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反勝爲敗

孫傳庭的長處就在於擅長自力更生,積蓄力量。

柿園之役敗歸陝西后,孫傳庭招兵買馬、發展生產、置辦武器,經過大半年的努力,陝西官軍實力有顯著增長。

孫傳庭還發明瞭一種戰車,上面裝載火炮,車廂裡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糧食,名叫火車。這種火車共打造了二萬輛,組成一個火車營,由總兵的白廣恩統領。

火車打仗時可以用來衝擊騎兵,宿營時可以作爲柵欄保證野戰部隊安全,行軍時還可以作爲後勤運輸工具,對於長途行軍打仗,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火車機動性差,在野戰中往往容易吃虧,其防守和後勤的作要大於進攻的作用,在大規模的戰事中自身難保,很可能會引發潰敗,大規模發展火車,隱患也是顯而易見的。

五月,崇禎命孫傳庭兼督河南、四川軍務,不久又封他爲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加督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北軍務,並賜予尚方寶劍。

八月,在崇禎的一再催促下,孫傳庭在西安關帝廟誓師,統率總兵白廣恩、高傑、牛成虎等部十萬衆東出潼關,同時檄調各路人馬夾攻李自成。

李自成得知陝西官軍出關的消息,親統大軍北上河南迎敵。

由於河南境內赤地千里,缺少糧草,李自成採取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把主力部隊部署在郟縣以南的地區,把後勤問題留給長途跋涉的官軍。

由於民軍放棄了潼關到郟縣的廣闊地帶,陝西官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八月上旬佔領洛陽,九月八日攻戰汝州,民軍督尉四天王李養純投降。

李養純的投降後向官軍泄露秘密,給民軍帶來很大損失,他報告說:民軍的老營在唐縣,精銳部隊在襄城,地方上任職的文武官員屯聚在寶丰。

孫傳庭根據這個情報採取了有針對性的行動,首先攻破寶丰,斬僞州牧陳可新等,然後揮師唐縣,將安置在那裡的民軍家屬斬殺貽盡。

九月十四日,官軍和民軍主力在郟縣進行激戰,民軍戰敗逃跑,官軍緊追不捨,果毅將軍謝君友被俘殺,李自成本人也差點被擒。後來民軍逃入襄城,官軍也尾隨而至。

面對危局,一些民軍將士產生的投降的念頭。李自成說:“別擔心,我殺藩王,焚燒皇陵,罪在不赦,不妨再次決一死戰,如果不能取勝,你們再殺我投降也不晚。”

這時老天幫了民軍的忙,大雨整整下了七天,城外露舍的官軍苦不堪言,由於道路泥濘,官軍的糧車難以移動,官軍的後勤出現問題。

官軍希望破郟縣獲取給養,但是郟縣早己坐吃山空,破城後只得到一些騾馬,很快就被士兵們分食殆盡。

這時李自成派大將劉宗敏率一萬名騎兵從小路抄到官軍後方,切斷官軍的糧道,爲了麻痹官軍,李自成用大牌寫下戰書,約定日期同官軍決戰,以此牽拌官軍。

士兵們有雨淋沒飯吃,情緒開始浮燥起來,孫傳庭無奈之下,只好決定回師迎糧,他命令河南總兵陳永福留守軍營,自己統率嫡系陝西官軍分路回師打通糧道。

陳永福部下士兵看到陝西官軍走了,自己卻被留下來忍飢挨餓充當替死鬼,都憤憤不平,也都跟在陝西官軍後面撤退(前軍移,後軍亂),陳永福無法控制局面(永福斬之不能止),官軍隊伍大亂,民軍乘機發起進攻,官軍全線崩潰。

官軍逃到南陽才緩過神來,調頭迎戰民軍,雙方展開大戰。

民軍戰陣共有五重,第一重是饑民,第二重是步兵,第三重是騎兵,第四重是精銳騎兵,第五重是家屬。

官軍攻破了民軍前三重戰陣,與第四重戰陣的精騎相持不下,鏖戰中,白廣恩部火車營招架不住,率先潰敗。

火車營的潰敗引發連鎖反應,騎兵也招架不住逃跑,戰場形勢瞬間發生鉅變,由雙方互相廝殺變爲一方追殺另一方。

民軍傾巢而出,窮追不捨,一日一夜追殺四百餘里,官軍死亡四萬餘人,損失兵器輜重數十萬。

此役,大明僅有的“一副家當”損失殆盡,成了待宰的羔羊,民軍的戰略問題也迎刃而解,擴大戰果,乘勢奪取關中,就像順手牽羊一樣簡單。

十月,民軍攻陷潼關,孫傳庭死於亂軍之中。崇禎懷疑孫傳庭沒有死,不予贈廕。

民軍長驅直入,一路克捷,很快就包圍了西安。

十一日,西安守將王根子打開城門投降,秦王朱存樞被活捉,陝西巡撫馮師孔等人自殺身亡。

佔領陝西后,李自成兵分三路,追剿官軍殘餘勢力,肅清陝北並收取西北固原、寧夏、甘肅三邊軍事重鎮。

官軍將領白廣恩、高汝利、左光先、陳永福等人先後投降,民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展開進攻,到崇禎十六年底,民軍佔領西北各重鎮,把明朝二百多年來傳統的軍事基地變成了民軍的大後方。

郟縣戰役和鬆錦大戰一樣,都是決定明朝命運的戰略決戰,在這兩場戰役中,明軍並非沒有機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歸於失敗。

兩場戰役有許多相似之處:

一、明軍都是先勝後敗。

二、都是因爲明軍主動撤退導致失敗。

三、都是因爲缺乏糧草而撤退。

四、都是因爲長途進軍產生後勤問題。

兩場戰役也有一些不同之處:

一、郟縣戰役是一場夾生飯,官軍人數遠遠少於民軍;而鬆錦戰役中敵我力量相當。

二、作爲指揮官,孫傳庭的失誤在於過度使用火車營,在大戰中有拖累部隊的嫌疑;而洪承疇的失誤在於膽小畏戰。

三、郟縣戰役中官軍遇到連陰雨,造成後勤困難; 鬆錦戰役中洪承疇過於保守,過度收縮部隊導致後路被斷,是造成後勤問題的主要原因。

四、洪承疇戰敗投降當了漢奸崇禎親自祭祀,孫傳庭戰死沙場卻沒有得到贈蔭。

贊曰: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起,戰車就早己被淘汰,孫傳庭卻花大力氣製造戰車,實在是匪夷所思。究其原因,無非是想增強防守的力量,豈不知爭戰中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兵敗如山倒,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有什麼能夠保得了身家性命呢?

崇禎年間史料記載旱情嚴重,有所謂小冰河期之說,然而孫傳庭復出後指揮的兩場決定明朝命運的決戰(柿園之役和郟縣之役)都因爲遇到連陰雨而戰敗,概率實在是高。是歷史記載的不夠全面呢?還是明朝氣數己盡,連老天爺都不幫忙呢?

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三章 兩個拳擊手第十七章 最後的輝煌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一章 李自成異軍突起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十一章 皇太極專制集權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第三章 趕鶴上架第一章 梃擊案第十二章 大妃殞命第十五章 以戰求和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一章 梃擊案第一章 清軍耀兵京畿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九章 兼併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十三章 別拿太監不當幹部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十三章 別拿太監不當幹部第十五章 以戰求和第八章 關於寧遠戰役的一些思考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第十五章 潛伏第五章 項城之戰和二打開封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第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最後鑑定——性格決定命運第四章 翻案第六章 己巳事變之外圍誘敵深入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十五章 以戰求和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第一章 梃擊案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十章 孫傳庭俘殺闖王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十三章 蝙蝠俠祖大壽第十三章 別拿太監不當幹部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一章 民變的性質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楊鶴撫局的失敗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前 言 一段隱晦的歷史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三章 移宮案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 梃擊案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七章 陳奇瑜重蹈覆轍第四章 翻案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十二章 對黨爭的最後鑑定第六章 出山西記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一章 清軍耀兵京畿第一章 一個倒黴的皇帝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誅殺毛文龍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一章 梃擊案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七章 孫傳庭復出和柿園之役第一章 一個倒黴的皇帝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一章 李自成異軍突起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十七章 最後的輝煌第四章 再論戰略之爭第二章 非卿莫能辦之也
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三章 兩個拳擊手第十七章 最後的輝煌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一章 李自成異軍突起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十一章 皇太極專制集權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第三章 趕鶴上架第一章 梃擊案第十二章 大妃殞命第十五章 以戰求和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一章 梃擊案第一章 清軍耀兵京畿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九章 兼併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十三章 別拿太監不當幹部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十三章 別拿太監不當幹部第十五章 以戰求和第八章 關於寧遠戰役的一些思考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第十五章 潛伏第五章 項城之戰和二打開封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第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最後鑑定——性格決定命運第四章 翻案第六章 己巳事變之外圍誘敵深入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十五章 以戰求和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第一章 梃擊案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十章 孫傳庭俘殺闖王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十三章 蝙蝠俠祖大壽第十三章 別拿太監不當幹部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一章 民變的性質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楊鶴撫局的失敗第六章 襄城之戰和水淹開封前 言 一段隱晦的歷史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三章 移宮案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 梃擊案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七章 陳奇瑜重蹈覆轍第四章 翻案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十二章 對黨爭的最後鑑定第六章 出山西記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一章 清軍耀兵京畿第一章 一個倒黴的皇帝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誅殺毛文龍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一章 梃擊案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七章 孫傳庭復出和柿園之役第一章 一個倒黴的皇帝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一章 李自成異軍突起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十七章 最後的輝煌第四章 再論戰略之爭第二章 非卿莫能辦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