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霸氣外露

遴選軍官的事情和找尋銀子的事情,是兩條線,同時進行的。

江寧營雖然屬於朝廷的軍隊,但朝廷沒有給付一兩銀子的軍餉,嚴格說,江寧營屬於地方的武裝部隊,而大明朝的實際情況,地方武裝部隊,大多都是各級官員個人的武裝力量,很多的時候,將士效忠於地方官員,不一定在乎朝廷的感受。

出於這樣的情況,地方的民團,人數是嚴格限制的,否則豈不是到處都出現武裝割據的情況,其實朝廷不需要過多的限制,只要不撥付銀兩,地方武裝就無法發展起來,畢竟蘇天成這類的官員,鳳毛麟角,迄今爲止,也就出現一人而已。

江寧營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兩萬將士,其實已經很是惹人注目了,加之其強悍的戰鬥力,不僅僅是兵部覬覦,就是一些指揮作戰的將軍,也暗暗打着主意,這種情況,出現好長時間了,一直都是蘇天成特別擔心的。

三邊總督洪承疇,曾經有好幾次,向兵部提出了奏摺,意思是調遣江寧營,到陝西、山西、河南一帶剿匪,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能夠成功,如今,剛剛上任的總督陳奇瑜,也動了這樣的心思了。

朱由檢爲了徹底剿滅流寇,有感於各地事權不一,任命陳奇瑜爲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使,總督陝、晉、楚、豫、川五省的軍務,有權調動五省的軍隊,圍剿流寇。這也是因爲流寇出乎預料的開始進入了湖廣和四川。令朱由檢感覺到問題嚴重了。

陳奇瑜的權力是很大的,雖說是總理五省的軍務。其實也可以干涉民政,征戰期間,一切都是要爲軍務服務的,打戰就需要銀子和糧草,一部分由朝廷拿出來,一部分地方上自籌,所以說,爲了保證征戰的順利。陳奇瑜必須過問民政事務。

渠清澤雖然離開了江寧縣,但很快從京城傳來了消息,他在董昌的面前爭取了,沒有到陝西去,依舊留在京城,依舊關注江寧縣和江寧營的事情,這一次。陳奇瑜覬覦江寧營的消息,就是渠清澤從京城傳來的。

正在爲江寧營殫精竭慮的蘇天成,收到了渠清澤的信件之後,氣不打一處來。

陳其瑜的能力,他是知道的,確屬一般。主要是沒有遠見卓識,浪費了不少徹底剿滅流寇的機會,若是江寧營調到了北邊去剿滅流寇,估計是累死了,戲也不好看。

蘇天成和陳奇瑜的認識觀點。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流寇的各級首領。蘇天成的態度,是堅決予以斬殺,不管對方是不是告饒或者是投降,對於下面的軍士,可以區別對待,但陳奇瑜不是這樣的認識,他有着讀書人迂腐的認識,認爲流寇也是大明的子民,能夠饒恕的機會下,儘量還是饒恕,不管是流寇的首領,還是下面的軍士。

如此的情況下,在陳奇瑜的手下,江寧營必然會因爲觀念的不同,相互發生爭執的。

一直以來,蘇天成都很是注意,穿越之前,本來就是公務員,深諳官場哲學,做事情謹小慎微,注意團結各方面的力量,而且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穩紮穩打,不會憑着一是的血氣亂來的,想不到這樣的處理事情的辦法,被某些人盯上了,總是想着佔便宜。

江寧營是根本,就算是不擔任江寧縣知縣了,都是無所謂的,但必須要牢牢的掌握江寧營,如今這個時代,離開了軍隊,改變歷史進程,那是做夢。不管是剿滅流寇,還是徹底打垮滿洲八旗,都要依靠江寧營。

範景文的突然召見,令蘇天成有些吃驚,前不久纔去請示彙報了工作,這麼快就找自己了,他知道,不會有其他的事情,肯定是有關江寧營調防的事情。

範景文正在等候,見到了蘇天成之後,也沒有客氣,挑明瞭來意。

“蘇大人,陳奇瑜大人來函了,與本官商議,看看是不是調動江寧營,到北方去參與剿滅流寇,本官想着,聽聽你的意見。”

“大人,下官不同意這等的做法。”

“哦,能夠說說原因嗎。”

範景文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他也聽到了一些非議,主要說蘇天成牢牢掌控江寧營,甚至當做了自己私人的武裝力量了,當然,這些傳聞是不可信的,可蘇天成剛剛的回答,令他感覺到有些不愉快了。

“大人,江寧營正在組建的過程中,若是急促之下,拉出去了,不一定能夠有着很好的效果,俗話說的好,磨刀不誤砍柴工,給予江寧營一段時間,好好訓練之後,也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再說了,陳大人總督五省軍務,能夠調動的軍隊,已經夠多了,如此的情況之下,還想着調動江寧營,別人會怎麼看,難道能夠征戰的就是江寧營嗎。”

範景文的臉色,依舊嚴肅,這不是很好的理由,江寧營調遣出去,征伐流寇,還可以得到真正的鍛鍊。

“蘇大人,這些理由,本官覺得,不是很明確,你能否說說,到底有哪些想法啊,本官清楚,你在江寧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總想着磨礪出來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流寇猖獗,正是磨礪的好機會啊。”

蘇天成稍微愣了一下,他已經聽出來弦外之音了,敢情範景文也有些懷疑啊,看來自己一定是要說真話了,雖然說真話有些傷人。

“大人,下官曾經說過,江寧營就算是征戰,也要佔據主導地位的,譬如說剿滅流寇,江寧營可以依據實際情況,拿出來自身的辦法,依照自身確定的戰術,給予流寇最大的打擊,江寧營不想受制頗多,戰機瞬息萬變,稍縱即逝,若是要層層稟報,稍有僭越,上面就有人端出來了架子,擺出來了臉色,這戰還怎麼打啊,戰場無情,江寧營的將士,可以捐軀沙場,但不想稀裡糊塗的丟命。”

範景文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他本是很偏袒蘇天成的,但蘇天成的這一番話,聽起來確實不舒服,再說了,蘇天成年紀輕輕,口氣也太大了。

“蘇大人,依照你說的,豈不是認爲,我大明朝沒有好的將軍了嗎。”

“大人,下官沒有這個意思,下官也不敢狂妄到那樣的程度,以爲江寧營打了幾個勝仗了,就忘乎所以、目中無人了,下官剛剛說到的話語,也就是在大人的面前,纔會這樣說的。”

“流寇侵擾好些年了,看看朝廷每次的征戰,大都是功虧一簣,下官不得不懷疑,我朝廷的軍隊,有着糧餉的保證,流寇絕無這樣的條件,雙方實力上面,也是有懸殊的,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下官不才,總結了幾點。”

“第一,流寇的兵力充足,因爲北方連年的災荒,老百姓沒有飯吃了,快要餓死了,只能夠是跟隨流寇,至少有飯吃,不至於餓死,朝廷因爲困難,欠下了很多的軍餉,這又致使一些衛所的軍士譁變,流寇隨時能夠徵召到軍士,這是最大的痼疾。”

“第二,指揮權不統一,每次的征戰,總是有一些統帥,想到的是壯大自身的力量,手裡掌握的軍隊越多越好,導致相互之間爭奪指揮權,甚至統帥之間,也因爲意見的不一致,令下面的將士無所適從,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往往會斷送剿滅流寇的最佳時機。”

“第三,對流寇心存幻想,流寇本來就是以生存爲目的,在他們的眼裡,所謂的信義是不值一提的,這就出現了一種情況,戰場情況對他們有利的時候,他們傾盡全力進攻,得到最大的好處,戰場情況對他們不利的時候,他們會假裝投降,得到喘息的機會,回過頭來,再次的造反,他們對於這種反覆無常的做法,根本就不存在廉恥之心,可惜我們有些大人,根本就看不清楚這裡面的情況,居然相信流寇。”

“第四,爭奪功勞,下官斗膽了,有些大人,領導的軍隊,剿滅流寇不力,殺良冒功倒是有一手的,大量的殘殺百姓,以期望得到朝廷的賞銀,有些地方,老百姓畏懼朝廷的軍隊,甚至超過了流寇。”

“第五,缺乏足夠的糧餉保證,有關這一點,下官不想多說了,餓着肚子征戰,下官自忖是做不好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也是會出現的。”

“正是因爲有了這些緣故,下官以爲,江寧營暫時不適宜調遣,江寧營不想捲進權力爭奪中間,不想因此無謂的消耗,下官曾經給大人稟報,要最大限度的保證江寧營的供給,要讓江寧營有着合格的軍官、傑出的軍士,爲的就是避免這些情況的出現。”

範景文看着蘇天成,好半天沒有說話,一直以來,他都認爲,蘇天成溫文儒雅,爲人做事都是很低調的,想不到也能夠透露出來這樣的霸氣,這些話,分明就是說了,江寧營是與衆不同的,是要獨立作戰的,是有着充足的底氣打勝仗的,當然了,其他人也不要想着,能夠隨意的染指江寧營。

第703章 遠見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28章 江湖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79章 回家之後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86章 朝廷嘉獎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398章 燧發槍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05章 自作孽(1)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116章 硬骨頭(1)第492章 宿命論(1)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183章 定局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792章 偶遇(3)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183章 定局第492章 宿命論(1)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483章 抉擇第822章 準備(1)第413章 羣英會
第703章 遠見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28章 江湖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79章 回家之後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86章 朝廷嘉獎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398章 燧發槍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05章 自作孽(1)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116章 硬骨頭(1)第492章 宿命論(1)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183章 定局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792章 偶遇(3)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183章 定局第492章 宿命論(1)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483章 抉擇第822章 準備(1)第413章 羣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