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廣西戰略

一個小時後,陸榮廷在都督官邸會議室進行了一場會議。

李漢章是一個年逾四十的人,早年中過秀才,後又投考武舉未果。陸榮廷出任右江鎮總兵時,他時任右江鎮兵馬司參軍,多次爲陸榮廷籌謀獻策,助其平叛剿匪。賀州失陷的消息他是第一個知道的人,陸榮廷在都督官邸發脾氣時,他已經召集了參謀軍事部署會議,研討佈防反攻的計劃。

“榮帥,依屬下看,陳副官的意見很對,大方面屬下的建議與陳副官出入甚微。”李漢章說話的語氣很有感染力,彷彿是天生的演講家。他不亢不卑,不疾不徐,表情更有一種大將臨危不亂的風采。

陸榮廷臉色不好看,不過他還沒有來得及開口,李漢章又說了道:“但是粵軍進犯,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坐視不理。一而再再而三的無動於衷,只會增長敵人的士氣,降低我軍的鬥志,此消彼長的影響十分嚴重。”

陸榮廷沉着的問道:“你有什麼建議?”

李漢章走到剛剛掛起來的廣西戰略地圖前,拿起指揮鞭在賀州以西劃了一個大圈,說道:“屬下認爲,眼下應當故意放鬆賀州西北方向所有地區的防禦,坦然讓粵軍繼續西進。我軍只需加強在灕江沿線的佈防,嚴防粵軍越過灕江南下。同時恪守梧州,嚴防死守,決計不能讓梧州有任何閃失。”

陸榮廷揚起了眉毛,露出一副詫異的臉色,李漢章這是布什麼局?

李漢章不等陸榮廷發問,接着道:“粵軍兵力有限,以目前佈局來看,粵軍只打算調第一師應付我軍,第三師三個戰鬥團囤積韶關,顯然是爲了戒備湖南方面。因此我佈下誘敵深入、分散兵力的策略,只要粵軍敢繼續進犯,讓他們先嚐足甜頭。”

陸榮廷陷入一陣沉思,他猜出李漢章的意思依舊是“拖延”,把粵軍都拖到廣西境內,施以疲兵之計,只圖最後的決戰!

李漢章看了陸榮廷一眼,慢條斯理的又道:“賀州以西至桂林一帶多是山環地形,行軍困難,易於埋伏,有利於慢慢消耗粵軍主力。我們將戰線延長,遲早會讓粵軍陷入兵少地廣的境地。就算粵軍有足夠的兵力投入,主力全部到了廣西,一旦北洋軍突破衡陽壓下來,粵軍首尾不能相顧,必然兩頭告敗。”

陸榮廷喃喃的說道:“拿我們廣西來誘敵深入,這也太狠了。”

李漢章淡然的笑了笑,說道:“放長線,釣大魚。粵軍既然這麼得意,索性就讓他們再得意一下。一時得意不算什麼,笑到最後纔是勝利。”

陸榮廷不急着下定論,他問道:“如果賀州的粵軍不西進,那當如何?”

李漢章將指揮鞭戳在了梧州上,不慌不忙的說道:“如果粵軍不圖眼前利益,那他們必然是想在梧州定下決戰的戰場。以目前看來,粵軍急着先發制人,目的就是想在北洋軍南下之前打垮我們桂軍。我們要麼在灕江以北放長線,要麼固守梧州硬碰硬。不管怎麼哪一點,只要能耗到北洋軍到來,這一把我們就贏定了。”

一直沉默不語的陳樹勳在這時開口提出了質疑:“李參謀長,大策略上你我一致,只是在梧州的細節上我卻有幾分擔憂。誠如李參謀長所說,讓粵軍深入境內拖長戰線,確實是好的對策。然,一旦粵軍選擇從梧州下手,我軍採取死守的策略,一定會陷入可怕的拉鋸戰。到時候縱然成功拖住了粵軍,可我軍損傷也必然不小。北洋軍可不是一個可靠的盟友,到時候能否順利拿下廣東還得看他們的臉色呀。”

李漢章好整以暇的點頭贊同道:“陳副官所言極是。”

旋即,他加重了語氣,再次拋出了自己的觀點:“可是陳副官也要清楚一件事,假如我們不死守梧州,這個交通重鎮丟掉,粵軍船艇溯江而上,足以橫切我整個廣西。利用灕江河運完全掌控整個戰線的距離。除此之外,灕江以南平坦的地形可長驅直入。從梧州到南寧唯一可守之處只剩下玉林。就算我們在玉林阻擊粵軍,結果與在梧州阻擊有什麼不同?與其丟掉門戶,還不如死守門口。”

陳樹勳聽到這裡,只能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這場仗還真不好打!

陸榮廷微微頷首,說道:“克寧的話很有道理。我軍未戰而丟賀州已經夠丟人了,要是再丟掉重鎮梧州,放粵軍到玉林決戰,那豈不是更丟人?”

粵軍攻克賀州的消息不單單在兩廣成爲驚聞,同時在湖南、湖北甚至北京也引起了重視。吳紹霆不遵中央政府命令卸任廣東都督已經是大事,竟然還敢主動出兵廣西,這年輕人實在是太狂妄了。不過不得不說,吳紹霆這一戰打出了十足的意義,一方面展現了粵軍的威力,另外一方面也告誡北洋軍和桂軍,他戰略陰謀瞭如指掌。

曹錕接到這個新聞之後感到壓力很大,他這個北方大漢自從入湘以來一直醞釀着一個驚天的想法。湖北的命令是讓第一步兵協儘快攻克衡陽,剿滅焦達峰的革命軍,儘管沒有急着公佈下一步命令,可是不難猜測顯然是進攻廣東。他和他的麾下在入湘以前就已經有了一種想法,打廣東是無利可圖的。

前清還在的那一會兒,第一鎮缺糧少餉已經有一陣子了,誰叫第一鎮統制是鳳山呢!袁大總統上位之後,第一鎮的情況也沒有完全好轉,直到鳳山調走之後,糧餉才徹底落實了下來。曹錕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吃點苦不算什麼,他深知從戎之人的利益來者行軍作戰,局勢越吃緊,糧餉越是不敢中斷。對曹錕來說糧餉是小事,他不會爲這點蠅頭小利瞎折騰,關鍵是有頭腦的人會恰到好處的利用戰爭謀大利。

廣東是不是一塊硬骨頭,曹錕一點都不關心。他巴不得廣東真的是一塊硬骨頭,這樣才能去吊住袁大總統的胃口。他的計劃是儘快擺平湖南的戰事,順便趁機控制湖南二十五混成協,然後擁兵湖南,威懾四川,坐等西南亂成一片,趁機向上面索取更多的利益。

只是現在曹錕的計劃恐怕要告吹,粵軍都打到廣西省境去了,上面必定會緊催。不過這未嘗不是一個新的機會,長遠打算不能實現,索性趁着這個風頭浪尖大撈一筆。

朱執信和王長齡在賀州告捷後的第三天從廣州前往柳州,因爲兩廣正處於交戰時期,交通不算方便,直到八月五日中午兩人才抵達柳州。休息了半日,朱執信通過本地同盟會成員的關係,總算與劉谷香取得了聯繫,約定次日在柳州羅池書社見面。

第二天朱執信與王長齡準時來到了羅池書社。書社坐落於柳江岸邊,湍湍的江水驅走了炎熱的暑氣,竹木結構的屋形通風透氣,不可不謂是一處幽雅清靜的書香之地。剛走進大門,只見門庭走廊上席地坐着幾個青年,正安安靜靜的翻閱書籍。一個靠近門外的青年看到有人走進來,放下書本站起身迎上前。

“兩位先生有事?”青年禮貌的問道。

“是谷香先生約我們前來。”朱執信說道。

王長齡是福建人,雖然在廣州任職多年,對兩廣地區的方言依然不甚瞭解。他這次陪同朱執信一同前來,主要是負責朱執信的安全,所以默然站在一旁不說話。

青年揚了揚眉毛,不疾不徐的又問道:“兩位是廣州來的同志?”

朱執信點了點頭,微笑道:“正是。”

青年於是說道:“請兩位先生跟我來。谷香先生還沒有過來,兩位先到竹樓喝點涼茶吧。”

朱執信、王長齡跟着青年穿過了門庭,走廊上席地而坐的其他讀書青年從始至終目不斜視,專心致志的看着書。這一幕讓朱執信感到很欣慰,可見劉谷香對文化教育十分重視,嚴格指導青年一代要認真學習。

過了門庭,來到書社主樓,帶路的青年沒有停步,直接又從後門出了主樓。後院很寬敞,有幾顆上了年紀的大樹,樹蔭下又有一些人,或看書、或下棋。後院盡頭是一座兩層高的小竹樓,簡單整潔。竹樓裡沒有人,二樓只有一張小茶几,上面擺放着各種茶具。帶路的青年請朱執信、王長齡上二樓小坐,又通知雜工送上涼茶。

朱執信與王長齡一邊喝茶,一邊欣賞窗外柳江風景,礙於書社清靜的環境,他們儘量保持沉默。大約等了三十分鐘,兩個人覺得有些奇怪時,樓下後院傳來了聲音。那些在大樹下看書下棋的人紛紛起身,向一行人從主樓走來的人行禮問好。看到這裡,他們立刻猜到這些人當中應該就有劉谷香了。

竹樓樓梯傳來了腳步聲,最先走上來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人,隨後是一位膚色黝黑的漢子,再後面還有三個人,這些人透着十足的軍人氣質。

朱執信和王長齡忙站起身來。“谷香先生?”朱執信對文質彬彬的中年人問道。

儘管劉谷香曾去過廣州、香港等地參與革命活動,不過不巧的是朱執信並未見過其一面,只知道此人曾經中過舉人,想當然的認爲對方應當是書生模樣。當然,如果吳紹霆沒有提前完成廣州起義,按照正常歷史的進展,朱執信會在廣州新軍起義和黃花崗起義是結識劉谷香,顯然現在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那中年文人怔了怔,隨即哈哈笑了笑,轉過身來介紹道:“想必這位是朱先生了,我並非谷香先生,這位纔是。”他指了指身後那個皮膚黝黑的漢子。

朱執信和王長齡齊齊詫異,萬萬沒料到劉谷香竟然武夫的形象。

劉谷香爽朗的笑道:“怎麼,劉某的容貌讓兩位意外了?”

劉谷香,名起今,字谷香,清馬平縣人。廣西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革命烈士。清末舉人。爲反清救國,棄文就武,矢志革命。1906年入廣東將弁學堂習陸軍。1907年赴香港,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後在香港、廣州、梧州、潯州、柳州等地從事革命活動,策劃反清起義,並在柳州組織建立同盟會廣西分會,爲辛亥革命培養了衆多骨幹。1911年農曆3月29日,黃興在廣州發動反清武裝起義,他奉命召集廣西會黨同志20多人,與黃興一起攻打兩廣總督署,殲其守衛。後因清軍援兵到達,寡不敵衆,遂退出總督署,起義失敗,避往香港。武昌起義後,先到廣州聯絡新軍,光復廣州,任廣東都督府秘書長。1911年11月13日,劉谷香奉派回廣西柳州,先任廣西右江軍政分府總長,開創柳州民主政治新局面,後任廣西陸軍第五軍統領。1913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後,圖謀稱帝,他積極響應孫中山領導的倒袁運動,並在柳州起兵討袁,通電響應各省,宣佈廣西獨立,因沈鴻英出賣,不幸被袁世凱的爪牙陸榮廷緝拿。同年10月14日,在柳州東門從容就義。

朱執信尷尬的笑了道:“是有一些意外。原以爲谷香先生相約在如此幽靜的書社,一定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文士,沒想到谷香先生竟然是這般豪邁灑脫的壯士。”

劉谷香笑道:“五年前我曾在香港跟展堂先生會過一面,朱先生與展堂先生關係甚密,難道不曾聽說過在下一二?”

第309章 ,敘舊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765章 ,見曹錕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84章 ,張謇青睞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95章 ,調任營長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638章 ,分割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919章 ,真相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801章 ,制空權第899章 ,到福州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424章 ,在日本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8章 ,敢作敢爲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15章 ,借力打力第645章 ,遷徙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604章 ,升級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415章 ,一談第58章 ,雞毛令箭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77章 ,深入軍心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393章 ,北方帶來的消息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14章 ,氣勢服人第90章 ,先斬後奏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621章 ,收編第917章 ,行刺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664章 ,動變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64章 ,昔日恩師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116章 ,將軍家宴第191章 ,老狐狸第782章 ,國會大會
第309章 ,敘舊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765章 ,見曹錕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84章 ,張謇青睞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95章 ,調任營長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638章 ,分割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919章 ,真相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801章 ,制空權第899章 ,到福州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424章 ,在日本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8章 ,敢作敢爲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15章 ,借力打力第645章 ,遷徙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604章 ,升級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415章 ,一談第58章 ,雞毛令箭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77章 ,深入軍心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393章 ,北方帶來的消息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14章 ,氣勢服人第90章 ,先斬後奏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621章 ,收編第917章 ,行刺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664章 ,動變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64章 ,昔日恩師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116章 ,將軍家宴第191章 ,老狐狸第782章 ,國會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