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理還亂

秦良玉被皇上任命爲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確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大明朝自成立以來,能夠出任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使的,都是讀書人,還沒有哪個武將出任過這個職務,更不用說秦良玉沒有經歷過科舉考試了,也有部分的大臣表示反對,但內閣首輔孫承宗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他認爲秦良玉效忠朝廷,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勳,這一次又能夠生擒羅汝才,徹底剿滅流寇,足以證明自身的能力,這個任命是合適的。

爭論持續的時間不是很長,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都是正二品的文官,和六部尚書是一個品秩的,但和六部尚書比起來,還是有所區別的,都察院的主要職責是掌監察、彈劾以及建議,這是一個技術活,必須要有充足的學識,左右都御史無定員,沒有規定具體職數,平時也很少過問都察院的具體事務,真正管理都察院具體政務的,還是左右僉都御使。

秦良玉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從更大的程度上來說,這還是帶有榮譽的成分,畢竟秦良玉的學識不是很高,長年都是在外征戰,對於朝廷內部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加之年歲也大了,六十多歲了,不可能提出來多少的建議,短時間之內,也不可能彈劾他人,只是每天都要參加早朝了,這倒是一種煎熬。

如果說秦良玉出任了六部尚書了,那才真正的是軒然大波了,六部尚書是真正需要署理政務的,尚書僅僅一人,負責本部的全面工作,沒有推脫的地方,要拿出來真正的意見的,當然,這些年也好一些了,重大的事情。都是內閣把持,做出來決定的。

時間很快到了十月。

蘇天成再次有了喜事了,顧橫波懷孕了,朱審馨第二次懷孕。

顧橫波一直都是鬱鬱寡歡的,這麼長時間了,一直都沒有懷孕,她非常擔心。要是這個時代的生理知識,也是缺乏的可憐,一段時間,顧橫波甚至以爲,自己是不是因爲在青樓長大,染上了痼疾。以至於不能夠懷孕了,蘇天成當然知道,不存在這樣的情況,顧橫波嫁給自己的時候,還是處子,根本不存在什麼問題的,之所以沒有能夠懷孕。可能與同房次數的多少有關係的。所以說,這段時間,蘇天成很是努力。

老婆多了,這也是問題,蘇天成弄得疲憊不堪。

自從確定懷孕之後,顧橫波的情緒馬上發生了變化,整日裡興高采烈,做事情也特別注意了。時常諮詢懷孕需要注意一些什麼,正好朱審馨也懷孕了,顧橫波能夠得到一些孕期知識的傳授,她以前愛吃甜食,口味也有些大,現在馬上開始改進了,少吃甜食了。

蘇天成已經有四個兒女了。這要是在幾百年之後,是不可能想象的,不過如今這個年代,子女多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少了就不正常了,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蘇天成不知道自己會有多少的孩子,本身還年輕,還可以努力耕耘,加之諸多的老婆,身體都是很棒的,心情也是不錯的,弄不好就再次懷孕了。

想想皇帝那麼多的兒子女兒,還被文武大臣吹捧,可見人們的生育觀念,是完全不同的。

十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從這個月開始,各地的巡撫、布政使等官員,就有可能進入京城了,只要是皇上召見,就需要彙報各自的工作情況,這項制度本來是固定的,但在崇禎八年之前,因爲流寇的騷擾、後金的侵襲,朱由檢根本顧不上,爲了戰事和銀子焦頭爛額,顧不上聽下面的情況,不過崇禎八年之後,大明的局勢慢慢開始穩定,這個制度就沒有提上來了,特別是孫承宗出任內閣首輔之後,更是強力支持,必須要落實這項制度,孫承宗還提出來了要求,不僅僅是巡撫和布政使等官員,包括一些知府,也需要進京稟報工作。

朱由檢本來就是勤勉的皇帝,當然是大力支持了。

所以說,每年從十月開始,所有的巡撫和布政使分批次進入到京城,至於說各地的知府,則是帶有選擇性的進京彙報工作。

這項事情,一直要持續到十二月,有些巡撫和布政使,甚至會留在京城,陪着皇上一同歡度春節的。

十月初,朱審烜來到了京城,陪着他一起來的,還有朱由菘和張溥,西安府知府吳偉業、延安府知府蘇平陽等人隨後也要到京城來,值得注意的是,鞏昌府知府陳於泰沒有奉召,也就是說,朱由檢這一次是不會見陳於泰的。

陝西的情況,蘇天成還是清楚的,朱審烜上任之後,繼續推行以前的政策,對農民進行優撫,限制士紳富戶的特權,大力發展商貿,提高商賈的地位,鼓勵商賈僱傭農民,增加農民的收入,減輕農業賦稅,除開朝廷規定的賦稅,不準增加農民的負擔,同時大幅度調節商貿賦稅,落實了這些政策之後,陝西開始快速發展,速度甚至比蘇天成主政的時候還快。

蘇天成較爲擔心的兩個地方,分別是西安府和鞏昌府。

實際情況與蘇天成的擔憂,有一些出入,主要是西安府知府吳偉業,完全支持朱審烜提出來的這些政策,親自督辦落實,對於州縣不能夠落實的,予以懲戒和彈劾。但鞏昌府還是有些差距,陳於泰依舊有些堅持自身的觀點,朱審烜考慮到影響,也考慮到自己上任的時間不長,只是對陳於泰提出來了批評,暫時沒有彈劾。

但一年時間過去了,朱審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這一次皇上沒有召見陳於泰,已經說明了問題。

按照孫承宗的建議,皇上召見哪些知府,大都是巡撫提出來建議,這也是對巡撫職權的一種肯定和支持,陳於泰是殿試狀元,按說是應該接受皇上的召見的,可惜榜上無名。

十月十五日,皇上召見之後,朱審烜專門來拜訪蘇天成了。

蘇天成知道朱審烜會來,專門在家裡等着,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哥哥的朱審馨,也是非常高興的,親自到廚房去安排,府邸裡面也專門收拾出來了一個小院子,供朱審烜居住的。

蘇天成很快帶着朱審烜進入了書房。

兩人說了一些陝西的事情,都是已經知曉的事情,朱審烜提出來了要求,陝西府州縣的開銷需要增加了,特別是官吏的待遇,明顯有些偏低了,陝西的賦稅本來就低,商貿剛剛開始發展,除開西安府、漢中府、延安府等幾個地方不錯,其餘的府州還是有差距的,這就需要省裡統一協調了。

朱審烜的意思,能不能夠從互市之中,多抽出來兩成的利潤,給陝西省。

蘇天成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江寧營已經不是特別依賴互市的收入了,宋思軍的生意做得很大了,不僅僅是蒙古部落和後金,就是距離更遠的異族部落,也開始來採購軍火了,而且人家出手大方,根本不講價錢,目的就是要軍火。

宋思軍的生意,最大的控制力度,就在於彈藥,這些是江寧營的成果,畢懋康等人日夜研究,耗費精力研製出來的,別人不可能仿製,也缺乏這樣的技術。

依靠軍火生意的利潤,江寧營的開銷足足有餘了,說實話,蘇天成個人都有了不少的收入了,每年宋思軍都會想方設法,給京城的府邸送來數萬兩的黃金,這些黃金都是直接交給朱審馨的,供蘇天成的家人開銷,誰都知道,蘇天成這麼多的老婆,要是依靠俸祿來維持,恐怕窮的飯都吃不上的。

互市的收入,除開戶部、兵部拔走的部分,剩下的大約有五百兩白銀,這些白銀,是按照比例來分成的,江寧營拿走六成,陝西拿走三成,餘下一成留給互市開銷。

朱審烜要求之後,變爲陝西拿走五成,江寧營拿走四成,也就是說,陝西從互市得到的銀子,達到了二百五十萬兩了。

這些銀子能夠做太多的事情了。

蘇天成雖然答應了,可也提出來了要求,陝西的自然條件有些惡劣,歷來都被稱之爲窮山惡水之地,這樣的地方容易出現刁民,所以有了那麼多的流寇,可朱審烜擔任巡撫,有了這樣一大筆額外的收入,就要考慮諸多的建設了,比如說整修農田、官道等等,可以慢慢來,這些錢不要全部都發下去了,再說了,隨着商貿的發展,陝西的收入會越來越多的,賦稅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樣纔是真正的發展了。

這樣的要求,朱審烜當然是答應的,他已經明白了蘇天成以前說過的道理,也就是良性循環的道理,只有老百姓富足了,官府纔有可能富足起來,否則官富民窮,就容易出事情,就不好管理了。

說完陝西的事情之後,朱審烜臉上出現了爲難的神情。

蘇天成很是奇怪,陝西發展這麼好,皇上也是讚譽有加,眼看着朱審烜爲皇室宗親樹立了榜樣,這是好事情啊,還有什麼爲難的。

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69章 昏頭了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1章 收服第144章 戰果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34章 證據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811章 詫異第81章 未雨綢繆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485章 計劃第1183章 定局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33章 準備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53章 吳三桂第417章 訓斥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章 馬市賣馬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347章 榮耀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0章 殿試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7章 歸屬第133章 準備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37章 安排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323章 隱患迭生
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69章 昏頭了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1章 收服第144章 戰果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34章 證據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811章 詫異第81章 未雨綢繆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485章 計劃第1183章 定局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33章 準備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53章 吳三桂第417章 訓斥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章 馬市賣馬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347章 榮耀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0章 殿試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7章 歸屬第133章 準備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37章 安排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323章 隱患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