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情理之中

黃道周是着名的憨頭,情急之中的張溥,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只是認爲,自己和黃道周之間的關係是不錯的,說出來那邪,隱含的意思,有些埋怨黃道周,爲什麼這麼多年的朋友,關鍵的時刻,沒有能夠幫助自己。

黃道周多年爲官,在朝堂上面,甚至敢於和皇上辯論,他與張溥之間的關係,確實是不錯的,當初兩人意氣相投,縱論古今,非常的愜意,可這半年多的時間,他感覺到,張溥變了,變得越來越喜歡干預朝政,越來越喜歡掌握權力了,復社的變化更大,已經有些變味,不再是研究學術的地方,成爲了追逐權力利益的地方了。

復社發生變化,與領導人是分不開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黃道周早就想着,好好與張溥談談,想不到張溥今日說出來了這樣的話語。

他的臉色有些變化了,想到了多年的友誼,還是儘量柔和的開口了。

“張兄,你我相識這麼多年,有邪,我也是要說說了,蘇天成和你辯論了,提出來了自身的觀點,不管他的觀點是否正確,你都應該仔細聽聽的,吳偉業是你的門生,在我的印象裡面,也是很有些傲氣的,可他在蘇天成的面前,服服帖帖,顯得很是恭敬,這是爲什麼,雖說我等文人士子,追求傲骨,不習慣那些趨炎附勢的功利思想,但真正的能夠做出來事情,能夠讓老百姓豐衣足食。這樣的功利,爲什麼要遭遇到非議呢。”

張溥看着黃道周。以爲自己聽錯了。

“黃兄,你怎麼也說這樣的話語了,想當初,我們暢談古今,縱論天下,都是以家國大事爲己任的,如何能夠在乎那些瑣碎的小事情,我等關心的是天下的興衰存亡。若是被功利思想矇蔽了雙眼,眼裡看見的,都是金銀財寶了,豈不是失去了書生氣節了。”

“天下興亡大事情,難道不是一件件的小事情壘成的,難道我等所說的話,都是空中樓閣。我等要求官僚士紳慎獨,目的是什麼,是不是讓他們整天空談,不做具體的事情,張兄,當初蘇天成與我的交談。說出來的話語,更加的直接,聽着這邪語,雖然不舒服,但事後想起來。這邪確實是有道理的。”

張溥的臉沉下來了。

“黃兄的意思,蘇天成是正確的。我倒是弄錯了。”

黃道周依舊沒有發脾氣,耐心的解釋。

“孰是孰非,最好是用事實來說話,我等本就是以討論學術爲己任的,遇見了這樣的機會,不妨靜下心來,好好的探討一番,人無完人,金無赤足。”

張溥再次開口說話的時候,語氣依舊有些冷了。

“黃兄,我們志同道合,親密無間,想不到短短几日過去,黃兄如此快就改變了看法,這倒令我有刑恐了,莫非是兵部尚書範大人表述了觀念,令你猶豫了。”

張溥的話還沒有說完,黃道周猛地站起來了。

“張溥,想不到,你居然說出來這等的話語,我黃道周是什麼人,在皇上的面前,我都敢於直言進諫,難道我會攀附權貴,你居然這樣說,我真的心寒啊,如今的復社,是什麼樣子了,如今的東林書院,是什麼樣子了,你的變化太大了,已經不是原來的你了,在權力的面前,你已經迷失了方向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能夠如此的猜忌我,更不要說面對蘇天成了,念在我們以往的情誼上面,我最後告誡你,自以爲是是沒有出路的,周延儒大人已經辭官了,多想想,今後會遭遇到什麼事情,多想想,復社今後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說完這邪,黃道周甚至沒有看張溥,拱手開口了。

“黃某告辭了,今後若無其他要事,相互還是不要叨擾了。”

黃道周離開之後,張溥的臉色發青。

小的時候,因爲在家族裡面,得不到重視,因爲母親的出身卑賤,所以說,他特別的刻苦,也形成了不屈、敏感和高傲的性格,這麼多年以來,順風順水,和魏忠賢抗爭過,贏得了榮譽,科舉高中之後,得到了內閣首輔周延儒的尊重,在朝廷裡面,指點江山,何等的愜意,復社發展壯大了,自己成爲了文社的領袖人物,甚至是天下士子的領袖人物,衆人的膜拜,這是多麼耀眼的光環,想不到這一次,最爲要好的朋友,居然說出來了絕交的話語。

張溥沒有覺得自己錯了,相反,他認爲,黃道周出現了問題,而且是很嚴重的問題,自己不僅要清算蘇天成的問題,也要幫着黃道周,不要在歧路上越滑越遠。

至於說蘇天成,雖然做出來了這麼多的事情,但文人士子,本來就是要做大事情的,好比說復社,包括東林書院,爲朝廷輸送人才,從大政方針和決策方面,予以更多的關注,那些具體的事情,不是讀書人應該關心的,蘇天成的這種觀點,是不對的,至於說侵犯士紳富戶的利益,借朝廷之名,要求士紳富戶做出來貢獻,更是不允許的。

有着這樣的認識和觀點,張溥不會做出來任何的改變,更不會低頭沉思。

張溥的可悲之處,就在這裡,所謂性格決定命運。

這不僅僅是張溥個人的悲劇,更是明朝很多士大夫的悲劇,包括袁崇煥,他們總以爲自己是正確的,是崇高的,是代表着廣大士子的,所以說,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顯得理所當然,都顯得唯我獨尊,出現了反對意見,他們要毫不猶疑的打壓,手段殘酷,而且是站在正義的高度上面,殊不知他們若是出現了錯誤,造成的後果與影響,就是巨大的。

兩天之後,黃道周發現了不對的情況。

他本來是接受錢謙益等人的邀請,在南京的東林書院授課的,作爲書院特別邀請的先生,有着不錯的待遇和地位,加之自己的名氣很大,追隨的學子也是不少的,一直以來都受到諸人的尊敬,但這兩天,情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首先改變態度的,是書院的先生,在他準備授課的時候,有人明確提出來,要求他在授課的時候,要批評蘇天成的觀點,要維護東林書院和復社的諸多認識,接着是復社的社員,公開的到書院來,開始大肆的批評蘇天成的觀點,書院內部不準出現雜音,對一些支持蘇天成觀點的學子,單獨談話,或者是點名批評,最後是鼓動衆多學子,圍攻持有不同意見的學子,導致書院的學子,無心學習,開始大規模的談論朝政。

黃道周不同意直接批評蘇天成,當然受到了冷落。

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黃道周真的發怒了,如果說他和張溥之間的交談,屬於個人之間的一些小摩擦,不可能徹底影響到兩人的交情,但書院內部,出現了這些事情,他感覺到,東林書院和復社,已經在發生可怕的改變了,這種改變,與朝廷內部的黨爭,性質一樣。

朝廷內部的黨爭,從形式上來說,還有這遮遮掩掩的味道,東林書院和復社的這種做法,就是公開的,而且自詡是站在正義的立場上面的。

黃道周直接去找張溥,奇怪的是,他找不到張溥,不知道張溥在忙些什麼,接着去找錢謙益,也是見不到人。

整整的思考了一天之後,黃道周毅然遞交了辭呈,決意離開東林書院了。

黃道周的動作,再次引發了波瀾。

錢謙益首先出現了,找到了黃道周,苦口婆心的勸說,叫他不要離開東林書院,這個時候,離開書院,顯得有些不合適。

張溥也出現了,和黃道周進行了交談,言下之意,東林書院和復社,必須要堅持自身的觀點,內部是不能夠出現雜音的,而且復社還準備召開大會,專門聲討蘇天成,蘇天成作爲朝廷的官員,公然侵害士紳富戶的利益,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爲。

這一次,黃道周說出來的話語,很不好聽了,他認爲,東林書院和復社,已經發生了可怕的改變了,排除異己,不思進取,失去了學術研究的氛圍,自己沒有必要留在這裡了。

黃道周與張溥再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離開東林書院的時候,黃道周流下了眼淚。

他的這一次離開,不僅預示着與東林書院和復社的決裂,也意味着他與張溥、錢謙益之間的交情,畫上了句號。

東林書院和復社發生的改變,令他痛心,曾經何時,東林書院與復社,與閹黨進行了堅決的鬥爭,毫不畏懼,爲天下的士子敬仰,這纔多長的時間,爲什麼會發生如此巨大的改變。

黃道周雖然是憨頭,但絕不腐儒迂闊,他曾經有一句話:智者不能謀,勇者不能斷,慈者不能衛,義者不能決,賴聖人特起而後天下晏然。這是對大明朝所面臨局勢的一種判斷,大明朝需要出現非同一般的人,他曾經以爲,張溥曾經是有希望的,可惜自己看錯了。(未完待續。

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118章 硬骨頭(3)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225章 贖身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08章 恩榮宴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248章 協調會(2)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083章 廷辯(1)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476章 啓動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347章 榮耀第387章 小手腕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774章 海戰(4)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703章 遠見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773章 海戰(3)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57章 下狠手(2)第1083章 廷辯(1)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70章 發榜(2)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821章 廷議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644章 松山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21章 佈置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811章 詫異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185章 行動(2)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81章 幕僚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054章 遼東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283章 太子第1012章 誤判?(1)
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118章 硬骨頭(3)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225章 贖身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08章 恩榮宴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248章 協調會(2)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083章 廷辯(1)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476章 啓動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347章 榮耀第387章 小手腕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774章 海戰(4)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703章 遠見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773章 海戰(3)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57章 下狠手(2)第1083章 廷辯(1)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70章 發榜(2)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821章 廷議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644章 松山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21章 佈置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811章 詫異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185章 行動(2)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81章 幕僚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054章 遼東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283章 太子第1012章 誤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