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爲所動

孟津縣的恢復重建工作,異常的順利,來到孟津縣的災民和流民,明顯增多了,最高峰的時候,超過十萬人了,單單孟津縣,不可能有這麼多的災民。

蘇天成心知肚明,好多人,是從其他地方趕來的,他的目的,來的人越多越好。

河南的賑災工作,不是那麼好開展的,這裡面,有地方官府的利益,蘇天成這樣做,最大限度的遏制了地方官府。

慢慢的,河南府知府有些看法了,看見白銀就這麼流出去,落到最後,官府恐怕剩不了多少了,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個月之後,河南省布政使司和巡撫,也有看法了。

他們覺得,這次朝廷的賑災,將地方官府,排斥在外,完全是朝廷派來的巡按御史做主了,這是極大的不尊敬,何況,這次的巡按御史,只不過是應天府江寧縣知縣,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要是朝廷的三品以上大員,他們也不敢隨意的發表意見。

彈劾的奏摺到了朝廷。

蘇天成也得知了消息,當然是錦衣衛送來的消息。

這次的賑災,他顯得很孤獨,腦子裡想到的,都是災民和流民的利益,可以說,是頂着壓力,與河南一省的官員對着幹。

這樣做,其實很危險,要是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大部分的銀兩,交給省裡的官員,或者直接交給巡撫大人,說不定能夠得到很多的好評。

可他不會這麼做。這樣做了,不長時間。河南就要成爲重災區,糧食的缺乏,連連的災害,讓吃不飽飯的農民越來越多,引發的結果,就是造反的農民特別的多,僅僅依靠救濟,根本顧不過來。這一次,有銀子了,就要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農民其實是很善良的,只要有活路,他們絕對不願意造反。

來到孟津縣的人越多,得到銀子的農戶就越多。

河南的農民,很是自覺。參加清淤工作的,全部都是青壯,幾乎看不見老人小孩,女人更是不要說了,不少的農民明白,這是朝廷在救助他們。勞動一天,不僅僅有飯吃,還有三錢銀子的補助,十天下來,就是三兩銀子。依靠着這些銀子,全家人可以勉強湊活一年時間了。這些銀子,都用來買糧食,足足六石到七石糧食。

他們知道,讓出來一個位置,就能夠救活一家人。

而且這位巡按御史,正在組織糧食,最大限度的壓低糧價,曾經需要五錢銀子一石的麥面,已經降到了四錢銀子了。

賑災的效果,正在慢慢體現出來,先是河南府各地的流民,包括農民,趕到孟津,接着是懷慶府、衛輝府、彰德府,到後來,開封府和汝州的農民,也聞訊趕來了,聚集在孟津的農民,越來越多了。

孟津各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做事情,不偷懶,不耍滑,老老實實,這些淤泥也是農田裡面的肥料,清理出來的耕地,蓋上一層風乾的淤泥,肥力很足,種田的老手,都是很清楚的。

一個月之後,沿途各地的淤泥,清理的差不多了,時間也到了九月上旬了。

蘇天成基本完成了賑災的任務。

孟津各地,建設很不錯了,若是有人到這裡來,猛地看見,絕不會相信,三個月前,這裡遭遇了洪澇災害。

建設工作結束,災民陸續離開了孟津縣,當然,他們都是帶着白花花的銀子離開的,不少人還帶着官府發給的來年的種子。

帶來的一百萬兩白銀,開支了七十多萬兩,尚餘接近三十萬兩白銀。

這些銀子,蘇天成和閆子章商議之後,準備悉數交給了河南布政使司衙門。

孟津以及河南府,已經不需要這些銀子了。

畢竟還有歸德府、汝寧府和南陽府等地,沒有得到多少的救濟,剩餘的銀兩,投到這些地方,也就差不多了,至於是不是真的能夠到災民的手裡,天知道。

工部主事徐爾一突然來到了孟津縣。

蘇天成見到徐爾一的時候,非常的吃驚,得知徐爾一是代表朝廷,前來詢問事情的時候,心裡已經有了算計了。

徐爾一很是嚴肅,儘管在縣衙的二堂,只有他們倆。

“蘇大人,我代表朝廷,詢問你幾個問題,你要如實回答。”

“第一個問題,朝廷委派你爲巡按御史,負責河南一地的賑災事宜,你爲什麼一直都在孟津,沒有到其他地方去看看?”

“回稟徐大人,孟津一地的災害,最爲嚴重,本官身負重任,時刻不敢耽誤,若說這次的賑災,只是關心了孟津一地,沒有照顧到其他地方,下官絕不承認,孟津縣內的災民,不超過兩萬,可下官救濟的災民,已經達到二十萬人次,試問那些災民,從什麼地方來的。”

“你如何敢肯定,這些人都是災民?”

“所有到孟津來的災民,都持有官府的路引,而且下官也派出了軍士,到各地去徵詢情況,證明這些人,確實是遭遇了災害,他們到孟津來做事情,得到了銀兩,可以維繫家裡的生活,下官以爲,這種救濟的方式,最爲妥當。”

“第二個問題,既然到河南來賑災,爲什麼不依靠當地官府,充分掌握情況,而是獨自做出來決斷?”

“下官一直是依靠當地官府,本官的計劃,分爲了兩步,第一步,最大限度的救濟災民,這就需要身體力行,掌握情況,而不是聽取地方的彙報,做好了這件事情,第二步,就是地方組織災民,開展生產自救,若是將這些事情,全部都委託地方辦理了。下官有負皇上的期盼,有負朝廷的重託。”

兩個問題之後。徐爾一看着蘇天成,好半天沒有開口。

“徐大人,還有什麼問題嗎,下官等着回答。”

“好了,後面的問題,不需要問了,坤元,我有一句實話。不知道你是不是愛聽,這賑災的事宜,必須要依靠地方啊。”

“恩師,學生也有一句實話,依靠地方是一定的,可學生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讓災民得到實惠,如此做了。就是後面的賑災工作不得力,農民也可以挺過去。”

“難道你不怕得罪諸多的同僚嗎?”

“說不怕是假的,可是,若因爲賑災工作不得力,讓農民走投無路,甚至於落草爲寇。或者是加入流寇的隊伍,學生寧願得罪諸多的同僚。”

徐爾一的嘴脣抖動了一下。

“好,說的好,老夫沒有看錯你,坤元。你放心,老夫回去以後。一定據理力爭,若是你這樣的忠心,都遭遇彈劾,還有什麼天理可言,可恨河南這些官吏,時刻想到自身的利益,眼睛裡面盯着的,就是朝廷撥付的賑災銀子,老夫恥於和他們交談了,你儘管大膽的做,老夫爲你撐腰。”

“學生拜謝恩師了。”

“坤元,不要說了,應該是老夫拜謝你啊,到孟津已經兩天時間了,老夫下去看了看,情況非常好,百姓都稱呼你爲青天菩薩,老夫看見的災民,臉色紅潤,仰慕朝廷,認爲這次的賑災,實實在在,銀子都用到他們頭上了。”

“學生做的還不夠,可惜時間太短,轉眼就要回京城覆命了,若是時間長一些,學生一定將所有的銀子,都用到災民的頭上。”

“老夫理解你的心情,適可而止,老夫爲官這麼多年,雖然脾氣不好,但看見的事情,還是不少的,你不能夠跟着老夫學習,太過於耿直是不行的,必要的靈活,還是要有的。”

蘇天成看着徐爾一,顯得很是吃驚。

“呵呵,人都是會變的。”

正事說完之後,徐爾一神情再次變得嚴肅了。

“坤元,這段時間,朝廷裡面,發生了一些事情,吏部尚書閔洪學,被免去了官職,太子少保、左都御史陳於廷,亦被免去官職,朝廷恐怕是要公推了。”

蘇天成看着徐爾一,沒有說話。

“周大人和溫大人,誰都沒有能夠討好,鬥來鬥去,還不是兩敗俱傷,皇上豈能不明白這些事情,各打五十大板,不知道今後,朝廷能不能消停一些。”

“學生以爲,不會消停的。”

“坤元,你爲什麼這麼看啊?”

“朝廷內部的黨爭,歷來都存在,若是想着消除這些爭鬥,是不可能的,學生以爲,國家遭遇危難之際,文武大臣能夠摒棄前嫌,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就算是很不錯了,若是在關鍵時刻,仍然想到利益,想到爭鬥,那就是罪不可赦了。”

“坤元,你不簡單啊,能夠有這樣的分析,好了,你的賑災任務,已經完成了,不需要回到京城復旨了,帶着驍騎營,直接回到江寧縣。”

蘇天成有些黯然,不回京城去,說明還是有人在不遺餘力的彈劾自己,皇上左右爲難,只好讓自己直接回江寧縣去,想不到朝廷裡面,缺乏了基本的正義,難怪徐爾一這麼大的意見,想着在皇上的面前,爲自己據理力爭。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他是萬萬想不到的。

閆子章居然爲他說好話了,在徐爾一調查的時候,閆子章實事求是,認爲河南的賑災工作,做的非常好,蘇天成居功至偉。

至於說鄧輝,一直都跟隨蘇天成,他還是有些膽戰心驚的,蘇天成殺伐果斷,這樣的俊傑之士,他是第一次見到,特別是河南的賑災工作,做的非常出色,他是打心眼裡面佩服,自己都想不到這麼好的辦法。

涉及到自己的前途,他忐忑不安,隨着時間的推移,他慢慢的下定了決心,跟着蘇天成幹,只要忠心耿耿,一定會有出息的。

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84章 行動(1)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682章 屠城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504章 平衡術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752章 大度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485章 計劃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078章 補償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771章 海戰(1)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705章 放心了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2章 人市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418章 造勢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844章 慘敗(2)第368章 碰撞第1239章 鉅變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17章 秦淮河(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91章 稱帝(3)第993章 整合(1)第153章 吳三桂第49章 春耕時節第884章 對決(6)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55章 真相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
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84章 行動(1)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682章 屠城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504章 平衡術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752章 大度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485章 計劃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078章 補償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771章 海戰(1)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705章 放心了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2章 人市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418章 造勢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844章 慘敗(2)第368章 碰撞第1239章 鉅變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17章 秦淮河(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91章 稱帝(3)第993章 整合(1)第153章 吳三桂第49章 春耕時節第884章 對決(6)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55章 真相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