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

身在官驛裡面,左良玉不能夠得到任何的消息,儘管說他帶來的護衛是不少的,但這些護衛到了南京城,根本就不算什麼了,而且護衛悉數都被安排進入了南京的京營裡面,基本也失去了人身的自由,區區幾百個護衛,在南京城也是不敢亂來的。

到了這個時候,左良玉已經很是後悔了,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吃,事情到了這一步,唯一能夠希望的事情,就是大軍很快趕赴到駐地,左良玉也能夠早點離開南京,趕赴徽州府,接下來就能夠開始實施自身的想法了。

在官驛的這段時間之內,左良玉能夠接觸到的人,就是朱由菘、秦三德和黃得功等人,其餘人是無法解除的,不過這樣的情形,左良玉也有過預測,他帶到南京來的護衛之中,有幾個是特別精銳的,這些人進入到南京之後,沒有跟隨來到官驛,而是直接住進了客棧,故而這些人就成爲了左良玉與大軍聯繫的關鍵人了。

左良玉內心的想法無法說出來,也不敢說出來,每日的日子過得很是艱難,他在不停的計算着,大軍什麼時候能夠抵達駐地,秦三德與朱由菘會想到什麼辦法來分化瓦解他率領的大軍,這看起來是很無奈的事情。

左良玉真正開始緊張起來的時間,是在得知了朱由菘和秦三德的安排之後。

左良玉做夢都沒有想到,朱由菘和秦三德居然會要求他手下參將以上的軍官,悉數都到南京來,到南京來的目的,就是要領取軍餉和糧草。這個事情,左良玉是通過留在南京城內的護衛得知的。而且是他的心腹寫信來稟報的。

大軍最爲缺乏的就是軍餉糧草,一旦朱由菘和秦三德兩人用撥付軍餉和糧草的事情來召集諸多的軍官,衆人肯定會到南京城來的,身在南京的左良玉,非常清楚所有參將以上的軍官,到南京城來意味着什麼。這一下他是真正的坐不住了。

左良玉馬上寫了書信。要求所有的軍官不能夠到南京城來,馬上趕赴駐地去。

這份書信,交給了護衛,左良玉特別的要求,書信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軍官的手裡去,不能夠有絲毫的耽誤,否則就可能出現重大的問題。

左良玉很清楚,這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不能夠有絲毫的猶豫和耽誤了。否則他的身家性命也很有可能出現危險了。

左良玉想不到的是,朱由菘和秦三德以他的名義發佈命令之後,已經在他的身邊安排了不少的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了。

左良玉所有的行動,都被秦三德知曉了,包括左良玉留在南京城內的護衛,早就被監視起來了,一舉一動都在秦三德的掌握之中。籌謀這麼大的事情。秦三德當然要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包括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若是因爲籌謀不細緻,導致計劃流產了,儘管說朝廷可能會責罰左良玉,但責任還是要朱由菘和他秦三德來承當的。

護衛回到了客棧,簡單收拾行李之後,準備出發了。身揣左良玉的親筆信。護衛也是非常謹慎的,不敢有絲毫的耽誤,諸多的軍官已經出發了,前往南京城來了,自己必須在路途中間攔住他們。不能夠到南京來。

五名護衛離開南京城,出了城門,他們是非常小心的,擔心出現什麼事情,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這也讓他們的神經開始慢慢的鬆弛下來了。

變故是在驟然間發生的,巧合的是,正是五名護衛的神經開始鬆弛的時候,他們突然遭遇了五十名全副武裝的軍士,瞬間就被包圍了。

抵抗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結束,五名護衛儘管非常的驍勇,可面對全副武裝的五十名同樣精銳的軍士,想要逃走是沒有多大可能的,而且他們是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之下被包圍的,對手是做好了精心準備的。

五名護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全部被殺死,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左良玉寫出的信函被搜出來了,五名護衛的屍體也很快被處理了,周遭恢復了平靜,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拿着左良玉寫出去的信函,秦三德的臉上露出了猙獰的神情,他對着身邊的朱由菘開口了。

“朱大人,看看左良玉做了一些什麼準備,這簡直就是想着造反了,咱家想不到啊,前面有蘇天成造反,後面就有左良玉跟着,這是逼着咱家動手啊。”

相關的部署很快開始了,南京京營抽調了大批精銳的將士,等候左良玉手下軍官的到來,甚至連南京城城門的護衛,也增加了京營的軍士,至於說錦衣衛的暗線,則在一路上不停的傳遞消息,稟報這些軍官到了什麼地方了,有沒有什麼反常的表現。

至於說左良玉,秦三德暫時沒有限制他的自由,也沒有抓獲留在南京城裡的其他護衛,只是加強了警戒,嚴格掌握左良玉的一舉一動。

十天的時間過去了,左良玉手下的軍官終於來到了南京城。

足足有五十餘人,這也是朱由菘和秦三德沒有料到的,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左良玉會提拔這麼多的軍官,看來左良玉爲了能夠控制二十萬大軍,是破費心思的。

五十餘人迅速被帶到了南京京營裡面。

南京京營沒有在南京城內,這些軍官沒有直接見到左良玉,就被帶到了京營,包括他們帶來的上千護衛,一同進入了京營,更令這些軍官沒有想到的是,迎接他們的不是酒宴,而是全副武裝的軍士,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已經知道大事不好了,可惜進入了南京京營,不可能做出來什麼反抗,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成爲待宰的羔羊了。

左良玉也被請到京營去了。

其實左良玉已經感覺到大事不好,他派出去的護衛,按說早就應該回來了,按照這些護衛的速度,日行五百里以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而且手下的軍官早就離開了武昌,趕往南京來了,碰面很有可能是在路途之中,這就更加的能夠節約時間了。這些護衛都是左良玉的絕對心腹,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就是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將信函送到的。

但這麼多天的時間過去了,沒有任何的消息。

左良玉醒悟了,他太小看朱由菘和秦三德了,這是他犯下的致命錯誤。

對於朱由菘,左良玉實實在在看不起,因爲朱由菘是福王的世子,以前一直都是圈錮在封地的,不可能與外界有多少的接觸,而且也不敢有什麼接觸,免得犯了忌諱,至於說朱由菘後來出來做官了,也大多是處理地方上的事物,就算是擔任了陝西巡撫,也沒有資格接觸軍隊,要知道皇上對宗親是不可能完全放心的,不可能讓這些宗親直接接觸軍隊。

派朱由菘來指揮如此重要的戰鬥,這也是左良玉不大明白的,按說不應該是這樣的。

至於說秦三德,左良玉略有耳聞,但他沒有在京城呆過,甚至沒有同太監接觸過,對於太監的情況,自然是不清楚的,加之官吏之中,對太監的印象本來就不好,每每說到太監的時候,都是昏庸無能的哈怕狗之類的形容,沒有什麼真正的本事,特別是自魏忠賢之後,強權的太監不可能繼續存在了。

因爲受到這些傳聞的影響,左良玉甚至沒有正眼去看秦三德,只不過秦三德有過在江寧營的經歷,令左良玉感覺到,皇上派遣秦三德作爲監軍,恐怕是有針對性的。

一向有謀略的左良玉,居然也犯下了如此幼稚的錯誤。

要是有過和太監接觸的經歷,左良玉絕不會這樣想的,太監不同於常人,因爲有着生理上的缺陷,所以特別的敏感,心思也是很縝密的,考慮問題往往很是全面,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出現朝廷大臣在和太監的爭鬥之中,屢屢敗給太監的情況了。

可惜左良玉真正明白到秦三德的厲害之後,一切都晚了,木已成舟了。

呆在官驛後來的這些天,左良玉明顯感覺到不同了,他見不到朱由菘和秦三德,甚至見不到黃得功了,人身自由也遭遇到限制了,以前離開官驛去,除了不能夠隨意離開南京城以外,其餘的方面是沒有受到什麼約束的,這也令他能夠和外面的護衛聯繫,可這些天的日子裡面,他不能夠離開官驛了,身邊服侍的人,悉數都是朱由菘和秦三德派來的。

明白了一切的左良玉,心如死灰,他想不到,自己縱橫這麼多年,辛辛苦苦的擴充軍隊,辛辛苦苦建立威信,辛辛苦苦的佔據地盤,卻被皇上派來的太監隨手就給解決掉了,想着反抗都沒有機會。

也正是因爲這樣,左良玉明白了蘇天成的睿智和偉大,人家的江寧營,能夠獨立的生存,能夠不受到任何的限制,不管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都是效忠蘇天成的,可自己統領的二十萬大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嗎,顯然不可能,一旦自己的心腹被一網打盡了,二十萬大軍就不屬於自己了,也不會聽從自己的調遣了。

大意失荊州,左良玉只能夠沉湎在悔恨和暴怒之中了。(未完待續。。)

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82章 後宮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239章 故人來(1)第123章 唐海泰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280章 變化(1)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504章 平衡術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211章 江寧營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167章 迅雷(2)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30章 連環計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58章 花絮第70章 發榜(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31章 大婚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
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82章 後宮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239章 故人來(1)第123章 唐海泰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280章 變化(1)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504章 平衡術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211章 江寧營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167章 迅雷(2)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30章 連環計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58章 花絮第70章 發榜(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31章 大婚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