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泰然處之

皇上的聖旨,在朝廷裡面引發了極大的波動,一時間奏摺如同雪片般的飛向了內閣,衆多的文武大臣,通過旨意已經明白了,蘇天成開始造反了,皇上要對蘇天成動手了,不管是在早朝的時候,還是在私下裡,絕大部分的文武大臣,都在議論和彈劾蘇天成,認爲蘇天成這就是謀反,認爲皇上的處置是非常聖明的,那些御史和給事中,顯得特別的忙碌,義憤填膺,紛紛要求嚴懲蘇天成,這裡面就能夠看見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興奮的身影,他們甚至提出來了要求,要求朝廷派遣大軍,他們情願跟隨大軍,前去征伐蘇天成,一定將蘇天成的人頭帶到京城來。

接着皇上再次下旨,免去了蘇天成太子太師、薊遼督師的職務,同時在聖旨裡面,明確蘇天成爲反賊,此舉再次得到了諸多朝廷大臣的歡呼。

面對這樣的情形,內閣已經開始分崩離析了,內閣首輔周延儒迫於無奈,只能夠是贊成皇上的決定,但內心裡面,對皇上這等親率的做法,是絕不感冒的,他不清楚爲什麼,自己一直都是很瞭解皇上的,也估計皇上暫時不會大動干戈,可這一次爲什麼失算了,周延儒很清楚,朝廷從此無法安寧了,北邊的後金韃子,一定是蠢蠢欲動了,這樣的消息,對於後金韃子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皇太極纔不會在乎還在京城的莊妃和福臨,只要機會好,一定會大舉進攻遼東的,還有朝廷面對的蘇天成,比較後金韃子,更爲厲害。人家怕是早就做好準備了。

陳新甲、張國維和範景文,與周延儒的看法差不多,認爲目前還不是撕破臉的時候,皇上如此的着急,以至於朝廷裡面文武大臣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了。蘇天成造反的消息,將迅速傳遍大明各地,無法繼續隱瞞,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須知改朝換代,在有些讀書人看來,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只要蘇天成足夠英明。加之蘇天成本身就是漢人,而且有着皇親國戚的身份,英明睿智早就爲衆人所知曉了。如此的消息公開之後,有人會開始反對蘇天成,但更有可能是有些人會開始投靠蘇天成,幫助蘇天成開始強壯起來。

錢謙益和劉遵憲兩人是非常贊同皇上的做法的,他們到處宣揚,蘇天成這樣的謀反。一定會遭到上天的懲罰,朝廷必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內閣更加註意到的一件事情。是朝廷和各地都開始對官吏進行甄別了,這種甄別的任務,並非是內閣承擔的,而是錦衣衛和東廠承擔的,若是在平時,這等的做法對於朝廷文武大臣。是非常大的刺激,天啓年間魏忠賢的事情,很多人還節的清清楚楚,可這個時候,沒有誰敢於開口反對了。這肯定是皇上的直接安排。

清洗的速度非常快,很快有諸多的文武大臣被關押起來了,這次的清洗很是嚴酷,根本不聽本人的什麼辯解,抓起來直接投入大牢裡面,當然,有些有銀子的大臣,在送出去很多的銀子之後,也能夠被暫時釋放出來,等候最後的處理結果。

就連致仕的秦良玉,也沒有能夠避免,被錦衣衛抓起來了。

這個行動,引發了極大的震動,朝廷裡面的有些大臣忍不住了,覺得這樣下去,不要說鎮壓蘇天成謀反,就算是蘇天成坐着不動,朝廷恐怕也難以維持很長時間了,那些錦衣衛和東廠番子,有了極大的權力,說誰是蘇天成的朋黨,誰就將遭遇厄運,而且錦衣衛、東廠與朝廷大臣之間的關係,本來就不是很好,科舉出身的文武大臣,頗有些瞧不起錦衣衛和太監,平時就沒有給這些人好臉色看,到了這樣的時候,挾私報復的事情,肯定是有的。

範景文在內閣商議事情的時候,多次提出來了這樣的觀點,認爲錦衣衛和東廠,依仗皇上的信賴,胡作非爲,如此下去,弄得朝廷裡面的文武大臣人人自危,國將不國了。

周延儒也是贊同範景文的認識的,可惜大形勢之下,他這個內閣首輔,必須要站穩方向,掌印太監秦三德已經提醒他好幾次了,皇上這個時候正在觀察,要是稍微有什麼動作,說不定就要遭遇懲罰的,所以在主持內閣商議的時候,周延儒毫不客氣的將範景文的建議壓下去。

範景文一直都在等候機會,他還肩負使命,要趕赴山東,與蘇天成見面的,臨走之前,皇上會召見他的,那個時候,範景文就準備直言了。

範景文進入養心殿的時候,看見皇上的臉色不好,顯得有些憔悴。

這樣的情形,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範景文記得還是在崇禎初年的時候,看見皇上經常是這樣的神色,想不到安穩日子沒有過多場的時間,大明又陷入到混亂之中了。

皇上的聲音顯得很是渾厚,但裡面透露出來的疲倦,範景文早就感覺到了。

“範愛卿,你此番到山東去,朕很是擔心啊,朕本不想你去冒險,可蘇天成執意謀反,朕也被辦法啊,朕知道你是忠心耿耿的,朕能夠信任的人不多啊,朕希望你到了山東,見到了蘇天成,告訴蘇天成,朕還是相信他的,只要他能夠回頭,朕封他爲太師。。。”

不知道爲什麼,聽見皇上這麼說,範景文絲毫沒有激動的感覺,按說他要代表朝廷到山東去了,不管從什麼角度出發,朝廷都不應該與蘇天成撕破臉的,這樣他這個內閣大學士,將面臨極大的危險,蘇天成斬殺他就沒有什麼顧慮了,儘管說蘇天成不一定這麼做。

最爲關鍵的是,朝廷做出來的這些舉措,實際上已經將蘇天成逼到了絕路上面去了,此刻皇上說出來,歡迎蘇天成回來,人家是傻子嗎,手裡掌握着天下最爲強悍的軍隊,控制了富庶的山東,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人家憑什麼聽你的。

範景文覺得,自己這次到山東去,其實失去意義了,作用肯定是沒有的,不過這次能夠見到皇上,機會難得,該說的話,是一定要說出來的。

“皇上,臣一定不辱使命,盡最大力量勸說蘇天成,臣今日見到皇上,還有其他話想要說出來。。。”

“範愛卿是想着說錦衣衛和東廠的事情吧,這件事情,在內閣商議的時候,愛卿已經說過多次,朕都知道了。”

朱由檢打斷了範景文的話語,他現在不想聽到這些。

可惜範景文的脾氣也是非常倔強的,既然抓住機會了,就一定要說。

以前的內閣大臣,見到皇上是很容易的,可現在的情形改變了,皇上一般沒有參加早朝了,能夠進入養心殿的,除開周延儒,其餘人很難,包括內閣次輔陳新甲。

“臣知道皇上憤慨,臣也是非常憤慨的,蘇天成食君祿忠君事,可如今卻做出來的造反的選擇,這是大逆不道,臣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可朝廷之中與蘇天成有接觸的文武大臣,是非常多的,若是認爲這些文武大臣都有問題,不加審問,也不管緣由,一律關押起來,如此的做法,肯定會令朝中人人自危,萬一某些人忍不住了,恐怕會做出來不堪的事情的。。。”

“範愛卿,朕本不想說這些事情的,你剛纔說到了,是不是有些文武大臣,會去投靠蘇天成啊,朕就是想看看,滿朝的文武大臣,究竟是怎麼想的,朕相信他們,將國家託付給他們,可真正的出現事情了,這些人是什麼表現,蘇天成明明是造反了,不少的文武大臣,還認爲這不是什麼大事情,甚至有人認爲是因爲朕逼迫太甚,朕要是以爲容忍下去,難不成等着他們迎接蘇天成進入到京城來嗎。”

朱由檢站起來了,聲音也高亢很多了,這樣的情緒,範景文根本沒有想到。

不過範景文沒有退縮,這是他的性格。

“臣以爲,皇上過慮了,朝中的諸位大人,恐怕是有一些不同的認識,當初臣也是建議,首先與蘇天成交談,臣請願代表朝廷,若是蘇天成堅持謀反,臣就是拼上這條老命,也要與蘇天成不死不休,臣以爲,面對朝廷裡面不同的聲音,皇上還是以寬容爲主,這樣能夠令諸多的大人同仇敵愾,共同來對付蘇天成。。。”

“好了,愛卿的這些意思,朕都知道了,今日朕有些累了,不說這些了,愛卿好好去準備一下,明日就出發吧。”

離開養心殿,範景文仰天長嘆,他豈能不明白,自己根本就不是什麼皇上最爲信任的大臣了,這次到山東去,恐怕沒有什麼好的結果,皇上身邊整天圍繞的都是錦衣衛和東廠的太監,只怕是對朝中大臣,看法很不好了。也許自己這次到山東去,就是那些錦衣衛和太監攛掇的結果,否則皇上已經下旨,認定蘇天成謀反了,爲什麼還派遣自己去山東,這豈不是畫蛇添足嗎。

面對這樣的結局,範景文泰然處之,人總是有一死的,沒有什麼了不起,這個時候離開京城,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了。(未完待續。。)

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80章 對決(2)第1274章 奧妙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09章 前兆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01章 帝心第17章 窮則思變第405章 募捐(1)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122章 熱鍋(2)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08章 恩榮宴第75章 小王爺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25章 原來如此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371章 探究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492章 宿命論(1)第139章 官田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81章 尊嚴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496章 內訌(1)第321章 聖旨下第30章 連環計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85章 對決(7)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90章 先手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504章 平衡術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
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80章 對決(2)第1274章 奧妙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09章 前兆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01章 帝心第17章 窮則思變第405章 募捐(1)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122章 熱鍋(2)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08章 恩榮宴第75章 小王爺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25章 原來如此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371章 探究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492章 宿命論(1)第139章 官田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81章 尊嚴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496章 內訌(1)第321章 聖旨下第30章 連環計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85章 對決(7)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90章 先手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504章 平衡術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