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敵後動作

正月十九日的川南迎來了第二場春雨,不過這場春雨顯然要比之前的一場更令人舒適。初春的天氣漸漸轉暖,闊別已久的明媚陽光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春天。

在位於內江北邊的資中縣郊外,有一片稀疏卻十分荒涼的山林,銜接重慶到成都的西部官道正好從這裡經過。不過官道失修已久,道路崎嶇難行,過往的商旅更願意選擇正在修築當中的成渝鐵路線路,沿着已經拓好石子的平臺地形總好過爬山。如今也只有本地熟悉地形的人才會繼續走這一條捷徑的官道。

晌午剛剛過,東北方向的山林後面卻有一羣身穿卡其布統一軍服的士兵,一個個分散開來蹲在地上忙碌着。這些士兵每個人手裡握着一柄工兵鏟,正在地面上挖着小坑,然後把一顆顆菠蘿狀的地雷塞進去。

靠近官道的山腰上還趴伏着十多個士兵,正在密切的關注官道南邊的動靜。

幾分鐘後,從官道西邊忽然傳來馬蹄的聲音,很快幾個騎兵踩着飛揚的塵土向這邊疾馳過來。隱藏在山腰上的人等了一會兒,確認了這些騎兵的身份後,一個人很快站起身來招了招手示意。騎兵放慢速度,沿着草叢向山腰爬了上去。

兩路人見了面,爲首的騎兵嫺熟的跳下馬,這時才能從他蓬頭污垢的軍服上辨認出是一個連長。山腰這邊一個軍官迎上前,那騎兵連長簡單的向此人敬了一個軍禮。

“行了,咱們現在在戰場上,你不向我敬禮還算是幫了我。怎麼樣,縣城裡有什麼動靜?”從這名軍官的肩章上可以看出是少校軍銜,同時領口還有一枚斑駁泛舊的黃埔軍官俱樂部徽章,他正是剛剛從教導一團調任第十四騎兵擔任騎馬步兵營營長的商震。

站在商震面前的這名騎兵連長也是教導一團的舊人,黃埔三期畢業的張治中。雖然經過幾場戰爭的歷練,張治中仍然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因此做事總有一種本能兢兢業業、循規蹈矩。聽完營長的話,他臉上有少許的尷尬,隨後彙報道:“屬下剛剛親自確認過,中央第三師第三團和第四團的先遣隊已經進縣城了,相信大部隊馬上就會到。”

這裡的先遣隊自然而然是指從重慶前往資陽的中央第三師後續部隊,三天前吳鳳嶺下令從重慶開拔,限期五天之內全部抵達資陽。這個命令被特勤處新近成立的重慶情報站獲悉,包括行軍日程和路線再內,很快送到了第十四騎兵團團部。

吳鳳嶺要在最短的時間趕往資陽,只能放棄東部還未完工但比較平坦的成渝鐵路線,選擇走這一條殘破不堪的舊官道。

光榮騎兵團這次利用機動優勢,神不知鬼不覺的饒過瀘州和內江,正是要發揮他們最擅長的作戰手段,在敵後進行一連串的破襲和截殺。

昨天早上,中央第三師第二團已經順利從這裡通過。騎兵團本來有很好的機會發動一場偷襲,不說能全殲這個團,最起碼能把這個團打得七零八落、再也找不到北。不過林文龍沉住這口氣,他決定放長線釣大魚,自己不要一個團,要的是緊隨其後的兩個團和大部分輜重部隊,以及吳鳳嶺本人的師部司令部。

商震緩緩的點了點頭,凝神說道:“看來咱們這邊的工作還要加快一些。你現在去北邊團部司令部,把我們這邊的情況彙報好。最多再過十分鐘,我會帶人去西邊營部待命。然後一切就按照原定計劃執行。”

張治中在心裡估算了一下,然後說道:“屬下明白了。其實時間還很充裕,中央第三師的先遣隊纔剛進城,正在找飯館吃飯,看樣子後面的大部隊還要一頓飯的功夫。”

商震笑道:“咱們還沒吃飯呢。等打完了再吃頓好的。你先去吧。”

張治中剛要擡手敬禮,結果又想到先前的話,趕緊又把手放了下來,轉身上馬回到官道上面繼續向北而去。

商震傳令手下加快行動,最後二十顆地雷很快安放下去,接着他帶着這些工兵快速的跑下山坡,橫穿官道之後又爬上了西邊的山坡,在山坡後面與步兵營會合。他的步兵營早已在這裡佈下了伏擊點,大後方五百米外的樹林裡還拴着幾百匹戰馬,四挺迫擊炮一字排開停在樹林前面一點的地方。

這會兒他沿着山坡巡視了一圈,進行最後的檢查,把重機槍和輕機槍都安排在最合適的位置,告訴兄弟們打起精神,隨時準備大幹一場。

在官道北邊有一處並不高的隘口,林文龍的兩個騎兵營就在官道左右兩邊埋伏着。士兵們把卡賓槍背在身後,子彈一律不準上膛,待會兒的作戰可用不上槍械。雖然時間逼近正午,可這些騎兵都端坐在草地上,一個個用心檢查自己的馬刀。

林文龍正坐在團部指揮所外面的一塊石頭上,他拿着一塊磨刀石,反反覆覆的打磨自己馬刀的刀劍,確保等下劈砍時能更有效果。

張治中在這個時候來到團部,把步兵營的情況做了彙報。

林文龍只是緩緩的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話。

光榮騎兵團這個稱號在稍後的戰鬥中才會得到真正的認可,因爲這是騎兵團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採取冷兵器作戰,在此之前的所有行動幾乎都是騎着馬的步兵幹得活兒,與騎兵沒有半點瓜葛。說到緊張,就連他這個團長都難以逃避。

大約過了半個鐘點,商震的偵察兵發現縣城方向有動靜,那是北洋軍的一支探路騎兵。他知道中央第三師總算要從這裡經過了,立刻把這個消息傳到了團部。

騎兵團上下全部繃緊了神經,一場大戰正在緩緩的拉開帷幕。

探路騎兵只有三十多人,這些北洋軍吊兒郎當的坐在馬背上,有說有笑,全然不像是在行軍,更像是一場出遊。

埋伏的騎兵團一動不動,耐心的等着這支探路騎兵走過去,這些小角色根本不足掛齒。

緊隨探路騎兵後面,大約隔了幾百米的距離,中央第三師第四團的本部人馬正浩浩蕩蕩的向這邊走來。爲首的是大約三百名騎兵,後面則是大一股步兵,中間還夾雜着一些輜重部隊,重機槍、大炮和軍糧都有。

如果這個時候利用望遠鏡向更後方看去,還能看見中央第三師的第三團一部幾乎緊貼着第四團,再往後面就是清一色的輜重部隊了。

將近三千人的部隊,就這樣沿着官道排出一條長長的行軍兵線。吳鳳嶺還算有點本事,又或者急於確保五天抵達資陽的命令落實,從重慶一路走來竟然沒有讓部隊掉隊,

商震悄悄的從山坡後面探出腦袋,向下方官道上看去,北洋軍的騎兵部隊就在自己鼻子下面。他沒有急着動手,按照計劃必須等到北洋軍繼續向前,直到抵達八百米外的隘口時自己才能開火,這樣才能一口氣全部吞下這兩個團的敵軍。

北洋軍完全想不到自己已經走進了一個埋伏圈,先不說這裡遠離戰場,之前第二團走在前面經過這裡沒有遇到任何意外,自然誰也不會想到接下來會發生意外!

轉眼間,最前面的北洋軍騎兵接近隘口,一名軍官擡頭向道路兩旁的山坡看去,忽然發現山坡上有一個人影。不過他並沒有當作一回事,只當是附近的平頭老百姓路過這裡。可是沒過多久,他發現那個人影有些異樣,好像正騎在一匹馬上,手裡還拿着什麼東西。

“咦,那山上到底是什麼人?”軍官雖然奇怪,可還是耐着性子向身旁的同伴問道。

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913章 ,前兆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95章 ,談判第36章 ,識野追蹤第13章 ,展開訓練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920章 ,處理第467章 ,唐紹儀出面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475章 ,生產線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69章 ,營銷思路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406章 ,進京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50章 ,入同盟會第982章 ,肇事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923章 ,事後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90章 ,先斬後奏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678章 ,反擊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621章 ,收編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897章 ,南訪第46章 ,志同道合第261章 ,絞肉機第39章 ,突然交火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4章 ,陸軍衙門第162章 ,不和諧第9章 ,留下印象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154章 ,五年裁軍
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913章 ,前兆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95章 ,談判第36章 ,識野追蹤第13章 ,展開訓練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920章 ,處理第467章 ,唐紹儀出面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475章 ,生產線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69章 ,營銷思路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406章 ,進京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50章 ,入同盟會第982章 ,肇事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923章 ,事後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90章 ,先斬後奏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678章 ,反擊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621章 ,收編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897章 ,南訪第46章 ,志同道合第261章 ,絞肉機第39章 ,突然交火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4章 ,陸軍衙門第162章 ,不和諧第9章 ,留下印象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154章 ,五年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