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

紫禁城,養心殿。

朱由檢正在看着密摺,所不同的是,這一次,在養心殿裡面的,不僅僅是王承恩,包括周延儒和溫體仁。

蘇天成和黃道周的交談內容,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廄。

這份奏摺,朱由檢看了三遍了,他專門宣旨,讓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覲見,目的就是想聽聽兩人的感受。

黃道周的名氣是很大的,罷官爲民之後,致力於學問,特別是在東林書院教授學子,傳授了一些思想,使個人的影響更加的大了。想到當初的事情,朱由檢內心還是有些不舒服的,黃道周一點不給自己面子,貶斥朝廷重臣,似乎天下都是漆黑的,這種激進的觀點,爲他所不能接受。

想不到大名鼎鼎的黃道周,在蘇天成的面前,吃了這麼大的癟。

之所以看了這麼多遍,有舒暢的感受,但是,看到後面,朱由檢的想法,已經發生了改變,他越來越感覺到,蘇天成的認識,非同一般,回憶起蘇天成在自己面前的表現,還有那邪語,他有了一種發現人才的舒心。

蘇天成還年輕,的確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礪,若是過早的放在了身邊,可能真的難以有什麼作爲的,不過,江寧縣一縣之地,難以發揮作用,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將蘇天成放到更加重要的崗位上面去的。

“周愛卿,溫愛卿。蘇天成同黃道周之間的交談話語,你們也看過了。說說你們的感受。”

當然是周延儒先說了。

“皇上,臣贊同蘇大人的話語,臣以爲,蘇大人在江寧縣,也是這樣做的,南京六部和應天府的奏報,言江寧縣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百姓富足,沒有出現餓殍,這裡面,蘇大人功不可沒。”

溫體仁更加明白皇上的想法,他不甘示弱。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雖然年輕。然認知不凡,應該予以重用,皇上可下旨,令蘇大人到廄來,能夠做出來更多的事情。”

朱由檢看了看兩人,輕輕嘆了一口氣。

“你們沒有明白朕的意思。朕看見了這封奏摺,先是非常高興的,之後想到了很多,蘇天成言我大明朝,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這話一點都不過分,關鍵是他提出來避免空談。不要標榜自我,不要以直諫爲榮,要埋頭做事情,要一點一滴改變目前的狀況,這纔是至理名言啊,朕相信,蘇愛卿在江寧縣,就是這樣做的。”

“若是我大明天下,能夠有更多這樣的認識,踏踏實實在府州縣做事情,做出來成績,何愁天下不安寧,朕夙興夜寐,想到了很多,想不到蘇天成短短几句話,揭示出來裡面的諸多道理,朕總算是知道,癥結在什麼地方了。”

朱由檢很少這樣說話,十七歲登基,如今七個年頭了,從懵懂青少年,到年輕人,勉力勤政,想着做出來一番事業,改變大明朝千瘡百孔的現狀,他看到了大明朝問題所在,可惜這些年的努力,找不到方向,看不見效果,更找不到可以完全依靠的大臣。

他曾經萬分信任袁崇煥,但換來的是毛文龍被殺,後金沒有了後顧之憂,長驅直入,繞道從薊門一帶入關,直逼北廄下,京師動搖。

他需要的是扶危定傾的人才,但七年時間過去了,一直都沒有找到,這樣的人才,在文官集團裡面,非常難得,甚至可以說沒有,眼看着大明朝面臨的局面,越來越危險,現在,這樣的人才出現了,他能夠不激動嗎。

當然,仔細思考蘇天成的一系列選擇,他慢慢的冷靜了,現在不能夠調蘇天成進入廄,蘇天成不同於其他的大臣,做事情干脆利落,若是考慮清楚了一切的事情,下手必定是嚴酷的,頗有些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味道,剿殺紫金樑、不沾泥,包括江寧縣鹽商匡思明,沒有絲毫的猶豫,下手也是冷酷的,早太和殿,據理力爭,力主斬殺了紫金樑五十餘名骨幹,從這些事情上面,可以看出來,蘇天成有着嚴酷的一面。

蘇天成太年輕了,若是急着到廄來,就算是自己全力支持,也難以降服文武大臣,必然面臨險峻的局面,說不定朝堂之上的鬥爭,會異常激烈,這是朱由檢不願意看見的。

時機不成熟,還要等待。

可這個等待的過程中,必須要賦予蘇天成更大的權力和空間。

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沒有說話,他們一時間猜不透皇上的心思,不會隨意開口。

蘇天成不過是六品的知縣,這樣的身份和地位,確實不算什麼的。

“朕記得,蘇天成是去年五月到江寧縣上任的吧。”

“稟皇上,蘇天成五月初十到江寧縣上任的。”

“哦,如今是春耕季節,轉眼一年時間到了,南京吏部的考覈要開始了吧。”

“皇上,吏部的考覈,按照規矩,是三年一次的。”

“嗯,朕知道,還是等等吧,秋收以後再說吧。”

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瞬間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了。

周延儒率先開口了。

“皇上,南京吏部對蘇大人的年度考覈考覈情況,是很不錯的,臣以爲,可着令吏部再行考覈,及時奏報考覈結果。”

“臣也是這麼看的,可以依據考覈結果,適當予以提拔的。”

“朕知道了,這件事情,暫時放一放,這封奏摺,令朝中文武大臣,都看看,仔細看看,仔細品味一下,讓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一些什麼事情。”

看着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離開之後,朱由檢對着身邊的王承恩開口了。

“公公,你一直都沒有說話,朕在想,周愛卿和溫愛卿,也算是兢兢業業了,可兩人之間的矛盾,是越來越大了,朕有諧不勝煩了,周愛卿有些作爲,令朕想到了袁崇煥,朕的身邊,缺乏依靠之人,真的想將蘇天成調入廄啊。”

“皇上,奴婢以爲,還是讓蘇大人磨礪一番爲好,蘇大人過於年輕了,若是來到廄,恐怕遭遇很多預料不到的事情,蘇大人在江寧縣,已經做了很多的大事情,皇上時刻關注,這樣的情況是不錯的,若是有什麼事情,可下旨,令蘇大人處置,比如說着剿滅流寇的事情,蘇大人就做的很好的。”

朱由檢的眼睛亮了,這樣的辦法,他想過,但沒有深思,是啊,讓蘇天成多接觸一些事情,多熟悉一些事情,他日來到廄,豈不是駕輕就熟,很好的處理朝中大事。

“公公,你的這個建議,很不錯啊。”

“奴婢不敢,這其實是皇上的主意,皇上時常唸叨,奴婢聽見了。”

“好,朕想,秋收之後,讓蘇天成執掌一府,看看情況如何,二十歲的年紀,出任知府,也算是我大明朝的奇葩了,希望他能夠不辜負朕的期望啊。”

令朱由檢沒有想到的是,文武大臣看了這個奏摺,竟然出現了一些奇怪的聲音,都察院監察御史和給事中都提出來建議,要求懲處黃道周,理由是黃道周被貶斥爲平民了,依舊隨意的議論朝政,這是不合適的。

朱由檢毫不猶豫壓下了這樣的奏摺,而且在朝會的時候,毫不客氣批評了這樣的意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如此簡單的道理,文武大臣是應該明白的,爲什麼還提出來這樣的奏摺,既然黃道周不能夠議論朝政,那就意味着,蘇天成和黃道周的交談,也是不合適的。蘇天成應該站出來,毫不猶豫的訓斥黃道周。

朱由檢感覺到可悲,朝廷中,有些大臣,一天到晚想些什麼,除了黨爭,還是黨爭,蘇天成和東林黨格格不入,已經得罪了不少人了,就連這樣的談話,也要遭遇某些人的利用,直接辯駁是不合適的,那就走曲線,總之目的就是讓蘇天成吃虧。

訓斥這樣的奏摺,其實也表明了一個觀點,他朱由檢會全力支持蘇天成,其餘人,不要想着從後面有什麼動作。

這一次,內閣沒有什麼反應,說起來,這個內閣之中,沒有東林黨人的存在,所以也表現的很平靜,再說了,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是明白的,不會自找無趣。

朝廷裡面,很快沒有什麼議論了,期盼着這封奏摺,能夠刺激一下文武大臣的目的,也落空了,這個時候,朱由檢才感覺到,朝廷裡面,存在的問題真的是不小的。

他的怨氣,自然是要集中到內閣的,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內閣首輔周延儒了。按說周延儒最先看過這個奏摺,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自然是知道怎麼做的,需要在朝廷中間,倡導一種實幹的風氣,可自己得到的,居然是彈劾的奏摺。

反覆比較了周延儒和溫體仁之間的優劣,朱由檢的心思,慢慢的發生改變了,這些年來,他完全信任周延儒,換來的不是什麼好的局面,朝廷裡面,紛爭不斷,朝政也沒有什麼改善,問題重重,這樣的局面,不能夠繼續維持了。(未完待續。

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35章 蠢笨如豬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18章 大比武(3)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467章 敗退第1122章 熱鍋(2)第87章 禮部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80章 內耗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417章 訓斥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424章 屠殺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95章 問責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12章 善後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480章 內耗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18章 秦淮河(2)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682章 屠城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47章 協調會(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584章 情報戰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846章 慘敗(4)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885章 對決(7)第581章 尊嚴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316章 大比武(1)第866章 兩重天第1251章 崩潰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80章 迅雷動作(5)
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35章 蠢笨如豬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18章 大比武(3)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467章 敗退第1122章 熱鍋(2)第87章 禮部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80章 內耗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417章 訓斥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424章 屠殺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95章 問責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12章 善後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480章 內耗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18章 秦淮河(2)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682章 屠城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47章 協調會(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584章 情報戰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846章 慘敗(4)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885章 對決(7)第581章 尊嚴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316章 大比武(1)第866章 兩重天第1251章 崩潰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80章 迅雷動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