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繼續北上

燕青成功將耶律大石取而代之後,便讓人給蘇牧發了密信,除了顯擺自己不比蘇牧差勁,自己也能夠做出犧牲之外,他還想讓蘇牧及時知曉他這邊的最新進展,也好拿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來。

因爲他實在是吃夠了這樣的苦頭,他從不擔心自己的生存問題,以至於他可以自信到自斷一掌,但在大局上的考量,他終究還有拿不定主意的時候。

他是個率性隨心之人,若真按着他的性子來,說不得要鬧出多大的風波,而蘇牧沉穩老成,在這方面確實比燕青要更加的讓人安心。

再者,大的策略已經掌握在蘇牧的手中,燕青在遼國的行動必須要配合蘇牧,順着蘇牧的大方向去走,否則非但幫不到蘇牧,還會給蘇牧造成阻礙和麻煩。

蘇牧收到密信之時,已經從涿州轉移到了幽州境內,他也沒想到燕青竟然會如此的果敢,犧牲一掌,殺死耶律大石,並假扮耶律大石,當上了遼國的北院大王!

他見過太多狠辣果決之人,燕青與他師出同門,繼承着同樣的生存哲學,換了蘇牧,或許他也會這麼做,但蘇牧仍舊還是很難想象,燕青竟然會做到這等地步。

他覺着自己實在太過低估燕青,他本以爲燕青不負浪子之名,爲了好玩爲了女人才去做這些差事,可直到現在他才發現,自己嚴重低估了燕青對這個大焱帝國的感情,就如同他也大大低估了這個時代對自己的反抗。

從這一波三折的反轉之中,蘇牧再一次看到了那股無形力量的推動作用。

若不是他與曹顧結交了情誼,他也不會將蒙古王子哈納木交給曹顧,曹顧也就不會起復,蔡攸就不會黯然回朝,耶律大石自然也就不一定被救走,遼國便仍舊在燕青和蕭德妃的掌控之中,燕青也就不需要自斷一掌來挽回局勢。

如今耶律大石死了,相當於燕青再度幫他蘇牧,將他對這個時代的影響,又扳回了一局!

細細想來,一樁樁事情拆開或聯繫起來推敲,這看似紛亂的大局之中,無處不充斥着蘇牧與這個朝代的歷史發展規律的對抗,蘇牧想要做出改變,就必須放開思維上的束縛,做出更磅礴,格局更大卻又更加縝密的思考。

蘇牧很清楚燕青給自己送密信的意圖,所以他綜合了種種考量之後,便直接在回信上,給燕青提出了自己的決策。

隨着耶律大石的迴歸,遼國局勢也趨於穩定,蕭乾和耶律大石這兩位主戰派更是如日中天,而大焱趁機拿下了涿州,眼下正在向幽州進兵,如此一來,遼人勢必會再次對大焱動兵,否則根本保不住燕雲十六州。

好在耶律大石已經成爲過去,而燕青的所作所爲,會直接干係到遼國的軍政大方向,蘇牧不得不設身處地爲燕青考慮,在保護他的同時,謀求最大的利益

於是在信中,他告訴燕青,可先用拖字訣,讓老皇帝將遼國的重心,轉移到搜尋耶律淳和蕭德妃的身上。

耶律淳和蕭德妃謀國篡位,老皇帝深受其害,對耶律淳自是恨之入骨,再者,耶律淳和蕭德妃往西逃竄,那裡是西夏的地盤,再往西就是回鶻,往西南就是吐蕃,甚至更加西南的大理。

這些國家雖然都對遼國稱臣納貢,可如今遼國垂垂老矣,這些人恨不得將遼國給瓜分掉,一旦耶律淳和蕭德妃真的被這些國家接納,自立爲遼國皇室正統,或者在外頭自稱皇帝,建立另一套朝堂班子,局勢可就更加焦頭爛額了。

所以燕青可以大膽提出這一點,老皇帝也絕對會給予支持。

當然了,遼人已經習慣了對燕雲十六州的依賴,眼看着大焱要收復燕雲,遼人絕對會主動請戰,所以說搜尋耶律淳和蕭德妃,只能是拖延時間的權宜之計。

時間久了,這些遼人必然會覺着他“耶律大石”沒了雙手,無法騎馬握刀之後,連男兒漢的銳氣都沒有了,變成了膽小鬼,遲遲不敢對大焱用兵。

如此一來,他的威嚴和地位便會受到挑釁和威脅,一旦他在遼人心中的威信動搖之後,便會用人對他下暗手,到時候他暴露身份的危險性也會增加。

爲了保住自己的長久地位,也使得自己不被懷疑,燕青支持出兵,那是必要的選擇,畢竟即便成爲了耶律大石,他燕青也無法隨心所欲,即便他成爲遼國的新皇帝,也不一定能夠做到。

出兵雖然已經是鐵板釘釘之事,但向誰出兵卻還有考量的空間,因爲除了大焱之外,遼國幾乎四面八方都是敵人。

眼下看似大焱的威脅最大,收復燕雲的大戰已經迫在眉睫,以至於所有遼人,乃至大焱人,乃至整個天下,都認爲遼國應該向大焱用兵。

但蘇牧卻知道,最終使得遼國滅亡的並非大焱,而是白山黑水間飛速崛起的女真!

而未來使得大焱受盡恥辱的,同樣是女真!

遼國的疆域比大焱的兩倍還要大,即便國內形勢已經岌岌可危,但仍舊是這個時代的最大霸主,加上他們對大焱人一貫以來的蔑視,對北伐軍其實並沒有想象之中那麼看得起。

在他們看來,南朝的大焱人早已被他們打得沒了脾氣,年年進貢歲幣等,這羣被詩詞歌賦和女人浸軟了骨頭的南人,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失去了打仗的膽子和本事。

所以蘇牧要讓他們看到女真的強大和恐怖之處,要讓燕青將出兵的對象,由大焱,轉向女真!

他要讓遼人看到女真的強大,讓遼人繼續信服燕青這個“耶律大石”,要讓遼人堅信他們的北院大王並非變得膽小,而是更加的成熟,目光越來越高遠,能夠看到他們無法看到的大格局和未來的走勢

所以在搜尋耶律淳和蕭德妃,拖延時間的同時,蘇牧必須要讓女真繼續對遼人出兵,讓遼人感受到女真的強大和恐怖,讓遼人將刀鋒,指向女真!

再者,燕青也可以暗中搜尋耶律淳和蕭德妃,以他和蕭德妃的關係,搶在老皇帝的前頭將耶律淳這個傀儡保護起來,適當的時機還可以將他推上去。

當然了,他已經成爲老皇帝最親信之人,如果有必要,殺死老皇帝那是分分鐘的事情,如果他願意,甚至關鍵時刻,他這個冒牌貨還能過一把當皇帝的癮。

只是燕青自由灑脫慣了,真讓他當這個一點都不自由的皇帝,而且還是遼人的皇帝,說不得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決策定下來之後,蘇牧便可以安心潛入幽州,進行他的秘密任務,同時,他還要思考,如何才能夠挑動女真,儘早對遼國發動攻擊!

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他必須聯繫到大光明教,甚至於在女真和高麗之間插上一腳。

無論如何,他這一次繼續北上,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了。

眼前的幽州城有着一股古老而堅挺的恢弘大氣,這本是富饒的河北平原的陸路交通樞紐,而後到了大隋朝,又開了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北達涿郡,使得涿郡成爲了北方水陸交通的中心。

這也是爲何涿州如此重要,能夠成爲幽州門戶的原因了。

而幽州也成爲了遼國的五京之一的南京,也稱之爲析津府,如今涿州已經被北伐軍拿下,也算是扼住了幽州的交通脈絡,可作爲遼國的南京,即便蕭幹不在,幽州里頭還是有大批遼軍駐守,並非予取予求的空城。

再加上幽州城池堅固,深溝高牆,易守難攻,北伐軍想要一鼓作氣拿下幽州,並沒有想象之中那麼的輕鬆。

不過這些事情還是留給童貫和种師道來頭疼吧,畢竟涿州之戰的功勞都讓他們賺足了面子,而蔡攸被殺,耶律大石被劫走,他們也脫不了干係。

或許是蕭乾的離開,使得幽州局勢越發緊張起來,這座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城池,也加強了戒備,平素裡寬鬆的城防也驟然緊縮,尋常客商馬隊都要接受嚴格的盤查。

遼人原本就是草原部落,連文字都沒有的民族,自然不會有什麼戶籍管理,戶牒這種東西是聽都沒聽說過,而他們逐水草而居,路引之類的身份證明更是不需要。

可是開國之後,這些東西就必須要有,而漢人對這一套擁有着極爲深厚的經驗,所以遼人也開始用南面官來管理這些東西。

不過這種系統終究還是不完善,特別是北地如此彪悍的民風和開放的社會環境之下,想要徹底嚴防死守,那是不太可能的。

蘇牧帶着雅綰兒扈三娘和巫花容,沒有太大懸念就進入了幽州城,畢竟繡衣指使軍在北地經營這麼久,早已滲透到了幽州內部

遼人的部族人口其實並不多,許多地方都用南面官來管理地方事務,再用遼人來管理南面官,所以根本就沒辦法避免各種勢力的滲透。

作爲遼國的南京,幽州城算得上北地的繁華大城,蘇牧和雅綰兒等人卻是見識過江南奢靡的,雖然幽州別具風味,但終究沒能夠引起他們的驚豔。

入城之後,蘇牧帶着雅綰兒等人遊玩了一圈,待得住店之後,便有繡衣暗察前來接應了。

這漢子名喚宋乾,不似北地燕人,全無高大傲岸之態,短小而精幹,一雙眼珠子滴溜溜轉,透着一股濃濃的市儈,據說在幽州城裡還是比較有名氣的一個牙人,因爲名字諧音“送錢”,故而別人常常打趣他,喚他綽號“財主”。

這牙人也叫牙子、牙郎,是專門撮合生意以收取佣金的勾當,由於牙人多數狡猾,而牙行又侵魚百姓、欺行霸市、欺詐哄騙、鑽營漁利等等,是故風聞並不好,江湖上也有“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的說法。

宋乾一臉市井氣地進來,那店家也沒有阻攔,反正也知道他的勾當,怕是見得有新人住店,進來拉攏生意罷了。

這店家也是懂行情的,許多牛馬經紀人(專做牛馬生意的牙人)就喜歡到客棧旅店來拉生意,事成之後自然也少不了店家的好處。

蘇牧見得宋乾這等模樣,心裡不由暗自佩服,這些暗察子的密探工作,也算是做得相當出色,這根本就是本色出演了。

宋乾見得蘇牧臉上金印,雙眸頓時熠熠生輝,再無半點市儈狡詐,凜然朝蘇牧行禮道:“屬下宋乾,拜見蘇大人!”

蘇牧點頭回禮,而後將他扶起來,打量着宋乾,低聲問道:“人找到了麼?”

第14章 忠僕之決斷第438章 老四第346章 罪不容誅第118章 是救人,是燒糧第274章 歸去來兮(1)第13章 家常加里短第739章 小乙哥的手段第249章 暗渡陳倉第583章 上京防禦戰(8)第369章 久違第494章 大供奉第599章 回眸,沒有笑第273章 林海遇敵第430章 老太公啊老太公第534章 軍魂(中)第608章 蘇瑜的賑災第715章 基輔羅斯人第72章 城內朱門賑災勞第653章 老不老又有什麼關係第105章 流血二斤六兩三(3)第132章 困獸之鬥(1)第679章 風暴的起始第439章 最初的忠義第469章 涿州之戰(1)第264章 上船第518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1)第9章 河灘的激戰第90章 膽小鬼,我回來啦第466章 按兵不動的老種第130章 逆行的總捕第46章 總捕送奏章第237章 一聲師孃,一世屠蘇第324章 男神的故事第591章 入營第701章 神荼和鬱壘第357章 獸潮第531章 暌違已久第127章 凜冬將至第50章 巧兮來拜訪第610章 六賊之首第733章 張憲夜襲第188章 北玄武第145章 人心都是養不熟的狗第409章 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第599章 回眸,沒有笑第489章 老君館第207章 逆轉第147章 陰謀臨近第622章 敢熾軍第244章 都司拿人第270章 敗北而南逃第209章 呂布再生第234章 上香第117章 兄弟總有反目時第432章 面聖(下)第322章 軍中二三事第668章 替天下蒼生敬一碗酒第85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198章 拷問第626章 太尉的金刀第390章 燒船第508章 北上和南下第381章 青玉案第439章 最初的忠義第111章 流血二斤六兩三(9)第473章 驍將與宗師的差距第75章 深夜碼頭,有船離港第659章 世道似河,誰人先知第606章 老鳥第107章 流血二斤六兩三(5)第661章 文人們的憤怒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471章 涿州之戰(3)第143章 無間行者第76章 大難臨頭,逐出家門第156章 高衙內新傳(下)第53章 佳節即行將第252章 昱嶺關第149章 我有三斤膽,誰人不死開第153章 雲龍九現第123章 冬夜大風歌(上)第638章 泥塘遭伏第341章 海上人家第127章 凜冬將至第288章 十八相送第610章 六賊之首第361章 花容第698章 蘇帥的迴應第155章 高衙內新傳(上)第301章 白玉兒闖禍第480章 監軍,廂兵,鬆懈的歸師第41章 殺機四處淌第190章 拼殺第66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376章 老死士第154章 亂世紅蓮,癡情守候第96章 風雪,鐵甲,棋局(4)第679章 風暴的起始第53章 佳節即行將第8章 高傲的孔雀
第14章 忠僕之決斷第438章 老四第346章 罪不容誅第118章 是救人,是燒糧第274章 歸去來兮(1)第13章 家常加里短第739章 小乙哥的手段第249章 暗渡陳倉第583章 上京防禦戰(8)第369章 久違第494章 大供奉第599章 回眸,沒有笑第273章 林海遇敵第430章 老太公啊老太公第534章 軍魂(中)第608章 蘇瑜的賑災第715章 基輔羅斯人第72章 城內朱門賑災勞第653章 老不老又有什麼關係第105章 流血二斤六兩三(3)第132章 困獸之鬥(1)第679章 風暴的起始第439章 最初的忠義第469章 涿州之戰(1)第264章 上船第518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1)第9章 河灘的激戰第90章 膽小鬼,我回來啦第466章 按兵不動的老種第130章 逆行的總捕第46章 總捕送奏章第237章 一聲師孃,一世屠蘇第324章 男神的故事第591章 入營第701章 神荼和鬱壘第357章 獸潮第531章 暌違已久第127章 凜冬將至第50章 巧兮來拜訪第610章 六賊之首第733章 張憲夜襲第188章 北玄武第145章 人心都是養不熟的狗第409章 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第599章 回眸,沒有笑第489章 老君館第207章 逆轉第147章 陰謀臨近第622章 敢熾軍第244章 都司拿人第270章 敗北而南逃第209章 呂布再生第234章 上香第117章 兄弟總有反目時第432章 面聖(下)第322章 軍中二三事第668章 替天下蒼生敬一碗酒第85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198章 拷問第626章 太尉的金刀第390章 燒船第508章 北上和南下第381章 青玉案第439章 最初的忠義第111章 流血二斤六兩三(9)第473章 驍將與宗師的差距第75章 深夜碼頭,有船離港第659章 世道似河,誰人先知第606章 老鳥第107章 流血二斤六兩三(5)第661章 文人們的憤怒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471章 涿州之戰(3)第143章 無間行者第76章 大難臨頭,逐出家門第156章 高衙內新傳(下)第53章 佳節即行將第252章 昱嶺關第149章 我有三斤膽,誰人不死開第153章 雲龍九現第123章 冬夜大風歌(上)第638章 泥塘遭伏第341章 海上人家第127章 凜冬將至第288章 十八相送第610章 六賊之首第361章 花容第698章 蘇帥的迴應第155章 高衙內新傳(上)第301章 白玉兒闖禍第480章 監軍,廂兵,鬆懈的歸師第41章 殺機四處淌第190章 拼殺第66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376章 老死士第154章 亂世紅蓮,癡情守候第96章 風雪,鐵甲,棋局(4)第679章 風暴的起始第53章 佳節即行將第8章 高傲的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