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

從光緒入承大統,醇王以皇帝本生父的地位,未便再擔任任何差使,所兼各職,分別另簡王公接替。醇王所有的職司中,最重要的是“管理神機營事務”,派由伯彥訥謨詁繼任。但當時的上諭中拖上一個尾巴:“醇親王辦理多年,經武整軍,着有成效,仍將應辦事宜,隨時會商”所以醇王與神機營的關係不斷,伯王大受到牽制。兩王本是兒女親家,醇王的長女由慈禧太后指婚給伯王的長子那爾蘇,而兩親家竟因公事傷害了私誼,有些面和心不和的模樣。

神機營的官兵,樂於親近醇王,也是由於伯王治軍較嚴的緣故。視事的第一天,他就表示:“我奉旨當這個差使,一定要把神機營整頓起來。當年祖宗入關,神機營的士兵,能夠站在馬上放箭。如今,你們看是什麼樣子?倘或再不整頓,更不知道會怎麼樣的糟!”

“王爺,”有人勸他:“不必多事吧!這是再不能整頓的了。”

伯王不信,銳意改革,無奈積習太深,那些不長進的官兵,又以醇王爲護符,所以辦事越來越棘手。日久疲頑,伯王的那番雄心壯志,也早就拋入汪洋大海了。不過他的稟性峻急,遇到看不順眼的情形,依舊會雷厲風行地嚴辦。

這年南苑秋操,發覺火器營少了一門炮。深入追究,才發覺是一夥士兵,居然將火炮錘碎,當廢鐵賣了給鐵匠店。如此荒唐之事,自然爲伯王所不能容忍,下令首犯治罪,從犯開革。

從犯中有個驍騎校名叫富哈,他的母親是醇王府洗衣房的嬤嬤,頗得七福晉的信任,富哈因有所恃,平時在營裡就常幹不法的勾當。開革以後,便端出醇王府的招牌,請人向伯王要求收回成命,或者另外補上一個名字。伯王嚴詞拒絕,毫無情商的餘地。

於是富哈乘伯王閱操的時候去求見,侍衛見他神色不善,抓住了先搜身,果然搜出一把極鋒利的小刀。其意何居,大成疑問,嚴刑審訊之下,支吾其詞,看起來是有行刺的意思。

神機營的士兵行刺長官,說出去駭人聽聞,所以伯王上奏,只說“富哈挾刃尋死,請即正法,抑交刑部,請旨辦理”同時,由軍機大臣面奏真相,建議按軍法從事,而且不必明發上諭。慈禧太后當然照準,富哈在當天就被處死了。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伯王府開出大門來,發現臺階上躺着兩個婦人,年紀大的那個,已經氣絕,年紀輕的那個,奄奄一息,找了兵馬司的官員來,灌救無效,延到天亮也一命嗚呼了。

這一老一少兩個婦人,便是富哈的一母一妻。服毒自盡在伯王府的門前,自是怨無所泄,走上這樣至愚的絕路。如果“仇家”是平民百姓,這一下便可以害得對方家破人亡,無奈是王公府第,除了爲伯王帶來不痛快以外,不會惹上什麼官司,兩條人命,算是白白葬送。

富哈家裡還有人,他的嬸母也在醇王府服役,便請見七福晉,跪地器訴。七福晉遇到這種麻煩,不知如何應付,只有告訴丈夫。

醇王當然也知道了這件事,早有神機營常奔走醇王府的人,來加枝添葉地細訴經過,說伯王御下如何嚴刻。神機營不同其他營伍,本就不服蒙古親王來管轄,如今忍無可忍,唯有請醇王作主。

所謂“作主”,意思是仍舊請醇王來管。從中俄交涉開始,邊防緊急,言官就不斷建言,說應該聯絡蒙古,鞏固邊陲,醇王認爲“這都不過是給伯彥訥謨詁開路”,每逢兩宮太后提到,總是極力反對。但神機營是自己一手所培植,兵權落到他人手裡,老覺得於心不甘。早年爲要避嫌疑,不便過問朝政,自然也不便去抓神機營的權,最近奉旨參與大計,倘或對俄交涉決裂,拱衛京師的重任,捨我其誰?這樣,就得先把神機營拿回來,纔有憑藉。因此,決定借這個機會,攻掉他的親家伯彥訥謨詁。

由此大處去看,富哈母妻之死,便有一篇文章好做。只是不論怎麼樣,談不到替她婆媳倆“報仇”,除卻交代帳房,好好替她們辦後事,同時多賞幾兩銀子,作爲富哈家孤兒的教養之資以外,不能向伯王有所理論。

伯王也知道,他的兒女親家對他不滿,而且也聽到神機營有請醇王復起的打算,只是暗中較勁的事,不便公然談論,所以煩惱在心裡。現在又遇見李蓮英來訴說這麼一件荒謬怪案,越覺揪心。

“你說得也對,‘西佛爺這幾天脾氣不好’,病中也不宜受驚”他改變了原先激動的態度,“咱們分開來辦,內裡歸你維持,好好兒查一查,外頭歸我。說實話,我也還不知道怎麼辦,得跟六爺商量一下。看他怎麼說,咱們隨時商議。”

李蓮英就怕案子鬧大,不可收場,但一手硬壓,卻又擔不起責任,現在聽伯王有“隨時商議”的話,便不會貿然出奏,頗爲滿意,因而連聲答道:“是,是!我遵王爺的吩咐,上緊去查,王爺有什麼話,務必請賞個信。爲來爲去爲西佛爺聖體不安,不能再讓上頭煩心。”

話是不錯,不過伯王也怕御史糾彈,不敢馬虎,當時便到軍機去跟恭王討主意。

恭王也正有煩惱,煩惱是由他的長子載澂替他帶來的。

這煩惱已非一日,從穆宗賓天以後,誰要提起“澂貝子”,恭王便會冒火。他不願見這個不肖之子,而載澂也正好躲着他父親,同時反因爲恭王的見棄,更加胡作非爲,成了京城裡的第一號惡少。

因此,茶坊酒肆、戲園妓館,提起“澂貝勒”,無人不知。澂貝勒有好些外室,也生下好些子女,便有人幾次勸恭王,說都是天潢貴胄,也是他的親骨血,勸他收歸府邸。恭王執意不允,只說:“讓他們姓覺羅禪好了。”宗室與人私生的子女,不歸入內務府的冊籍,也不能姓覺羅,別起一姓,叫做覺羅禪,又叫做覺羅察。

在載澂的外室中,最得寵的是“奎大奶奶”,她原有丈夫,是個“不入八分”的鎮國公,名叫兆奎。兆奎暗懦無能,凡事都由奎大奶奶出頭料理,因而養成喜歡趕熱鬧的性情,尤其喜歡趕廟會,逢三土地廟、逢四花兒市、逢五逢六白塔寺、逢七逢八護國寺、逢九逢十隆福寺,一定可以看見花枝招展的奎大奶奶,左手捏一塊鮮豔非凡的手絹,右手扶在丫頭的肩上,踩着花盆底,風擺楊柳似的,到處跟人打招呼。

這年六月初一,右安門外十里草橋地方的碧霞元君廟,一年一度的廟市。京城裡碧霞元君廟最多,俗稱娘娘廟。娘娘廟進香,稱爲“朝頂”,按方位不同,分爲南頂、北頂、東頂、西頂,而草橋這一處,則稱爲中頂,花木最盛。其中有一家茶社,招牌“小有餘芳”,本是人家的園林,逢春開市,十分幽雅,是達官貴人初夏逛中頂必到之地。

這天的奎大奶奶,娘娘廟燒過香,便來“小有餘芳”閒坐,臨軒當風,解開旗袍領子上的衣紐,正拿着手絹,在輕輕擦汗,只見走進來一班一式藍布大褂、白細布褂褲、薄底快靴的俊僕,有的抱着細席、有的拿着茶具、有的捧着衣包、有的提着食盒,昂然直入。最後進來的是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少年,梳一根油松大辯,面白如玉,星目炯炯,生就兩道斜飛入鬢的長眉,越顯得神采飛揚。只是看到身上,奎大奶奶不由得皺眉驚異,那少年穿的是一件黑綢長衫,從上到下,繡滿了彩蝶,何止上百?

“誰呀!”她在心裡思量,“看樣子必是公子哥兒,怎麼打扮得這麼‘匪氣’?”

那“匪氣”的貴公子,惹得滿座側目,他卻毫不在乎,在居中一張大桌子旁邊坐定,那雙色眼肆無忌憚地掃視着年輕婦女,卻是一瞥即過,直到發覺奎大奶奶才盯住了不放。

奎大奶奶被他看得心頭亂跳,見他的視線彷彿是在自己脖子上,這才意會到還敞着領口,露出雪白一段頸項,倒象是有意賣弄風流似的。這樣自念着,不由得臉一紅,趕緊回過臉去,將領子的衣紐繫上。

“大奶奶!”

奎大奶奶回頭一看,正是那少年帶來的一名跟班,笑嘻嘻地在哈腰爲禮。

“大奶奶!我家大爺有請!”

奎大奶奶既驚且怒,“誰認識你家大爺?”接着加上一聲冷笑,依舊把臉扭了過去。

“大奶奶,你是最體恤下人的,務必賞我一個臉兒!”那俊僕依舊含着笑,哈着腰,“我要請不動大奶奶,我家大爺一定說我不會辦事,輕則罵、重則打,碰得不巧,還會攆我出府。一家八張嘴,怎麼得了?大奶奶,你就行行好,點個頭吧!”

奎大奶奶又好氣、又好笑,可也有些得意有些窘。只是說到頭來,衆目睽睽之下,不能不顧面子,便虎着臉呵斥:“你倒是仗誰家的勢?大青白日的,就敢這麼跟人羅唣?”

“是,是!大奶奶別動氣。”那人倒退兩步,連連躬身,“大奶奶真不肯賞面子,不敢勉強。府上在那兒?賞個地址,改日到府上跟大奶奶磕頭賠罪。”

奎大奶奶揚着臉不理,一雙鳳眼卻斜斜地瞟了過去,見那衣服匪氣的大爺,似笑非笑地,也是一雙眼儘自盯着這面,看樣子是女人面上知情識趣,肯做低服小的人。這樣想着,無端地臉上一陣發熱,本來太緊了一點的領口,越覺卡得難受。一伸手要去解衣紐,意會到大庭廣衆之間,不宜如此,便把剛擡起的手,又放了下來。一不小心,卻又打翻了茶碗,更覺不好意思,自己跟自己發恨:是怎麼了?喪魂落魄的!

這樣在心裡自語着,賭氣要回家,回頭想招呼跑堂的算賬,只見那一主數僕正離座而去,倒有些沒來由的悵然若失之感。

“小云啊!”她懶洋洋地說,“看車伕在那兒,咱們回家。”

“大奶奶,”小云有些不願,“不說要看‘跑飛車’嗎?”

“今兒不看了。也不準定有。”

“有!”小云斬釘截鐵地說:“一定有!”

“咦!我不知道,你倒知道?”

“剛纔有人進來跟那面那位大爺說,說是車子預備好了,請那位大爺下場玩兒。不就是跑飛車嗎?”

這一說說得奎大奶奶改了主意,安坐着不動。只是那位大爺倒是什麼人?若是大買賣人家的子弟,不敢這麼跋扈,王公大臣家的少爺,又何致於有那麼一身打扮?莫非是那個戲班子裡的名腳?如果是,必是唱武生,或是唱刀馬旦的,不然不敢下場跑飛車。

越想越多,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有趣,奎大奶奶便招招手將跑堂的喊了過來。

“剛纔,那面穿一身好匪氣的衣服的,倒是誰啊?”

“他!大奶奶,你是說穿一件百蝶繡花大褂兒的那位大爺嗎?”

“是啊!”

“大奶奶,你恐怕不大出門,連這位大爺都不知道?”跑堂的說,“他就是澂貝勒,澂大爺。”

“澂貝勒!”奎大奶奶沒有見過聽說過,“你是說六王爺府裡的澂貝勒?怪道,誰有那麼飛揚浮躁的樣兒!”

一句話未完,只聽有人說:“來了,來了!”接着便聽車走雷聲,塵頭大起。

奎大奶奶帶着小云,也在隔着竹籬笆向東凝望,滾滾黃塵中,駿馬拉着輕車,飛馳而來,長鞭“刷啦,刷啦”,沒命地打在馬股上,馬也是沒命地往前奔,行人紛紛走避,那一片急迫驚險的景象,着實驚心動魄。

七八輛飛車,轉眼將到面前,小云眼尖,指着第一輛車說道:“不就是那位大爺嗎?”

果然是澂貝勒,御一匹神駿非凡的黑馬,配着他那身黑衣服,格外顯眼,那輛輕車也漆成黑色,但車檐懸的是深紅絲線的流蘇。前後左右鑲十三方玻璃,奎大奶奶知道,這就是這種車子名叫“十三太保”的由來。

當然,車也好,馬也好,總不及對人來得注目。跑飛車不只講究快,更得講究穩,坐在車轅上的澂貝勒,手執繮轡,控制自如,腰板挺得筆直,上身不動,辮梢不搖,那模樣真是“帥”極了。

雖是那樣風馳電掣,澂貝勒依然保持從容閒逸的神態,左顧右盼之間發現了奎大奶奶,立刻拋過來一個甜甜的笑容,微微頷首,作爲招呼。

於是,好些看熱鬧的人,轉臉來看奎大奶奶,使得她又窘又得意,心裡是說不出的那種無可捉摸的好過的滋味。

車過了,人也散了,她卻戀戀不捨地,自己都不知道爲什麼還要留在“小有餘芳”?

“大奶奶該回家了吧!”

“嗯。”奎大奶奶懶洋洋地站起身來,付了茶錢,扶着小云的肩走了出去。

一出門,迎面就看見澂貝勒那名俊僕,搶上來請個安說:“大奶奶,我家大爺關照,送大奶奶回府,車在這兒侍候着。”

手指處,只見一輛極華麗的後檔車,停在柳蔭下,車伕掀起了車圍,在等着她上車。奎大奶奶遇見這樣突兀的事,一時竟不知如何應付了。

“大奶奶府上,不是在東直門大街金太監衚衕嗎?”

“咦!”奎大奶奶不由得問:“你怎麼知道?”

“府上也是大宅門,怎麼會不知道。請上車吧!”

有此一番對答,奎大奶奶撤去了心中的藩籬,帶着小云上車。車走如飛,一進了城,七彎八繞,讓她迷失了方向,等下車一看,卻不是自己家裡。

“這是什麼地方?”

“大奶奶,你進去一看,就知道了。”

這些地方錯不得一步,奎大奶奶如果執意不肯往裡走,自然無事,這一進去,就再也出不來。澂貝勒人物俊俏,起居豪奢,奎大奶奶居然就安之若素了。

那鎮國公兆奎,丟了老婆,自然着急,向步軍統領衙門和大興、宛平兩縣報案尋查,久無消息,直到三個月後,查封一家戲園,方始發現。

是康熙十年定下的禁例,“內城永行禁止開設戲館”,但日久頑生,開了抓、抓了開,隔多少年便要這樣來一回。那一次也是巡城御史指揮兵馬司官員和差役,封禁東城一家戲園,有個兵馬司副指揮認識奎大奶奶,發覺她也在座聽戲。

再一細看,憬然而悟,悚然而驚,知道兆奎的老婆是丟定了,因爲當奎大奶奶起身走避時,有四個壯漢前後夾護,那兵馬司副指揮也認得他們,是恭王府的護衛。常隨澂貝勒一起出入的。

不論如何,形跡總是敗露了。不過兵馬司雖歸巡城御史管轄,卻不敢將此事貿然呈報,怕巡城御史參上一本,事情鬧大,跟澂貝勒結了怨,不是件當耍的事。

公事只能私辦,兵馬司正副指揮登門拜訪,還見不着澂貝勒,由管事的接談,宛轉訴明來意,希望私下說和,讓鎮國公兆奎自己來銷了案,免得懸案不決,彼此不便。

和是可以,爲了讓兆奎另娶一房妻子,拿幾百兩銀子出來,不算回事,就怕這一來授人以柄,一狀告到宗人府,是騤王在當宗令,必定會有嚴峻的處置。載澂什麼人都不怕,就是畏懼他這位五伯父,所以聽得管事的報告,面有憂色。

“唉!”他嘆口氣,埋怨奎大奶奶,“我早就說過,你少出去,果然就惹了禍了!”

“哼!”奎大奶奶氣鼓鼓地說,“三個月的工夫,就去了一趟前門,趕了兩趟廟會,連今天算上,包裡歸堆才四回,還算多嗎?什麼‘惹了禍了’,這象你澂大爺說的話嗎?”

“你不懂,只要跟宗人府沾不上邊,我就不怕,你不知道我們那位五大爺的撅脾氣!嗐,夠瞧的。”

“那麼,你說怎麼辦呢?”

“依我說,”澂貝勒想了想答道:“先回去住兩天,把你那口子敷衍好了,隨後再想辦法。”

“哼!你倒說得好,”奎大奶奶臉色突然變得嚴重了,“你想就此把我扔掉,可沒有那麼容易!別人怕你澂貝勒,我可不在乎,要不信你就走着瞧!”

“你想到那兒去了?犯得上說這話嗎?”

她也知道澂貝勒少不得她,想想事已如此,真也得有個了局。不然,老躲着不能出門,成了個黑人,決非善策。

這樣想着,便毅然決然地說道:“你能不能想辦法,給兆奎弄個差使?”

“這倒可以。弄個什麼差使?”

“總得副都統什麼的。”

“好辦!”澂貝勒會意了,“就這麼着,我給他弄個駐防的副都統,調虎離山。”

“你又瞎說八道了,”奎大奶奶恃寵,說話口毫無忌憚,“那有宗室公爵放出去的?這也不去管它了。你再給我一千兩銀子,我自己去料理。”

帶着一千兩銀票以及澂貝勒的諾言,奎大奶奶帶着小云,當天就回了東直門大街金太監衚衕,兆奎家的人,無不驚奇,爭相問詢,何以忽然失蹤?奎大奶奶只答一句:“意想不到的事。”再也不肯多說。大家再問小云,小云受了告誡,儘自搖頭不答。

那奎大奶奶卻是聲色不動,彷彿回孃家住了一陣子回來似的,找了管家來問家務,那處的房租繳了沒有,那處莊子上的收成如何,又嗔怪到了九月還不拆天篷,家裡雜亂無章。一頓排揎完了,再問家下使用人等,誰的媳婦坐月子了沒有,誰的老人身子可好?依舊是平日恩威並用,精明強幹,讓全家上下心悅誠服的當家人派頭。

形容憔悴的兆奎,不知她是怎麼回事,也插不進嘴去問話,好不容易等她發落完畢,屋裡只剩下一個小云,他才問道:“你到底在什麼地方?說到中頂娘娘廟燒香,一去就沒了影兒。家裡鬧得天覆地翻,四處八方找,竟連半點消息都沒有,從沒有聽說過的怪事,偏教我遇上了。”

“我也是身不由己,都是爲了你,連通個消息都不能夠。你急,我比你更急。”說着,使個眼色,讓小云避了出去。

“怎麼呢?”兆奎更加納悶,“我真鬧糊塗了,你是陷在什麼地方,這麼嚴緊,連通消息都不能。今天可怎麼又回來了呢?你說,那是什麼地方,京城裡有這麼無法無天的地方,那還得了!”

兆奎的憂急氣憤,憋了三個月之久,這時開始激動,奎大奶奶不等他大發作,趕緊攔着他說:“你先別急!事情也不是壞事。”

“不是壞事,那能是好事嗎?”

“那就看你自己了。”奎大奶奶說,“你得沉住氣。反正我人已經回來了,什麼話都好說。”

這句話很容易動聽,兆奎不由得就伸手要拉住她。什麼都是假的,一朵花似的老婆,重入懷抱,可是最實惠的事。然而奎大奶奶已經變心了,連碰都不讓他碰,手一縮,身子一閃,微微呵斥:“別鬧!”

兆奎怕老婆,不明她的用心,只當厭煩他動手動腳,便乖乖地也縮住了手。

奎大奶奶卻又不即言語,向窗外望了望,看清了沒有聽差老媽子在偷聽,然後才說:“是禍是福都在你自己。你是想弄個好差使當,還是願意住宗人府的空房子?”

兆奎一聽嚇一大跳。宗室覺羅犯罪,由宗人府審問,判處徒刑則圈禁在宗人府空屋,判處充軍則是鎖禁在宗人府空屋,而且都要打一頓屁股。兆奎結結巴巴地問道:“什麼案子犯了?”

“多了!只說兩件,一件私和人命,一件霸佔民田。都讓人抓住了把柄,苦主都預備在那裡了!”

兆奎心亂如麻,好半晌才能心神稍定,從頭細思,覺得不可解之處甚多。這兩件案子,如果要發作,自是有人告了狀,或是都察院、或是步軍統領衙門,或是大興、宛平兩縣,不管告到那個衙門,必定行文宗人府追究,那就一定要通知本人到案,何以自己竟一無所知?她的所謂“讓人抓住了把柄”,這個“人”又是誰呢?

“你要問這個人?你惹不起他,我也惹不起他。爲了你,苦了我!”說着,奎大奶奶很快地用手絹去擦眼,好象是在拭淚,其實是使勁揉紅了眼圈,裝作哭了的樣子。

兆奎反倒有些疼她了,同時也急於想知其人,便帶着着急的神態說:“你說呀!是誰?”

“澂貝勒。”

“是他呀!”兆奎倒抽一口冷氣。

“不是他還有誰?誰還有那麼大膽,把我扣在那兒,日夜派人看守,三個月不放回家?”

三個月!兆奎在心裡叨唸着,心裡說不出的那種吞下了一粒老鼠屎似地不好受的滋味。這三個月,難道還能清白無事?一面想,一面去看她的妻子的肚腹。奎大奶奶愛俏,旗袍一向裁剪得很稱身,此時看上去彷彿中間微微鼓着,大概已有小貝勒在肚子裡了。

一時意亂如麻,焦躁不安。奎大奶奶看他不接話,當然也無法再往下說,坐下來,揹着身子又去揉眼睛。

“那麼,”兆奎終於問出一句話來,“可又怎麼放你出來的呢?”

“我天天跟他鬧,要回家。昨天鬧得兇了,他才說:大家都是愛面子的人,別惹得我撕破臉,可就不好收場了。兆奎乾的事,我跟你說過,三河縣姓馬的老頭兒,長辛店姓黃的寡婦,我都派人找了來了。你回去教兆奎心裡放明白些,這還不是革爵的事。

這是奎大奶奶編出來的一套話,澂貝勒那知道兆奎強買了馬家的一塊田,又在長辛店私和過黃家的命案?只覺得這兩件案子,若有澂貝勒出頭,自己必走下風,所以聽她這一說,臉色大變。

奎大奶奶本就摸準了她丈夫的性情,這番話是對症下藥,偷覷一眼,見已生效,便接着將編好的下半段話說了出來。

未說之前,先嘆口氣,將眼皮垂着,是無可奈何的神情:“唉!叫人拿住了短處,有什麼辦法?早知有今日,當初我也不幫着你做那些事了。禍是我惹的,只好我認。我說:霸佔民地、私和命案都是我乾的,跟兆奎無干,你要治,治我好了。你猜他怎麼說?他說:我也不治你,我買一幢房子,讓你住着,仍舊做你的奎大奶奶。反正兆奎也不會要你了!我送他一千銀子,買個妾,再替他弄個駐防的副都統,或是荊州、或是杭州、或是福州,帶着新姨奶奶,高高興興去上他的任。這樣子,兩全其美,不傷面子,不挺好的嗎?”

好倒是好,就是“不傷面子”這四個字,只怕做不到。但如果一口拒絕,還是傷了面子,人家都已看準了自己不會再要失節的妻子,而自己居然肯重收覆水,這張臉怎麼見人?說來說去,勢力不敵,又有短處在人家手裡,只好隨人擺佈。想一想只好認了。

“好吧!”他一跺腳說,“眼不見爲淨。我就躲開你們,你跟他去說,我要廣州。”

奎大奶奶一看事情已妥,再無留戀,將銀票塞到兆奎手裡,低聲說道:“我趁早跟他去說。”

接着便回自己臥房,除了一個首飾箱,什麼都不帶,旋即扶着小云,嫋嫋出門。兆奎在窗子裡望着,自己都分辨不出是何感覺?

雖是夫婦密語,總歸隔牆有耳,兆奎家的“奇聞”,很快地傳播在親友之間,有的罵,有的笑,有的覺得兆奎可憐,也有的認爲奎大奶奶嫁了兆奎是委屈,難怪有這樣的結果。見仁見智,議論紛紜,卻無非背後論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諱。以前還有人向他表示關切:“奎大奶奶總有個下落啊!”

如今則連這句話都不提了。

唯一的例外是兆奎的胞弟兆潤。弟兄倆一母所生,性情卻有天淵之別,兆奎庸懦怕事,兆潤卻得着風,便是雨,最喜生事。他在宗室中一向被認爲是沒出息的無賴,卻仗着是“三等鎮國將軍”的“黃帶子”,設局詐騙,包庇娼賭,無所不爲,聽說有此奇聞怪事,豈肯默然無語?

兆奎一見他這個弟弟,頭就疼了。一來決無好事,有錢借錢,不借就自己動手,小件的擺飾,總要撈一兩樣走,所以兆奎家的聽差老媽,聽說“二爺”來了,都是寸步不離地伺候着。

“今兒個你們不用掇着我,二爺我今兒富裕得很!”兆潤掏出一把票子,往桌上一摔,“你們把大爺給請出來,我們哥倆要講幾句你們不能聽的正經話。”

“是!二爺。”

聽差知趣,進去通知了兆奎,然後都退了出去,卻都躲在窗外牆角,倒要聽聽這位二爺說的什麼正經話?

“大哥,”兆潤問道:“聽說大嫂回來了?”

“唉!”兆奎亂搖着手,“別提了。你算是體恤我吧!別問這檔子事。”

“我怎麼能不問?咱們家能讓人這麼欺侮?你不在乎,我的臉往那兒擱?算輩份,載澂是侄子,霸佔嬸孃,出在大清律例那一條?你襲了爵,就得保家聲。得有句話……。”

“老二,老二!”兆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別嚷嚷,行不行?”

“你也太弱了,大哥!連說都說不得一聲?”

“不是說不得。這件事,實在是……,”兆奎壓低了聲音很吃力地說:“實在是叫沒有轍!君子不吃眼前虧,慢慢來想辦法。”“何用慢慢兒想?辦法多的是,文的,武的全有。走!”

兆潤一把拉着他的手臂往外拖。

“走?到那兒去?你別胡鬧。”

“上宗人府。”

一句話未說完,兆奎已掙脫了手臂,趕緊退後幾步,與兆潤隔着桌子,並且作了個防他來抓的戒備姿態。

“老二,沒有用!這是什麼世界?勢力敵不過人家,只有認了。再說,那麼賤的女人,你也不用再叫她大嫂了。”說着,兆奎搖搖頭,將臉轉了過去,不勝痛心疾首地。

“大哥,”兆潤臉色很難看了,“你是怎麼回事?你到底爲什麼?總有個緣故吧!你說說。不說清楚了,我可要照我的辦法。”

“這,”兆奎驚惶而茫然地問:“你是什麼辦法?”

“喏!這個。”兆潤從靴頁子裡拔出一把明晃晃七八寸長、繫着紅綢子的攘子,往桌上一拋。

兆奎大驚失色,“老二,”他結結巴巴地說,“你可千萬動不得!”

“誰說動不得?看我唱一出《獅子樓》你瞧瞧。”

兆奎又急又氣,兆潤自擬於武松,而拿他比做武大郎,真正不成話!但平時就見了他兄弟怕,此時自覺理短情虛,更不知如何應付,急得只是搓手。

於是他家得力的管家老僕郝順不能不露面了,“二爺!”他躬身說道,“開飯了!有話,喝着酒跟大爺慢慢聊吧!”

這是緩兵之計。兆潤也知道,每次需索不遂,連奎大奶奶都駕馭不住,快要翻臉時,總是郝順出面轉圈,有了他,話就好說了。

“好吧!”兆潤將攮子插回靴中,一收劍拔弩張的神態,彷彿無可無不可地說,“先吃飯再說。”

這時未到開飯的時候,郝順關照廚子,胡亂弄了幾個冷碟,燙上一壺酒,卻只設一副杯筷,兆潤自然要發話了。

“大爺呢?”

“大爺頭疼,不能陪你。”郝順陪笑說道:“二爺有話,吩咐我也是一樣。”

兆潤沉吟不答,儘自一大口一大口地喝酒,因爲這天他的所欲不小,說話便須格外慎重。

“二爺,”郝順勸道,“大爺遭了這擋子窩囊事,真正是叫‘啞巴夢見親孃,說不出的苦。’二爺總是體諒他纔好。”

“哼,”兆潤憤憤地摔着酒杯,“就爲了大爺窩囊,纔有這樣窩囊的事。不用他出頭,我替他去挺,該殺該剮都有我,他還怕什麼?一個勁攔着,我不知道他安的什麼心?”

“那也無非大爺膽小。如果他能看着二爺闖出大禍來不管,那叫什麼同胞手足?”

“同胞手足?”兆潤撇撇嘴,“他那裡當我同胞手足?外面說的話,可難聽了。”

“外面怎麼說?”郝順很謹慎地問。

“怎麼說,你會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那就告訴你聽吧!”兆潤眼望着郝順,一個字一個字地說了出來:“說他賣老婆!”

“啊!”郝順作出訝異萬分的神色,“這是打那兒說起?”

“你不信是不是?”兆潤有意詐他一詐,“說的人有憑有據,大奶奶帶回來三千兩一張銀票,大柵欄恆泰錢莊的票子。”

兆潤知道是一千兩,故意加了兩千,是指望着套出郝順一句話來:“沒有那麼多。”這就好緊追着往下問了。誰知郝順心機深沉,不上他的當,只搖着頭說:“沒影兒的事!”

“沒影兒的事?照這麼說,大奶奶就白白讓人霸佔了?”兆潤接着又問:“她忽然回家,可又爲了什麼?”

“這,”郝順陪笑道,“我們當下人的,就不知道了!”

“就是這話羅!好些事你不知道,非得跟大爺自己談不可。好了,反正我的主意拿定了,門風要緊,我不能看着不管。”

說着,站起身來要走,郝順自然不能放他走,好說歹說地將他留了下來,自己進上房去跟兆奎討主意。

“我那有什麼主意?”兆奎哭喪着臉說,“我一見他,腦袋就跟笆斗那麼大。”

郝順是他的心腹,無事不參與,也無話不可說,但不論如何,辦事須奉主人之名以行,所以這時便先替兆奎拿宗旨。

“這件事,大爺得抱定宗旨,無論如何鬆不得口,一則名聲不好聽,再則,二爺的口氣不小。不過也得給他一個指望,一等放了缺,上任的時節,給他撂下幾百銀子倒可以。大爺,你說是不?”

“對!你就想法子,跟他這麼去說。”

這話實在也很難說。郝順在想,“二爺”大概只知銀票其一,還不知有放缺其二,一說反倒泄底。有這麼大的好處,他更是不依不饒了。

想了又想,只有這樣措詞:“二爺,你先請沉住氣。事情當然不能就這麼算完,不過做事總要穩得住,對頭太不好惹,一步錯不得。反正有個十天半個月的工夫,一定能讓二爺好好兒消氣。”

照郝順的想法,有澂貝勒那麼硬的靠山,說放個副都統,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有十天半個月的工夫,見了上諭,一切便都好辦。因而這樣許下兆潤。

兆潤不知其中有此曲折,只是一向信任郝順,既然他說能讓自己“好好兒消氣”,顧念以後還少不得有託他的事,便賣個交情給他。

“好吧,衝你,我就等個十天半個月。”

半個月過去,音信毫無。奎大奶奶倒是把話帶到了,載澂卻辦不通。這件事他只有去求寶鋆,爲了志在必成,他特意說是“已經答應了人家了!”

“我的大爺,你真是少不更事!駐防的副都統,又是廣州,能說換就換嗎?”寶鋆大搖其頭:“兆奎是出了名的無用。這話,我怎麼跟你阿瑪去說?”

“我不管!”載澂撒賴似地說:“你去想辦法。”

“辦法倒有,我把你的事兒,和盤托出,你肯挨頓揍,兆奎的副都統就當上了。”

這叫什麼辦法?載澂自然不肯,寶鋆被磨不過,答應試一試,但那一天能成功卻不知道。

“只好等吧!”奎大奶奶聽說了經過,也只好這樣萬般無奈地表示。

又等了半個月,這天奎大奶奶正打算帶着小云上前門外去聽戲,只見院子裡閃進來一個人,高聲喊道:“大嫂!”接着便請了個雙安。

“啊!”奎大奶奶倒有些忸怩了,“二弟,是你!”

“是的。”兆潤神色自若地說,“特地來給大嫂請安。”

“不敢當,不敢當!”奎大奶奶不能不以禮相待,“請屋裡坐。小云,拿茶,拿煙。”

於是兆潤從從容容地進入堂屋,坐下來先打量四周,古董字畫,窗簾椅披,色色精緻,便讚一聲:“真是好地方!”

奎大奶奶矜持地微笑着,心裡在打主意,如何早早將這位不速之客送走。

兆潤的話卻還未完,接着又說了:“怪不得大嫂不想回家了。”

這句話不中聽,奎大奶奶只能裝作不聽見,心裡卻更覺得他是早走早好,因而開門見山地問:“二弟,有什麼事嗎?”

“沒有,沒有!只是老沒有見大嫂,怪惦念的,特爲來看看。”

“多謝你惦着。”她又追一句:“二弟要是有事,請說吧!

自己人不用客氣。”

最後這句話是假以詞色的表示,兆潤就不必惺惺作態了,苦着臉說:“還不就是那一個字嗎?”

“那個字?”

“窮!”兆潤又說:“弟媳婦又病了,小三出疹子,小四掉在門前溝裡,差點兒淹死。唉,倒黴事兒不打一處來。”

“噢!”奎大奶奶慢吞吞地說,“我手裡也不富裕。不過,二弟老遠的來,我也不能讓你空手回去。”說着,便將手裡的手巾包解了開來,裡面有兩張銀票,一張十兩,一張五兩,本想拿五兩的給他,不道兆潤先就說在前面。

“多謝大嫂,不用全給,只給我十兩吧!”

奎大奶奶又好氣、又好笑,心裡在說:倒真以爲自己挺不錯的,全給!然而那張五兩頭卻拿不出手了。

由此開端,隔不了三五天,兆潤便得來一趟,他也真肯破工夫守伺,總是等載澂不在家的時候來。護衛因爲未奉主人之命,也沒有聽奎大奶奶說什麼,不便攔他,所以他每次都能找着“大嫂”,伸出手來,也總有着落,不過錢數越來越少,當然也是可想而知的事。

漸漸地,奎大奶奶不能忍耐了,終於有一天發作,“你倒是有完沒有完!我是欠你的,還是該你的?”她厲聲質問。

“就是大嫂說的,自己人嘛!”兆潤涎着臉說,“大嫂,你那兒不花個幾兩銀子?就算行好吧!”

“好了!這是最後一回!”奎大奶奶將一張二兩的銀票摔在地上。

兆潤還是撿了走,而且過不了三天還是上門。這一次護衛不放他進去了。

“找誰?”

“咦!”兆潤裝出詫異的神色,“怎麼,不認識我了?老馬!”

“誰認識你?得,得,你趁早請。”

兆潤一時面子上下不來,既不能低聲下氣跟他們說好話,便只有硬往裡闖。這一下自然大起衝突,好幾個人圍了上來攔截,其中一個出手快,叉住兆潤的脖子往外一送,只見他踉踉蹌蹌往後倒退,卻仍立腳不住,仰面躺了下來。

如果他肯忍氣吞聲,起身一走,自然無事,但以兆潤的性情,不肯吃這個虧,存着撒賴的打算,希望驚動奎大奶奶,好乞憐訛詐,便站起來跳腳嚷道:“你們仗勢欺人。我跟你們拚了!”

這一聲喊,惹惱了載澂的那些護衛。在王府當差的,最忌“仗勢欺人”這句話,所以這一下是犯了衆怒。領頭的是個六品藍翎侍衛,名叫札哈什,曾在善撲營當差多年,擅長教門的彈腿和查拳,這時出腿一彈,將個正在揎拳擄臂的兆潤,掃出一丈開外,結結實實地摔在地上。

這一次兆潤賴在地上不肯起來了,“打死人羅!救命啊!”

極聲高喊。

“這小子作死!”札哈什咬着牙說:“把他弄進去。”

於是上來三四個人,掩住他的嘴,將他拖了進去,在馬號裡拿他狠揍了一頓。揍完了問他:“服不服?”

怎麼能服?自然不服,但不服只在心裡,口頭上可再不敢逞強了,“服了!服了!”他說:“你們放我回去吧!”

“當然放你。誰還留你住下?”札哈什說,“可有一件,你以後還來不來?”

“不來了!再也不來了。”

“好。我諒你也不敢再來了。你走吧!”

開了馬號門,將兆潤攆了出來。他只覺渾身骨節,無一處不痠痛,於是一瘸一拐地先去找個相熟的傷科王大夫。

“二爺,你這傷怎麼來的?是吃了行家的虧,皮肉不破,內傷很重,可得小心!”

“死不了!”兆潤獰笑着,“你先替我治傷,再替我開傷單。

這場官司打定了。”

王大夫替他貼了好幾張膏藥,又開了內服的方子,然後爲他開傷單,依照兆潤的意思,當然說得格外重些。

回到家卻不肯休息,買了“盒子菜”,烙了餅,把他一幫好朋友請了來,不說跟奎大奶奶索詐,只說無端受那班護衛的欺侮。向大家問計,如何報仇雪恨?

“澂貝勒還不算不講理的人,應該跟他說一說,他總有句話。”有人這樣獻議。

“他能有什麼話?還不是護着他那班狗腿子!我非得雙那班狗腿子吃點苦頭,不能解恨。”兆潤問道:“咱們滿洲的那班都老爺,也該替我說說話吧?”

“來頭太大。誰敢碰?”

“潤二哥,”兆潤的一個拜把兄弟說,“你如果真想出氣,得找一個人,準管用。”

“誰呀?”

“五爺。”這是指惇王。

“對!”兆潤拍桌起身,頓時便有揚眉吐氣的樣子,“這就找對了。”

如果是想在載澂身上出一口氣,只有請惇王來出頭。當然,能不能直接跟他說得上話,或者他會不會一時懶得管此閒事,都還成疑問。但要顧慮的,卻還不在此。

“老二,”兆潤的一個遠房堂兄叫兆啓的說,“你別一個勁的顧前不顧後,第一,得罪了六爺,犯不上,再說句老實話,你也得罪不起。第二,這件事到底是家醜,不宜外揚。”

前半段話,兆潤倒還聽得進去,聽得後半段,兆潤便又動了肝火,“照你這麼說,我就一忍了事?”他又發他大哥的牢騷,“我們那位奎大爺,才知道什麼叫家醜!如果我要替他出頭理論,他能挺起腰來,做個男子漢、大丈夫的樣兒,我又何至於吃那麼大的虧?”

在旁人看,家醜不家醜的話,實在不值得一提,因爲家醜能夠瞞得住,才談得到不宜外揚,如今“澂貝勒霸佔了兆奎的老婆”這句話,到處都能聽得到,已經外揚了,卻默爾以息,反倒更令人誹薄。要顧慮的是不宜得罪恭王,誠如兆啓所說的,兆潤也得罪不起。

“三個人擡不過一個理字去!六爺挺講理的,也並不護短,澂貝勒的事,他是不知道,知道了不能不管。照我看,最好先跟他申訴,他如果護短不問,就是他的理虧。那時候再請五爺出頭,他也就不能記你的恨了!”

說這話的,是兆潤的一個好朋友,在內務府當差,名叫玉廣,爲人深沉,言不輕發,一發則必爲大家所推服。此時提出這樣的一個折中的辦法,包括兆潤本人在內,無不認爲妥當之至。

於是就煩玉廣動筆,寫了一張稟啓,從奎大奶奶失蹤談起,一直敘到護衛圍毆。第二天一早,請兆啓到恭王府投遞。

恭王府的門上,一看嚇一跳,儘管澂大爺在外荒唐胡搞,還沒有誰敢來告狀。這張稟啓當然不敢貿然往裡投遞,直接送到載澂那裡。

載澂很懊惱,但卻不願責備札哈什。想跟奎大奶奶商量,卻又因爲替兆奎謀取副都統的缺,不曾成功,難以啓齒,一時無計可施,便把這張稟啓壓了下來。

一壓壓了半個月。而兆潤天天在家守着,以爲恭王必會派人來跟他接頭,或是撫慰,或是詢問,誰知石沉大海,看來真的是護短而渺視,心裡越覺憤恨。於是又去找玉廣,另寫了一張稟啓,半夜裡就等在東斜街惇親王府,等到惇王在五更天坐轎上朝,攔在轎前跪下,將稟啓遞了上去。

奎大奶奶的事,惇王早有所聞,只是抓不着證據,無法追問。這時看了兆潤的稟啓,勃然大怒,在朝中不便跟恭王談,下了朝,直接來到大翔鳳衚衕鑑園坐等。

等恭王回府,一見惇王坐在那裡生氣,不免詫異,但亦不便先問,只是親切地招呼着。老弟兄窗前茗坐閒話,看上去倒是悠閒得很。

也不過隨意閒談了幾句,惇王還未及道明來意,聽差來報,總理衙門的章京來謁見,恭王一問,是送來一通曾紀澤的奏摺。往來指示及奏復,一直都用電報,往往語焉不詳,這道奏摺是由水路遞到。由於奉有諭旨,凡是對俄交涉的折件,交惇王、恭王、醇王及翁同和、潘祖蔭公同閱看,所以總理衙門的章京接到奏摺,先送來請恭王過目。

爲了尊禮兄長,恭王拿着摺子先不拆封,回進來向惇王說:“曾劼剛來的摺子,大概這些日子交涉的詳情,都寫在上頭了。五哥,”他將摺子遞了過去:“你先看吧!”這些地方,惇王頗有自知之明,照他看:“辦洋務找老六,談軍務找老七”,他自己以親貴之長,則約束宗親,維持紀綱,責無旁貸,所以不接摺子。

“不必!你看好了。”

於是恭王拆封,厚甸甸的摺子,共有十四頁之多,定神細看了一下,然後念給惇王聽:

“臣於七月二十三日,因俄國遣使進京議事,當經專摺奏明在案。八月十三日接奉電旨:‘着遵疊電與商,以維大局。’次日又接電旨:‘俄事日迫,能照前旨爭重讓輕,固妙;否則就彼不強中國概允一語,力爭幾條,即爲轉圜地步。總以在俄定爲要。’各等因,欽此。臣即於是日往晤署外部尚書熱梅尼,請其追回布策,在俄商議。其時俄君正在黑海,熱梅尼允爲電奏,布策遂召回俄。”

“原來是這麼召回的!”惇王插了句嘴,他是指俄國駐華公使布策被召回國一事,“曾劼剛到底比崇地山高明多了。”

恭王點點頭,接着往下念:

“嗣此往返晤商,反覆辯論,疊經電報總理衙門,隨時恭呈御覽。欽奉迭次議旨,令臣據理相持,剛柔互用,多爭一分,即少受一分之害。聖訓周詳,莫名感悚。臣目擊時艱,統籌中外之安危,細察事機之得失,敢不勉竭駑庸,以期妥善。無如上年條約、章程、專條等件,業經前出使大臣崇厚蓋印畫押,雖未奉御筆批准,而俄人則視爲已得之權利。”

“這也是實話。”惇王又插話,“崇地山這件事,辦得糊塗到了極點。沈經笙總說他好,我就不明白,好在那兒?按規矩說,沈經笙保薦他,也該連帶處分,到現在沒有人說話,太便宜他了。”

這又是讓恭王無從置答的話,停了一下,繼續念道:

“臣奉旨來俄商量更改,較之崇厚初來議約情形,難易迥殊,已在聖明洞鑑之中。俄廷諸臣,多方堅執,不肯就我範圍。自布策回俄後,向臣詢及改約之意,臣即按七月十九日致外部照會大意,分條繕具節略付之。布策不置可否,但允奏明俄君。”

“七月十九的照會,我記不得了,說些什麼?”惇王問說。

說的是崇厚所議原約,必須修改之處,大致“償款”可以商量,“通商”亦可從權,“分界”則不能讓步。恭王看他連這些都記不得,那就無須再跟他多說,而且看曾紀澤的摺子,所敘的交涉經過,都早由電報中奏明,這個奏摺,無非詳細補敘一番,別無需要裁決批覆之事,便說了句:“都是些說過的事,沒有什麼要緊!”接着便把奏摺放下了。

“我這兒倒有件要緊的東西。你看吧!”惇王將兆潤的稟帖交了出去。

恭王先不在意,看不到幾行,勃然色變,及至看完,見他嘴脣發白,手在打顫。氣成這個樣子,惇王倒反覺不忍。

“這些事,我都不知道。”恭王的聲音嘶啞低沉,“不過也在意料之中。”說着,便掉下淚來。

惇王不知道怎麼說了?來時懷着一團盛怒,打算責備恭王教子不嚴,要逼着他有所處置。此時卻不忍再說這話,然而不說又如何呢?難道仍舊讓載澂這樣荒唐?

“五哥,”恭王很痛苦地,“虎毒不食子!小澂又是無母之人。我只有請五哥替我管教,越嚴厲越好。”

這話聽來突兀,細想一想也就容易明白。恭王福晉生前最寵長子,他念着伉儷之情,雖恨極了這個劣子,卻下不了嚴責的手段,所以要假手於人。既然如此,自己倒要狠得下心腸纔好。

“‘玉不琢,不成器’,如今不好好管,將來害他一輩子。”惇王說道,“我看只有一個辦法,把他關在書房裡,拿他的心收一收。”

“是!請五哥就這麼辦。”

惇王點點頭,又問:“兆奎的那個女人,當然把她送回去,不過……。”他說不下去了,只是大搖其頭。

實在是件尷尬的事,奎大奶奶也是朝廷的命婦,就這樣子納諸外室,苟且多時而又送了回去,這話該怎麼說?若是兆奎拒而不納,又該怎麼辦?

“唉!”恭王長嘆,“做的事太對不起人,太混帳!看人家怎麼說吧?”

意思是兆奎若有什麼要求,只要辦得到,一定接受。惇王心想,也只有託人去遊說,善了此事,兆奎懦弱無用,只要兆潤不在從中鼓動,大概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好吧,我替你料理。”

“謝謝五哥!”恭王起身請了個安。

“我先替你辦這件事。”惇王也站起身來,”小澂一回來,你就別讓他再出去了,送信給我,等我來問他。”

也就是惇王剛走,載澂回府來了。一到就聽說其事,嚇得趕緊要溜,但已不及,恭王早安下了人,將他截住,送入上房。

“阿瑪!”

剛喊得一聲,恭王抓起一隻成化窯的青花花瓶,劈面砸了過來,載澂喜歡練武,身手矯捷,稍微一讓,就躲了過去。

世家大族子弟受責,都謹守一條古訓:“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看“阿瑪”盛怒之下,多半會用“大杖”,但載澂不敢走,直挺挺地雙膝跪下。

恭王卻不看他,扭轉臉去大聲喊道:“來人哪!”

窗外走廊上,院子裡,掩掩閃閃地好些護衛聽差,這時卻只有極少數能到得了“王爺”面前的人應聲,而進屋聽命的,又只有一個人,管王府下人的參領善福,他是跟恭王一起長大,出入相隨已四十年的心腹。

“把他捆起來!”恭王喝道,“送宗人府。”

這又不是用家法來處置了,送宗人府是用國法治罪,即令有人從中轉圜,但國法到底是國法,不能收發由心。善福看事情不但鬧大,而且要鬧僵,所以“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他還不曾開口,恭王又是大吼:“怎麼?你又要衛護他?”

“奴才不是敢於衛護大爺。”善福答道,“福晉臨終以前交代,說是大爺年輕不懂事,王爺怎麼責罰他都可以,就別鬧出去,教人看笑話。福晉的遺囑,奴才不敢不稟告。”

“哼!”恭王重重地冷笑,“你還以爲別人看不見咱們家的笑話?”

善福不作聲,只是磕了個頭。

“去啊!”恭王跺腳,“都是你們護着他,縱容得他成了這個樣子。”

“王爺息怒。”善福勸道,“一送宗人府,就得出奏,驚動了宮裡,怕不合適。聽說西佛爺這幾天剛好了一點兒,惹得西佛爺生了氣,怕有人說閒話。”

“說什麼閒話?”

“無非是說王爺不該惹西佛爺生氣、添病。”

這是莫須有的揣測之詞,但此時無法辯這個理,恭王只是指着載澂的鼻子,細數他的種種頑劣。越說越氣,走上去就踹了一腳,氣猶未息,又摔茶碗、摔果碟子,口口聲聲:

“叫他去死!早死早好!”

於是善福一聲招呼,屋子外面的王府官屬、下人,都走了進來,黑壓壓地跪了一地,替載澂求情。最後有人在窗外通報:“大奶奶來了!”

進來的是載澂的妻子,臉兒黃黃地,眼圈紅紅地,一進來便跪在載澂身旁,低着頭說:“總是兒子媳婦不孝,惹阿瑪生氣,請阿瑪責罰。”

“起來,起來!與你不相干。”恭王對兒媳是有歉意的,跺腳嘆惜:“他一點兒不顧你,你還替他求情。不太傻了嗎?”

載澂的妻子,擦一擦眼睛答道:“奶奶在日常叫我勸大爺收收心,兒子媳婦沒有聽奶奶的話,都是兒子媳婦不好,阿瑪別罰他,只罰我好了。”

“唉!你這些話,說的全不通……。”

“回王爺的話,”善福趁勢勸道:“以奴才的意思,把大爺交了給大奶奶,大爺如果不聽勸,那時再請王爺家法處置。”

“那有什麼用?”恭王向兒媳說道:“你先起來。”

一面說,一面管自己走了進去。旗人家的規矩大,“老爺子”沒有話,載澂還是得跪着,澂大奶奶雖可起身,但丈夫如此,便得陪着跪在那裡,這時候就要“仰仗”善福了。

當然,這是用不着載澂開口的。善福很快地跟在恭王身後,到了那間庋藏端硯碑帖,題名“石海”的書齋,他用惴惴然帶着謹慎試探的聲音問道:“讓大爺起來吧?”

恭王不作聲,坐下來皺着眉只是眨眼。好久,用怨恨的聲音說道:“你們當然早就知道了,怎麼早不告訴我?”

“怕惹王爺生氣,誰也不敢多嘴。”善福又說,“奴才也苦苦勸過大爺,大爺說:人不能沒有良心。”

“這,”恭王詫異:“這叫什麼話?”

“那位奎公爺,窩囊得很,奎大奶奶嫁了他也委屈,自願跟我們大爺。就爲了這一點兒情分,大爺不忍心把她送回去。”恭王有些啼笑皆非,“這叫什麼有良心?”他忍不住申斥:“就因爲你們附和他這些個歪理,才把他慣成這個樣子。如今五爺都說了話了,這下好,看你們還能怎麼迴護他?”

“回王爺的話,”善福踏上一步,低聲說道:“與其讓人家來管,不如咱們自己來處置。”

“怎麼個處置?”

“不說讓大爺收收心嗎?奴才的意思,不如把槐蔭書屋收拾出來,讓大爺好好兒念一唸書?”

“哼,他還能唸書?”

雖在冷笑,意思卻是活動了,於是善福緊接着勸了一句:

“就這麼辦吧?”

恭王想了一下,很快地說:“把槐蔭書房安上鐵門,鎖上了拿鑰匙給我。”

“不必那麼費事吧?”善福微微陪笑着,“派人看守也就是了。”

“不行!”恭王斷然拒絕,同時提出警告:“你們可別打什麼歪主意!以爲過幾天,就可以把他弄出來。起碼得鎖他個一年半載,讓他好好兒想一想,他自己有多可惡?”

善福深知恭王的性情,到此地步,多說無用,便退了出來,扶起載澂,說了預備將他禁閉在書房裡的話,又安慰他:“大爺,你可別心煩。等過了這一陣子,包在我身上,把大爺給弄了出來。”

載澂不答,掉頭就走,回到自己書齋,悶頭大睡。善福便找了府裡的“司匠”來,在槐蔭書屋的月洞門上,安上一道鐵柵門,另開一道小門,供下人進出,然後由澂大奶奶安排衾枕臥具,日用什物,又派定了四名小廝,帶着載澂養的一隻猴子兩條狗,陪他一起“閉門思過”。一日三餐,另外兩頓點心,亦都由澂大奶奶親自料理,派丫頭送到書房。載澂一年到頭無事忙,難得有此“機會”落個清閒,倒也能安之若素,唯一縈懷的,只是不放心奎大奶奶。

“奎大奶奶倒真有志氣。”有人隔着鐵柵門告訴他說,“她說什麼也不肯回家,願意守着大爺。”

這對載澂來說是安慰,卻益添悵惘,同時也起了“破壁飛去”之想。但善福和他的親信,卻很冷靜地看出來,奎大奶奶的一片癡情,對載澂的處境,有害無益。

“大爺,”善福問他:“你想不想出去?”

“廢話!”

“我也知道大爺想出去。天天替大爺想辦法,想來想去想不通,只爲有個人擋着路。”

“誰啊?”載澂不解,“怎麼擋着我的路?”

“奎大奶奶。”善福答道,“她不肯回家,大爺就出不去。”

這道理是不難明白的。兆潤那面,惇王已派了人跟他接頭,許了他一些好處,可以無事,但奎大奶奶不肯回家,事情就不能算了結。即令他家寧甘委屈,忍氣吞聲,而恭王不願載澂有這樣一處外室,就只好仍舊把他關在書房裡。

解釋完了,善福提出要求:“大爺,請你親筆寫幾個字,我跟她去說。不用多話,只要她體諒就行了。”

載澂猶豫着,一方面覺得善福的話有理,一方面又覺得這樣做會傷奎大奶奶的心,內心彷徨,委決不下,只是大步蹀躞着。

“大爺,”善福低聲說道,“眼前好歹先顧了自己再說。”

這一下提醒了載澂,原是權宜之計,只要出了槐蔭書屋,依舊可以秘營香巢,雙宿雙飛。九城之大,何處不可以藏身?

只要自己行縱檢點,不愁敗露。

於是,載澂欣然同意,親筆寫了一封信,大致是說,受嚴父督責,復以格於實情,奎大奶奶如果不肯回家,事不得解。務必請她體諒,不要堅持己見,等他恢復了自由之身,自然可以再謀團聚。

信是寫得很好,但善福另有打算,說“眼前好歹先顧了自己”,是騙載澂的話。善福倒是耿耿忠心,不但要解他的近憂,而且也爲他作了遠慮,一了百了,不容他再跟奎大奶奶藕斷絲連。

第八六章第一○一章第十三章第六二章第四一章第二章第八九章第十六章第七二章第七一章第二十章第六十章第一○六章第三四章第十五章第五章第七十章第四章第八一章第六四章第四六章第五四章第五十章第八十章第四九章第七二章第四七章第七章第七五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章第八十章第七五章第五二章第六十章第九九章第七五章第七八章第八二章第五八章第四六章第一百章第四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七三章第二章第五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六章第三章第七章第九六章第五三章第六十章第八二章第一○四章第六五章第二章第七九章第五九章第六九章第二十章第五一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七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五四章第七十章第一百章第四五章第五八章第三九章第八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五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四一章第九九章第九章第七章第二十六章第四三章第九五章第一○六章第九八章第八六章第九一章第八一章第三九章第一○一章第二章第十章第七四章第五七章第五章第九六章第十五章第六二章
第八六章第一○一章第十三章第六二章第四一章第二章第八九章第十六章第七二章第七一章第二十章第六十章第一○六章第三四章第十五章第五章第七十章第四章第八一章第六四章第四六章第五四章第五十章第八十章第四九章第七二章第四七章第七章第七五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章第八十章第七五章第五二章第六十章第九九章第七五章第七八章第八二章第五八章第四六章第一百章第四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七三章第二章第五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六章第三章第七章第九六章第五三章第六十章第八二章第一○四章第六五章第二章第七九章第五九章第六九章第二十章第五一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七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五四章第七十章第一百章第四五章第五八章第三九章第八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五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四一章第九九章第九章第七章第二十六章第四三章第九五章第一○六章第九八章第八六章第九一章第八一章第三九章第一○一章第二章第十章第七四章第五七章第五章第九六章第十五章第六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