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將信將疑

張鳳翼被任命爲遼東經略,表面看起來,似乎是遭遇到貶斥了,但敕封爲太子太保,這就令朝廷文武官員震動了,一般來說,敕封太子三師或者是太子三少,那就是要進入內閣的標誌了,至於敕封爲三公或者是三孤,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能夠享受到這份榮耀的文武大臣是不多的。

崇禎三年的時候,張鳳翼被敕封爲太子少保,出任兵部尚書,這一次出任遼東經略,敕封爲太子太保,地位明顯提升了。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張鳳翼出任遼東經略,實際上是全面負責抗擊後金的事宜,帶有欽差大臣的味道,就算是兵部,也不可能過多幹預的。

有着這些榮耀了,按說張鳳翼應該是高高興興去上任的,但結果並非是這樣的。

雖然說在剿滅流寇的戰鬥中,朝廷軍隊屢屢獲得勝利,流寇已經被最大限度的壓制了,可在迎戰後金滿八旗、蒙八旗的戰鬥中,明軍依舊是無法雄起,特別是野外應戰,九成以上是失敗的,這也導致明軍只能夠堅守寧錦防線,龜縮在錦州城、寧遠城和山海關裡面,城外的大片區域,都是後金活動的地方。

這裡面最大的差別,還是在騎兵上面。

滿八旗和蒙八旗的騎兵,確實驍勇,他們的軍士,生活習慣於明朝軍士就不相同,因爲惡劣的條件,滿蒙軍士,打小就是在馬背上生活,狩獵維持生計,馬術和箭術都是很不錯的,加入到軍隊裡面之後,稍加訓練。就是驍勇的軍士。

大明朝是農業社會,軍士大都來自於膿,開國之時的那些驍勇將士,骨頭都化成灰了,加之大明實行屯軍制度。軍士與農業依舊沒有分開,很多的軍士,亦軍亦農,甚至爲了生活,爲了養家餬口,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農業生產裡面了。

這就好比是專業軍士和業餘軍士的比較,孰優孰劣,不用對比就出來了。

滿蒙軍隊不善於攻城,而且也沒有水師,這麼多年過去了,寧錦防線固若金湯。後金總是無法突破,就算是孔有德等人投靠了後金,一定程度上,幫助後金增強了攻城的能力,但孔有德等人,不可能完全受到後金的信任,他們提出來的意見建議。也不可能被完全採納。

皇太極這人確實不錯,有着不一般的眼光,信任漢人,無奈他手下的諸多郡王,可沒有那麼好的脾氣,對待漢人的時候,可沒有那麼客氣,所以說,團結後金轄區內的漢人,一直都是皇太極努力奮鬥的目標。

這些情況。張鳳翼是非常清楚的,做了這麼多年的兵部尚書,本來以爲能夠直接進入內閣的,進而全面管轄大明的軍事,可沒有想到。被派到遼東了,出任遼東經略。

自從袁崇煥被斬殺之後,朝廷就沒有繼續設置遼東經略了,也是因爲遼東經略的權力很大,完全可以決斷抗擊後金的所有事情,這一次,他出任了遼東經略,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明朝軍隊和滿蒙軍隊的優劣,張鳳翼完全知道,他到遼東去了,也不可能有什麼大的動作,能夠維持遼東的現狀,就算是很不錯了,至於說打敗滿蒙軍隊,那是天方夜譚,除非是將江寧營調遣到遼東,看看情況如何。

江寧營的軍士不多,才三萬人,可滿蒙軍隊,幾十萬之中,區區的三萬人,就算是逆天了,也不可能殲滅滿蒙所有軍隊。

鑑於這薪面的考慮,張鳳翼沒有立刻到遼東去上任。

楊嗣昌來拜訪的時候,張鳳翼已經做好準備,要立刻出發,前往遼東了,初步計劃是駐紮在山海關。

張鳳翼畢竟是太子太保,楊嗣昌專程來拜訪,顯得很是恭敬。

兩人客氣了一番之後,楊嗣昌直接開口,說明來意了。

“張大人,在下前來拜訪,主要是想着說說後金的事宜。”

“楊大人有什麼話語,儘管說,在下洗耳恭聽。”

“張大人客氣了,張大人肩負重任,馬上就要到遼東了,在下主要是考慮到遼東的局勢,有了一些感悟,和張大人相互探討,張大人主政兵部多年,熟悉所有情況,在下今日來,也是班門弄斧啊。”

“楊大人客氣、客氣。”

張鳳翼嘴上如此說。,臉上帶着笑容,顯然很是受用。

“後金剛剛建國,肯定是想着展示自身的威力,最大的可能,就是對我大明邊鎮發起攻擊,故而在下以爲,北邊可能要有戰事了。”

“願聞其詳。”

這一次,張鳳翼倒是很乾脆,一點都不羅嗦了,蘇天成在皇上面前說到的可能,他也思考過,不過對這種說法,將信將疑,皇太極剛剛登基做皇帝,內部不想着平定嗎,還有精力來攻打大明的邊鎮。

楊嗣昌從懷裡拿出來地圖,鋪開來了。

張鳳翼有性驚,想不到楊嗣昌準備如此的充分,這是實實在在的幫助他,雖說兵部主管全國的軍事,但自己是繼續掛着兵部尚書銜的,出任遼東經略,實際上負責整個對抗後金的事宜,楊嗣昌上任的時候,局面有些微妙,孫承宗全面負責剿滅流寇事宜,自己負責對抗後金的事宜,身份都不一般,楊嗣昌想着從中協調,需要花費一番心血。

地圖上面,喜峰口被重點標註了。

張鳳翼的目光,很快集中到喜峰口的位置,從喜峰口的位置,畫出來兩條路線,一條是經過遵化,直撲京師,一條是經過居庸關和昌平,直撲京師。

看見這樣的標註,張鳳翼已經有些明白了,臉色有孝白。

“張大人,這是在下認爲的後金可能進攻的兩條線路,地圖上面,標註很是明確。”

“楊大人,你怎麼能夠如此肯定啊,你的意思,好像偏向於,後金會從喜峰口攻入我大明境內,接着攻打居庸關和昌平啊。”

楊嗣昌點點頭,暫時沒有說話。

“楊大人,這可不是小事情啊,做出來這樣的判斷,牽涉到大軍的部署,若是稍有差池,就會出現重大問題的,朝廷大軍,重點集中在錦州、寧遠和山海關一帶,喜峰口、居庸關和昌平都不是重點防禦的區域,寧錦防線的兵力,不可能調遣到昌平和喜峰口一帶,唯有調動大同邊軍,如此一來,大同邊鎮防備虛弱,後金若是選準大同作爲突破口,問題豈不是更大了。”

“不會的,後金剛剛建國,他們征伐我大明,無非是想着證明自身的能力,張大人說的不錯,後金皇太極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從喜峰口攻入我大明,經過居庸關,侵犯昌平,可直接威脅到京師,這樣形成的震動,非同一般啊。”

張鳳翼再次仔細的看了看地圖。

“楊大人,你是否問過蘇天成啊。”

張鳳翼突然說出來這樣的話,令楊嗣昌很是吃驚,想不到張鳳翼能夠猜測到,這裡面有蘇天成的分析,看來蘇天成在朝廷的影響,確實不一般啊。

“實不相瞞,這就是蘇天成的分析,在下也是去拜訪蘇天成之後,纔開始重視喜峰口的,張大人應該記得,崇禎二年的時候,皇太極率領大軍,從喜峰口突入攻入我大明境內,貢獻遵化,直逼京師,當時形成的影響,非同一般啊。”

“蘇天成排除了諸多的進攻可能,肯定的認爲,後金會發動進攻,而且進攻的地點,就是喜峰口,接着侵佔居庸關,威脅昌平,在下聽了蘇天成的分析,心服口服啊。”

張鳳翼的神色變得凝重了。

“楊大人,說實話,在下本來還有諧疑的,這下有些相信了,蘇天成的分析預測能力,確實不一般,中都之戰,齊嶽山之戰,包括英山大捷,都是精確判斷之後,才能夠取得的重大勝利,特別是這次的齊嶽山之戰,蘇天成能夠準確的預計到張獻忠的想法,判斷出來張獻忠活動的路線,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不可思議的勝利。”

張鳳翼站起身來,走動了兩步。

шωш★тt kдn★¢Ο

“楊大人,既然如此,在下也準備冒險了。”

“哦,張大人有什麼安排啊。”

“後金不是想着從喜峰口進來嗎,那好,我就在居庸關設一個口袋,我就不相信了,滿蒙軍隊,真的無敵了。”

“張大人的意思,是準備在居庸關設伏嗎,那需要調遣不少的軍士啊。”

“嗯,就從大同調遣,從山海關也可以調遣一部分的軍士,我本來準備直接到山海關去的,現在看來,暫時不去了,直接到昌平去,此間牽涉到調遣軍士事宜,還請楊大人多多支持啊,這等的事情,一定要保密啊。”

“這沒有問題,兵部一定會支持的。”

張鳳翼的臉上有了神采,剛剛就任遼東經略,就能夠預見到後金的行動,而且能夠設伏打一場計劃好的戰鬥,這是最舒服的事情了,若是這次的征戰,能夠取得重大勝利,對於後金肯定是重大打擊的,皇太極剛剛建國,肯定想着炫耀武力的,若是遭遇失敗了,豈不是會暴跳如雷啊。

“楊大人,謝謝你的提醒,在下今日就出發,直接到昌平去了,時間不能夠耽誤了,替我謝謝蘇天成,若是他真的預料準確了,就是大功一件啊。”

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12章 善後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29章 救贖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698章 大遷移第729章 恩怨第645章 部署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843章 慘敗(1)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0章 震動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347章 榮耀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704章 隱患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201章 軍心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57章 下狠手(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166章 迅雷(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710章 囑託第41章 收服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704章 隱患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28章 眼見爲實(2)
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12章 善後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29章 救贖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698章 大遷移第729章 恩怨第645章 部署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843章 慘敗(1)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0章 震動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347章 榮耀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704章 隱患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201章 軍心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57章 下狠手(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166章 迅雷(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710章 囑託第41章 收服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704章 隱患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28章 眼見爲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