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

提及這件事,儘管之前的十多天時間裡,李承晚和李東寧等人勉強接受了李瑋鈡的主張,可歸根結底仍然有所不滿,因此在這個時候情不自禁的表露在了臉上。不過二人什麼話都沒說,在他們看來似乎吳紹霆早有自己的看法,或許聽聽中國的建議也不是一件壞事。

吳紹霆就等着李瑋鈡來提問,他故作深思熟慮了一番,隨後說道:“在這個時期,整個朝鮮民族必須有一個領袖,一個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領袖,雖然在座的諸位你們都有一定號召力,可於國內於國際這些都遠遠不夠的。打個比方來說,我吳紹霆認識你們,可是德皇威廉二世不一定認識你們,甚至在朝鮮境內也不是每個人都聽說過獨立運動組織。”

衆人一邊思考吳紹霆的話,一邊煞有其事的點着頭,從表面上來聽這番話並非沒有道理。

吳紹霆頓了頓,接着又說道:“我相信朝鮮國王在朝鮮乃至國際上都還是存在不小的影響力,而在我的計劃當中也需要朝鮮國王的幫助。”

李瑋鈡臉色有些不悅,幾度想要開口糾正是“大韓帝國皇帝”,可是又擔心觸怒了吳紹霆,只好將心中的糾結堆在了臉上。

吳紹霆注意到了這一點,不過卻沒有理會,他自顧自的說道:“在此,我需要得到一份朝鮮國王親筆撰寫的詔,其中內容要包括邀請我們中華民國討伐日本侵略者、協助朝鮮王國恢復國家獨立並且確立由諸位先生組建臨時執政府的合法性。一旦這份詔送到我的手上,我會立刻向日本宣戰,也就是說,這份詔就是信號。”

李承晚堅定的點了點頭,振奮的說道:“元閣下考慮的及時,這件事請交給我們來負責,我們保證在一個月之內取得殿下的詔。”

李瑋鈡趁着這個時候向李承晚提醒道:“是陛下”

李承晚冷冷的瞥了李瑋鈡一眼,沒有理會對方。

吳紹霆目光很快落在李瑋鈡身上,他不疾不徐的說道:“剛纔李老先生詢問關於朝鮮國體的問題,我想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做一次簡短的討論。”

李瑋鈡帶着強烈情緒色彩的說道:“我們朝鮮國經歷了坎坷的歷史和磨難,建陽陛下正是因爲尋求外國勢力的援助無門,才萌生出自圖強的想法,宣佈建立大韓帝國,不再向任何國家表示宗屬關係。如果元閣下是真心實意爲了幫助我們大韓帝國復國,還請您務必尊重我們陛下的身份與國家的地位,否則請恕老朽無禮,實在難以接受這樣的屈辱”

李承晚沒好氣的喝道:“都在這個時候了,你能不能不要如此迂腐頑固?皇和王都是封建時期的國君體制,德意志帝國是皇帝沒錯,沙俄帝國也是皇帝沒錯,可英吉利王國呢?難道英國人會因爲自己是王國而感到國家地位比德國、沙俄低下嗎?”

李瑋鈡冷冷的反駁道:“既然你覺得二者並無異樣,那爲何就不能遵循陛下的決心,恢復大韓帝國的國號呢?”

李承晚生氣的說道:“我們已經讓步,決心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保留李太王皇室身份和國家元的地位,難道你就不能稍微退讓一步,恢復我們朝鮮王國更具有歷史意義的國號嗎?”

李瑋鈡馬上說道:“這件事必須經過建陽陛下來決定,而不是由你來代替建陽陛下決定”

李承晚冷笑着說道:“這還有什麼好爭論的?日本人改封我們大韓帝國皇帝爲太王時,皇帝他又選擇嗎?”

李瑋鈡臉色突然大變,憤怒的拍案而起,衝着李承晚用朝鮮語大喝道:“你,你竟然如此放肆,竟然拿這件事來做比較,簡直是……”

就在這時,吳紹霆大聲的說道:“好了,都冷靜下來,有必要在這個時候爲這個問題爭吵嗎?我只是說簡短的討論一下,只要能確立一個方向即可,何必要如此大張旗鼓的吵鬧?”

李承晚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向吳紹霆欠身道歉。

李瑋鈡表情仍然憤怒,因爲情緒的激動而粗喘不止,過了好一會兒之後才重新落座下來。

吳紹霆沉吟了一陣,隨後恢復平常的語氣說道:“我想說的是,君主立憲制對於目前的復**事計劃是有很大的幫助,這一點之前我們已經達成共識。至於究竟是大韓帝國還是朝鮮王國,我決定中華民國不直接干涉你們的內政,但是做爲友邦我願意給你們一個建議。等到臨時執政府順利過渡到臨時中央政府時,你們可以通過民意調查來決定國家的國號。”

聽到這裡,在場的所有人都有些詫異,不僅是朝鮮方面,包括張孝準、吳佩孚等中方官員都變了臉色。朝鮮方面一直認爲吳紹霆會通過幫助朝鮮復國還重新確立中國對朝鮮的宗主國關係,雖然他們並不心甘情願這樣,但爲了獲得中國的援助,也只能暫且如此,等到朝鮮國力逐漸恢復並壯大之後,再通過外交手段恢復國家絕對獨立。張孝準等人在之前與吳紹霆談論過這個問題,當時吳紹霆認爲應該恢復朝鮮王國的體制,取消他們的皇帝身份,以此來加強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可爲什麼這個時候吳紹霆突然變卦了?

會場短暫的沉默了一會兒,隨後李東寧有些急切的說道:“我認爲元閣下這個建議非常切合實際,也能是對於國體不同意見的一個合適的折衷辦法。”

李承晚點着頭附和道:“是的,沒錯,我也是這樣認爲的。”

李瑋鈡嘆了一口氣,雖然他內心仍然很介意,可這個時候顯然不能再唱反調,否則必然會陷入衆矢之的,同時還會影響自己在臨時執政府的地位,等到了那個時候反而對朝鮮皇室的利益更沒有幫助。他無奈的點了點頭,說道:“姑且如此。”

吳紹霆露出了欣然的表情,說道:“很好。關於朝鮮國王詔的事,我希望能在月底就能拿到手,一個月的時間或許有些太長了。”

李承晚揚了揚眉毛,看來中國在月內就會向日本宣戰他馬上表態道:“請元閣下放心,十天時間,只需要十天時間,在下保證完成您交代的任務。”

吳紹霆笑道:“你有這樣的效率我非常高興。那麼,關於臨時執政府組建工作,我介意就在這周之內召開一次朝鮮獨立運動組織的內部會議,選舉非常相。我會安排總統府相關部門協調配合你們的工作。雖然第一次選舉工作可能會太過倉促,正所謂非常之時當行非常手段,等渡過了這段非常時期,再舉行更爲正式的選舉也不遲。”

李承晚贊同的說道:“甚是,甚是,非常之時當行非常手段,元閣下的建議不會有錯的。那麼,就按照元閣下的意思來辦,在下會盡快聯絡上海、南京、廣州以及東三省的所有組織人員,匯聚於北京舉行這次大會。”

吳紹霆點頭說道:“那就這麼先決定下來。之後若有什麼其他需要,可以直接聯王程雲秘官,他會在第一時間向我做出彙報。”

會議到此結束,李東寧等人在侍從官的帶領下離開了會場,他們的心情雖然還有起伏不定的波動,不過大體上還是感到興奮。經過這幾個月與中華民國各級官僚的會面,總算能夠開始投入實際的復國行動,不得不感嘆吳紹霆元是一位有魄力並且敢作爲的人。雖然他們也預料到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華民國肯定會在幫助朝鮮復國的同時從中獲取利益,可只要能在大家的底線之內,付出一些代價那是情理之中的。再者,從這次會談上,他們看得出來吳紹霆元還是尊重朝鮮的獨立權益,這一點已經非常讓人感到敬佩了。

張孝準站起身來走到吳紹霆面前,帶着疑惑的表情問道:“元,您前天不是說要促成朝鮮恢復王國的政體,怎麼今天又變成讓朝鮮人民自己決定?”

一旁的吳佩孚同樣對這個問題感到奇怪,他好奇的看着吳紹霆,等待着對方的回答。

吳紹霆淡然的笑了笑,說道:“之前我確實認爲應該讓朝鮮恢復前清時期的王制,以此來奠定我們中華民國與朝鮮王國之間宗藩關係。不過就在剛纔,我突然想到,維護宗藩關係不一定要在乎朝鮮國是什麼國體,如今我們中國已經是民國,哪怕朝鮮是大韓帝國也與我們掛不上任何邊,所以沒必要在皇帝和國王之間甄選。”

張孝準說道:“可是,自古只有王國的國王才能接受宗主國的冊封,若是朝鮮成爲了帝國,那可就無章可循了。”

吳紹霆笑着說道:“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上你說的很對,不過自古以來也只有皇帝才能冊封王國的國王,你覺得我們中華民國還會有皇帝嗎?”

張孝準與吳佩孚對視了一眼,兩個人一時都說不出來,現在的談話可涉及一個敏感的問題。不過他們看得出來,似乎吳紹霆根本沒有打算改變中華民國目前的體制。

停頓了片刻後,吳紹霆接着又說道:“如今的年代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我們必須懂得該如何取捨。在這個取捨當中,我認爲可以不要那些所謂的名義,只需要將實質的利益抓在手裡即可。因此我臨時改變了主意,決定不干涉他們的國號,只要能確立是君主立憲制就行了,再者我們今天的讓步,反而能爲日後向前邁步提供幫助。你們懂我的意思嗎?”

吳佩孚若有所思的問道:“元,您是說故意先示好,這樣就能更容易控制他們?”

吳紹霆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吳佩孚恍然的嘆道:“果然是遠見。”

吳紹霆吩咐道:“這幾天你們有空就去協調一下朝鮮人組建臨時執政府的事情,關於幫他們組建軍隊的事也看着辦。總之我不會在朝鮮軍隊上寄予厚望,但適當的時候也需要一些炮灰來我們鋪路搭橋。”

吳佩孚和張孝準齊聲說道:“是”

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791章 ,開戰第15章 ,借力打力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462章 ,口供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211章 ,裂痕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18章 ,敢作敢爲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991章 ,事露第663章 ,揭底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881章 ,索要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826章 ,損傷第209章 ,狙擊士官學校第890章 ,佈置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87章 ,似有隱情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203章 ,在北方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96章 ,一番切談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640章 ,閃擊第365章 ,初見袁世凱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231章 ,在瀛臺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1198章 ,安撫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97章 ,陳芳提醒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979章 ,七月第21章 ,見革命黨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1022章 ,遊鬥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191章 ,老狐狸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936章 ,用意第961章 ,通電第77章 ,深入軍心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58章 ,雞毛令箭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975章 ,山地狼行動結束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912章 ,暗流第1094章 ,突破口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12章 ,小恩小惠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
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791章 ,開戰第15章 ,借力打力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462章 ,口供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211章 ,裂痕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18章 ,敢作敢爲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991章 ,事露第663章 ,揭底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881章 ,索要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826章 ,損傷第209章 ,狙擊士官學校第890章 ,佈置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87章 ,似有隱情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203章 ,在北方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96章 ,一番切談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640章 ,閃擊第365章 ,初見袁世凱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231章 ,在瀛臺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1198章 ,安撫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97章 ,陳芳提醒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979章 ,七月第21章 ,見革命黨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1022章 ,遊鬥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191章 ,老狐狸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936章 ,用意第961章 ,通電第77章 ,深入軍心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58章 ,雞毛令箭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975章 ,山地狼行動結束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912章 ,暗流第1094章 ,突破口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12章 ,小恩小惠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