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妥協

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擊,令皇太極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上一次承受打擊之後,皇太極反而能夠堅強起來,身體也漸漸開始好轉,可這一次不一樣了,這也是因爲兩次打擊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明軍大舉進攻大清國,已經威脅到了大清國的根本,皇太極本來認爲是完全能夠應付的,想不到情況出現了變化,因爲決策的失誤,導致嚴重的局面出現。

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爲從遼東來的情報,正是因爲這些情報,導致皇太極的決策,出現了重大的失誤,這樣的問題,皇太極是難以接受的。

自從八月二十日以來,皇太極每天都收到了來自海州的奏報,遼東倒是相安無事,明軍沒有發動進攻,只到多鐸率領的大軍被江寧營包圍的消息傳來,皇太極不得不痛苦的承認,明軍的主攻方向是海州。

皇太極異常的憤怒,濟爾哈朗與多鐸兩人的奏摺,請求由多鐸率領大軍,進攻復州和宣州,皇太極完全同意,只是從海州、耀州和蓋州的安全出發,同意多鐸率領三萬大軍進攻,之後多鐸的先頭部隊遭遇伏擊,幾乎全部損失,也是因爲先頭部隊絕大部分都是漢軍,沒有多大的戰鬥力,皇太極也不是特別的擔心,對於濟爾哈朗的安排還是表示滿意的,認爲濟爾哈朗從謹慎的角度出發,派出了援軍,就不會有多大的問題了。

可多鐸大軍遭遇伏擊、被江寧營包圍的消息傳來之後,皇太極知道。自己的決策出現了重大的失誤,接到這份奏摺的時候。皇太極吐出了鮮血,他已經感覺到,蘇天成磨刀霍霍,準備要徹底摧毀大清國了。

這麼多年了,大清國面對蘇天成和江寧營的時候,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每一次都是失敗,崇德元年阿濟格率領十萬大軍入關。遭遇江寧營,因爲輕敵,被剿滅三萬人,自那以後,蘇天成開始顯示出來威力,首先是改變了蒙古的局面,降服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接着入住遼東,收復了大淩河城,幾次的交戰,大清國都失敗了,接下來,蘇天成進攻了復州和宣州。收復了大片的領土,直接威脅到了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

蘇天成的全部計劃,已經清晰的浮現在皇太極的腦海裡面,這一切都是精心策劃、一步一步實現的,蘇天成首先鞏固了蒙古的局勢。接着鞏固遼東的局面,最後從復州、宣州方向發動進攻。採用蠶食的方式,削弱大清國的力量。

這些年以來,葬身江寧營麾下的大清國勇士,超過六萬人了,其中兩萬多的正紅旗勇士,是大清國的精銳,皇太極早就感覺到了,若是不能夠及時阻止這樣的情況,大清國最終會被蘇天成所推翻,自己也要徹底敗在蘇天成的手下。

難道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皇太極不甘心,自從父皇起兵以來,與大明軍隊的多次交戰,都獲得了勝利,佔領的地方越來越多,眼看着統治中原的夢想就要實現了,可到了現在,崇德七年了,大清國竟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險了。

痛定思痛,皇太極檢討了過去,改變是從成立大清國開始的,崇德元年的那一次入關征伐,損失了三萬大清國的勇士,從那以後,情況就沒有出現根本性的轉變,要說這個節點,就是成立大清國的時候,難道是成立了大清國,有違天意嗎,可大清國也是必須要成立的,草原部落的擁戴,令皇太極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而且那個時候的後金,正是朝氣蓬勃的時候,降服了整個的草原,打的明軍節節敗退,如此的情況下,成立大清國,是能夠振奮人心的,也是爲了能夠更好的打擊大明朝廷。

皇太極有些懷疑自己推行的政策了,大清國想要崛起,的確要依靠漢人,幾十萬的滿人是不可能統治中原的,必須要團結方方面面的力量,可這種依靠,也可以看做是利用,不管怎麼說,大清國是滿人的大清國,不是漢人的,大明朝廷纔是漢人的。

皇太極清楚漢人的優缺點,漢人的確聰明,可漢人的心思複雜,喜歡算計,就從立皇太子這件事情看,范文程的思考,與滿人權貴,就有着很大的不同,算計的成分居多。

因爲信任,皇太極讓范文程掌管了情報網絡,按說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滿人來負責的,大清國的許多決策,都依賴情報,數次重大的行動,都有情報的影子,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樣的決定,出現了重大的問題。

海州的局面,牽扯了皇太極所有的注意力,他很清楚,多鐸遭遇了巨大的危險,很有可能走代善的老路了,可這一次的情況不同了,多鐸若是被生擒了,恐怕沒有機會回到瀋陽了,而且海州的局面,將出現重大的變化,江寧營很有可能在短時間之內,佔領蓋州、耀州和海州,若是出現了那樣的情況,遼東的廣寧和西平堡也保不住了。

皇太極時常出現眩暈的情況,他知道這不是什麼好兆頭,駐紮在遼陽的豪格,已經返回瀋陽了,避免出現特殊情況,到了這個時候,皇太極認定了,他能夠依靠的,還是滿人,而且他要將這樣的認識,灌輸給豪格,要求豪格固定認識,可以利用漢人賣命,但不能夠完全信任漢人,漢人和滿人畢竟不是一個民族。

范文程求見的時候,皇太極沒有打算理睬,他不想見到范文程,也不想繼續聽范文程的建議,就在前幾天,范文程還接到遼東來的情報,分析明軍在遼東的進攻,可能是在九月初,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笑話了,蘇天成利用遼東的唐海泰與康泰,將大清國耍的團團轉,可恨的是,范文程居然被矇在鼓裡,自己居然也相信了這些情報。

看見皇太極沒有什麼表示,豪格於心不忍。

“父皇,兒臣覺得,還是見見吧,兒臣聽說了,這兩日,范文程沒有出門,一直都是在府邸裡面。”

“豪格,難道你還準備依靠范文程嗎。”

“父皇,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兒臣是想着,看看范文程會說些什麼,兒臣已經記住父皇的教誨了,不會相信漢人,兒臣覺得,見見范文程,也是看看還有沒有利用的價值。”

聽見豪格這麼說,皇太極點點頭,看來豪格還是能夠體會到自己的用心的。

“豪格,你如此說了,朕就見見范文程,不過你要記住,不可完全相信漢人,漢人的心思複雜,做事情總是喜歡計較得失,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要不然大明朝廷也不會那麼快就衰敗下來了,唉,要不是出現了那個蘇天成,說不定朕已經拿下了遼東,劍指大明京城了。”

豪格吩咐太監,讓范文程覲見。

范文程跪在地上,身體微微發抖,他痛哭流涕的承認了失誤,可皇太極與豪格都沒有多大的反應,既沒有責怪,也沒有說話,這是最不好的情況,說明他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了,皇太極與豪格都不願意說話了。

這才幾天的時間,情況就出現瞭如此巨大的轉變。

范文程知道,他只有這一次的機會了,要是不能夠有什麼計謀,不能夠繼續出力,今後就不要想着能夠見到皇太極與豪格了,到了那個時候,他的下場,恐怕比誰都慘。

范文程沒有擦去鼻涕和眼淚,低着頭開口了。

“皇上,太子殿下,奴才有一件事情稟報,懇請皇上、太子殿下恩准。”

皇太極沒有開口,豪格開口說話了。

“范文程,有什麼話直接說,父皇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的。”

“謝皇上,謝太子殿下,奴才曾經聯繫過日本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奴才那個時候就想到了,若是有必要,可以聯繫德川家光,利用日本軍隊的力量。。。”

范文程還沒有說完,豪格的臉色蒼白,幾乎是怒吼着開口了。

“范文程,你這是什麼意思,那些日本人,被稱爲倭寇,我大清國豈會用這些倭寇,惹得衆人恥笑嗎。”

皇太極沒有說話,對着豪格揮手示意,這是讓范文程繼續說下去的意思。

感覺到絕望的范文程,看見了皇太極的這個動作,身體再次抖動了。

“皇上,太子殿下,奴才一切都是爲了大清國啊,也就是想着利用日本人,牽扯明軍的力量,奴才早就想了,這個時候,日本人對朝鮮發動進攻,一定能夠分散明軍的注意力,蘇天成和江寧營不可能置之不理,只要能夠爭取到時間,奴才認爲,對我大清國總是有利的。”

皇太極終於開口了。

“文程,你還想到了什麼,全部說出來。”

“奴才還想到了,蒙古部落也可以行動了,若是從遼東方向發動進攻,一定能夠威脅到遼東的,如此的情況下,蘇天成必定要考慮遼東的局面,加之日本人的進攻,至少能夠讓蘇天成的部署遭遇到打擊,讓江寧營進攻的勢頭慢下來,爲我大清國爭取到時間的。”

“朕知道了,文程,你下去歇息吧。”

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560章 變通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24章 準備(3)第126章 眼藥水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71章 鹿鳴宴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36章 大調整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173章 歹毒第885章 對決(7)第128章 上任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50章 面聖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476章 啓動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68章 敵情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821章 廷議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25章 贖身第482章 大禮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823章 準備(2)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280章 變化(1)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90章 先手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166章 迅雷(1)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
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560章 變通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24章 準備(3)第126章 眼藥水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71章 鹿鳴宴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36章 大調整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173章 歹毒第885章 對決(7)第128章 上任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50章 面聖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476章 啓動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68章 敵情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821章 廷議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25章 贖身第482章 大禮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823章 準備(2)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280章 變化(1)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90章 先手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166章 迅雷(1)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