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北魏覆沒(二)

自從大漢撤兵之後,北方的局勢就形成北魏獨抗僞寧。其實在這一段時間內,北魏皇帝不斷的派遣使者向楊純談判,其最低要求也只是留其國,可稱臣可進貢,也可成爲僞寧的附屬國家。但楊純所開的條件則顯得咄咄逼人,聲稱留其國號可以,但不允許保留軍隊,歸屬後所有兵馬不能超過五萬,並且留太子到國都作爲人質,每年北魏的皇帝親自要到朝廷裡靚見皇帝。

這條件北魏君臣自然是不能接受,留太子作人質可以,但不許保留軍隊,那北魏就成爲任人宰割的刀下肉,想什麼時候宰就什麼時候宰,而且讓一國之軍去朝拜,那北魏君臣的尊嚴何在。

然而對這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義憤填膺,早與楊純勾結的英親王拓拔洪越對此則竭力支持楊純所談的條件,他的黨羽也跟着叫囂。朝廷的局勢趨於緊張之態,是和是戰,朝廷上下拿不出一個統一的方案。

狡猾的楊純在此時並沒有立即出兵,而是一邊從各地徵集糧草,好爲日後大戰做好準備,另一邊則派人聯繫拓拔洪越伺機行動,並許諾,如果北魏肯投降,不收取其地,不改國號,可以讓他爲北魏的皇帝。

在這個交易中,沒有人看到其中的利害。當朝廷上下總算拿出個先守後談,邊打邊談的方針後,老謀深算的拓拔洪越突然贊成,並主動要求擔任大元帥一職。英親王是北魏皇帝的皇叔,在朝中有很大的影響力,是個讓所有大臣們都忌憚的人物,他掌管着戶部,管着朝廷的國庫,黨羽衆多。當初北魏的先皇在世時,一直壓着他,只給個虛職。因此在那時候他還不能爲所欲爲,眼睜睜看着柔雲公主登上朝廷第二號人物,衆官的領袖。

真正能讓他翻身的是在三國同盟協定簽定後不久,寧漢二國未出兵前,楊純不斷奪取北魏的國土。朝廷上下對柔雲公主和新皇帝產生懷疑的態度,對三國同盟的協定也置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迫切需要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來主持大局,這樣素有“鐵骨王爺”之稱的拓拔洪越在其黨羽的支持下,迅速入朝參政。朝廷的權力開始從柔雲公主的手上轉移。

然而大漢和寧國的及時出兵,破壞了拓拔洪越的計劃。大臣們從新又看好柔雲公主,對其信任度增加。但還沒有過多長時間,寧國的快速慘敗讓大臣們的信心又開始動搖起來。自從楊純入侵北魏後,這些大臣們對楊純的忌憚真是達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

拓拔洪越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與楊純勾結上,可是正當他以爲一切都按計劃之中進行時,大漢接連從楊純手上取得勝利,使得北魏的局勢轉好,也打破了楊純不可戰勝的神話。前線的將士的士氣爲之高漲。拓拔洪越不得不再次耐心的等候機會。

時機轉變是在大漢的軍隊不知道是什麼緣故突然從北方撤兵,而且撤兵之時不曾通知北魏的朝廷,這讓北魏的軍臣無所適從。緊跟着的是楊純的大軍壓進,寧國不斷丟失國土,更糟糕的是一致支持三國結盟的大將軍冷無爲被降職貶到西邊去。

面對這種情勢柔雲公主再次派使臣前去大漢商議,然而令人氣憤的是大漢君臣一概推脫,使者無功而返。在這種情形之下,楊純再次連奪三座城池,北魏朝廷投降的氣氛越加濃厚。

三軍統帥呼延烈由於打了敗仗,失去國土,被打入死牢。三軍統帥由徵西大將軍蕭海山臨時擔任。在此過程中,柔雲公主是極力保呼延烈,因爲呼延烈雖敗,但北魏的主力還依然保存,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創傷,能在楊純手上又沒有什麼屏障依靠保留這樣的成績,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從這一點看呼延烈的確是個可以信任的元帥。

然而在衆臣的喧囂中,一向沒有什麼主見的拓拔餘不顧柔雲公主的反對下達了旨意。蕭海山的才能比不上呼延烈,他惟恐遭遇呼延烈的覆轍,幾次上書要求辭去大將軍的職位,而朝廷上除了曾經帶過兵的英親王外,其他人都不適合擔任元帥的職位。

拓拔洪越趁着眼前有利的形勢,肆無忌憚的招攬百官,與楊純的聯繫更加密切。本來在楊純的計劃中是要迅速平定北魏,可是不料後院着了火,平定下的北魏國土上,竄起了一大批的馬賊,以迅雷不戒及掩耳之勢從數千的人一下子達到了數萬人,更糟糕的是這些人都是訓練有素之人,從判斷上看應該是被打散了的北魏士兵和響馬們組成的馬賊團。他們肆無忌憚的攻取城池,搶奪軍糧,破壞力不斷增大。

在此等情況下,楊純不得不將腳步停下,他太明白這批響馬的破壞力、威脅力比眼前束手待斃的北魏要嚴峻的多。楊純幾次派兵征剿,都折損不少兵馬。其中原因是,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北魏人,他們熟悉地形,爲頭的那些馬賊非常狡猾,人多的時候他們是避而不見,一旦人少他們就會發瘋似的衝出來,防不勝防,這也頗諳兵法之道。

不得已,楊純只好帶着自己的近衛軍親自去征剿那些馬賊,但效果也不是很好。這怪就怪他的名聲太大,有幾次他只帶幾個人在那些暗藏着馬賊們的眼皮底下溜達,可誰也不敢動。再好的誘餌,沒魚上鉤也是白搭。

有了這些馬賊的影響,楊純不得不改變計劃,將迅速平定北魏的作戰方案拋棄,轉而是靠引誘,使北魏自亂,而他自己則利用這段時間收集糧草。

在這段時間內,大漢的局勢像變戲法一樣出現的快速的變化。先是明宗皇帝駕崩,跟着是八王爺掌權到倒臺,接着是冷無爲從西邊回來,扶持幼主登基。當楊純得知冷無爲不但沒有死而且還掌權後,幾天幾夜都睡不着,不斷的說着一句話,“壞我大事者,必是此人。”

北魏知道大漢的掌權者是冷無爲後,那些主戰派立刻鼓舞起來,柔雲公主要求派使者前去大漢。然而卻遭到了英親王等人的反對,並以前驅狼後引虎告戒拓拔餘,使得拓拔餘遲遲不敢輕易下旨意派使臣去漢,任柔雲公主怎麼說,拓拔餘總是猶豫,生怕大漢出兵可能在自己背後捅刀子,到時候腹背受敵,情勢更加危急。

拓拔洪越感覺如果大漢出兵,那爲帥者必定是那冷無爲無疑,到時候自己大業恐怕很難成功,正因爲如此,一改平日態度,主動要求擔任大元帥,出兵與楊純作戰,並揚言“如果得勝,不但可以振我國威而且向漢求援也多了幾分底氣,到時候派使出漢定可成功。”諸位大臣也紛紛贊成。

柔雲公主向來對她這位皇叔有所警戒,自然對他擔任大元帥的官職持反對態度。可惜昏庸的拓拔餘居然應諾,並迅速下旨。而這個時候,好象預感到什麼事情發生的柔雲公主請旨到南邊親自徵集糧草,拓拔餘應諾。當天柔雲公主帶着心腹快速離開了新都,往大漢的邊界上靠去。

當拓拔洪越得了元帥大印後,迫不及待的派人徵調兵馬進京。當朝廷忠於皇帝的大臣們察覺後,已經太晚了。不但皇宮禁軍配合暴動,守城的將軍也反了,大開城門。大軍突然的進城。

在混亂中,不少人被殺。自然這些被殺的人都是素來與他英親王作對的人。皇宮裡更是一片混亂。拓拔餘被人在牀底下給揪了出來,先讓其寫下傳位詔書,後拿上一杯毒酒結果其性命。

次日,拓拔洪越宣佈詔書,在黨羽的朝拜下,算是繼承了皇位。跟着,便派使臣向楊純投降表,願意答應其所開的所有條件。在這樣的情勢下,楊純兵不血刃得到了北魏,他也遵守了對拓拔洪越的承諾。向僞寧皇帝請旨,封他爲南平王兼北魏的皇帝。

(爲什麼拓拔洪越取得了皇位,還要投降?這個問題肯定有人要問。其實原因很簡單,他所取得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這三軍入京城的是他心腹帶的一部分兵馬。而絕大多數的兵馬和將領是效忠於皇帝。可惜的是,呼延烈被關,蕭海山怕事,沒有人敢帶頭。拓拔洪越對此自然不安,可又不敢輕易的革出那些將領的兵權,他現在是站在火爐上,來去不得。弒君大罪,天下人肯定唾罵,他這個皇位也坐不長。更重要的是楊純重兵在外,自己內部又不穩,既能保皇位又能穩定局勢的,只有投靠楊純,有僞寧做靠山,就算那些兵馬反了,他也可以依靠楊純的支持奪回皇位,這就是他爲什麼那麼急着將楊純遞降表的原因。)

北魏的覆沒,使得其鄰居大漢惶恐不安。好在先前,冷無爲就駐防的事宜早已經交代,而且在與僞寧的幾次交鋒下,大漢並沒有吃虧。所以,在驚訝過後,又恢復少許平靜,但心還不能全部放下,除非那個人沒有關係,那真的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遠在家鄉的冷無爲得到通報後,並不驚訝,只是看看就丟在一旁,坐在後院裡,對着晚上皎潔的月亮,喝着小酒,思索着問題。

“這北魏還真是能挨啊,到現在才投降。真可惜,那個大美人恐怕落到楊純那傢伙手上了,真不知道是個什麼遭遇。奶奶的,本來我還想準備個一兩年,然後再和你拼,可現在看來,不可能了。”

他看着石桌子上的幾個杯子,喃喃自語:“南李現在亂的是一鍋粥,他們想在背後捅刀子估計實力不夠,何況朝廷在那裡佈置了幾萬兵馬,就算他們反了也能支撐一段時間。西邊是西楚,他們新君剛繼承皇位,朝局不能很快就能穩定下來,更何況安樂王娶前皇后爲現在的皇后,恐怕他自己心裡都不舒服。他與史大偉應該是貌合神離,出兵對付我大漢的可能性不大。史大偉垂垂老矣,卻依然掌握着半數大權,安樂王對付他就夠頭疼了。再北邊是寧國和西商,寧國現在和高猛在角關前糾纏,雙方既不大肆進攻也不退兵,局面僵持。寧國對我的威脅不存在。現在就是西商了,如果我是西商,我肯定不會放棄現在的局面,我大可以東進寧國,再入大漢。但是他們也不大可能出兵,他們的軍隊都是由部落長結集而成,作戰時不能盡權力,有些部落長會保留自己的勢力甚至會倒戈,西商的政治上的凝聚力不大,皇帝不能獨自宣佈戰爭,大將軍也是靠大家推舉出來。雖然他們現在有個難得的有智謀的大將軍,可惜的是太老了,而且他們的兵馬比不上寧國,如果想入漢,那要看西楚和寧國願意不願意讓路。但是也不能不防萬一的可能,郭奇擁兵十萬駐防在狼牙關一帶,西北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西邊我也得安排幾萬人駐險而守,應該這樣……”

就在冷無爲全心佈置兵馬的時候,靚兒小心翼翼的躲在樹後面,探頭偷看冷無爲,雖然這幾天冷無爲帶着她玩耍,但她對這個突然出現的爹還持一些懷疑,甚至感覺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很快,冷無爲便察覺身後有異,一見是她,便笑則招手讓她過來。靚兒很小心的走到跟前,明亮的眼睛眨着。

“你在看什麼?”冷無爲慈愛的笑道。

“你真是我爹嗎?”靚兒很突然的問道。

冷無爲一愣,“怎麼,難道我不像嗎?”

“不是,只是你和我想象的不一樣?”

“哦,那你想象的是什麼樣的?”

靚兒沉思一會兒,“他應該是個讀書人,說話很文雅的那一種……”

“哈哈……”冷無爲大笑了起來,“真是讓你失望了,你這個爹啊最頭疼的就是讀書了。你喜歡讀書嗎?”

“喜歡啊,我很喜歡那些詩詞,它們好有意思,雖然我也不怎麼懂……”

冷無爲親了靚兒臉龐,突然長長的嘆口氣,有些不捨的看着自己剛知道的女兒,默默的道:“女兒啊,我這個爹不能陪在你的身邊,對不起你們母女。也算你們倒黴,碰到我這個當爹的。明天我就要走了,這也是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啊。北魏覆沒,楊純的目標就是大漢。這裡雖好,卻不能長久啊。”

夜裡,紀飛靈躺在冷無爲的懷裡,見他神情不自然,便心裡有數。

“明天你就要走了嗎?”

冷無爲一愣,跟着點點頭。

紀飛靈苦笑了一下,“我知道你肯定是要走的,我不攔你。但……只求你不要忘了我們母女,要記着在你的家鄉還有一個家。”

冷無爲心酸酸的,其實他對這個其中並沒有多大的感情,多的只是責任和愧疚,他們接觸的時間不多,卻是唯一的一個真的想把心裡事情說出來的人。

“你是我的夫人,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京城裡的事情太複雜,爲了你爲了女兒我不能把你們帶去。”冷無爲說着不由的感到些惆悵:算來身邊的女人的確不少,卻無一個知心人。雪兒雖然很好,但可惜如果將自己和楊家的名聲放在一起,她不會猶豫肯定選擇她楊家的名聲。蘇雨馨雖然溫柔體貼,但有些自卑心理,爲人也軟弱了些,不太喜歡捲入是非之地;公主爲自己也算是有過付出,可現在入朝主政,將來只會利用自己,與她皇家相比,自己太渺小;樂靈對自己是有所求,不一定是愛自己,自己這點明白還是有的,如果自己不再是什麼大將軍,輔政大臣,那她的目標就會是別人;林韻詩算是對自己有點心了,可惜她現在是看破紅塵,雖然留在自己身邊,內心卻是世外人,如果自己死了,她頂多傷心一會兒,跟着便是出家;馬娉婷跟着自己算是有一段時間了,外剛內柔,出身大家,她能跟自己,怎麼說呢,應該算是個冷門吧,無所依賴又孤單的她需要的是依靠,而自己碰巧就撞上了,如果再讓她選擇,自己根本就排不上號。至於秦雯,她這個人太複雜,心機過重,無論她對自己怎麼樣,可自己卻不能不防她,真夠累的;龍蘭嗎,毫無心機的她,自己能做的就是照顧她,讓她成爲自己的知心人,她會嗎?瞭解嗎?真是紅顏不少,知己一個也難求啊,算了,我註定是要承擔這一切,真他孃的。

想着想着,冷無爲慢慢的閉上了眼睛……

數日後,當冷無爲再回京城時,卻遇到了一個讓他很意外的人,來人居然是……

第359章 謀定思動(二)第96章 冷無爲推行新政(二)第365章 潛入僞寧(三)第396章 天下大局(一)第333章 大戰在即(四)第358章 謀定思動(一)第327章 出兵(三)第313章 大赦天下(六)第122章 威逼太子第325章 出兵(一)第302章 大漢危機(二)第325章 出兵(一)第316章 一人得道(一)第408章 認祖歸宗(四)第六十章第423章 無爲歸來(二)第306章 大漢危機(六)第214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一)第一百四十六章第327章 出兵(三)第273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九章第229章 情難兩全第97章 興大獄第358章 謀定思動(一)第78章 留也難,走也難第83章 商人袁貴第423章 無爲歸來(二)第419章 帝后之爭(三)第397章 天下大局(二)第一百八十三章第276章 後宮風雲(三)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64章 無賴當政(五)第110章 恩師,學生服了第315章 大赦天下(八)第319章 一人得道(四)第364章 潛入僞寧(二)第102章 拜訪第235章 出行南李(二)第一百九十二章第222章 出兵西北第320章 一人得道(五)第259章 無責一身輕第197章 九門提督第八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五十八章第215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二)第276章 後宮風雲(三)第200章 管他誰當皇帝第331章 大戰在即(二)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222章 出兵西北第230章 城門官第423章 無爲歸來(二)第134章 審判(一)第二十七章第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94章 皇宮風雲第一百四十九章第387章 新的轉折(二)第211章 對不起第328章 出兵(四)第86章 混入漕幫第二十一章第314章 大赦天下(七)第404章 漕幫大會(三)第396章 天下大局(一)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23章 做買賣第一百六十九章第197章 九門提督第266章 無賴當政(七)第二十四章第267章 無賴當政(八)第380章 不論成敗(二)第201章 逼宮(一)第十九章第三章第136章 五色才女宮宮主第118章 麻煩的官司第105章 初戀(三)第89章 冷大人發春第一百八十五章第95章 冷無爲推行新政(一)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256章 爲官之道第408章 認祖歸宗(四)第200章 管他誰當皇帝第四十一章第243章 趕盡殺絕第六十六章第275章 後宮風雲(二)第204章 逼宮(四)
第359章 謀定思動(二)第96章 冷無爲推行新政(二)第365章 潛入僞寧(三)第396章 天下大局(一)第333章 大戰在即(四)第358章 謀定思動(一)第327章 出兵(三)第313章 大赦天下(六)第122章 威逼太子第325章 出兵(一)第302章 大漢危機(二)第325章 出兵(一)第316章 一人得道(一)第408章 認祖歸宗(四)第六十章第423章 無爲歸來(二)第306章 大漢危機(六)第214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一)第一百四十六章第327章 出兵(三)第273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九章第229章 情難兩全第97章 興大獄第358章 謀定思動(一)第78章 留也難,走也難第83章 商人袁貴第423章 無爲歸來(二)第419章 帝后之爭(三)第397章 天下大局(二)第一百八十三章第276章 後宮風雲(三)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64章 無賴當政(五)第110章 恩師,學生服了第315章 大赦天下(八)第319章 一人得道(四)第364章 潛入僞寧(二)第102章 拜訪第235章 出行南李(二)第一百九十二章第222章 出兵西北第320章 一人得道(五)第259章 無責一身輕第197章 九門提督第八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五十八章第215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二)第276章 後宮風雲(三)第200章 管他誰當皇帝第331章 大戰在即(二)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222章 出兵西北第230章 城門官第423章 無爲歸來(二)第134章 審判(一)第二十七章第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94章 皇宮風雲第一百四十九章第387章 新的轉折(二)第211章 對不起第328章 出兵(四)第86章 混入漕幫第二十一章第314章 大赦天下(七)第404章 漕幫大會(三)第396章 天下大局(一)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23章 做買賣第一百六十九章第197章 九門提督第266章 無賴當政(七)第二十四章第267章 無賴當政(八)第380章 不論成敗(二)第201章 逼宮(一)第十九章第三章第136章 五色才女宮宮主第118章 麻煩的官司第105章 初戀(三)第89章 冷大人發春第一百八十五章第95章 冷無爲推行新政(一)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256章 爲官之道第408章 認祖歸宗(四)第200章 管他誰當皇帝第四十一章第243章 趕盡殺絕第六十六章第275章 後宮風雲(二)第204章 逼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