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沙俄反應

“小鬼子和英國人聯手都不過如此,元遲早會收拾這些東洋鬼子和西洋鬼子”

“就是,就是,瞧瞧那些英國洋鬼子,在歐洲被咱們盟友德國打得一敗塗地,在亞洲也只是佔了一時便宜罷了。咱們現在還有口氣出兵收復蒙古,難道還怕打不過英國小鬼子?”

“我泱泱中華雄獅百萬,元不過是體恤民情纔沒有調集重兵,要不然北京、直隸、熱河都有兵,隨隨便便都能打垮英國人和日本人。”

“那個什麼黑不溜秋的大元帥,還不是成了我們的俘虜?哈哈”

“要說咱們中國是真正強大了,日本人明治維新之後還是通過外交和和氣氣跟洋人談判,才漸漸收回被洋人霸佔的土地和不平等條款。而我們中國那可是憑藉實力,向洋人開戰,一刀一槍把國家主權拼回來,這纔是真實力。”

“此言甚是,此言甚是。由元神武之才,我中華復興指日可待。”

無論是報紙雜誌還是街頭巷尾的家常之言,中國從始至終都籠罩在一股恢復自信和尊嚴的氛圍當中。人們不僅爲國家步步走向興旺感到欣慰,更是爲了國家有一個強大而英明的領導人而感到幸運。

吳紹霆在中國的聲望地位,正隨着戰爭的進行而水漲船高,在很多深受民主主義薰陶的人士眼裡,吳紹霆就是中華民族的代言人和守護者,只有吳紹霆才能讓中華民族的地位聲望維持下去。正因爲如此,中國國內瀰漫的狂熱民族主義氣氛漸漸的開始生轉變,很多人轉而將“民族主義”與“吳紹霆主義”合二爲一,對元的推崇之心與日俱增。

隨着元個人崇拜的溫度快攀升,之前由德意志帝國派遣到中國來的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們立刻看到機會。自從去年年底中德簽訂“霍爾維格計劃”之後,德國一直都在關注着中國社會體制的構成以及展進度,他們可不會白白贈送一筆物資給中國,既然做爲交換的代價是讓德國來改造中國社會結構,那自然是要說到做到。

這些德國專家們是三個月前陸續到達中國,可是這三個月的時間裡全部沒有任何動作,僅僅是在默默的觀察中國。表面上看來似乎什麼都沒有做,可是暗中這些專家們卻經過多次會議,起草了許多計劃、方案,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等待一個契機,一個切入點,一個合適的環境條件。

而中國社會出現新一輪的對吳紹霆的狂熱崇拜,正是他們需要的機會。

於是,這些德國專家們馬上開始付諸行動,按照計劃在背地裡進行推波助瀾。他們需要這種狂熱的個人崇拜繼續展下去,並且不是像之前幾次個人崇拜那樣,只是隨着外部事件的變化而起起伏伏。他們要做的就是讓這種“對元的個人崇拜”永久性持續下去。

這是第一步,至於第二步那就是將“對元的個人崇拜”轉化爲“對元的個人效忠”,同時通過長時間的文化宣傳、輿論造勢和豐功偉績的推銷,還要把這股情緒漸漸塑造成社會意識形態。也就是說,要把民間的情緒統籌起來具象化。

德國專家們的行動看上去很簡單,無非是利用中國國內報紙、上海具有國際化的報紙以及同盟國陣營內的各種通訊,大肆鼓吹吳紹霆對中國的影響。同時還專門成立俱樂部、非政治活動黨派、社會團體,用來宣傳和薰陶對吳紹霆的推崇,主要針對中國上流社會人羣,進行更直觀的影響。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利用一些政治特權,誘使一些中國官員編寫許多內部資料、教育資料等等,爲吳紹霆歌功頌德。

當然,他們不會單純的只是爲了吳紹霆個人聲望地位而費盡心力,在所有爲吳紹霆推廣宣傳的行動當中,德國人都會見縫插針的附帶上“中德友好”、“威廉皇帝與吳紹霆元同爲世界偉人”、“德國是中國最好的盟友和夥伴”之類的信息。

然而這些中德友好的信息也僅僅只是第一步,只有等到時機成熟之時,他們纔會把這些言論更改到另外一種境界,那就是強調德國對中國的恩惠。

南京總統府在這些德國專家抵達中國之後,隨即成立了專門的監視小組,負責偵查這些德國專家的一言一行。然而,當監視小組現這些德國專家僅僅是在元的聲望地位搖旗助威,一時間感到非常奇怪,德國人竟然有這麼好?

既然德國專家們沒有做出危害中國的舉動,監視小組自然也不會採取任何行動,但仍然不敢掉以輕心,時時刻刻保持警惕。

隨着東三省戰局漸漸持平,中德海軍在黃海上不斷攔截英日聯軍的艦船,這讓弗倫奇軍團最開始的戰略佈置受到一定的影響。不過這些情況早在開戰之前聯合參謀部就已經做出預測,因此展到目前的處境可謂是情理之中。

只是如果戰場上一直無法取得進展,弗倫奇軍團作戰的意義將會付諸東流。畢竟南亞戰爭現在進行得非常嚴峻,在中國增派了大陸橋第一兵團進攻暹羅之後,整個南亞大陸的局勢驟然緊張起來。不僅如此,在西藏與印度邊境的交戰也逐步升溫,中國重炮部隊遠距離炮火覆蓋之下,錫金邦北部幾乎不得安寧。

再加上中國在這個時候宣佈北伐收復外蒙古,氣勢上已經完全蓋過英日聯軍。

五月中旬,弗倫奇元帥制訂了另外一場奇襲方案,而這次奇襲已經不單單是英日聯合,甚至還說服了沙俄皇帝派遣一支海陸聯合的遠征軍,從海參崴協助弗倫奇軍團起進攻。

早在一年前,沙俄國內就已經是動盪不安。爲了參加世界大戰,無數農奴忍飢挨餓,無數中下層小資產階級被逼破產,勞工無故壓縮工資卻要承受雙倍甚至三倍的工作量。在沙俄東部大部分地區的農業遭到嚴重破壞,這種破壞不是天災而是人爲,農民和奴隸辛辛苦苦耕種了田地還要倒欠一屁股債,索性什麼都不做,三五拉幫結夥成爲流民,到處遊走乞食。

不僅如此,自從十年前生的蘇維埃罷工運動,國內重要城市和一些偏遠地方一下子涌出許多布爾什維克分子。這些人無時無刻不在威脅着沙皇的統治,可是卻因爲分佈細密又深得人心,一時間根本無法遏制。

當去年生的夏季攻勢慘遭失敗之後,沙俄國內經濟狀況愈蕭條,甚至許多受傷的士兵都無法提供醫療補助,有點家底子的自己掏錢治療,一分錢沒有的只能忍受痛苦或者等待死亡。然而縱然如此,沙俄帝國中樞的王公大臣們,還是一味的堅持將戰爭進行到底。

這次弗倫奇元帥派人聯絡沙皇尋求遠征軍支援,一開始沙俄政府上上下下都持反對聲音,畢竟國家目前的狀況已經沒有多餘的資金維持另外一支出徵的軍隊。

然而就在中國北方第二集團軍宣誓北伐之後,緊張的氣氛立刻襲遍了沙俄國上下。

經過連續數日的會議討論,沙皇尼古拉二世考慮到中國越來越囂張的擴張,如果再不能遏制下去,遲早會觸動沙俄帝國的利益。爲此,他最終決定臨時抽調一支軍隊,並調動駐紮在鄂霍次克海的四艘老式練習艦組成海軍力量,參加英日聯合參謀部。

雖然這四艘老式練習艦不盡人意,再加上沙皇徵調而來的陸軍部隊總兵力還不到一萬人,武器裝備也都是頗爲落後的舊式裝備。但是對英日聯軍而言,沙俄加入對中國的軍事行動,從某種方面上來說提供了氣勢上的援助。

再者沙俄軍隊從海參崴向中國邊境起突然襲擊,一定能造成出其不意的戰略效果。根據情報部門蒐集到的相關信息,中國在東三省的軍隊目前全部集中在遼東半島,可以想象黑省正是空虛無防之際。

英日俄三方在五月十三日這天,派出代表來到日本札幌進行會晤,確定三方聯合動一次從中國東部海域的進攻。其戰略目的是利用中國後方兵力不足,並且注意力全部放在遼東半島的機會,利用突然襲擊快侵入東三省腹背,直取長春。

作戰計劃擬定,三方着手開始準備。

五天之後,英日聯軍在開城、春川兩處戰場起了一輪強攻,利用凌晨時分是溼悶的天氣,將戰場容積最大限度的兵力全部投入。春川外圍的中國陣地出現許多鬆動的地方,好在後續兵力緊急補充上來,總算扼住了日本軍隊的進攻。

可惜開城的防守不盡人意。由於前幾天連續下了幾場大雨,導致郊區外圍的土木工事被雨水侵蝕,在英軍炮兵高精準的轟炸之下,許多陣地坑道立刻崩潰。

【天氣好熱啊,實在受不了各位讀者大大一定要注意避暑】

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937章 ,預計第117章 ,會莫擎宇第991章 ,事露第4章 ,陸軍衙門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1027章 ,在越南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819章 ,誘敵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269章 ,爭奪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313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976章 ,總攻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764章 ,春夜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741章 ,泄密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1章 ,整頓軍務第32章 ,遭遇劫案第305章 ,破襲戰第765章 ,見曹錕第1089章 ,僵局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220章 ,岑春渲第384章 ,善後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1114章 ,預言第70章 ,有機可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764章 ,春夜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991章 ,事露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976章 ,總攻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761章 ,婚姻第170章 ,會師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357章 ,複製格里芬行動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952章 ,態勢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617章 ,大伏擊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162章 ,不和諧第711章 ,共謀第25章 ,值班首日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51章 ,設計營救第899章 ,到福州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81章 ,做小生意
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937章 ,預計第117章 ,會莫擎宇第991章 ,事露第4章 ,陸軍衙門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1027章 ,在越南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819章 ,誘敵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269章 ,爭奪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313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976章 ,總攻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764章 ,春夜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741章 ,泄密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1章 ,整頓軍務第32章 ,遭遇劫案第305章 ,破襲戰第765章 ,見曹錕第1089章 ,僵局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220章 ,岑春渲第384章 ,善後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1114章 ,預言第70章 ,有機可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764章 ,春夜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991章 ,事露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976章 ,總攻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761章 ,婚姻第170章 ,會師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357章 ,複製格里芬行動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952章 ,態勢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617章 ,大伏擊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162章 ,不和諧第711章 ,共謀第25章 ,值班首日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51章 ,設計營救第899章 ,到福州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81章 ,做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