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內閣總理(上)

人是晴朗的,心情是激動的。??帶着激動的心情,宋教仁在幾名隨員的陪同下登上一輛四輪馬車,然後,在數十名北洋軍騎兵的護衛下向總統府前進。

此去總統府,宋教仁是去拜訪民國代理大總統徐世昌的,就那份內閣成員名單與徐大總統進行一次磋商,宋教仁的心情固然是激動爲主。但激動中也帶着一點冉忑不安。

就在前天,南北和平代表團已經正式結束了停戰談判,雙方一致決定簽署正式的南北停戰協議,不過在協議正式簽署之前,必須先將民國第一屆正式內閣的名單公諸於世,昭信天下,就在談判結束的當天下午。宋教仁就急匆匆將那份由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提交的內閣名單親手交到了徐世昌大總統的手裡,而當時的徐世昌並沒有立即對名單表態。他只是說要仔細考慮一下。

徐世昌這一考慮就是整整一天,直到今天才派人過來通知聯合陣線方面,請宋教仁去總統府“磋商”。

越是靠近總統府,宋教仁的心情就越是忐忑不安,畢竟,那份內閣成員名單完全是按照聯合陣線的利益擬定的,不僅所有重要部門的長官是聯合陣線的人,就連教育總長、工商總長這種“雞肋總長”也是清一色的聯合陣線成員,至於北洋集團的提名,聯合陣線僅僅只是同意由幾個人出面裝點一下門面而已,不是充任部門的次長、委員,就是掛名當個顧問、參議什麼的,純粹就是花瓶角色。

對此,那位英國公使朱爾典先生的評語可謂是一針見血,“這是戰勝者對戰敗者的羞辱”雖然說得過分了些,不過即使在聯合陣線的那些和談代我們看來,這份內閣成員名單確實過於露骨了些,幾乎完全沒有考慮北洋集團的利益。

實事求是的謝,聯合陣線還是考慮了北洋集團利益的,因爲這份內閣成員名單根本就是一個利益的交換。作爲北洋妥協的報酬,聯合陣線同意修改和平條件,不僅不再要求公審戰犯,而且還同意北洋保留一部分建制完整的部隊。

公審戰犯的條件取消也就罷了。可是允許北洋保留一部分部隊的這個交換條件確實有些讓人難以容忍,尤其對於聯合陣線的領袖趙北來講,這個交換條件差點就被他否決,不過最後趙北還是勉強同意了這斤,條件,至於到底走出於什麼考慮。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再次借用那個英國公使朱爾典先生的話,這斤小條件的交換是“相當合算”的,北洋應該“認真的考慮一下現在的遠東局勢”。

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北洋集團最終同意了這些交換條件。而那份內冉成員名單就是聯合陣線最看重的一個交換條件。

如果這份內閣名單最終無法通過北洋高層的認可,那麼,這南北之間也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和平,而前頭的那些和談會議也將一無所獲,這正是宋教仁此刻忐忑不安的主要原因。

其實,按照宋教仁等人的打算。聯合陣線只需要佔據那些重要的部門就可以了,像教育部、工商部這些冷衙門完全可以交給北洋的人去控制,這樣既能照顧北洋集團的面子,也能避免給人一種聯合陣線一家獨大的觀感,至少能使吃相不那麼難看。

但是作爲聯合陣線實際上的領袖。趙北堅決反對讓出些殘羹冷炙。按照趙委員長的意思,聯合陣線必須以壓到性的優勢控制住整個中樞。以方便所有於國於民都有利的政策的順利推行,至於北洋方面的感受。趙北似乎全然沒有考慮。

宋教仁甚至有些懷疑趙北爭取南北和平的誠意,他曾徒勞的據理力爭。希望趙委員長能夠對北洋高擡貴手,不要將北洋逼上絕路,不要讓對方狗急跳牆,但是宋教仁的努力毫無用處,趙北根本就不聽他的,而且還拉上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的另外一些委員一起向宋教仁等人施加壓力。

政客都希望自己的官越大越好,錢越多越好,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的那幫委員們都是政客,而且都是合格的政客,現在既然有委員長親自給他們撐腰,這搶起官帽子來那可是完全不顧吃相,黎元洪、湯化龍等人的表演尤其出色,有這些委員出馬。趙委員長根本就不必再跟宋教仁那幫人磨嘴皮子,自然有這些前臺人物爲委員長衝鋒陷陣,而且斤。個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於是,這份吃相非常難看的內閣閣員名單就這麼出籠了,這讓宋教仁等和談代表都有些尷尬,在去總統府呈送這份內閣名單之前,宋教仁還特意喝了點酒壯膽,不然的話。他都不敢跨進總統府的大門。

實際上,徐世昌的表現也跟宋教仁差不多,接到內閣名單之後,也是非常的震驚,臉色是煞白,連手都在發抖,當時宋教仁絲毫也不懷疑。如果這份內閣名單不是送到徐世昌手上,而是送到袁世凱手上的話。恐怕當時南北戰火就要重燃了。

好在徐世昌不是袁世凱,震驚歸震驚,可是很快壓住了心頭的火。讓宋教仁先回旅館等候消息,而徐世昌則立即召集北洋元老商議對策。看看是否接受這份內閣名單,以換取北洋集團的一線生機。

現在,徐世昌顯然已做出了決定,南北實力派能否化干戈爲玉帛,就看宋教仁的此次總統府之行了。

那輛四輪馬車在北洋軍騎兵的護衛下駛到總統府正門前,早有外務部工作人員等候在哪裡,見宋教仁準時趕到,也沒什麼廢話,當即請宋教仁等人換乘了一輛輕便馬車,向居仁堂駛去。

跟着總統府“分部,作人員講了居仁堂,徐世昌、段棋瑞等北洋亢去仁杜裡,而且英國公使和日本公使也令人驚訝的在場。

雙方見禮、寒暄,也沒什麼廢話。直接切入正題。

徐世昌拿出了那份宋教仁在前天親自呈給他過目的內閣閣員名單。很平靜的指了指名單,然後說道:“宋先生,你們送來的這份內閣名單中樞已經仔細的討論過了,現在請你們過來,就是正式給你們一

“那麼,答覆是什麼?”宋教仁也努力做出副平靜的表情,一字一句的問道。

“閣員名單雖有瑕疵,不過若進行一番小小修改,中樞似可批准,但是內閣總理的人選中樞絕不會答應!”

徐世昌的前半句話讓宋教仁長噓口氣,而那後半句話雖然說得口氣強硬,但是宋教仁卻並不覺得奇怪。

因爲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提名的內閣總理人選是趙北。

由趙北擔任內閣總理。監督各部行政事務,這個要求北洋中樞能答應有叫奇怪!

其實,當時宋教仁就委婉的向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提出過建議,內閣總理一職最好應由一個文職人員擔任,而不宜由軍人擔任,這實際上就是在提醒他們,不要推舉趙北出任內閣總理,但是就像他的其它建議一樣,這個建議也沒有被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接受,他們依舊提名趙北出任內閣總理。

而根據宋教仁得到的可靠消息,這個內閣總理的提名實際上走出於趙北自己的“毛遂自薦”也就是說,這是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奉命行事,這一方面固然是受到了領袖的直接壓力,而另一方面似乎也是黎元洪、湯化龍那幫委員對委員長的示好舉動。

到處都有馬屁精,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裡也有不少馬屁精,而這些馬屁精的出現偏偏都是上次南北開戰之前立憲會委員向委員長請辭的結果。如果那幫立憲會的委員們不是急急忙忙與聯合陣線劃清界線的話,這幫馬屁精的勢力也不會這麼大,實際上,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黎元洪和湯化龍的死黨,趙北將他們塞進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這讓黎、湯二人感激不盡,此次他們全力支持趙北擔任內閣總理就是投桃報李,這既是江湖義氣,也是政治傳統。

宋教仁越來越看不起立憲會那幫鼠目寸光的委員們了,在他看來,立憲會的退出導致了許多惡劣後果;庶務委員會馬屁精的增多就是最嚴重的一今後果,這今後果直接導致了庶務委員會成了趙北的應聲蟲和後援團,委員長的勢力已經膨脹到了難以遏制的程度,這與當初宋教仁等人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

不過現在埋怨立憲會鼠目寸光已無濟於事,宋教仁等人現在最關心的還是這個內閣問題,在這幫憲政派議員們看來,只要國會和內閣掌握在自己手裡,就算趙北勢力繼續膨脹。但是憲政派至少也掌握了一部分權力,通過政治上的合縱連橫完全可以制約趙北的力量,到時候未必沒有憲政派的用武之地。

所以,當徐世昌明確表示反對由趙北擔任內閣總理一職後,宋教仁並沒有太過意外,他甚至有些慶幸北洋否決了內閣總理的人選,因爲在他看來,一旦趙北真的當上了內閣總理。對於限制他的政治野心顯然沒有好處,從心底裡講,憲政派的這幫議員們是希望趙委員長“功成身退”的,只是可惜對方晏然沒有這個打算,所以,也只有借北洋中樞制衡一下了。

“對於中樞的這個決定,我斤,人深表遺憾。”

宋教仁的話講得很有分寸,也留有餘地,話鋒一轉,又道:“不過。關於內閣總理人選問題,是完全可以商量的,其實在聯合陣線內部。對油委員長出任內閣總理一事也是存在分歧的,有些委員認爲,民國的第一屆正式內閣中確實不宜出現過多的軍人閣員,否則的話,容易給各國政府“這是一個戰鬥內閣,的錯覺,不利於外交事務。”

“哦?宋先生深明大義,我很是欣慰。就怕聯合陣線裡那些支持趙北的人不同意你的意見。現在中樞有一個折中方案,似乎可以挽救危局。”

徐世昌點了點頭,然後向坐在一邊的英國公使和日本公使看了一眼。見兩也是連連點頭,似乎也很贊同他的看法。

其實,對油趙北出任內閣總理一事,北洋集團內部也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爲現在北洋已是命懸一線,不如賣個順水人情給趙北,反正這個內閣總理輪不到北洋的人來做,另一派則認爲即使北洋中人不能擔任內閣總理,也絕不能讓趙北擔任,而作爲北洋現任當家人的徐世昌,他是持後一種觀點的,畢竟,如果趙北出任內閣總理的話,北洋集團最後的一點面子也會被一掃而空。

但是真正給徐世昌底氣否決內閣總理人選提名的關鍵還是英國與日本兩國駐華公使的態度,無論是英國公使朱爾典,還是日本公使伊集院彥吉,兩人都堅決反對趙北擔任內閣總理,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這個人持強烈的反英、反日立場,而內閣總理是可以直接干涉外務部行動的。兩國政府當然不希望由這樣一個人控制這斤。國家的外交事務。

雖然還有一個國會可以根據憲法制約內閣總理,但是問題在於,不論是英國人還是日本人,都不看好這個國會的力量。

在一位軍事強人面前,再完善的制度也擋不住他的野心。!~!

..

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908章 財政整理(下)第947章 代理人戰爭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405章 妥協第439章 鐵路雄心第24章 風雨九江城(上)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491章 1912年(上)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46章 向西第726章 磨拳擦掌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89章 釣翁漁叟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280虛名與實力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555章 試探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776章 戰爭癮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685章 博羅堡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1195章 介入第250章 平衡第132章 交易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958章 遊戲規則(下)第157章 師長第117章 張園(下)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769章 重錘第1261章 來自“狼穴”的召喚第421章 南行山東(上)第1195章 介入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912章 轟炸第230章 華陽(下)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221章 孤軍(下)第898章 兩場戰爭(下)第657章 防禦(下)第534章 鴻門宴第541章 青島(上)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1194章 閃亮登場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91章 先遣司令第77章 茶園第1091章 阿拉伯海第1264章 談判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275形勢微妙上第829章 邊塞磐石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197章 玄機第688章 達子營第59章 戰漢陽(下)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490章 統帥堂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673章 羣狼(上)第725章 鴨綠江方向第445章 長辛店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436章 廣東事變(下)第711章 田臺莊(上)第496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
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908章 財政整理(下)第947章 代理人戰爭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405章 妥協第439章 鐵路雄心第24章 風雨九江城(上)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491章 1912年(上)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46章 向西第726章 磨拳擦掌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89章 釣翁漁叟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280虛名與實力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555章 試探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776章 戰爭癮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685章 博羅堡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1195章 介入第250章 平衡第132章 交易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958章 遊戲規則(下)第157章 師長第117章 張園(下)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769章 重錘第1261章 來自“狼穴”的召喚第421章 南行山東(上)第1195章 介入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912章 轟炸第230章 華陽(下)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221章 孤軍(下)第898章 兩場戰爭(下)第657章 防禦(下)第534章 鴻門宴第541章 青島(上)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1194章 閃亮登場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91章 先遣司令第77章 茶園第1091章 阿拉伯海第1264章 談判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275形勢微妙上第829章 邊塞磐石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197章 玄機第688章 達子營第59章 戰漢陽(下)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490章 統帥堂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673章 羣狼(上)第725章 鴨綠江方向第445章 長辛店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436章 廣東事變(下)第711章 田臺莊(上)第496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