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

兵部侍郎徐爾一來到陝西,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如何處理寧夏衛諸多的衛指揮使,這些衛指揮使的罪名可輕可重,往大處說,他們勾結後金的奸細,意圖謀反,這是滅族的罪名,往小處說,他們不知道中年人的身份,被人蠱惑,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甚至是不撤掉職務也是有可能的。

在徐爾一看來,蘇天成這次肯定是要發飆了,陝西境內衛所的裁撤,勢在必行,這次到寧夏後衛一帶,徐爾一親眼見到了衛所的軍士,這些軍士還是邊軍,職責是很重的,時時刻刻要護衛大明邊關的安寧,但看上去怎麼都不像是軍士,比起農民的打扮還不如,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有戰鬥力。

身爲兵部侍郎,徐爾一當然關心邊軍的情況,職責所在,不會疏忽,他對於蘇天成提出來的裁撤衛所軍隊,也不完全贊同,大明的邊關距離遙遠,自開國以來,都是依靠邊軍防衛的,自萬曆年間以來,邊關屢屢告急,後金和蒙古部落的軍隊,常常進入關內肆掠,邊軍在守衛的過程中,還是發揮了一定作用的。

但這次看見的情況,大小了徐爾一的幻想,這樣的軍隊,是無法守衛大明邊關的。

主管兵部的內閣次輔孫承宗有過很明確的意見,如何處理寧夏衛諸多的衛指揮使,重點還是看蘇天成是什麼意見,能夠讓蘇天成獨自拿出來處理意見,對於下一步裁撤衛所軍隊,是有着很大好處的,至少蘇天成建立起來了足夠的威信。

兵部尚書楊嗣昌沒有多說什麼,孫承宗的意見很明確了,他也不會提出來相反的意見。

互市已經開始。情況非常好,生意火爆,這個時候,徐爾一需要提出來處理寧夏衛諸多衛指揮使的事情了。這一次抓獲的軍官,除開六個衛指揮使,還有十餘人。都是這些衛指揮使的親信,有些甚至是在出發的路上沒有抓獲的。所有人都被關押在西安府江寧營軍營。

回到咸陽,已經是三月中旬,陝西各地的春耕生產開始了,要說蘇天成的事情是很多的,冬小麥獲得豐收之後,陝西諸多的士紳富戶,陸續都回到了地方上,流寇離開陝西。江寧營進駐,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被江寧營打敗了,大明和蒙古部落的互市也開始了,可以說陝西正在逐漸開始恢復,諸多的士紳富戶,當然要回到家鄉了。

耕地的矛盾,漸漸爆發出來了,有士紳富戶的耕地。有衛所的耕地,這些都需要蘇天成和諸多的官員商議之後。儘快拿出來方案,要不然耽誤了春耕,陝西一樣難以徹底復原。

所以,回到了巡撫衙門,徐爾一直接提出來了處理衛所軍官的事宜。

徐爾一和蘇天成進入了三堂,王大治守在外面。不準任何人進入。

至於說戶部侍郎孫泰還在安寧堡的集市,他在靖邊看了情況之後,直接趕赴安寧堡,這是他最爲重要的職責,至於說處理軍官的事情。他不需要操心。

徐爾一的神情很是嚴肅,他和蘇天成兩人的這次交談,將要決定二十餘人的性命,包括這些軍官的家人,是不是會受到牽連。

“坤元,寧夏衛、寧夏前中後衛以及左右中屯衛的指揮使,都參與到密謀裡面了,該如何處理,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學生還是想着聽聽大人的意見,大人是代表朝廷的,提出來要求,學生一定儘量照辦的。”

徐爾一看了蘇天成好一會,他想不到蘇天成會這麼說,不過蘇天成說的也是有道理的,要是自己首先不說出來意見,等到蘇天成準備決定了,與自己的想法有所衝突,這裡面還是很不好協調的。雖然自己知道,陝西省衛所軍隊的裁撤,以蘇天成的意見爲主,但朝廷可不會這麼認爲,包括蘇天成自己,都不會這麼認爲。

“坤元,那我就實話實說了,寧夏衛、寧夏前中後衛、左右中屯衛,都是屬於邊軍的範疇了,按照兵部先前掌握的情況,陝西首先開始裁撤的,應該是駐紮在府州縣的衛所軍隊,可出現了互市這一事情,所以說,裁撤邊鎮衛所軍隊,就只能夠提前了,想不到後金居然注意到了這樣的事情,想着趁此機會,擾亂我大明的局勢,其用心險惡,可恨這些邊軍衛指揮使,爲了區區一點的蠅頭小利,居然賣身求榮,不能夠饒恕啊。”

蘇天成臉上帶着笑容,頻頻點頭,顯然是認可徐爾一這等說法的。

徐爾一內心嘆氣,看樣子蘇天成還是不願意放過這些衛指揮使,本來想着試探一下蘇天成的想法,期望蘇天成能夠寬宏大量,現在看來,可能性沒有了。

“我的意見,所有參與到與後金奸細密謀的衛指揮使,以及他們身邊的親信,悉數問斬,至於說他們的家眷,雖罪不至死,但活罪難逃,或是流放,或是充軍,以儆效尤。”

“坤元,你以爲這樣處理如何啊。”

蘇天成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徐爾一試探的意思,他是清楚的,之所以沒有馬上表明態度,也是想着看看,朝廷究竟是什麼想法,裁撤衛所軍隊,緊接着就是改變大明朝的軍隊建制,撤銷以前的軍戶制度,這是一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改革,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想要真正推行這樣的改革,必須有非同一般的依靠。

朱由檢不一定能夠堅持下來,雖然是皇帝,但朱由檢的威信不夠,諸多的大臣,想方設法限制皇權,凡朱由檢做出來不利於他們的決定,就在朝堂之上要死要活的,堅決制止聖旨的下發,令朱由檢無可奈何。

這一次裁撤陝西境內的衛所軍隊,包括邊軍的衛所部隊,是極爲重大的一步措施,一旦這個措施實施了,陝西的局面,將要發揮重大的改變,鐵一般的事實,可以令那些反對改革的人,啞口無言。

“大人,有關陝西境內衛所軍隊裁撤的事宜,學生想的很多,而且是非常謹慎的,此次後金派出奸細,意圖利用此等事情,實施阻撓,同時擾亂我大明的局勢,可見他們也是非常關注的,按說裁撤衛所軍隊,特別是邊軍,後金應該高興纔是,可他們爲什麼會如此做,學生實在有些不明白。”

“大人提出建議,對所有參與到密謀的衛指揮使,以及他們的親信,悉數問罪,而且是以謀反的罪名處置,學生是高興的,這樣一來,陝西境內的衛所軍官,無不戰戰兢兢,不敢對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提出來任何的反對意見了,學生下一步的事情,也好做很多。”

“可學生知道,大人提出來這等的建議,並非是發自內心的,大人還是希望能夠寬大爲懷,饒恕這些衛指揮使,實事求是的說,這些軍官,不會知道,鼓動他們亂來的中年人,是後金的奸細,他們並非是明知故犯,只是想到了自身的利益,故而迎合了別人的提議。”

“如此情況下,將這些軍官悉數斬首,還要問罪他們的家人,恐怕不會有誰心服口服的,學生就是想着這樣做,也不能夠這樣做。”

徐爾一臉上露出了笑容。

“坤元,你說的很好啊,不過你既然不贊同,難道說這件事情,就不處理了。”

“大人,這樣的大事,不處理也是不行的,若是不處理,日後出現類似的情況,就真的會威脅到我大明的江山了,想那孔有德等人,賣主求榮,遭遇衆人唾罵,恨不能生吞活剝了他們,這等的教訓,已經是很深刻了。”

“的確是這樣,所以兵部也很爲難,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處理輕了,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處理重了,恐怕有很多人不服氣,你這真的是給我出難題了,我都不知道該提出什麼樣的處理建議了。”

“大人,學生想過了,其實很簡單,他們不能夠繼續擔任衛指揮使了,但罪不至死,可以令他們戴罪立功啊。”

“哦,這是從何說起啊。”

“令他們反思自身的罪行,同時言傳身教,告誡陝西境內其他衛所的軍官,包括榆林衛的軍官,學生也會告訴他們,若是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殺無赦,不僅追究本人的罪責,還要連帶追究家眷的罪責,相信他們說出來這樣的事情,比兵部或者是巡撫衙門說出來,更有作用的。”

徐爾一稍微思索了一下。

“好,這個主意不錯,這些衛指揮使,能夠逃脫死罪,已經是感激涕零了,以自身的教訓作爲題材,告知其他衛所軍官,不要被人蠱惑,一定能夠收到最好的效果了。”

蘇天成站起身來。

“大人既然做出來了決定,學生這就準備去實施了,學生相信,通過此等的手段,陝西境內的衛所軍官,不敢有任何的妄動了。”

“呵呵,坤元,這可不是我做出來的決定,還是你做的決定,考慮到了全局,給了這些軍官一條活路,如此一來,那些衛所軍官,也沒有什麼理由可說了。”(未完待續。。)

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793章 都不笨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81章 幕僚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41章 收服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844章 慘敗(2)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771章 海戰(1)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91章 偶遇(2)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69章 心結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281章 變化(2)第676章 分析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66章 鄉試第623章 行刺第87章 禮部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57章 遇匪第912章 失意人第424章 屠殺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791章 偶遇(2)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817章 爭執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629章 巡視第268章 敵情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188章 行動(5)第817章 爭執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248章 協調會(2)第482章 大禮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58章 籌謀第225章 贖身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13章 離去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493章 宿命論(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29章 救贖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321章 聖旨下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
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793章 都不笨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81章 幕僚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41章 收服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844章 慘敗(2)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771章 海戰(1)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91章 偶遇(2)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69章 心結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281章 變化(2)第676章 分析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66章 鄉試第623章 行刺第87章 禮部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57章 遇匪第912章 失意人第424章 屠殺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791章 偶遇(2)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817章 爭執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629章 巡視第268章 敵情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188章 行動(5)第817章 爭執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248章 協調會(2)第482章 大禮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58章 籌謀第225章 贖身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13章 離去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493章 宿命論(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29章 救贖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321章 聖旨下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