇瑜,用了一個最笨的方法。

說實話,這種法子確實讓李綱感到有些失望,有辱斯文倒是其次,他李綱雖然與範文陽齊名,都是少有的骨鯁諍臣,但他與範文陽又有所不同。

範文陽遵循祖制和禮法,甚至近乎古板守舊,頑固不化,而李綱是個務實之人,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他並不介意“離經叛道”一些,也正是因爲他這樣的性子,他纔會得罪這麼多的文官。

如果是他李綱來處置這件事,無論殺雞儆猴強行鎮壓,還是引經據典曉之以理,亦或是挑撥內鬥分化暴民,手段花樣都不帶重樣,即便是尋常縣官,遭遇這等事情,最平庸的應對也該是縮在縣衙裡頭,讓師爺或者衙役皁隸宣讀公文,但有阻撓者,一律以犯罪論處,又豈會自賤身份,親自來扛石灰?

要知道蘇瑜已經不再是剛中進士,即便剛中進士,也是身份榮耀,這已經不是個人身份面子的問題,作爲大焱的進士,代表的是文人的面子,代表的是文官集團的尊貴,代表的更是官家的威嚴,又豈能這般自輕自賤?

更何況蘇瑜並不是尋常的芝麻綠豆小官,他如今可是顯貴一時,堂堂河北東路轉運副使,代表的乃是朝堂中樞的尊嚴!

在這官場之中,有才無德極其容易走入奸邪佞臣之道,而有德無才充其量也不過是庸碌之輩,只有才德兼備之人,才能夠成爲國家的棟樑和官家的股肱

在李綱看來,此時採用這等笨法子的蘇瑜,只能算是有德無才,但他卻一點都不平庸,就像當初的自己,一廂情願地扎入官場,以爲就能夠改變這個朝堂的面貌,就能夠掀起風暴,使得朝野氣息煥然一新。

不可否認,在文風鼎盛,人人喊着繼往開來的大焱官場,品行和名聲是當官的最重要資質之一,但這也只能使你獲得一個好的聲譽,試問大焱歷史上,只是品德好的人,又幾個能夠登頂人臣之極?

所以在官場上蹉跎了半生,與範文陽這樣只落了個好名聲的李綱都開了竅,今次能夠來河北,除了毛遂自薦之外,其實李綱藉助的還是种師道和童貫的極力推薦。

蘇瑜的所作所爲卻是讓官場老人感到唏噓,充滿了年輕人的自以爲是和熱血沸騰,雖然有些蠢,這份心卻着實讓人感動。

只是當你在官場摸爬滾打久了,你才能夠體會到,這種感動屁用都沒有,甚至不會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利益。

但你又不得不去承認,在官場打拼了大半輩子,仍舊能夠見到這樣的感動,是多麼珍貴的一件事情。

當蘇瑜默默背起石灰包之時,李綱的內心在承受着極大的衝擊,他本就將河北之行當成自己官途的新生,想着藉此機會,讓自己走上權臣的道理,不再爲了那可笑的名聲而再死板的守着節操道義,要不惜一切手段和代價,走上高位,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爲朝堂爲百姓多做事。

然而蘇牧的舉動,再度打滅了李綱的想法,讓他看到,即便才能弱了些,只要堅持着品德上的乾淨,總比王黼這種有才無德的人要好。

念及此處,他突然涌出一股滿滿的衝動,就在那一刻,他想再年輕一回,再蠢一回,讓自己找回當初踏上官途的初心,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看到原本的理想。

於是隱藏着身份這麼多天的李綱,走到了蘇瑜的身邊,幫他搬運石灰,並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蘇瑜顯得很鎮定,但從他的目光之中,李綱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一種東西,吾道不孤!

一個是本該高高在上的河北東路副轉運使,在民間苦苦忙活了這麼久,幾乎與百姓們承受着同樣災荒,與百姓站在一起的年輕高官,身體力行爲民謀福利。

一個鬚髮花白氣力蒼蒼,卻堅定不移地協助蘇瑜,最後才發現那老者竟然是比蘇瑜來頭還要大的龍圖閣待制,新任宣撫使!

當隨從們將這消息放出去之後,一老一少的背影,就變得如同山嶽天柱一般高大,彷彿他們扛着的不是石灰,而是修補河北天穹的五彩神石!

人們沉默了,他們的內心在思考,也在糾結掙扎,他們想起了蘇瑜與災民同吃同住,一同重建家園,想起蘇瑜爲了確保水源的潔淨,甚至親自品嚐災民的飲水

所有關於蘇瑜的事蹟一件件浮現出來,他們才發現,除了火葬這件事,蘇瑜在救災賑濟的工作上,堪稱完美。

他是個文官,是個傳承着漢人禮制的讀書人,不會不清楚禮法的規制,但他卻堅定不移地將那些逝去的人,都燒掉了。

他是個離經叛道之人嗎?他是故意而爲之嗎?他只是爲了滿足自己的邪惡心理嗎?這些人火葬對他有什麼好處?

沒有好處的事情誰會幹?

針對最後一個問題,幾乎很多人都知道,蘇瑜一直在乾沒有好處的事情,對他自己沒有好處,卻惠及整個災區的百姓!

在人羣分開一條路之後,官府的衙役們開始試探着往前推車,他們掃視着人羣的目光,卻發現百姓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蘇瑜和李綱的背影上。

於是,車子終於再次緩緩而行,他們想跑到前頭去,將蘇瑜的石灰包給接下來,但他們最終都沒有這樣做。

因爲前面的蘇瑜和李綱,就像一座豐碑,老百姓眼裡的豐碑,他們可不想去拆毀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豐碑。

石灰的事情得以順利的解決,李綱到來之後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抗病救災,諸多舉措實施開來,比蘇瑜的更加雷厲風行,但作爲官場老人的李綱,在方法方式上卻更加的老辣,疫情也終於得到了控制。

而且李綱也沒有忘記替蘇瑜澄清一個事實,在抗病的過程當中,他與那些醫士不斷奔走宣揚,讓所有人都知道火葬的必要性,也算是替蘇瑜抹掉了這個“污點”。

眼看着元城縣的疫情被控制了下來,李綱和蘇瑜正想轉移陣地之時,大名府方面卻派來了快馬。

馬在大焱是稀罕的東西,而在大焱之中馬的最重要用途,便是用來傳遞情報和公文的驛馬,這是最基礎的東西,比戰馬的用途還要重要。

這匹快馬傳來了最重要的情報,不是災情,而是軍情!

在福壽縣受到打擊的張迪,糾結了殘部的人馬,聯絡高託山和楊天王,甚至密州和青州方面的叛軍,開始攻打大名府了!

大名府乃是帝國北方的一顆明珠,是大焱朝野軍民最爲倚重的一座城池之一,如果讓叛軍攻陷大名府,局勢畢竟大亂!

而且大名府與汴梁之間沒有任何的險要之地,只要拿下大名府這樣的重地,叛軍就能夠直指京師汴梁!

受到軍報的蘇瑜和李綱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到了大名府,開始組織官兵和招募廂軍,並積極聯絡即將奔赴戰場的平叛軍,務必要將這次的叛軍衝擊抵擋下來。

然而讓他們感到絕望的是,這一次叛軍算是傾巢而出,人數竟然達到了可怕的二十萬!

這二十萬不是虛數,而是凝聚了所有叛軍勢力的家底,是貨真價實的二十萬人

反叛之初,爲了壯大聲勢,諸多叛軍勢力都不斷叫囂着,只有幾百人的就敢聲稱人數上萬,有數千人就敢對外宣稱軍隊數萬,而真正人數上萬的就已經公然叫囂大軍數十萬。

這是因爲他們除了能夠作戰的兵力之外,將那些追隨他們的流民都計算在內了。

可這一次張迪等人竟然將河北和京東地域,幾乎所有能夠團結的叛軍都聯絡起來,這二十萬人不是流民濫竽充數,而是真正可戰的二十萬人!

蘇瑜和李綱也能夠想到,叛軍山頭林立,各有立場和利益,他們就是一個個山大王,桀驁不馴,誰都不服誰,又怎麼可能摒棄各自的利益,組成一個大聯盟?

那麼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可能有兩個原因。

諸多叛軍之中終於出現了勢力最強大的一個,將所有叛軍都收服在一處,像養蠱一般,那隻蠱王終於被養了出來。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或許有某些強大的勢力從中作梗,操縱着局勢的走向,將這些叛軍聯合了起來。

而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足以說明一個問題,叛軍終於看到了關鍵所在,看到了大名府的價值和意義。

他們不再是烏合之衆,而是真正想要顛覆這個帝國的統治,想要翻身做主,他們從小打小鬧,真正走上了方臘的道路!

這纔是蘇瑜和李綱,所面臨的真正考驗!

第607章 三老一少第218章 大元帥的溫情款款第26章 有女夜發狂第201章 撲空第499章 捕獲第382章 看刀第737章 三萬滅三萬第615章 臨行第630章 窮途末路第390章 燒船第620章 探馬第507章 楊可世的震撼第349章 白玉兒與追魂香第237章 一聲師孃,一世屠蘇第282章 兩個父親,一份嫁妝第145章 人心都是養不熟的狗第163章 匠人第442章 宿醉第61章 朱門前,車馬滿長街第369章 久違第207章 逆轉第508章 北上和南下第428章 落幕之後的思量第631章 真正的後手第77章 父子三人飲,十年酒一杯第216章 一諾千金第625章 撞令郎第473章 驍將與宗師的差距第7章 人面桃花傷第148章 二女如花,捲入狂潮第307章 趙劼第140章 勇者第437章 旱雷第587章 戰爭的孩子第335章 內憂外患第307章 趙劼第618章 首次交鋒第401章 上船第398章 兄長第318章 浪子燕青的無奈第661章 文人們的憤怒第369章 久違第643章 生俘之死第582章 上京防禦戰(7)第470章 涿州之戰(2)第705章 西夏老將李良輔第119章 法王撒白魔的手段第72章 城內朱門賑災勞第133章 困獸之鬥(2)第38章 醉臥又何妨第732章 黑蓮護法軍第4章 三月青花香第91章 好好活下去第571章 蛻變第265章 要有光第24章 蘇瑜遭刁難第713章 是柄好刀第488章 繼續北上第22章 一曲肝腸斷第672章 背老種,看幽州第321章 檢閱三軍第551章 東方發白,露出血色第395章 後路第54章 半仙賣包山第456章 誰的下馬更威第445章 定計第656章 矛盾之戰第297章 鬼頭船第50章 巧兮來拜訪第329章 故人慾相見第549章 無名英雄第712章 神射第447章 一枚金幣第479章 高麗,女真,大光明教第593章 王少宰第309章 舊人第6章 佳人來請將第254章 談笑成空(2)第434章 雄州軍鎮第362章 大祭司第694章 出關!第119章 法王撒白魔的手段第722章 大雨第495章 勝出第256章 談笑成空(4)第265章 要有光第434章 雄州軍鎮第594章 真正的敵人第406章 東京之旅第568章 高慕俠的驚愕第254章 談笑成空(2)第278章 翹首以待第219章 百密一疏第191章 慘勝第604章 黑白子第229章 敘舊第203章 大將軍之怒第210章 悲壯落幕第330章 蘇先生你好第524章 低調的傲慢(1)
第607章 三老一少第218章 大元帥的溫情款款第26章 有女夜發狂第201章 撲空第499章 捕獲第382章 看刀第737章 三萬滅三萬第615章 臨行第630章 窮途末路第390章 燒船第620章 探馬第507章 楊可世的震撼第349章 白玉兒與追魂香第237章 一聲師孃,一世屠蘇第282章 兩個父親,一份嫁妝第145章 人心都是養不熟的狗第163章 匠人第442章 宿醉第61章 朱門前,車馬滿長街第369章 久違第207章 逆轉第508章 北上和南下第428章 落幕之後的思量第631章 真正的後手第77章 父子三人飲,十年酒一杯第216章 一諾千金第625章 撞令郎第473章 驍將與宗師的差距第7章 人面桃花傷第148章 二女如花,捲入狂潮第307章 趙劼第140章 勇者第437章 旱雷第587章 戰爭的孩子第335章 內憂外患第307章 趙劼第618章 首次交鋒第401章 上船第398章 兄長第318章 浪子燕青的無奈第661章 文人們的憤怒第369章 久違第643章 生俘之死第582章 上京防禦戰(7)第470章 涿州之戰(2)第705章 西夏老將李良輔第119章 法王撒白魔的手段第72章 城內朱門賑災勞第133章 困獸之鬥(2)第38章 醉臥又何妨第732章 黑蓮護法軍第4章 三月青花香第91章 好好活下去第571章 蛻變第265章 要有光第24章 蘇瑜遭刁難第713章 是柄好刀第488章 繼續北上第22章 一曲肝腸斷第672章 背老種,看幽州第321章 檢閱三軍第551章 東方發白,露出血色第395章 後路第54章 半仙賣包山第456章 誰的下馬更威第445章 定計第656章 矛盾之戰第297章 鬼頭船第50章 巧兮來拜訪第329章 故人慾相見第549章 無名英雄第712章 神射第447章 一枚金幣第479章 高麗,女真,大光明教第593章 王少宰第309章 舊人第6章 佳人來請將第254章 談笑成空(2)第434章 雄州軍鎮第362章 大祭司第694章 出關!第119章 法王撒白魔的手段第722章 大雨第495章 勝出第256章 談笑成空(4)第265章 要有光第434章 雄州軍鎮第594章 真正的敵人第406章 東京之旅第568章 高慕俠的驚愕第254章 談笑成空(2)第278章 翹首以待第219章 百密一疏第191章 慘勝第604章 黑白子第229章 敘舊第203章 大將軍之怒第210章 悲壯落幕第330章 蘇先生你好第524章 低調的傲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