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善後事宜

劍拔弩張的氣氛很快消散了,對於天津戰鬥所獲得的意外勝利,幾乎所有人都是高興的,就連在南京的朱審烜、楊嗣昌和範景文等人,都專門報送來了奏摺,對皇上表示了恭喜,出現這樣的局面,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但蘇天成卻不是這樣認爲的,他主要還是擔心遼東的局面,恐怕出現了惡化的情況。

閻應元趕赴遼東的時間不長,蘇天成也沒有想到,天津的事情,這麼短時間之內就解決了,江寧營的將士準備在天津過小年,這是蘇天成應承的事情,皇帝一諾千金,必須要遵守,諸多的將士也盼望着能夠在天津好好過個小年夜。其實這個時間,最佳的選擇就是大軍立即開拔,攻打京城,因爲天津失陷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到京城去,惱羞成怒的朱由檢,肯定是要做出來垂死的掙扎,而可以供朱由檢選擇的,只有遼東邊軍了。

蘇天成不敢想象,朱由檢若是孤注一擲的調動了遼東邊軍,遼東會成爲什麼樣子,說不定江寧營與遼東邊軍陷入到苦戰之中的時候,後金韃子已經趁勢佔領了整個的遼東,甚至是直接攻佔了京城,就算是江寧營打敗了遼東邊軍,後金韃子恐怕已經洗劫了京城,撤到山海關固守去了,遇見那樣的情況,一方面蘇天成接手是一個殘敗不堪的京城,面對的是一地雞毛,另外一方面蘇天成將要耗費極大的氣力,來清除遼東方向的後金韃子,畢竟關寧錦防線可不是擺設,明軍軍力孱弱,都能夠依託關寧錦防線抵禦後金韃子,就更不用說戰鬥力強悍的後金韃子了。

這樣的局面絕對不能夠出現。

所以說在佔領天津的翌日。衆人還沒有完全安頓下來的時候,蘇天成就召集洪承疇、渠清澤、盧象升等人,商議接下來需要面對的事情了。

洪承疇和渠清澤兩人,也是大晉朝廷的丞相,儘管說以軍事和情報爲主,但在民生方面。蘇天成也是可以徵求兩人的意見的,何況這是與軍事息息相關的民生事宜。盧象升也是讀書人出身,雖說多年來都是南征北戰,但對於民生方面的情況,也不陌生。

蘇天成沒有沉湎於和平拿下天津的喜悅之中,而是將自身的擔心說出來了。根據渠清澤獲取的情報,多爾袞離開滄州之後,朝着大同方向去了,惱火的是多爾袞居然在大同觀望。沒有直接經過草原回到瀋陽去,這一方面說明多爾袞是有着不小的野心的,想着坐山觀虎鬥,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另外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多爾袞是有着不錯的觀察力,知道北直隸一帶可能會出現巨大的波動。

遼東方向的情況,一樣不能夠樂觀。皇太極在接到了多爾袞的稟報之後,迅速派出了代善與濟爾哈朗。進駐了遼東,固守在遼河一帶,隨時覬覦遼東的局面,一旦遼東邊軍撤離了,他們就會乘勢而上,一舉佔領整個的遼東。甚至是山海關。

閻應元趕赴遼東之後,勸說會不會有結局,這是說不準的事情,畢竟誰都不敢保證,遼東邊軍。不管怎麼說都是大明朝廷的軍隊,若是駐守山海關的,還是吳三桂,那倒不必過於的擔心,吳三桂可能不會出動大軍增援,但史可法的脾氣和秉性,蘇天成不是特別瞭解,誰知道史可法會不會與陳新甲一樣,誓死效忠朝廷。

有利的方面,就是駐紮在遼東的祖大壽和祖大樂兩人,曾經長期跟隨蘇天成,這從一定的層面來說,好好做工作,或許兩人有心歸順。

要說柳敬亭勸說陳新甲和王道直歸順,還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就算是陳新甲決心抵抗到底,就算是王道直也是準備抵抗的,江寧營的戰鬥力遠遠強於守衛城池的明軍,能夠保證拿下天津城池,但遼東的情況就不一樣了,誰首先佔據了關寧錦防線,特別是佔領了山海關,就握有了絕對的優勢,攻城的部隊一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蘇天成已經清楚,大晉王朝的首都,一定是會設立在北平的,而且他的內心,也有這樣的情愫,幾百年之後的首都也是北京,定都南京不過是權宜之計,大晉王朝的首都,絕不能夠遭遇到威脅,遼東的後金韃子是一定要被徹底剿滅的,蘇天成不允許留下任何的後患。

洪承疇、渠清澤和盧象升等人沉默了,皇上提出來的問題,他們需要認真思考,這裡面很多的地方,都牽涉到了民生,這麼多年以來,他們重點關注的還是軍隊和情報的事宜,儘管說最近一段時間,渠清澤開始高度關注法律方面的事宜,但在統一中原之前,渠清澤不可能與情報工作完全脫離關係的。

洪承疇首先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江寧營將士依舊可以兵分兩路,盧大人率領一部分的將士,繞過京城,趕赴山海關,駐守山海關的是祖大壽,想必暫時不會與江寧營展開廝殺的,臣覺得大軍不必進入到山海關,徑直抵達廣寧,可以阻止後金韃子的進攻,如此安排了,儘管說遼東邊軍被抽調過來了,問題也不是太大。”

渠清澤點頭表示同意。

盧象升卻有着不同的看法。

“臣以爲此舉頗爲不妥,臣若是帶領大軍前往遼東,一來不能夠避免與遼東邊軍的廝殺,若是出現了相互廝殺的情況,後金韃子就更是能夠藉機行事了,到了那個時候,遼東的局面恐怕更加的糟糕,二來大軍遠途奔波,補給也是很大的問題,江寧營軍規嚴明,絕不能夠違背,若是出現了糧草不濟的情況,很難徹底解決。”

“臣絕不是害怕帶領大軍進攻遼東,臣還想着能夠承擔這樣的重任,儘管說遼東駐紮有二十餘萬的邊軍,臣也沒有什麼畏懼,臣擔心的是因爲部署的失誤,導致遼東和京城都出現巨大的變故。。。”

衆人都發表了意見,甚至出現了一些爭執。

這個過程之中,蘇天成一直沒有開口說話,聽得很是仔細,哪怕是衆人出現爭執,他也沒有開口。

“朕看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進行,有些事情一定要發生,朕也難以求全責備,不管怎麼說,開年之後,必須要拿下京城,馬上就是春耕時節了,戰役拖延的時間太長,對春耕的影響是巨大的,前往不能夠誤了農時,派出大軍前往遼東的建議,朕想過了,的確不怎麼成熟,或許大軍過去了,會成爲遼東邊軍的主要對手,一旦江寧營與遼東邊軍在遼東展開廝殺了,誰都能夠想到,後金韃子會有着不一般的動作的。”

“遼東要想盡最大的辦法來穩定,朕看柳敬亭辛苦一趟,也趕赴遼東,帶着朕的親筆信,去見一見史可法、祖大壽和祖大樂等人,朕不要求他們馬上歸順,但朕要求他們必須要守住遼東,必須爲北直隸的老百姓考慮,多爾袞撤離滄州之後,已經在保定府一帶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這等的情況,絕不能夠繼續出現,若是史可法等人一意孤行,朕絕不會輕饒。”

這個小年夜,過的很是愜意,陳新甲和王道直都參加了酒宴。

蘇天成喝了不少酒,小年夜之後,陳新甲和王道直都要離開天津了,他們取道山東,到達南京去,到了南京之後,朱審烜會做出來相應的安排的。

幾天時間下來,天津城內的老百姓,包括讀書人,是真正的心服口服了,江寧營佔領了天津之後,不僅僅沒有亂來,而且還救濟了城外那些流離失所的老百姓,包括城內一些生活無着的居民,商鋪裡面的物資開始豐富起來了,以前漸漸脫銷的食鹽,到處都可以買到了,大量過年需要的物資,也運進來了,要知道江寧營佔領天津的時間不長,首先考慮到的就是讓老百姓安安心心過春節,這樣的軍隊哪裡能夠找得到啊。

而且江寧營的軍規極其的嚴格,不管是在酒樓客棧,還是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軍士的身影,大街上維持秩序的,都是巡檢司的軍士,那些巡檢司的軍士,再也不敢隨便穿行於青樓和酒樓之間了,不敢在老百姓的面前發橫了,臉上都帶着客氣的笑容,據說巡檢司被大力整頓了,不合格的軍士,遭遇了開革,甚至關押進入了大牢裡面了。

這樣的軍隊,管轄這樣軍隊的朝廷,老百姓怎麼可能不擁護。

很短的時間之內,流離失所的百姓開始返回家鄉,過年是必須要回家的,而江寧營在天津和滄州等地的所作所爲,也迅速被老百姓傳出去了,以至於在整個的北直隸,包括京城裡面,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不要低估這樣的影響,這對於蘇天成下一步攻陷京城和治理京城,有着巨大的作用。

這一切,也被陳新甲和王道直等人看在眼裡,在他們寫給家人的信函裡面,也透露出來了隻言片語,表示了對蘇天成的欽佩,告訴家人不要擔心,好好的過春節。(未完待續。。)

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88章 行動(5)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080章 暗戰(1)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173章 歹毒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67章 歸屬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630章 山海關第1187章 行動(4)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884章 對決(6)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239章 故人來(1)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90章 先手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71章 海戰(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476章 啓動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083章 廷辯(1)第236章 擴軍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791章 偶遇(2)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821章 廷議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3章 痛下殺手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821章 廷議第106章 禮儀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46章 夜襲(1)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16章 大比武(1)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39章 鉅變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316章 大比武(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884章 對決(6)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
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88章 行動(5)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080章 暗戰(1)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173章 歹毒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67章 歸屬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630章 山海關第1187章 行動(4)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884章 對決(6)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239章 故人來(1)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90章 先手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71章 海戰(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476章 啓動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083章 廷辯(1)第236章 擴軍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791章 偶遇(2)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821章 廷議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3章 痛下殺手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821章 廷議第106章 禮儀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46章 夜襲(1)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16章 大比武(1)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39章 鉅變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316章 大比武(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884章 對決(6)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