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青雲庵急中生智

51青雲庵急中生智

正月初十,冷玉如叫人來了信,邀綺年一起去青雲庵。

冷太太出了初五就回青雲庵了。她回來,本就是因着大年下的冷家不能沒有女主人,現下該做的都做完了,對如今的冷家,她是毫無留戀,只不過心疼冷玉如罷了。

青雲庵在城東山上,規模竟然並不太小。這裡規矩好,有不少女人在這裡修行供奉。有些是守寡的未亡人,有些是年輕姑娘在家中犯了過錯被送來抄經禁足,還有些則是不得寵的姨娘年老色衰,索性來做了居士。

冷玉如和綺年順着石階走上去的時候,時間已是午後。在青雲庵修行的外人居住在庵堂兩邊的禪院裡,中間則是幾重佛殿。因青雲庵名聲好,所以平日裡也有人來上香,只是非女眷不得入內罷了。

冷太太與人共住一個小院子,西邊是佛堂,院中的修行人可一起在此誦經。其餘屋子每人佔了一大一小兩間,大間可供平日起居,小間是臥房。因地方不大,冷太太只帶了當初自己陪嫁來的一個嬤嬤伺候,另有寺中女尼每日來送齋飯及打掃庭院,雖然清苦,倒也過得下去。若是供奉的香油錢多一些,素齋也還算豐盛,時鮮果子和點心也可送上。說起來依着冷家現在的樣子,冷太太住在這裡倒心情好些。

冷太太見了綺年也很高興,只是她大約吃齋唸佛久了,人也冷淡了許多,只是拉着綺年的手說了句“出落得更好了,人也白淨了”,便不再怎麼說話。

冷玉如笑道:“小時候太頑皮,整日在太陽地裡瘋,自然要曬黑。如今到了京城,哪裡還容她這樣呢?養了一年,再不白淨纔怪呢。”

冷太太微微笑了笑:“都是好孩子。”

綺年看她頭上只戴一隻素銀簪,身上只穿石青、寶藍的顏色,竟像是個寡婦的打扮,心裡也難受。說了幾句話,就起身說去殿上燒香,讓出地方來給母女兩個說話。

這還沒到十五呢,來燒香的人少,三重殿上都沒多少人,越到後頭越清靜。綺年帶着如燕慢悠悠地燒過前兩殿的香,一直走到最後面。小小的一個院子,兩邊有幾間關閉起來的廂房,裡頭放着些雜物,連個人都沒有。

綺年沿着廊下走過去,如燕突然一把拽住了她,手指着前面地下:兩滴新鮮的血漬!

“我們回去。”綺年毫不猶豫地調頭,這種時候絕不能有什麼好奇心。

“周姑娘——”廂房裡頭傳來一聲低低的聲音。如果這說的是別的,綺年絕對撒腿飛奔頭都不帶回的,但是人家直接叫了周姑娘,這足以說明即使她現在跑了,人家也已經知道她是誰了!

“誰?”綺年真想哭。早知道就不來上香了。這分明是個青年男子聲音,一個男子帶着傷跑到尼姑庵裡來,能有好事纔怪呢!而且她還覺得這聲音似曾相識,好倒黴啊!

廂房裡的人似乎輕笑了一聲:“我與姑娘有過一面之緣。”他似乎略有幾分中氣不足,喘了口氣才道,“外頭只怕很快就要來搜人了,姑娘別怕,我只想請姑娘幫我帶樣東西出去而已。”

綺年突然想起來這聲音是誰的了。在東陽侯府的時候,那假山——就是那個和她一起在假山洞裡看出水芙蓉的人!

“你到底是什麼人?”

廂房裡頭稍稍有些了點動靜,一個穿着不怎麼合身的僧衣的尼姑開門出來,腳下一瘸一拐,臉上抹得全是髒灰,簡直不辨模樣。只是綺年一眼就瞧見他脖子上的喉結——僧衣衣領不高,根本遮不住。

綺年很想看看這人到底長什麼模樣,可惜只能看見一雙狹長的丹鳳眼,眼神裡略帶幾分笑意:“若非在下聽到姑娘的聲音出言呼喚,只怕姑娘此時早退得遠遠的了吧?”

綺年後悔死剛纔出了聲音。她理應拽着如燕轉身就跑纔對!這時候她已經隱隱聽到前殿似乎有聲音了,毫無疑問,無論來的是什麼人,都肯定是衝着這假尼姑來的。

“抱歉,我不識得你。”綺年企圖不動聲色地往後退,她看得清楚,這人手上沒刀,衣裳下面也沒有鼓起來的地方,應該是沒有攜帶凶器的。

“怎麼,姑娘已然把荷花池畔一遇忘記了?”假尼姑根本沒有被她哄住,反而一笑,“我可還記得姑娘問過我,那荷花池裡何處水深何處水淺呢。”臉上抹得烏漆抹黑,一咧嘴兩排牙倒是整齊雪白。

完蛋了……綺年認命地閉了閉眼睛:“閣下到底有什麼事?”這時候再問他是什麼人也未免太傻,其一人家不會說,其二外頭的聲音已經不遠,也根本沒有時間說了。倘若這時候來抓人的衝進來看見他們,好一點她會被抓住當人質,差一點說不定會被當成同黨啦!

一羣穿着五城兵馬司服色的人直衝進青雲庵,嚇得住持急忙出迎。爲首的倒也還客氣:“奉命搜一匪人,請各院居士包涵,我等看看便走。”嘴上說着,已經叫人,“將前後門都封了,不許出入!”

住持難道敢說個不字?只能請衆人稍待:“待貧尼去告知各位居士。”

五城兵馬司的人兵分兩路,一路挨個院子去搜人,一路直衝佛殿。說是三重佛殿,其實地方極小,都沒有什麼可搜的。這羣人一衝而入,驚得殿上幾個灑掃的尼姑和誦經的居士連忙迴避。一路搜到後頭第三重殿,遠遠就聽到有人脆生生數落着:“你這尼姑不生眼睛的麼?竟然將污水灑到我家姑娘身上!你可知道我家姑娘這蜀錦裙子價值幾何?將你賣了都賠不起!”

這等富貴小姐被人衝撞的戲碼,五城兵馬司的人一年也得看個七八出,自是毫不在意,一衝入殿。便見一個戴着帷帽的少女站在殿中,身邊一個十四五歲的俏丫鬟正指着殿角一個跪伏的尼姑斥罵。地上打翻了一隻水桶,水漫開來,果然沾溼了那少女些許裙角。

爲首的領隊瞥了一眼,見那少女的裙子果然是蜀錦,卻也不是那格外昂貴的料子,不過是湖藍色底子織了寶藍色萬字不到頭花樣罷了。真論起來,蜀錦固然是蜀錦,卻也不是什麼珍品。不過瞧那尼姑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頭都不敢擡起來,想是被嚇住了,不由得微微撇了撇嘴。

這一干人突然衝入殿中,將那主僕二人都驚了一跳。俏丫鬟連忙回身擋在自家小姐面前,指着衆人道:“你們是什麼人,怎麼敢衝進庵裡來!”

爲首領隊頗有幾分不耐。青雲庵這裡,貴重人家的女眷是不來修行的,多半是去皇覺寺旁邊的櫳翠庵。那裡供奉比之此地更爲精細,香油錢自然也是要多多的捐。而到青雲庵來的女子,多半身家清白卻並不是大富大貴。再者這少女身上衣飾也不是什麼極精緻的,估摸着再自擡身份也無過是個五六品官員之女。當下並不十分在意,一面揮手令手下去滿殿搜索,一面向那少女拱手道:“奉命搜索匪人,驚擾了姑娘還請恕罪,在下等搜完便走。”眼見那丫鬟還要斥責,倒是少女知趣,悄悄拉了她往後站了站,便轉頭不再看那三人。

這殿裡實在沒什麼好搜。小小一間佛殿,說是稱殿,不如說是佛堂來得適合些。中間一座普賢菩薩像,前面一張香案几個蒲團,兩邊是擱法器的小櫥子,因只放着幾隻木魚,故而其大小隻能擱進兩隻貓,斷藏不住人。衆人將佛像後頭看了一看,又掀起覆蓋香案的素布往下看一看,便再無可搜索之處。

此時外邊搜索兩邊廂房的人也快步進來,急聲道:“一間廂房裡有血跡,窗子開着,怕是雖進來了,聽見我們的聲音又跑了。”

領隊眉頭一皺:“胡說!前後門都被圍住,他腿上又傷了,往哪裡跑?”

負責搜廂房的人臉上不太好看:“圍牆那裡有個狗洞,有被挖開的新鮮痕跡……怕是引着我們來搜庵,自己早逃到山上去了。”

領隊登時變色:“快,立刻去追!”一干人等又呼啦啦狂風一樣卷出了殿門,沒人再去看殿角那幾人,更沒人去注意那趴跪在地上的尼姑。只有那俏丫鬟忿忿地罵道:“呸!今日真是晦氣!”聲音落在門外的領隊耳中,不屑地也啐了一口,領着人便翻牆往山上追去。

這一番折騰,五城兵馬司的人雖是來得快去得也快,也弄得庵內人心惶惶。住持不得不各個院子去走一遭,免得居士們被嚇壞了遷出青雲庵,香油錢可就沒有了。

綺年與冷玉如陪着冷太太又說了一會兒話,見冷太太並不曾被嚇着,這才離開了青雲庵。回到吳府,綺年去見了李氏說明自己已經回來,便進了蜀素閣。將人都打發出去,如燕才悄聲埋怨道:“姑娘,今兒這事未免太險了!”

綺年扯了扯衣領,自己也有幾分緊張:“想不到他居然在後牆上還挖了個狗洞,不然這些人真把青雲庵圍着掘地三尺,早晚也能把人找出來。”

“姑娘就不該管這事兒。”如燕想起方纔在大殿裡的情景就直冒冷汗,那男子就伏在地上,倘若那領隊喝一聲叫他擡起頭來,必然能看出來這根本不是個尼姑。

“你當我想管啊。”綺年對她翻了個白眼,“可是你沒聽他把周鎮撫都拉出來了麼?”

“周鎮撫又怎樣?”如燕很不服氣,“在江岸上救姑娘的是趙公子。再說了,咱們也救過那周鎮撫一次,早就不欠他的了。”

“傻丫頭,你以爲我是覺得欠周鎮撫的才幫他嗎?我怕的是周鎮撫認識咱們,如果咱們不幫他,這事無人知道也還罷了,若是周鎮撫知道了,他可是認得我,知道我住在何處的。萬一他們生了報復之心可怎麼辦!”

“可是——可是倘若當時被發現了……”

“一來,那佛殿裡一覽無餘根本沒什麼好藏人的地方,這些人吵吵嚷嚷的進來,本身就已經覺得要抓的人不會藏在這裡面,所以多半不會疑心到一個尼姑身上去。”綺年耐心地解釋,“二來,倘若那些人真的叫他擡頭,咱們大可以尖叫一聲表示咱們也是才發現這竟然不是個尼姑!橫豎咱們只是來上香的,庵里尼姑長什麼樣子,咱們哪裡知道?”

如燕想了又想,這才鬆了口氣:“原來小姐早有主意,可嚇死奴婢了。”

“哪裡,我看得你演得十分逼真麼。”綺年其實也很緊張,隨口逗着如燕,“真想不到我的如燕這麼聰明,幾次跟我配合演戲都是天衣無縫,再這樣下去可以得奧斯卡小金人了。”

如燕只聽明白金人,疑惑道:“金人是什麼人?”

綺年大笑。如燕自知問了傻話,面上一紅道:“反正姑娘的話,奴婢總是聽不懂的。只是,姑娘真打算上元節的時候去幫他送信?此人,此人到底是什麼身份都還不知道呢。”

綺年也忍不住揉揉太陽穴:“我也以爲只要幫他掩飾這一次就行了,誰知道他還要我送信,真是得寸進尺!只是既幫了第一次,這第二次也沒法不幫,否則真出了什麼事我們也逃不掉。不過,我們只要去看看,萬一有什麼不對,這信不送也罷。或者說沒見到人,或者隨便扔到河裡埋到地下,只說荷包被賊偷了。”

如燕憂慮道:“萬一送不到,他再回頭來……這人到底是什麼人哪!”

“不知道啊!”綺年栽倒在被子裡,苦惱之極,“真是倒黴倒黴倒黴!這是要害死我啊!”

如燕嚇得忙去捂她的嘴:“還沒出正月,姑娘萬不可說這些不吉利的話。”想了想又道,“既是他認得周鎮撫,不如我們把這東西想辦法交給周鎮撫?”

綺年有些意動,隨即苦下臉來搖了搖頭:“周鎮撫人就在京城,要見他並沒什麼難的,此人爲什麼不去?肯定是有原因的。沒準周鎮撫跟他已經不是一夥的,或者周鎮撫被人監視,不能接觸。總之要是那麼容易能送給周鎮撫,恐怕他早去了。”忍不住捶着枕頭,“真是出門沒看黃曆!偏偏讓我們遇上了。以後無論去什麼寺廟,絕對不單獨去走了。”

兩人呆呆對看了一會,如燕苦惱地道:“也不知他們到底是要做什麼。送一回信也就罷了,只不知會不會出什麼事連累到姑娘。”

綺年拼命回想:“當初他能在東陽侯府花園裡出現,多半是跟秦家十分親近的人,否則怎麼會知道那假山裡可以藏身?再說他身上穿的是緙絲這等昂貴衣料,必然身份也是高的。”

如燕懊喪道:“偏他臉上抹得又是泥又是黑,連模樣都要看不出了。”

“看不出纔好。真要是看太清楚了,只怕咱們死得更快些。”

“呸呸呸,姑娘可別亂說!”如燕連忙呸了幾聲,又雙手合什唸了幾句童言無忌之類的話,才頹喪地道,“既這麼着,上元節的時候……這信姑娘現下藏在哪裡好?”

綺年想了一想:“我記得咱們箱子裡應該有一對空心的銀香薰繡球禁步。”

確實有這麼一對東西,杏子大小的空心雕花銀球,下頭掛個小銀鈴鐺。銀球能旋轉扭開,裡頭放些香料掛在身上,行走間便香氣氤氳。既能當作香囊,又能當作禁步,是吳氏的陪嫁之一。當初綺年第一次看見的時候,覺得古人真是好手藝,拿着就愛不釋手,吳氏也就給了女兒。

“把那個拿出來,信擱進去,包在如鶯送來的披風裡鎖好了。等上元節出去觀燈的時候穿戴上就好。”綺年揉着太陽穴喃喃道,“到菸袋斜街東頭的雙龍搶珠燈山下頭,見一個戴着蝴蝶面具的人,那人手裡拿着一盞畫凌霄花的燈,燈上面還要題了豔奪胭脂四個字。我呢,要戴一個虎頭面具,手裡拿一枝絹扎海棠……如燕,我記得對不對?”

“對。”如燕認真想了片刻,“奴婢也記得是這樣。”一面說一面將那銀禁步拿出來,將信放進去,又用披風包了塞進櫃子裡最裡面,謹慎鎖好。

“虎頭面具,絹扎海棠——”綺年煩得要死,“叫我到哪裡去弄這些東西!”

如燕遲疑一下:“依奴婢看,去求求霄少爺?”

“別——”綺年趕緊擺了擺手,“這樣,你去找松煙吧,讓松煙幫忙,就說是你想備下,上元節的時候拿出來逗我開心的。上次舅母都說過話了,我可不好再私下裡去求表哥給捎帶東西。”

如燕想想也是:“那奴婢現在就去二門上看看,這離上元節只五天了,今日就得先跟松煙說了。”說罷自己出去,就叫如鸝進來伺候。

本來蜀素閣裡湘雲和珊瑚年紀比較大些,又是顏氏和李氏撥過來的身邊人,理當以這兩人爲首。但湘雲極知趣,平日裡綺年不喚她,她也不常進內屋,只管着外頭的婆子丫頭們,將個蜀素閣的瑣事打理得妥妥貼貼。

如此一來,珊瑚倒是沒了什麼可做的事。綺年只說她是顏氏賞過來的人,不可勞動了,曾當着她的面吩咐如燕和如鸝不許偷懶累着了珊瑚。自從顏氏幾次斥責了綺年之後,珊瑚自己也覺得不好再到綺年面前來,得閒便只管給綺年做些針線。如此一來,蜀素閣有內有外,倒是井井有條。

如燕出去沒一會,如鸝悄悄在門口探了探頭,片刻之後,逡巡着進來:“姑娘回來了?”上次被綺年命令禁足,她最初幾日還有些不服氣,及到後頭如燕告訴她吳知雯與韓兆的親事作罷了,她才明白自己說的話究竟引發了怎樣的後果,這纔有些害怕起來。加上被如燕狠狠訓斥了一頓,這些天話已少了許多,也不太敢往綺年面前湊。

綺年看了她一會,終於還是嘆了口氣。到底是跟了自己六年的人,且也是忠心的,只是嘴快些,眼皮子淺些,也並不是什麼大罪。

“前些日子的事,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如鸝低着頭,“奴婢要是不說,姨娘縱然能從別處打聽到,也就不關姑娘的事了。”

綺年再嘆口氣,叫她過來:“幸而舅舅舅母是明理的,知道是孫姨娘眼皮子淺。若他們惱了我,咱們主僕三個怎麼辦?我倒也罷了,舅舅舅母縱然生氣也不能將我怎樣?可你呢?幸而你是我的人,若是吳家的人,只怕日後就要尋個錯提出去賣了。到時候說不定你還懵懂呢!”

如鸝低頭不語。綺年續道:“我知道你不怎麼服氣如燕。不錯,如燕未必比你機靈,可是遇了事她會想想,若沒把握的話她便不說。你日後只消做到了這一條,我也就滿意了。”

如鸝小聲應了聲是,眼圈微紅道:“奴婢都記着了,姑娘還叫奴婢回裡屋來伺候吧。”

綺年摸了摸她的頭髮:“你只消真想明白了,回來就是。我只帶了你和如燕兩個,不讓你們在屋裡,還讓誰呢?”

如鸝便高興起來:“姑娘今兒出去可累了吧,奴婢給姑娘捶捶腿?”

綺年笑笑:“才走幾步路呢,不累的。當初咱們在成都的時候走的路比這多着呢。如今來了京城,倒連院子裡都不大去了。”

如鸝端詳着綺年的臉道:“奴婢倒覺得這麼着纔好呢。如今過了這一冬,姑娘比在成都時白淨得多了。當初姑娘剛來的時候,就有人在背後議論姑娘不如喬表姑娘白淨。”

綺年一笑:“我本來就不如表妹白——你可不曾跟那些人爭吵罷?”

“哪能呢。”如鸝連忙表白,“自來了舅老爺這裡,奴婢從來沒跟人爭吵過的。”

這倒是真的。以如鸝那嘴快的脾氣,能忍住了也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綺年嘆道:“你看,其實你也是很明白的。”知道在這裡得罪了人只會對自己不利,所以能忍着脾氣,“但有些事,並不是你覺得沒有害就可以的。所以今後講話都要小心些纔是。”一邊說着,一邊覺得自己批評如鸝很有一套,輪到自己其實也未必做得那麼好。於是不免又摸了摸如鸝的頭髮:“其實我也做得不好,有些時候也太過沖動,今後共勉吧。”

如鸝不知共勉是什麼意思,眨了眨眼睛道:“姑娘叫如燕去做什麼了?奴婢剛纔看她往二門去了。”

綺年正想說,轉念想到此事實在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便將到了嘴邊的話咽回去,只道:“我叫她去廚房看看,並不是叫她去二門。今兒我不在,沒有幫舅母算賬,你去蘭亭正院問問,若舅母叫我我好過去。”

如鸝撅了嘴,低下頭出去了。

30 及笄禮冤家路窄57 你方小產我有孕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24 大水衝了龍王廟76 銀香薰一錘定音4 聚與散世事難料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80 郡王府暗流洶涌82 大喜日姨娘生事20 大明寺闔家上香50 大拜年各家走動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14 蜀素閣主僕議事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52 上元節火樹銀花23 避貴女反遇紈絝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8 清家業安排後路43 論婚姻各有打算48 好親事功敗垂成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42 大明寺再遇綁架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23 避貴女反遇紈絝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5 思立嗣周家七房75 陰差陽錯定姻緣72 梅花會姊妹結仇41 兩兄弟秋闈同中8 清家業安排後路166 端午節河畔偶遇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58 牡丹筵各用心機6 爲家業親戚絕情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43 論婚姻各有打算40 幾家歡喜幾家愁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89 後宮無處不風波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6 春山閣連波獻技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68 人間哪得兩全法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86 洞房夜夫妻演戲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63 衣錦還鄉生波瀾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80 郡王府暗流洶涌43 論婚姻各有打算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30 及笄禮冤家路窄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16 春山閣連波獻技76 銀香薰一錘定音35 祝壽誕暗流洶涌31 文昌廟驚遇故人50 大拜年各家走動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70 國家興旺誰有責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24 大水衝了龍王廟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63 衣錦還鄉生波瀾6 爲家業親戚絕情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2 論往事母親病重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2 論往事母親病重56 發夏衣引起風波91 嫁入婆家第一仗25 國公府妻妾相爭46 松鶴堂談婚論嫁109 窯變釉大做文章23 避貴女反遇紈絝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20 樹欲靜而風不止23 避貴女反遇紈絝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
30 及笄禮冤家路窄57 你方小產我有孕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24 大水衝了龍王廟76 銀香薰一錘定音4 聚與散世事難料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80 郡王府暗流洶涌82 大喜日姨娘生事20 大明寺闔家上香50 大拜年各家走動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14 蜀素閣主僕議事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52 上元節火樹銀花23 避貴女反遇紈絝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8 清家業安排後路43 論婚姻各有打算48 好親事功敗垂成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42 大明寺再遇綁架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23 避貴女反遇紈絝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5 思立嗣周家七房75 陰差陽錯定姻緣72 梅花會姊妹結仇41 兩兄弟秋闈同中8 清家業安排後路166 端午節河畔偶遇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58 牡丹筵各用心機6 爲家業親戚絕情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43 論婚姻各有打算40 幾家歡喜幾家愁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89 後宮無處不風波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6 春山閣連波獻技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68 人間哪得兩全法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86 洞房夜夫妻演戲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63 衣錦還鄉生波瀾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80 郡王府暗流洶涌43 論婚姻各有打算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30 及笄禮冤家路窄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16 春山閣連波獻技76 銀香薰一錘定音35 祝壽誕暗流洶涌31 文昌廟驚遇故人50 大拜年各家走動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70 國家興旺誰有責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24 大水衝了龍王廟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63 衣錦還鄉生波瀾6 爲家業親戚絕情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2 論往事母親病重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2 論往事母親病重56 發夏衣引起風波91 嫁入婆家第一仗25 國公府妻妾相爭46 松鶴堂談婚論嫁109 窯變釉大做文章23 避貴女反遇紈絝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20 樹欲靜而風不止23 避貴女反遇紈絝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