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近憂

回到巡撫衙門,蒲開強、左孝虎早就等候在這裡了,至於說都指揮使譚宗亮,已經調集衛所軍士,趕赴指定地點了,譚宗亮不會想到,衛所軍士,這次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作戰的所有安排,幾乎都沒有牽涉到西安衛的軍士。

蒲開強和左孝虎是滿懷希望的,他們對於江寧營,有着很大的期望,認爲江寧營剿滅流寇,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不會有多大的困難,不僅僅是他們,陝西省各級的官吏,也是這樣的看法。

蘇天成和蒲開強、左孝虎坐在了二堂。

明朝和幾百年之後的情況,也有相似之處,就從這做官來說,知縣和知府,大都是要親自斷案,而且需要關心錢糧的事宜,可上升到巡撫,具體的事情反而少了很多了,不需要親自審理案件了,也不需要過多關心錢糧的事宜了,相關的政策由朝廷發出來,從省裡官吏的情況來說,布政使主要打理民生事宜,按察使主要操心刑名事宜,都指揮使主要管理軍事上的事情,這樣看來,巡撫沒有多少具體的事情。

千百年來的情況都是一樣,官場上的官員,主要管好兩件事情,錢和人,這兩件事情是權力的體現,至於說到辦實事等等,那都是需要手裡有權力了,才能夠做好的事情,否則你就是有着天大的能力,也沒有施展的地方。

所以說,巡撫重點是管好官員,通過官員來做事情,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決斷的事情,都需要稟報巡撫,得到同意之後,纔可以實施的。

蘇天成是懷揣聖旨來到陝西省的。他有着直接罷黜和任命四品以下官員的權力,只需要上報朝廷備案,或者是等候朝廷的聖旨就可以了,這樣的權力,在大明朝來說,還是第一遭。就算是欽差大臣,也難以有如此大的權力。

蘇天成要求有這樣的權力,一方面是想着能夠實實在在的做事情,另外的一個方面,也是避免陷入到官員的爭鬥中間,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雖然歸巡撫領導和節制,但人家資格老了,若是有着不一般的關係。與巡撫對着幹,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其實這都是很簡單的道理,官場上的鬥爭,歷來如此,眼裡看到的都是權力,蘇天成過於的年輕,難以有什麼威信,如果花費精力與三司的主官爭取權力。必然影響到施政。

“大人,下官與左大人想着能夠早日得到捷報啊。”

“是啊。大人,江寧營驍勇善戰,一定能夠剿滅流寇的。”

蘇天成笑了笑,沒有說話,蒲開強和左孝虎恐怕不僅僅是想着說這些話,江寧營剿滅流寇。或許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但自己要治理好陝西,令流寇不再出現,那纔是最爲重要的任務,而且自己需要考慮的重點事宜。也不僅僅是剿滅流寇。

果然,蒲開強很快說到了其他的想法,也是蘇天成根本就沒有想到的事情。

“大人,陝西遭遇流寇多年的侵襲,這個地方民風刁悍,官府一直都是很頭疼的,因爲流寇的騷擾,這裡成爲了官員談虎色變的地方了,很多的刁民,都是擁護流寇的,時時刻刻都想到了造反,所以說,官府每年都要對流民進行管制,下官認爲,還是要採取果斷措施,徹底的剿滅流寇,嚴懲支持流寇的刁民和暴民。”

蘇天成看了看蒲開強,還是沒有說話。

這些天以來,蒲開強和左孝虎也彙報了陝西的若干情況,說出來的全部都是困難,都是陝西無法治理等等話語,似乎陝西的老百姓,已經成爲了洪水猛獸,時時刻刻都與官府和官吏做對的,沒有一個好人。

蒲開強等人的認識,也令蘇天成明白了,爲什麼官府會那樣的對待流民,或許多年的騷亂之後,陝西各地官府,早已經沒有爲老百姓做事情的認識了,官府和百姓已經完全對立起來,成爲了敵我之間的關係。

爲什麼農民起義大都出現在陝西,除開這個地方環境惡劣,或者說民風刁悍,難道沒有其他的原因嗎,一個巴掌拍不響,蒲開強等人的認識,很好的說明了道理。

看見蘇天成沒有說話,蒲開強終於提出來了建議。

“大人,下官建議,對陝西省老百姓,要嚴加管控,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連坐的辦法,凡家裡有人加入到流寇的隊伍裡面了,全家問罪,狠狠殺殺刁民和暴民的囂張氣焰,大人是不知道啊,流寇有些時候進攻城鎮,甚至有人打開城門,導致官吏慘遭殺害的,流寇的目標都是對準士紳富戶和官吏的,這就導致了陝西好多的士紳富戶,不得不離開啊。”

左孝虎也是頻頻點頭,等到蒲開強說完之後,開口補充了。

“大人,下官主官刑名事宜,對蒲大人所言的情況,深有感觸啊,流民和暴民,他們痛恨士紳富戶,想到的就是搶劫、劫掠,有些刁民,甚至和流寇暗地裡勾結,致使城池被攻破,官府被燒、官吏被斬殺,下官曾經複覈不少的案子,深感憤怒啊。”

蘇天成的神情漸漸的嚴肅起來了。

不能說蒲開強和左孝虎說的沒有道理,但兩人忽略了一個最爲基本的情況,那就是官府和官吏到底做了一些什麼事情,也就是爲老百姓做了一些什麼事情,知府、知州和知縣,都被稱作一個地方的父母官,他們被老百姓視爲父母,說他們是老百姓的公僕,那是笑話,不過身爲父母官,如果什麼事情都不做,相反還要老百姓來養着你,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官吏不聞不問,就知道養尊處優,甚至是盤剝百姓,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不造反,那纔是怪事了。

流寇造反作亂,給陝西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商賈流失,大片的土地無人耕種,加之旱災等形成的影響,已經讓陝西變成了僅次於遼東的蕭條之地,這種情況還在繼續蔓延,前段時間,因爲孫承宗的限制流寇的政策,絕大部分的流寇,都集中在陝西境內,令陝西的情況更加的糟糕,一路走來,蘇天成已經發現了,到處都是流民,官道旁邊的村鎮,幾乎看不到多少百姓。

不要說府州縣,就算是咸陽縣,這裡應該是陝西最爲熱鬧和繁華的地方了,但蘇天成沒有感受到,這裡遠遠比不上江寧縣,也比不上洛陽縣。

大街上的行人不多,諸多的商鋪、客棧、酒樓,生意都不算是很好的。

宋思軍是很注意這些情況的,他觀察了兩天的時間,和蘇天成交談的時候,很明確的說了,陝西這個地方,若是想着治理好,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也需要更多的時間。

這一切,蘇天成都不是很着急,既然到陝西來了,就要面對這樣的情況,到這裡來也不是享福的,面對的困難,他也是有着很充分的思想準備的。

可蒲開強和左孝虎等人的看法,令他感覺到,自己面臨的壓力,非同一般。

所有的政策,所有的措施,都需要官府和官吏去執行,去推廣,但各級的官吏,認識早就已經固定了,他們認爲老百姓是刁民、是暴民,對官府和官吏沒有好的看法,這種看法延續了好多年,官民之間,早就是水火不容的關係,說的不客氣一些,某些過激的官吏,恨不得殺光了所有的百姓。

這是蘇天成面臨的巨大障礙。

改變思想,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短時間之內,官吏的看法是不可能改變的,自己如果要推行親民愛民的政策,唯有使用強制手段,也就是說,自己首先面對的階層,是各級的官府和官吏。

這聽起來太過於荒唐了,卻是蘇天成面對的實實在在的境況。

官本位的思想,非常濃厚,穿越這麼多年,蘇天成完全感受到了,想要說讓官民一體,不要說官吏不會接受這樣的觀點,老百姓同樣不會接受,特別是各級的官員,科班出身,都是科舉之後的讀書人,被視作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老百姓普遍是敬畏的,嚴格的等級制度,是官民普遍都接受的。

所以說,採取幾百年之後的那一套管理辦法,很多的事情是行不通的。

這就需要蘇天成付出更多的努力。

陝西省還有着不一般的代表意義,如果將這個地方管理好了,無疑爲大明朝做了一個榜樣,若是陝西這樣的地方都可以建設好,就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看着眼前的蒲開強和左孝虎,蘇天成終於開口說話了。

“蒲大人,左大人,本官的想法,和你們有些不一樣,雖說陝西形成如今的局面,與流寇作亂,有着直接的關係,甚至與某些作亂的老百姓,也有着關係,但我們還是需要考慮一下,官吏究竟該如何的做事情,是將老百姓是做洪水猛獸,還是真正的關心老白的疾苦,唐太宗都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是官府官吏,完全和老百姓對立起來,不知道我們能夠做什麼事情,不知道我們這些父母官,算是誰的父母官。”(未完待續。。)

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87章 禮部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56章 出發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347章 榮耀第148章 辯解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155章 識趣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45章 租子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68章 血戰(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368章 碰撞第11章 收拾你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809章 前兆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767章 波動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82章 屠城第1191章 稱帝(3)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14章 在路上(1)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236章 擴軍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93章 新科會元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29章 忠告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012章 誤判?(1)第1190章 稱帝(2)第144章 戰果第483章 抉擇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316章 大比武(1)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912章 失意人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25章 原來如此第821章 廷議
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87章 禮部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56章 出發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347章 榮耀第148章 辯解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155章 識趣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45章 租子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68章 血戰(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368章 碰撞第11章 收拾你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809章 前兆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767章 波動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82章 屠城第1191章 稱帝(3)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14章 在路上(1)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236章 擴軍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93章 新科會元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29章 忠告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012章 誤判?(1)第1190章 稱帝(2)第144章 戰果第483章 抉擇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316章 大比武(1)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912章 失意人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25章 原來如此第821章 廷議