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清晰的計劃

“叔叔,平陽府城的米麪價格,是多少啊?”

“白米四錢銀子一石,麥面三錢銀子一石。”

蘇天成不知道米麪的價格,這是正常的,可問到米麪的價格,就有些奇怪了,這是爲什麼啊,難道說準備做糧食生意了。

糧食生意可不好做,等級森嚴,蘇化文就是兼做糧食生意。

經營糧食,分爲三個層次,最底層的存在,就是經營普通鋪面的衆多商戶,從大戶的手裡購進糧食,直接對外出售,獲取到可憐的薄利。中間的是大戶,開有一家糧行,主營糧食批發,給諸多商鋪提供糧食,糧食交易量很大,利潤也不薄。最高層的,就是控制糧食來源的商賈,他們是最大的老闆,和官府都是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甚至是官商勾結的。

“少爺是想着經營糧食嗎,老爺就是在做的,少爺還是不要考慮這樣的事情了。”

蘇天成搖搖頭,他沒有想到做糧食生意,目前有着太多的困難了。

看見少爺搖頭,蘇平陽舒了一口氣。

“叔叔,蘇府的田地有多少啊,是怎麼管理的啊?”

蘇平陽越來越奇怪了,以前,少爺從來不問這些事情,更不要說關心了,毫不誇張的說,對於農家事情,少爺一無所知。

“唉,這兩年,遭遇了諸多的災荒,蘇府的田地,都成爲負擔了,每年要向官府繳納賦稅,老爺都想着,將土地處理了。”

蘇天成看着蘇平陽,沒有馬上說話。

“土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去年老爺處理了四百頃,還剩下五百頃,連年的旱災,土地上面,幾乎沒有多少的收入了,佃戶也無法上繳糧食,可賦稅還是要上繳的。如今的賦稅,都是上繳白銀的,不收糧食了,蘇府的五百頃土地,一共要上繳田賦二百二十五兩銀子。”

“什麼,上繳二百二十五兩銀子嗎?”

看見少爺吃驚的表情,蘇平陽理解錯了,嘆了一口氣,繼續解釋了。

“種田納稅,天經地義,可這稅賦計算的方法,本就有些不合理,按照每石糧食八錢銀子的價格定下里的,如今哪裡有這麼貴的糧價啊,打我記事的時候開始,就是這樣的標準的,再說了,計稅的基數,也是按照南直隸的糧食產量來的,山西土地本來就貧瘠,就是這糧食的產糧,南直隸可以達到每畝2.6石,山西最多就是1.4石。”

“叔叔還是說說,這二百二十五兩銀子的賦稅是怎麼計算下來的?”

“蘇府的五百頃土地,一共是七千五百畝,每畝稅賦是三釐銀子,算下來就是這麼多。”

“這三釐銀子的稅賦,是怎麼算出來的?”

蘇平陽稍微愣了一下,開始解釋了。

“少爺,先前我已經說了,徵稅是按照每石糧食八錢銀子的價格計算的,蘇府的田地,屬於民田,每畝徵稅四升糧食,一石糧食是一百升,按照八錢銀子的價格,每升糧食,是八枚銅錢,四升就是三十二枚,綜合折算之後,每畝田上繳賦稅三釐銀子,也是三十枚銅錢。”

蘇天成已經迅速在腦海裡面計算了,按照蘇平陽說的,每畝徵收四鬥糧食的賦稅,按照山西畝產糧食1.4石,接近3%的賦稅,要是在南直隸,畝產2.6石糧食,就是1.5%的賦稅,如此低的賦稅,他還沒有見過。

“叔叔,去年家裡收了多少的糧食啊?”

“這我不是很清楚,都是大太太直接管着的,不過佃農遭災了,按照以前的約定,他們每畝上繳六鬥糧食,承擔賦稅,其餘的就是自己所得了。”

蘇天成倒吸了一口涼氣,佃農上繳給地主的糧食,佔到總產量的43%了,加上上繳給朝廷的賦稅,幾乎是產量的一半,這要是遭遇災禍了,或者是減產了,上繳的是不能夠少的,那佃農吃什麼啊,豈不是等着餓死嗎。

這個時候,蘇天成有些明白了,爲什麼說大明朝的賦稅低的可憐,但農民依舊活不下去,一方面是自然災害,沒有收到糧食,稅賦太低,官府沒有錢來賑災,另外一個方面,土地兼併嚴重,到了大地主和大官僚手裡的土地,按照朝廷的規定,他們都有功名,是不上繳賦稅的,可稅賦的總額是不會少下來的,怎麼辦呢,這些稅賦,就攤到農民的頭上了,無形之中加重了賦稅,可惜的官府沒有得到,真正得到的是個人。

當然,這都是蘇天成的猜想,具體的情況,他還需要了解。

“去年遭災了,家裡是怎麼處理的啊?”

“糧食還是要交的,實在交不上來的,打下欠條,明年補上來。”

“哦,這是誰出的主意啊,要是佃農沒有糧食吃了,怎麼辦啊?”

“種田完糧,佃戶是知道的啊,連續兩年遭災了,有些佃戶,確實是活不下去了。”

蘇平陽沒有直接回答問題,但蘇天成已經知道答案了。

“田地裡面,都種什麼啊?”

“田地貧瘠,主要是種的麥子。豐年畝產有1.5石。”

蘇天成的臉色已經陰沉下來了,種麥子,佃農更加的吃虧,麥子的價格,本來就低於大米,佃農的負擔更重,加上遭遇了災害,可以想象佃農過的是什麼日子。

“既然是這樣的情況,父親大人是什麼態度啊?”

蘇天成的語氣已經有些不好了,蘇平陽也聽出來了。

“老爺的意思,準備在太原府城附近購買土地的,這裡的土地,準備找到合適的時間,全部都處理了,反正也沒有多少的收成了。”

“叔叔,我問的是父親大人對佃農是什麼態度。”

蘇平陽低下頭,不說話了。

他的心裡,有了一絲的欣慰,從少爺說話的語氣來看,是考慮到了佃農的困難了,確實,這兩年,有些佃農,無法生存,甚至要賣兒賣女了。

蘇天成嘆了一口氣。

“既然土地貧瘠,爲什麼不種玉米啊?”

“少爺,什麼是玉米啊,您是不是說的玉蜀黍啊。”

蘇天成有些臉紅,玉米傳到中國來,也就是明朝的時間,大約是1531年,明朝嘉慶十年,距今不過百年的時間。

“是啊,爲什麼不種植玉蜀黍啊?”

“唉,以前也種過的,可惜產量太低了,收成更低啊。”

“種過甘薯嗎?”

蘇平陽感覺到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這些東西,少爺是怎麼知道的啊,太奇怪了,甘薯這東西,自己也只是聽說過,少爺是怎麼知道的。

“少爺,甘薯我不知道,不過聽說過的。”

蘇天成有些氣餒,甘薯傳入中國的時間,是萬曆二十一年,看來這東西,目前還在福建一帶,沒有在北方擴散開來,其實,在如此的饑荒年代,種玉米和甘薯是最好的選擇,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活命的,也能夠很大程度上面,緩解糧食緊缺的情況。

不過幾分鐘時間,一個基本清晰的計劃,已經在蘇天成的腦海裡面形成了,只要做好了這件事情,一切都好說了,說不定到時候,自己可以依靠這些東西發家致富。這裡面有一點最爲關鍵,玉米和甘薯,都是能夠抵抗旱災的,不需要過多的雨水。

前世的時候,蘇天成曾經下派到農村去,熟悉玉米和紅薯的栽培技術,想不到這個時候,能夠派上用場了。

如今是十月了,沒有多少的時間耽誤,有些事情,必須要馬上做了。

第793章 都不笨第1191章 稱帝(3)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239章 故人來(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915章 朝貢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481章 準備第247章 協調會(1)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703章 遠見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24章 屠殺第204章 敵情第616章 理還亂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27章 密旨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675章 計中計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13章 離去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283章 太子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792章 偶遇(3)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44章 戰果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030章 妥協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17章 大比武(2)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16章 硬骨頭(1)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822章 準備(1)
第793章 都不笨第1191章 稱帝(3)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239章 故人來(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915章 朝貢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481章 準備第247章 協調會(1)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703章 遠見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24章 屠殺第204章 敵情第616章 理還亂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27章 密旨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675章 計中計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13章 離去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283章 太子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792章 偶遇(3)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44章 戰果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030章 妥協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17章 大比武(2)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16章 硬骨頭(1)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822章 準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