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些須情況

劉仲基已經是非常吃驚了。

蘇天成的變化太大,他簡直不敢相信了,同在府學的時候,蘇天成沉默寡言,幾乎不說話,每日裡上課之後,徑直就回家了,很少參加各類的聚會,不過這傢伙的成績是不錯的,平陽府每年能夠錄取四十名生員,蘇天成居然能夠考到前五名,那是相當的不錯了。

通過了府試,按說蘇天成是可以到國子監去讀書了,準備鄉試。

國子監的監生有四類,分別是舉監、貢監、廕監、例監。

舉監的地位最高,他們全部都是參加會試落選的舉人,一般都沒有在國子監讀書,掛名之後,到京城或者地方上去擔任小官吏。

貢監是各地選拔的優秀人才,進入國子監讀書,可惜這類的選拔,流於形式,最終竟然按照年齡來排序,一些年紀大、沒有多少學識的人充斥其中。

廕監的地位最尊貴,他們都是三品以上高官的子弟,或者是勳戚的子弟。

例監花錢最多,這些人都是商賈或者平民子弟,花銀子買下的名額,進入國子監讀書。

劉仲基認爲,蘇天成是有學識的,如果能夠到國子監去讀書,成爲例監,來年的鄉試,絕對不會有問題,不知道爲什麼,蘇天成最終沒有去。

而蘇天成的哥哥蘇天浩,沒有多少的學識,勉強考到了童生,居然到國子監去了,成爲了例監。

蘇天浩是嫡長子,蘇天成是庶出的,這就是原因所在。

劉仲基也清楚,只是感覺到蘇家老爺有眼無珠,銀子扔進水裡了。

他從來沒有看見蘇天成進入過青樓,今日也是想着試試,看看蘇天成是不是真的有了變化,想不到蘇天成如此的爽快,也能夠得體的應付,可真的稀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

蘇天成的想法不同,他關心到青樓來,需要花費多少的銀子。

“劉兄,如此的破費,在下實在是不好意思啊。”

“蘇兄不要這麼說,我們飲酒敘事,好好樂一樂,去年府試,有些人瞧不起劉某,以爲劉某一無是處,蘇兄給予劉某諸多鼓勵,這份情義,劉某永遠記得。”

“劉兄爲人仗義豪爽,朋友遍天下,恭敬不如從命,在下一定好好敬劉兄幾杯酒。”

“這就對了,劉某一直都是佩服蘇兄的才學的,今日我們不醉不歸。”

“如此謝謝劉兄了,在下是第一次到青樓,還不知道這裡面的規矩,若是有什麼唐突的地方,請劉兄指點啊。”

“蘇兄心細啊,要說到這青樓來,也沒有什麼規矩,就看你有沒有銀子,有銀子了,你說的話就是規矩,沒有銀子了,媽媽的話就是規矩。”

“原來如此啊,不知來一次青樓,需要消耗多少銀兩啊。”

劉仲基有些氣急,想不到蘇天成會問這樣的話,太掉價了,不過他還是忍住了,或許蘇天成是開竅了,今後常到青樓,知道價格也不是壞事。

“這就看如何的消費了,百兩銀子不算多,三五兩銀子不算少,若是想着請到青樓的頭牌姑娘,沒有幾十兩的銀子,肯定是不行的,至於說尋常的消費,三五兩銀子足夠了。”

看見蘇天成的臉色有些發白,劉仲基理解錯了意思。

“呵呵,不說這些了,一會酒席就要上來了,姑娘也要來了,今日我們好好樂一樂,蘇兄可一定要放開啊。”

酒菜很快上來了,菜不多,大概是鴇母想到了,也就是兩個人,可女孩子遲遲沒有來,劉仲基有些忍不住了。

人的面子是很關鍵的,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爲了面子的問題,大打出手,甚至以性命相搏,蘇天成是知道其中利害關係的,可他更加的清楚,面子與身份是緊密相連的,不自量力的死要面子,那是愚蠢的行爲。

鴇母眼神是很毒的,也是能夠掌握常來客人的底細的,她們趨炎附勢,理所當然,都是爲了賺錢。

到青樓來娛樂的人,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如果胡亂的發脾氣,說不定遇見了什麼大人物,吃虧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每一家的青樓,背後多多少少有些背景的。

但劉仲基是生員,劉仲基的父親,也是平陽府吏房典吏,按照幾百年之後的地位,就是組織部副部長了,這樣的身份,已經是不錯了,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劉兄,在下敬你一杯,謝謝劉兄的盛情款待。”

“蘇兄,不好意思啊,你看,姑娘到這個時候,都沒有來的。”

“劉兄萬萬不要有這等的想法,我們到這裡來,是找樂子的,可不是找氣受的,姑娘不來也就算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儘量放寬心。”

劉仲基的酒量,明顯是不行的,兩杯酒下肚,臉就開始紅了,蘇天成輕輕嘆了一口氣,這樣的酒量,到青樓來,肯定是不行的。

劉仲基的話語明顯開始多起來了,這種情況,確實是不能夠喝酒的表現。

“蘇兄,如今不太平啊。”

“此話怎講。”

劉仲基的臉更加的紅了,他不自覺的看了看四周,看看有沒有人偷聽的。

“流寇猖獗啊,陝西匪首高迎祥、王子順,流竄到了平陽府城一帶作亂,鬧得人心惶惶,這陝西張獻忠,本來是延綏軍卒,犯了軍法,被鞭打一百,也造反了,我就不知道了,這陝西到底是怎麼了,怎麼那麼多的流寇啊。”

蘇天成暗笑,這些情況,他都是知道的,就說那李自成,以前就是驛卒,因爲戶科給事中劉懋上奏摺,認爲驛站的浪費太大,應該裁撤,朱由檢准奏裁撤驛站,李自成失業了,所以也造反了。甚至有人說了,劉懋是因爲迎娶了小妾,原配夫人通過驛站,快速趕到了京城,破壞了劉懋的好事情,劉懋惱怒驛站,因一己之私,要求裁撤驛站的。

不過後來真正造反成功的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其身份並非是真正的農民。

劉仲基說到的情況,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他之所以知道,多半是看了官府的邸報,他的老爸在平陽府吏房,能夠看見邸報。

“蘇兄,這袁崇煥被殺的事情,你是知道的吧。”

蘇天成眯起了眼睛,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殺死的事情,內中的糾紛太多了,絕大部分都是埋怨崇禎皇帝朱由檢的,但也有不同的看法,認爲袁崇煥該殺。

此時距離袁崇煥被殺,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在下一直都是在家裡的,不是很瞭解啊,不知道劉兄是怎麼看的。”

“唉,爲袁崇煥喊冤的人很多啊,本是朝廷中間的大事,我不能夠亂說的,今日遇見蘇兄了,想着解開內心的疑惑啊。”

劉仲基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沒有等到蘇天成開口,再次說話了。

“我聽到了一種說法,都說是那魏忠賢的黨徒,伺機報復,致使皇上殺了袁崇煥。”

蘇天成忽然想到了對袁崇煥的評價,那是他看過的一篇資料:袁崇煥是一個品德相當高尚、無私無畏的人,但他的悲劇也就在於品德高尚、問心無愧,所以做事情的時候,自詡爲國爲公,毫無顧忌,甚至在做錯誤的事情的時候,也是那麼理直氣壯,也是那麼坦蕩自如。

實際上,明朝這樣的大臣是不少的,這也可能是明朝滅亡的悲劇之一了。

既然穿越了,蘇天成需要有自己的看法。

“哦,劉兄是怎麼看的啊,在下是真的沒有聽說啊。”

“我哪裡有什麼看法啊,都是朝廷的大事情,不是我們關心的事情,還是佩服蘇兄啊,一心只讀聖賢書,來年一定高中的。”

蘇天成有些泄氣,想不到這劉仲基,也是很聰明的,對袁崇煥被殺的事情,肯定是有看法的,可就是不說。

一壺酒喝完了,姑娘依舊沒有來,蘇天成有些氣憤,很想出去找鴇母理論,這不是欺負人嗎。

劉仲基已經喝醉了,趴在桌上,嘴裡還在喃喃自語。

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53章 吳三桂第93章 新科會元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58章 籌謀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281章 變化(2)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7章 歸屬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015章 誤判?(4)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45章 租子第1030章 妥協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93章 宿命論(2)第504章 平衡術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117章 硬骨頭(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37章 安排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60章 剿匪(2)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413章 羣英會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122章 熱鍋(2)第45章 租子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157章 算計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551章 辯解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818章 挑撥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15章 在路上(2)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
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53章 吳三桂第93章 新科會元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58章 籌謀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281章 變化(2)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7章 歸屬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015章 誤判?(4)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45章 租子第1030章 妥協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93章 宿命論(2)第504章 平衡術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117章 硬骨頭(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37章 安排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60章 剿匪(2)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413章 羣英會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122章 熱鍋(2)第45章 租子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157章 算計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551章 辯解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818章 挑撥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15章 在路上(2)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