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再次接觸

夜深人靜,燈火闌珊。

現在已是半夜十一點鐘,雖然多數北京城的居民都已入睡,但是作爲一名新聞記者,莫理循依舊沒有結束他的工作,像往常那樣,他仍在燈下忙碌。

這是一篇關於中日戰爭的綜合論述稿,莫理循必須在天亮之前完成,現在他已將草稿寫好,正在進行最後的潤色。

現在莫理循就居住在北京城東交民巷的英國駐華公使館裡,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邀請他住在這裡的,之所以這麼熱情,主要是出於感謝,莫理循在旅順遭空襲當天所拍攝的那些戰地照片讓朱爾典多少挽回了一些英國政府對他的信任,他當然對莫理循非常感激,於是熱情的邀請他在公使館住下,並承諾給莫理循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新聞。

至於莫理循,他之所以住在公使館裡,倒不全是出於虛榮,他很清楚,這場發生在遠東的中日戰爭關係到整個世界的格局,英國政府不可能不聞不問,實際上,朱爾典也告訴過他,從戰爭一開始,英國政府就密切關注着局勢的發展,而且試圖對此進行國際調停,只是因爲中國和日本都不想在決出勝負之前就坐到談判桌前去,因此英國政府的調停努力目前並無任何效果,但是另一方面,英國政府並沒有放棄努力,仍在各方之間奔走,試圖聯合美國、法國、俄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國再次進行調停,如果能夠達成調停的話,朱爾典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將這個報道權交給莫理循,也正因此,莫理循纔會住在英國公使館裡,守株待兔。

不過在拿到關於國際調停的報道權之前,莫理循並非無事可幹,他全力以赴的報道着此次中日戰爭的發展情況,本來,他是打算親自趕去前線的,但是由於中國軍方拒絕給外國記者前線採訪權,因此,莫理循只能坐在後方,利用他多年以來建立起來的關係網,從中國的政客那裡獲得足夠的消息,這些天裡,黎元洪、湯化龍那幫高官都是莫理循採訪的重點對象,他們透露的消息往往比中國中樞政府的新聞發言人透露的消息更詳細,因爲他們的消息來源正是總統府,那裡就是這場戰爭的指揮中樞,而且總統先生顯然也非常樂於通過黎、湯二人間接的透露那些不方便直接透露給記者的消息和看法。

必須承認,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的表現可圈可點,從那些在新聞發佈會上發佈的戰地照片來看,中國軍隊不僅在空中佔盡優勢,而且在陸地上也進展順利,日本軍隊顯然已經難以招架住中國軍隊的凌厲攻勢,而且從戰略上看,從戰爭一開始,日本就全面落在下風。

換句話說,對於這場中日戰爭,中國中樞政府是做了充分準備的,從輿論到後勤,從軍隊到民間,各個方面都準備的非常充分,這就像是幾十年前爆發於歐洲的那場“普法戰爭”,表面上看,這場戰爭的爆發是偶然的,但是實際上,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的,那位“狂人總統”從上任的那一刻起,實際上就在準備着這場戰爭。

也正因此,莫理循現在的這份綜合論述稿所起的題目就是《不可避免的戰爭》,他希望能夠通過仔細的分析,將此次戰爭爆發的整個過程展示給讀者,同時也分析一下這場戰爭爲什麼不可避免,以及戰爭結束之後遠東地區的戰略格局走向。

以前,莫理循曾準確的預言到了“遠東狂人”的上臺,現在,他打算再做一次預言,對遠東格局進行一次預言,如果將來的遠東局勢發展果然如莫理循所料的話,無疑將繼續提升他的知名度,這有利於他將來的發展,無論是在新聞界還是在政界。

也正因此,莫理循纔會熬夜整理草稿。

終於,所有的草稿潤色完畢,莫理循擡起頭,看了眼鬧鐘,已是深夜十一點半。

想起明天還要與一些中國的政客周旋,莫理循決定儘快休息,不過沒等他收拾完畢,就聽見門外的走廊上傳來人的說話聲。

拉開房門,向走廊上望去,莫理循看見了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現在,這位公使先生正身穿睡袍,與一名公使館的秘書做着交談,由於情緒比較激動,朱爾典的嗓門顯然有些大,似乎沒有留意到已經影響到了住在他隔壁的莫理循。

由於是背對莫理循,朱爾典並未留意到莫理循正在偷聽他與秘書的談話,直到秘書離開,朱爾典轉身回屋,這才發現正站在隔壁門口的莫理循。

朱爾典露出一個職業般的微笑,看了眼莫理循的裝束,驚訝於他的勤奮。

“莫理循先生,你無疑是一名最優秀的記者,這麼晚了,居然還在工作。”

莫理循沒有理會朱爾典的恭維,他走到朱爾典跟前,好奇的向他打聽剛纔那名秘書轉告的消息。

“公使先生,剛纔如果沒有聽錯的話,似乎日本人想與中國進行談判?”

見莫理循一點也不掩飾他剛纔的偷聽行爲,朱爾典不得不收斂了微笑,一本正經的打起官腔。

“莫理循先生,對於你的這個問題,我暫時無可奉告,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自從昨天報紙刊登了蓋平戰役結束的消息之後,許多人都跟你一樣,在猜測着局勢的發展,在許多人看來,日本政府或許會因爲接連戰敗而坐到談判桌前,但是我現在只能告訴你,日本政界中不乏和平人士,但是鼓吹戰爭的也大有人在,遠東局勢的發展仍然是一個迷,你和我都無法在現在做出結論,即使是日本政府,恐怕現在也是沒有統一的政策。”

說到這裡,朱爾典道了聲“晚安”,便回了臥室,看樣子並不打算向莫理循透露這個內幕消息。

莫理循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但是同時也非常鬱悶,從朱爾典的表現來看,即使日本政府確實已經透露出了與中國方面尋求和平談判的意向,恐怕英國公使也不會現在就向外界透露這個消息。

“看起來,這場戰爭確實給日本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而且,日本政府內部的分歧顯然也進一步加重了,局勢到底會怎麼發展呢?”

帶着這個疑問,莫理循又坐回了書桌邊,拿出那份綜合論述稿,決定繼續修改。

就在莫理循坐在北京東交民巷英國公使館的客房裡奮筆潤色草稿的同一時刻,在天津英國租界維多利亞路的一棟灰色洋樓裡,兩名中國商人也在熬夜會見客人。

這棟洋樓屬於前清慶親王奕劻所有,而這兩名正在會見客人的中國商人正是鄒廷弼和劉人祥,他們兩位正是總統府派到天津的特使,目的就是與日本方面尋求接觸,看看能否通過談判在合適的時候結束這場中日戰爭。

鄒廷弼和劉人祥原本住在天津英國租界的一家旅館裡,而且像前幾天那樣,天剛黑下來,兩人就各自上牀休息了,但是睡到半夜,又被人叫了起來,叫他們起來的人正是奕劻,奕劻告訴鄒廷弼和劉人祥,日本商會再次派人過來,說要連夜會見他們,討論一下修改雙方談判條件的事情。

鄒廷弼和劉人祥只好穿戴整齊的趕到奕劻寓所,會見那位日本方面的談判專家高尾亨。

雙方不是第一次見面,而談判地點也依舊設在奕劻寓所的客廳裡,像上次一樣,奕劻很快就離開了客廳,只留下鄒廷弼和劉人祥與那高尾亨周旋。

由於昨天就得到中樞通報,知道了蓋平戰役的戰果,鄒廷弼和劉人祥現在信心十足,他們堅持不肯妥協,但是作爲談判的另一方,高尾亨顯然也全力以赴的完成他的任務,耐心的對中方提出的和談條件提出了修改意見,希望中方修改和談條件中的某些條款。

“請兩位諒解,作爲大日本帝國的利益所在,臺灣島的地位問題無論如何也不能列入談判條件之中,琉球羣島也不能列入談判條件,而且,關於賠款問題,也是不能談判的,無論如何,大日本帝國也不會接受向貴國方面做出戰爭賠款的要求,這會激怒日本國民,會使戰爭長期化,無論是對貴國而言,還是對大日本帝國而言,這都是很不利的,長期戰爭會使兩國的經濟全面衰退,而這,正是日本商會方面想極力避免的,我們之所以願意與貴國進行談判,也正是出於這個考慮,還希望兩位能夠理解我方的立場。”

高尾亨鎮定自若的提出了他的修改意見,但是從心裡講,對於此次談判,他心裡是沒有任何信心的,畢竟,現在戰場的主動權掌握在中國軍隊手裡,除非日本軍隊能夠扭轉戰場上的劣勢,否則,外交官再好的口才也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說到底,外交立場是由實力決定的。

出乎高尾亨的預料,在他提出修改意見之後,鄒廷弼和劉人祥並沒有一口回絕。

“高尾先生,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我們中國商人也同樣擔心戰爭可能會拖累經濟,不過中國是大國,國內市場尚未完全飽和,即使戰爭長期化,中國的經濟仍然會比日本經濟更頑強一些,而且日本缺乏原料,如果戰爭遲遲不能結束的話,日本的工業就會很快完蛋。”

鄒廷弼的幾句話讓高尾亨有些驚訝,他明白,對方沒有糾纏和談條件的話題,這似乎說明中國方面的和談條件不是不能修改,關鍵是怎麼修改。

“那麼,請將我方修改之後的條件過目,如果貴方認爲合適的話,我們可以立刻進行談判。”

高尾亨立刻將日本方面提出的修改之後的談判條件書遞了過去。

鄒廷弼接過日本方面的和談條件書,但是並沒有一口答應立即談判。

“請高尾先生先回去等候消息,等我們研究完了這個和談條件書之後,再與你聯繫。”

鄒廷弼和劉人祥都非常清楚,現在日本人急着想與中國進行和談,就是因爲前線連吃敗仗,國內民怨沸騰,這個時候,日本政府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從,選擇權卻已不完全掌握在日本政府手裡。

高尾亨走後,鄒廷弼和劉人祥立即返回投宿的旅館,利用有線電報網向北京的總商會拍發了一封電報,將再次與日本方面進行接觸的情況進行了彙報。

半個小時後,回電過來,總商會的意見其實就是總統的意見。

“不急着談,先等等。”

總統的意見讓鄒廷弼和劉人祥有些驚訝,不過兩人倒是理解總統的立場,現在戰場上捷報頻傳,這種時候談判,中方當然要做出高姿態。

於是,鄒廷弼和劉人祥找來外務部顧問,連夜確定了拖延戰術,他們也明白,總統之所以這麼有信心,恐怕是因爲戰場上的形勢對中國越來越有利。

像多數國人一樣,鄒廷弼和劉人祥也在等待着勝利的消息。

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947章 代理人戰爭第29章 傾軋(上)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30章 傾軋(下)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888章 中國的戰列艦(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534章 鴻門宴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401章 消息靈通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1207章 逃兵第204章 旗營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838章 一切都是利益(下)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502章 東北亞危機第1267章 “颱風”陰影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232章 四年計劃第455章 中秋密謀(上)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168章 租界(下)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94章 廚子革命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375章 局勢詭異(上)第756章 武裝起來第59章 戰漢陽(下)第739章 革命同志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81章 合電第428章 兩手準備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368章 虛驚一場第551章 西康(上)第48章 前哨戰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300章 橘子洲(下)第1227章 “第二戰場”(上)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998章 歸來(下)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561章 邂逅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52章 忠奸難辨(下)第1070章 紅海鯊魚第63章 漢冶萍(上)第81章 合電第491章 1912年(上)第319章 各爲其主第655章 拉攏(下)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813章 1917年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1051章 執着第10章 舌頭第116章 張園(上)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468章 冒險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509章 打倒列強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575章 一個假設(上)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788章 競爭者第1263章 密謀者第406章 背叛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71章 獨木難支(下)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349章 困境第610章 事變(下)第1章 穿越時空的小職員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761章 交涉(下)第688章 達子營第654章 拉攏(上)
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947章 代理人戰爭第29章 傾軋(上)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30章 傾軋(下)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888章 中國的戰列艦(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534章 鴻門宴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401章 消息靈通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1207章 逃兵第204章 旗營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838章 一切都是利益(下)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502章 東北亞危機第1267章 “颱風”陰影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232章 四年計劃第455章 中秋密謀(上)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168章 租界(下)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94章 廚子革命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375章 局勢詭異(上)第756章 武裝起來第59章 戰漢陽(下)第739章 革命同志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81章 合電第428章 兩手準備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368章 虛驚一場第551章 西康(上)第48章 前哨戰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300章 橘子洲(下)第1227章 “第二戰場”(上)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998章 歸來(下)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561章 邂逅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52章 忠奸難辨(下)第1070章 紅海鯊魚第63章 漢冶萍(上)第81章 合電第491章 1912年(上)第319章 各爲其主第655章 拉攏(下)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813章 1917年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1051章 執着第10章 舌頭第116章 張園(上)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468章 冒險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509章 打倒列強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575章 一個假設(上)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788章 競爭者第1263章 密謀者第406章 背叛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71章 獨木難支(下)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349章 困境第610章 事變(下)第1章 穿越時空的小職員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761章 交涉(下)第688章 達子營第654章 拉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