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

五月十六日,遼東,義州。

征戰開始以來,陳新甲基本就沒有在大軍之中說過什麼了,就算是皇上嘉獎的聖旨來了,陳新甲也是領旨之後,命令大軍即刻準備攻打義州,可這一次,陳新甲忽然感覺到,大軍即將開始攻打廣寧,有必要強調一下了,出征的十萬大軍,留在黑山城池一萬大軍,留在義州兩萬大軍,除開傷亡的軍士,六萬五千大軍將攻打廣寧,錢謙益和唐海泰都建議,義州留下一萬軍士足夠了,集中儘量多的軍士攻打廣寧,但陳新甲堅持留下了兩萬邊軍,他一直都擔憂,害怕蒙古部落突然出兵,攻打義州,留在義州的軍士多一些,也能夠很好的控制局面,同時,皇上聖旨中,要求他謹慎,陳新甲認爲,這也是他謹慎的表現,黑山和義州留下了三萬的軍士,後防力量足夠充實了。

因爲攻打黑山和義州的勝利,大軍的士氣高漲,對後金韃子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變,陳新甲雖然不贊同輕視後金韃子,但內心裡面,對後金韃子也有了一絲的蔑視,都說後金韃子如何的厲害,那恐怕是過去的事情了,如今的邊軍,戰鬥力大爲提升,敢於攻城拔寨,敢於和後金韃子正面對峙,有了這樣的士氣,何愁不能夠拿下廣寧。

至於說是不是準備劍指瀋陽,陳新甲尚在考慮的過程中,這個雄心,隨着征戰的持續,沒有能夠被打滅。反而更加的清晰,陳新甲已經做出了初步的決定。一旦拿下了廣寧,就將向皇上上奏,懇請朝廷調兵,加固對黑山、義州以及廣寧的駐守,自己帶領大軍,渡過遼河,攻打後金的都城瀋陽。

大軍之中,千戶以上的軍官。全部都聚集在中軍帳外面。

陳新甲看着衆多的軍官,顯得有些激動。

“諸位,拿下了黑山、義州,本帥要特別感謝你們啊,若不是你們奮勇殺敵,大軍不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本帥希望你們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拿下廣寧。”

“都說後金韃子如何的厲害,如何的驍勇,本帥看未必,半個月時間,大軍與後金韃子交手數次。皆獲得全勝,本帥看,我大軍完全可以擊敗後金韃子。”

“馬上就要攻打寧遠了,本帥提醒諸位,有一番的惡戰。等待着諸位,只要能夠拿下廣寧。我們就將後金韃子攆出了遼東,與後金韃子對峙於遼河了,做到了那一步,遼東的局勢將徹底發生改變,這就是巨大的功勞,你們將成爲我大明的功勳之臣,本帥將向皇上力呈你們的功勞。”

“本帥知曉,攻打廣寧,將有一番惡戰,本帥做你們的堅強後盾,本帥將與你們一道的征伐,爲你們吶喊助威,本帥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徹底擊潰後金韃子,取得完勝。。。”

一番鼓動之後,諸多軍官組織大軍準備出發,中軍帳裡面,留下了錢謙益、唐海泰和祖大壽,其中的祖大壽和錢謙益將留在義州。

這也是陳新甲的決定,幾天前產生的爭論,至今還刺激着陳新甲,帶領大軍征戰,攻下了黑山和義州,這本是巨大的功勞,但錢謙益質疑大軍屠城之舉,至今念念不忘,一再說要上疏皇上,嚴懲這種惡形,至於說祖大壽,表現更加的過分,竟然認爲可能是後金韃子主動放棄了黑山和義州,這等於是否定了大軍的功勞,否定了他陳新甲的功勞,這樣的認識,陳新甲是不能夠接受的。

統領大軍的職責,交給了祖大弼,一直在中軍跟隨陳新甲的祖大弼,穩沉少語,能夠揣摩到陳新甲的意圖,也能夠完全按照要求行事,如此的情況下,陳新甲能夠更好的統領大軍。

“錢大人,祖總兵,義州就交給你們了,本帥一直都擔心,若是後金韃子調集蒙古部落,從義州方向發動進攻,大軍將遭遇前後夾擊,故而留下兩萬軍士,嚴守義州,義州距離黑山不過五十里,本帥已經要求,駐守黑山的一萬軍士,與大淩河城保持聯繫,你們一樣要時刻與駐守黑山的軍士保持聯繫,如此大軍無後顧之憂了。。。”

陳新甲說完之後,錢謙益抱拳回答了。

“大帥放心,我和祖總兵一定盡力,守住義州。。。”

祖大壽沒有開口說話。

大軍開拔,錢謙益和祖大壽一直站在城外,眼看着大軍消失在視線之中。

錢謙益準備回到城池,看見祖大壽還是沒有動,他知道祖大壽的心情,作爲長期領軍的將軍,不能夠參與大軍作戰,心情肯定是不好的,其實錢謙益也明白,自己恐怕也是提出來了意見,對於邊軍屠城的舉措,很是有意見,引發了陳新甲的不滿,至於說祖大壽,出現的錯誤更是明顯了,竟然懷疑大軍攻下了黑山和義州,乃是因爲後金韃子的策略,這等於是完全否定了陳新甲的功勞,不可能爲陳新甲容忍。

大軍出征,若是能夠拿下廣寧,這是巨大的功勞,可若是不能夠參與到這次的戰鬥之中,功勞就小很多了,祖大壽作爲具體指揮作戰的將軍,指揮大軍,攻下了黑山和義州,可關鍵時刻,卻留在了義州。

“祖總兵,回去吧,大軍已經開拔了,你我需要做好義州的防守,責任也是重大的。”

祖大壽搖搖頭,欲言又止,因爲上次的坦誠,他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其實他本不贊成攻打義州,更不贊成留下兩萬軍士駐守義州,可惜陳新甲堅持自身的認識,覺得義州的位置很重要,一再強調蒙古部落的威脅,這些可能性其實是不大的。

“祖總兵,大帥有着自身的考慮,你我就不必揣摩了,這幾日,我也認真思考過了,感覺到大帥所言,還是有些道理的,不管如何,大軍征伐,能夠所向披靡,功勞都是巨大的,你我能夠守住義州,穩固後防,一樣功不可沒。”

祖大壽看了看錢謙益,最終沒有開口說話。

寧遠城。

豪格、阿濟格等人,神采有些落寞,等候了這麼長時間,拼殺的日子終於要到來了,可惜他們的精神不是很好。

皇太極的神情很是嚴肅。

“豪格,你身爲前軍主帥,責任重大,你要記住,你的主要職責,是引誘明軍進入伏擊陣地,朕清楚,你心裡有氣,認爲打戰必要盡力衝鋒,全力廝殺,哪裡有專門打敗仗的,朕曾經告誡你,多看看三國志,看看那裡面的一些戰鬥,要取得戰役的勝利,不完全是戰場上面的廝殺,戰場下面籌謀更加的關鍵,運籌帷屋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纔是戰役勝利的關鍵,這一次的戰役,重要性你清楚,所以,朕希望你能夠好好把握,打一個漂亮戰。”

“阿濟格,你身爲前軍副帥,必須要協助豪格,做好路上的伏擊,豪格領軍撤退,你在半路接應,要做的更好,要令明軍以爲,你不能夠抗衡,迫不得已撤退,讓明軍能夠緊追不捨,說實話,朕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了,你在戰場上的驍勇,那是不用說的,可如今你要引誘明軍進入伏擊圈,不是要你展現出來驍勇,而是用頭腦。”

“豪格,阿濟格,朕有言在先,不管你們是什麼地位,如何的尊貴,若是違背了軍令,朕一樣不會輕饒,一樣軍法從事,你們下去準備吧。”

中軍的主帥,是皇太極本人,託尼、鰲拜、譚泰等人,都是最爲驍勇的將軍,中軍的職責,就是圍殲明軍,明軍人數衆多,想着短時間之內全殲,唯有集中人數上面的優勢,滿八旗和漢八旗,習慣於野戰,騎兵是最爲精銳的部隊,這一次全部都出動了,留在瀋陽的,以步卒爲主了。

豪格與阿濟格等人,很快退出去了,去做出發的準備了,屋裡剩下了范文程。

“文程,朕還是有些擔心啊,不知道多爾袞能否直插到大淩河城,這一步棋至關重要,不管明軍集合多少軍士,多爾袞都必須要堅持住,否則朕的所有部署,都將付諸東流啊。”

“皇上,奴才以爲,睿親王清楚責任,一定會堅守的,拿下大淩河城,暫時不現實,但收回黑山、義州,剿滅明軍的有生力量,是一定能夠做到的。”

“嗯,這方面,朕有準備,朕還是有些擔心,若是遠在登州的蘇天成,突然趕赴遼東,還真的不知道如何的應付啊。”

“皇上,奴才從大明京城得到的情報,登州的蘇天成沒有絲毫的動靜,義州距離廣寧,不過一百餘里,明軍已經出發,兩日就可以到達廣寧了,就算是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從登州出發,想要馳援,也來不及了。”

簡單交談之後,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豪氣,不管怎麼說,大軍準備妥當,就等着魚兒上鉤了,爲了這一次的征伐,大清國做了充足的準備,一定要徹底殲滅來犯的明軍,出動二十萬大軍,圍剿十萬明軍,這是大清國第一次這樣做,在兵力上面,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3章 些須情況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083章 廷辯(1)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95章 畢懋康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50章 面聖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444章 想不到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231章 大婚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481章 準備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88章 拜訪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790章 偶遇1第752章 大度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59章 剿匪(1)第467章 敗退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614章 剪不斷第88章 拜訪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105章 自作孽(1)第653章 預判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8章 威信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23章 唐海泰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48章 辯解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75章 應對辦法(1)
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3章 些須情況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083章 廷辯(1)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95章 畢懋康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50章 面聖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444章 想不到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231章 大婚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481章 準備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88章 拜訪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790章 偶遇1第752章 大度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59章 剿匪(1)第467章 敗退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614章 剪不斷第88章 拜訪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105章 自作孽(1)第653章 預判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8章 威信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23章 唐海泰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48章 辯解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75章 應對辦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